氡的平衡当量浓度相关概念的探讨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fml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氡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的环境中.氡是惰性气体,通常不会滞留在靶器官(肺)中.氡的子体在空气中以气溶胶形式存在,通过呼吸沉积在呼吸道中,释放能量粒子损害呼吸系统的细胞,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几十年来,氡的危害逐步得到广泛重视,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从法规标准、监测技术、控制措施、剂量评估等方面,对氡及其子体进行了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实验用鼠暴露于3 GHz微波时,其体重与全身平均比吸收率以及电磁能量吸收之间的关系.方法 首先基于鼠核磁共振三维解剖图像,建立了包含45种生物组织的鼠电磁模型,再通过改变模型的单元尺寸来改变模型的大小与体重,得到长度9~24 cm,相应体重16~334 g共16个鼠电磁模型;然后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3 GHz微波照射下各个鼠模型体内的感生电场分布,进而得到鼠模型吸收的电磁能量与比吸收率
在临床实践中,颅面部的器官如鼻窦、眼眶和颞骨等部位的CT扫描日趋广泛.随着多排CT的迅速发展,探测器宽度加大、层厚变薄,与传统CT相比,影响辐射剂量的因素发生了变化.在鼻窦、眼眶和颞骨的扫描中,头部是对射线最敏感的器官,眼晶状体均会接受辐射,尤其是鼻窦和颞骨的扫描,眼晶状体会直接接受额外的辐射,而没有任何的诊断需要。
为了解河南省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认知水平,探讨提高防护知识水平、增强防护意识的方法,笔者对参加2007年省直医疗卫生机构放射防护知识培训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
笔者将福建省福州市1996年至2000年环境放射性污染监测结果做一总结,报道如下。
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在胸部检查中的应用研究较多[1,2],且已取得了公认的结果,但是有关低剂量眼眶CT扫描临床应用的研究较少.眼眶CT由于其良好的分辨率、定位准确、价格较便宜等优点,已成为眼科临床工作中常用的辅助检查。
食管自颈部到上胸段与表皮的距离差异很大,病人仰卧时,颈段食管距颈前表皮的距离最近,约3~4 cm,进入胸腔以后,随椎体弯曲渐向背侧靠近,与前胸部皮肤之间的距离加大,可达9~10 cm,而且食管壁后缘到脊髓前缘的距离也在变化,颈段平均约2 cm,胸上段平均约2.75 cm[1]。
大剂量意外全身照射或腹部局部放疗均可导致肠型放射病的发生[1].此类病例常因严重腹泻和继发感染而死亡,因此,控制肠源性感染已成为治疗肠型放射病的常规措施之一[2]。
多种裂变核素内外污染病例国内外均较少见,2000年-2004年5年间,1例 239Pu及裂变核素内外污染患者每年1次在本院及其他相关医院他进行系统医学观察,主要观察了其皮肤放射损伤及烧伤的远后效应、受照后肿瘤的发生等情况,医学随访观察结果总结和分析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