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下,党和国家高度关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而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关键,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为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在思政教育过程当中有效贯彻“三全育人”的科学理论,实现对高校学生的全方面培育,把握好工作的着力点,凸显网络育人的成效,加强网络育人的功能。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在现代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之下,互联网已然成为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由于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其成为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下,高校加强立德树人工作,推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提高势在必行,以网络平台为媒介可以大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本文期望通过探讨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其深入的实施策略,期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一、高校以“三全育人”实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当下,全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活跃于社会之中,全媒体下,网络成为了人们广泛接触的信息传播平台,人们在网络平台上交流、娱乐、学习,同时这也为思想教育知识的传播提供全新的思路。新时代的高校年轻人是在伴随网络发展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他们在生活、学习当中都十分依赖着网络带来的便利,甚至对其的投入超过了现实世界。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当把握新时代青年的这一特性,顺应时代发展,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积极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深化育人工作。
对于网络思想政治的开展方式十分众多,例如微信、微博、QQ、抖音短視频等信息交流平台都能够实现与学生的交流讨论,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借助信息交流平台,使得原本枯燥的思想政治内容能够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视觉与听觉上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构建了一个轻快自由的网络学习环境,实现了教育方式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
2、对教育内容的延申需求
网络平台十分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其中的信息众多,这也使得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所需的内容素材得到拓宽、丰富。
一方面,网络技术的优势使得其中包容着许许多多信息,这些信息以视频、音频、文字等为主要载体进行传播,为思想政治教育所提供的丰富资源远远超过了课本上包含的信息容量。另外,借助这些不断更新的丰富素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实现对学生意识形态的深入教育与指导,教师能够通过一些社会焦点话题实现对思政教育内容的延申,让学生在无形当中受到正确的价值、品德观的培养,满足“三全育人”理念下的全方位育人的需要。全媒体下的网络信息资源使得思政教育的内容实现了有效拓展,满足了新时代下的网络教育需求。
3、满足思政教育的时空需求
在新时代“三全育人”理念指引下,对高校的思政教育的成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的优势能够使得教育不再局限于既定的时间与空间当中,而通过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可以很好解决传统思政教育所存在的时空局限性。
传统的思政课程往往需要在严格的时间界限与空间界限当中完成,这使得思政课程虽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取得成效,但一旦拉长时间线,其产生的成效就不再明显。网络技术与思政教育的结合能够使得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实现思政课程的学习,打破时空的界限,使得“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的思政教育的成效大大提高。
二、“三全育人”理念下促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对策
落实“三全育人”理念需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个层面出发,高校需进一步完善全员育人的组织框架,构筑全过程育人的实践系统,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平台,最终使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创新发展。
1、关注制度建设,改革育人体系
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的改良是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发展的重要基石,高校需意识到顶层设计的缺陷,改善网络育人体系。首先,高校需建立起“三全育人”相关工作组,注重于网络育人体系的完善,将其视为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出发点,高校各级教学部门、党委、职能部门等部门的网络育人工作职责需被明确,促进产生多部门协调合作、全员育人的格局。其次,高校需整合校内网络资源,有效利用资源之间的共享、互联,推进网络思政教育综合体的形成,使得网络媒体的有效资源能够落到实处。最后,高校需构建有效评估机制,在考核中纳入网络思政这一内容,将其视为考核重点,正确引导教职工大力推进对于网络思政教育的学习。
2、创新网络思政学习内容,与当代文化需求相适应
对于网络思政教育内容的优化创新,需从实际出发,以当代青年的精神文化需要为立足点。首先,思政教育工作者需靠近青年、了解青年,从中明白当代青年的精神动向、需求、关注等相关内容,依据实际来调整思政教育内容的方向。其次,需深入丰富网络文化的传播形式,加大思政文化在青年群体当中的传播力度。可以利用多元化的传播形式、丰富的思政内容来吸引当代大学生的注意力,使得思政教育摆脱以往枯燥无味的局面,实现思政教育的趣味化、丰富化、有效化。最后,高校思政教育的网络平台需进一步落实网络服务模式的改革,早日实现智慧教育学习,实现移动化、生活化的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并持续拓展服务覆盖面,提升大学生用户的粘性。
3、大数据下体系实现精准育人
当前时代是大数据网络时代,借助大数据手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能够了解到新时代下,大学生对什么样的传播内容有着更为浓烈的兴趣。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针对性地创作出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精神理念的思政教育内容,最终实现精准育人的目的。
此外,教师应当进一步完善教育方法,在大数据中发现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如喜欢主动进行学习,不喜欢被动接受教育等,从而找寻教学规律,创造出合适的教育办法。教师可以广泛搜集大数据信息,寻找出大学学生最为热衷的新闻话题、新闻类型等,借此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从而更新调整原有的教学方案,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结束语
新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思政教育工作方式也产生了相应的改变,为适应这一变化,思政工作必然朝着互动化、移动化、特色化的方向转变。高校教师在网络思政教育的推进过程当中,需坚持落实“三全树人”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不断丰富和创新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容与方法,有力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达到促进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与政治素养的全方位提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先超“.三全育人”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19(9):82.
[2]贾如.探析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机制的具体实施路径[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8(5).
作者简介:
李志航,性别:男,学校:山东中医药大学,院系:中医学院,职务:辅导员,职称:助教。
王晓宇,性别:女,学校:山东中医药大学,院系:健康学院,职务:辅导员,职称:助教。
通讯作者:商庆新,性别:男,学校:山东中医药大学,院系:中医学院,职务:中医学院党委书记,职称:教授。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在现代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之下,互联网已然成为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由于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其成为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下,高校加强立德树人工作,推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提高势在必行,以网络平台为媒介可以大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本文期望通过探讨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其深入的实施策略,期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一、高校以“三全育人”实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当下,全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活跃于社会之中,全媒体下,网络成为了人们广泛接触的信息传播平台,人们在网络平台上交流、娱乐、学习,同时这也为思想教育知识的传播提供全新的思路。新时代的高校年轻人是在伴随网络发展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他们在生活、学习当中都十分依赖着网络带来的便利,甚至对其的投入超过了现实世界。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当把握新时代青年的这一特性,顺应时代发展,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积极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深化育人工作。
对于网络思想政治的开展方式十分众多,例如微信、微博、QQ、抖音短視频等信息交流平台都能够实现与学生的交流讨论,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借助信息交流平台,使得原本枯燥的思想政治内容能够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视觉与听觉上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构建了一个轻快自由的网络学习环境,实现了教育方式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
2、对教育内容的延申需求
网络平台十分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其中的信息众多,这也使得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所需的内容素材得到拓宽、丰富。
一方面,网络技术的优势使得其中包容着许许多多信息,这些信息以视频、音频、文字等为主要载体进行传播,为思想政治教育所提供的丰富资源远远超过了课本上包含的信息容量。另外,借助这些不断更新的丰富素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实现对学生意识形态的深入教育与指导,教师能够通过一些社会焦点话题实现对思政教育内容的延申,让学生在无形当中受到正确的价值、品德观的培养,满足“三全育人”理念下的全方位育人的需要。全媒体下的网络信息资源使得思政教育的内容实现了有效拓展,满足了新时代下的网络教育需求。
3、满足思政教育的时空需求
在新时代“三全育人”理念指引下,对高校的思政教育的成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的优势能够使得教育不再局限于既定的时间与空间当中,而通过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可以很好解决传统思政教育所存在的时空局限性。
传统的思政课程往往需要在严格的时间界限与空间界限当中完成,这使得思政课程虽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取得成效,但一旦拉长时间线,其产生的成效就不再明显。网络技术与思政教育的结合能够使得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实现思政课程的学习,打破时空的界限,使得“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的思政教育的成效大大提高。
二、“三全育人”理念下促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对策
落实“三全育人”理念需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个层面出发,高校需进一步完善全员育人的组织框架,构筑全过程育人的实践系统,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平台,最终使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创新发展。
1、关注制度建设,改革育人体系
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的改良是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发展的重要基石,高校需意识到顶层设计的缺陷,改善网络育人体系。首先,高校需建立起“三全育人”相关工作组,注重于网络育人体系的完善,将其视为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出发点,高校各级教学部门、党委、职能部门等部门的网络育人工作职责需被明确,促进产生多部门协调合作、全员育人的格局。其次,高校需整合校内网络资源,有效利用资源之间的共享、互联,推进网络思政教育综合体的形成,使得网络媒体的有效资源能够落到实处。最后,高校需构建有效评估机制,在考核中纳入网络思政这一内容,将其视为考核重点,正确引导教职工大力推进对于网络思政教育的学习。
2、创新网络思政学习内容,与当代文化需求相适应
对于网络思政教育内容的优化创新,需从实际出发,以当代青年的精神文化需要为立足点。首先,思政教育工作者需靠近青年、了解青年,从中明白当代青年的精神动向、需求、关注等相关内容,依据实际来调整思政教育内容的方向。其次,需深入丰富网络文化的传播形式,加大思政文化在青年群体当中的传播力度。可以利用多元化的传播形式、丰富的思政内容来吸引当代大学生的注意力,使得思政教育摆脱以往枯燥无味的局面,实现思政教育的趣味化、丰富化、有效化。最后,高校思政教育的网络平台需进一步落实网络服务模式的改革,早日实现智慧教育学习,实现移动化、生活化的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并持续拓展服务覆盖面,提升大学生用户的粘性。
3、大数据下体系实现精准育人
当前时代是大数据网络时代,借助大数据手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能够了解到新时代下,大学生对什么样的传播内容有着更为浓烈的兴趣。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针对性地创作出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精神理念的思政教育内容,最终实现精准育人的目的。
此外,教师应当进一步完善教育方法,在大数据中发现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如喜欢主动进行学习,不喜欢被动接受教育等,从而找寻教学规律,创造出合适的教育办法。教师可以广泛搜集大数据信息,寻找出大学学生最为热衷的新闻话题、新闻类型等,借此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从而更新调整原有的教学方案,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结束语
新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思政教育工作方式也产生了相应的改变,为适应这一变化,思政工作必然朝着互动化、移动化、特色化的方向转变。高校教师在网络思政教育的推进过程当中,需坚持落实“三全树人”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不断丰富和创新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容与方法,有力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达到促进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与政治素养的全方位提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先超“.三全育人”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19(9):82.
[2]贾如.探析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机制的具体实施路径[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8(5).
作者简介:
李志航,性别:男,学校:山东中医药大学,院系:中医学院,职务:辅导员,职称:助教。
王晓宇,性别:女,学校:山东中医药大学,院系:健康学院,职务:辅导员,职称:助教。
通讯作者:商庆新,性别:男,学校:山东中医药大学,院系:中医学院,职务:中医学院党委书记,职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