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父慈母”似乎是自古以来中国父母的角色分配,事实上也是如此。回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父亲永远在规范我“应该”做什么,母亲总是在关心我“喜欢”吃什么。现在我也是儿子的父亲,从进入角色的那一天起,我就纠结于如何扮好这个角色。
哪一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儿子呢?记得儿子很小的时候,他走累了,我就让他骑在我的脖子上。小时候,我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因为我父亲是个军人,他的严肃让我望而生畏。骑在爸爸的脖子上大概是我能想象得到的最美好的事情,我一定要让我的儿子享受这样的待遇。有一次,我这样驮着儿子下台阶,一不小心,摔倒了,我趴在地上,半天起不来,手掌和膝盖都摔破了,但是儿子稳稳当当地坐在我的脖子上。这是父亲的本能,我猜想每一个父亲都有这样的“绝技”。
鲁迅说:“俯首甘为孺子牛。”当然鲁迅说的是双关语。一次吃饭,鲁迅的儿子海婴说苦,鲁迅尝了一下,一点也不苦。过了一会,海婴又说苦,鲁迅尝了一下,还是不苦。鲁迅想,孩子说苦肯定是有原因的,于是鲁迅把海婴吐出来的食物尝了一下,果然是苦的。食物的某些部位是苦的,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少量的,一个人多次吃着苦的,是一个概率很低的事情。这时,一个父亲信任孩子,才能理解孩子。如果一个父亲没有信任、理解孩子的意识,就会伤害孩子。更可怕的是,父亲依据自己的感受做出判断,把孩子训斥一顿,孩子以后就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了。
我和儿子在一起的时间多数是聊天,聊发生过的事,聊书中的人物,聊看过的电视,讨论某个问题。我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我说出我的看法。孩子的看法有时很有道理,有时我不敢苟同,但无论何种情况,我说得最多的是“对”、“有道理”,然后再说出我的意见。一次去香山寺玩,看见一个一个的残破石墩,我说香山寺原来很大,后来被八国联军放火烧了,他们把好东西拿走了。孩子当时哭了,说:“我们把东西要回来。”我说:“是得要回来。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了,他们再也不敢来抢了。”
父母无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学者汪丁丁可能是因为自己有美国教育背景的缘故,在教育孩子方面从不对孩子说“应该”,他的教育方式是和孩子一起玩电游,“应该”的事情交给他的夫人。孔子有一次见到自己的儿子鲤,问他学诗了没有,鲤说没有,孔子说你应该学诗。孔圣人作为一个教育专家,教育自己的儿子也仅此而已,仅以规劝为主,从不强迫。我最闹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一方面孩子学习不好的话,在学校自尊心会受到挫伤,另一方面,孩子的课堂学习已经够重的了,再加码恐怕他吃不消。我对儿子讲,学习成绩保持在第一方阵,不被拉下就行,其他的时间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幼儿园至今,儿子没有上过一个辅导班。当然,学习是一件“应该”的事情,最好的办法是提高孩子的兴趣,把“应该”的事情变成“喜欢”的事情,这是身为父亲的我“应该”做的事。
看见别人的孩子学习成绩好,自己不免羡慕不已。但是转念一想,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如果能保持终身学习的兴趣和习惯,考不上清华北大又有何妨?希望孩子考上清华北大,是为了他将来的幸福,如果他过得幸福,考不上清华北大又有何妨?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寻找到“性之所近,力之所能”的社会位置,不要让父爱被功课所冲淡。更何况,“父母唯其疾之忧”,父爱的原点是孩子的健康。
(徐水平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
专家点评
这是一个博士爸爸教育儿子的体会,点点滴滴,零零碎碎,每个读者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可见,爸爸是不讲究学历的,与学历无直接关系,只要对孩子付出爱,就是“好爸爸”。
目前,教育孩子还是一门“爸爸们”需要修习的学科。教育孩子的方法无非来自两个途径:一是书本上前人的教子经验,诸如鲁迅、孔子如何教育孩子;二是我们个人的成长经历,诸如我小的时候缺少什么,就会给孩子更多的什么,比如父爱等等。对待这两个途径的经验,我们往往又大多会进行筛选,符合我们想法的,就会奉若至宝,另一方面的东西,就会丢弃。
然而,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必须要遵循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学校教育是以班级教学为主,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体现在个别差异,即个性化教育。所有的家长都要考虑一个问题:我的孩子不是鲁迅的孩子,也不是孔子的孩子,更不是我。在一般的教育理论基础上,要有自己的教育策略。
这位家长在开始谈到了“严父慈母”,这很好。这是对父母角色的准确定位,只有父母角色定位,才有孩子的角色定位,才谈得上教育。父亲应该是严肃的、权威的、稳定的、有责任感的男性角色,母亲应该是体贴的、理解的、宽容的、灵活的母性角色。父亲和母亲是互相补充的关系。父亲的角色有利于孩子有目标感、责任感,母亲的角色有利于孩子有安全感、成就感。在父亲的规范下,孩子成长中容易明确自己的角色,形成自己的道德和法律规范,在母亲的关心和赏识下,养成自信,学会自我决择,独立地面对现实,面对成败,进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独特的个性。
所以,家庭教育不是爸爸或妈妈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家庭共同的责任。明确了父母的角色,也就不再拘泥于一个小事的表扬或严厉。针对某个事件的评价也有了依据,对孩子严或宽,不会再有简单的对错评价,也不会再有那么多的争论。
(刘凤华: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哪一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儿子呢?记得儿子很小的时候,他走累了,我就让他骑在我的脖子上。小时候,我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因为我父亲是个军人,他的严肃让我望而生畏。骑在爸爸的脖子上大概是我能想象得到的最美好的事情,我一定要让我的儿子享受这样的待遇。有一次,我这样驮着儿子下台阶,一不小心,摔倒了,我趴在地上,半天起不来,手掌和膝盖都摔破了,但是儿子稳稳当当地坐在我的脖子上。这是父亲的本能,我猜想每一个父亲都有这样的“绝技”。
鲁迅说:“俯首甘为孺子牛。”当然鲁迅说的是双关语。一次吃饭,鲁迅的儿子海婴说苦,鲁迅尝了一下,一点也不苦。过了一会,海婴又说苦,鲁迅尝了一下,还是不苦。鲁迅想,孩子说苦肯定是有原因的,于是鲁迅把海婴吐出来的食物尝了一下,果然是苦的。食物的某些部位是苦的,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少量的,一个人多次吃着苦的,是一个概率很低的事情。这时,一个父亲信任孩子,才能理解孩子。如果一个父亲没有信任、理解孩子的意识,就会伤害孩子。更可怕的是,父亲依据自己的感受做出判断,把孩子训斥一顿,孩子以后就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了。
我和儿子在一起的时间多数是聊天,聊发生过的事,聊书中的人物,聊看过的电视,讨论某个问题。我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我说出我的看法。孩子的看法有时很有道理,有时我不敢苟同,但无论何种情况,我说得最多的是“对”、“有道理”,然后再说出我的意见。一次去香山寺玩,看见一个一个的残破石墩,我说香山寺原来很大,后来被八国联军放火烧了,他们把好东西拿走了。孩子当时哭了,说:“我们把东西要回来。”我说:“是得要回来。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了,他们再也不敢来抢了。”
父母无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学者汪丁丁可能是因为自己有美国教育背景的缘故,在教育孩子方面从不对孩子说“应该”,他的教育方式是和孩子一起玩电游,“应该”的事情交给他的夫人。孔子有一次见到自己的儿子鲤,问他学诗了没有,鲤说没有,孔子说你应该学诗。孔圣人作为一个教育专家,教育自己的儿子也仅此而已,仅以规劝为主,从不强迫。我最闹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一方面孩子学习不好的话,在学校自尊心会受到挫伤,另一方面,孩子的课堂学习已经够重的了,再加码恐怕他吃不消。我对儿子讲,学习成绩保持在第一方阵,不被拉下就行,其他的时间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幼儿园至今,儿子没有上过一个辅导班。当然,学习是一件“应该”的事情,最好的办法是提高孩子的兴趣,把“应该”的事情变成“喜欢”的事情,这是身为父亲的我“应该”做的事。
看见别人的孩子学习成绩好,自己不免羡慕不已。但是转念一想,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如果能保持终身学习的兴趣和习惯,考不上清华北大又有何妨?希望孩子考上清华北大,是为了他将来的幸福,如果他过得幸福,考不上清华北大又有何妨?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寻找到“性之所近,力之所能”的社会位置,不要让父爱被功课所冲淡。更何况,“父母唯其疾之忧”,父爱的原点是孩子的健康。
(徐水平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
专家点评
这是一个博士爸爸教育儿子的体会,点点滴滴,零零碎碎,每个读者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可见,爸爸是不讲究学历的,与学历无直接关系,只要对孩子付出爱,就是“好爸爸”。
目前,教育孩子还是一门“爸爸们”需要修习的学科。教育孩子的方法无非来自两个途径:一是书本上前人的教子经验,诸如鲁迅、孔子如何教育孩子;二是我们个人的成长经历,诸如我小的时候缺少什么,就会给孩子更多的什么,比如父爱等等。对待这两个途径的经验,我们往往又大多会进行筛选,符合我们想法的,就会奉若至宝,另一方面的东西,就会丢弃。
然而,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必须要遵循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学校教育是以班级教学为主,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体现在个别差异,即个性化教育。所有的家长都要考虑一个问题:我的孩子不是鲁迅的孩子,也不是孔子的孩子,更不是我。在一般的教育理论基础上,要有自己的教育策略。
这位家长在开始谈到了“严父慈母”,这很好。这是对父母角色的准确定位,只有父母角色定位,才有孩子的角色定位,才谈得上教育。父亲应该是严肃的、权威的、稳定的、有责任感的男性角色,母亲应该是体贴的、理解的、宽容的、灵活的母性角色。父亲和母亲是互相补充的关系。父亲的角色有利于孩子有目标感、责任感,母亲的角色有利于孩子有安全感、成就感。在父亲的规范下,孩子成长中容易明确自己的角色,形成自己的道德和法律规范,在母亲的关心和赏识下,养成自信,学会自我决择,独立地面对现实,面对成败,进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独特的个性。
所以,家庭教育不是爸爸或妈妈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家庭共同的责任。明确了父母的角色,也就不再拘泥于一个小事的表扬或严厉。针对某个事件的评价也有了依据,对孩子严或宽,不会再有简单的对错评价,也不会再有那么多的争论。
(刘凤华: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