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罗斯总统普京于1月25日和26日对印度进行了正式访问。陪同普京访问的有300多人,除了重量级的政府高官,还有一大批的金融界顶尖级人物,阵容十分强大。这是除了访问美国以外,俄罗斯海外访问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访问,凸显普京对印度的战略需求。
冷战期间,苏联与印度形成了“特殊关系”。冷战后,俄印关系一度降温。但是,出于各自战略和现实利益的考虑,从1993年起,俄印关系逐渐改善。2000年10月,两国签署了《战略伙伴关系宣言》,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此后,俄印关系不断发展,尤其是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呈现出了一系列的新内容、新特点和新动向。
俄印两国军火贸易总额大幅攀升。军火贸易是俄印两国军事合作的基石。从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苏联向印度提供第一批武器开始至今,印度的陆海空三军有70%以上的武器装备是前苏联和俄罗斯的产品或与俄罗斯的军事技术合作有关联。进入21世纪,两国军火贸易如火如荼。2005年12月5日,印度总理辛格与俄罗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签署了价值100亿美元的一系列军事合作协议。目前,俄罗斯已经履行了总金额达90亿美元的武器出口合同。
俄印两国军售范围不断扩大。迄今,俄罗斯已经向印度提供了大批先进的T-90坦克和苏-30战斗机。继“塔尔瓦尔”号和“特里苏尔”号两艘护卫舰之后,2004年4月,俄罗斯又向印度交付了第三艘护卫舰——“塔巴尔”号。根据协议,俄方将于2008年把已被印度海军更名为“维克拉姆迪亚”号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改造好并交付印度海军使用,此航母将停放由俄罗斯提供的米格-29战斗机以及远程雷达警戒直升机等武器装备。俄罗斯将为印度海军升级“基洛”级潜艇。俄印双方还签署了俄向印度出售4架空中预警飞机的合同。
俄罗斯向印度提供的武器装备种类之多、批量之大和技术转让条件之优厚,是俄同其他任何国家军事技术合作中前所未有的。另外,俄售印武器装备均为俄军现役装备,且大多为进攻性武器装备,使印度陆海空三军的突击作战能力大大增强。
俄印两国军工合作加速向前推进。随着俄印两国在军事领域合作的深入,双方军工合作也正在从买卖关系向联合设计与生产高科技产品过渡。两国共同参与并开发、生产了苏30MKI战斗机以及T-90S型坦克等。此外,俄印还加强了两国空间技术的合作。俄罗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坦言,“俄罗斯与印度军事装备领域的合作已经逐渐由买卖关系过渡到联合开发新军事技术的新境界”。
俄印两国反恐军演迈向新台阶,军事合作更加默契。2003年5月,印度和俄罗斯两国海军首次举行了规模空前的代号为“因德拉-2003”海军联合军事演习。此次俄印海军联合军事演习不仅是自苏联解体至今俄军在海外举行的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而且是印度海军成立50多年来与外国海军举行的最大规模的海军联合演习。2005年10月10至20日,俄罗斯与印度两国军队举行了代号为“因德拉-2005”陆海空联合反恐军事演习。这是俄印两军历史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联合军演。
俄印两国不断巩固和加强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是两国在当前国际环境下立足于现实与长远利益而作出的战略选择。对于印度来说,与俄罗斯开展军事合作是实现其军队现代化、提高军事实力的最佳途径。不难看出,印度不断发展与俄罗斯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其真正意图在于购买或联合研制开发生产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加速军队装备信息化建设,实现称霸世界的军事野心。对于俄罗斯来说,加强与印度的军事合作,可谓是一举多得:既可以通过出售军火换取国家建设急需的资金,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又可以帮助军工企业摆脱困境,为其复兴和发展创造机会;既可以保住印度这一传统军火市场,同美国争夺大宗的军购订单,以此带动俄印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又可以借此维护其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增加其在南亚次大陆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下,通过推进军事合作,巩固和加强俄印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对俄罗斯更具有全球战略意义。近年来,几乎在所有战略方向上,俄都不得不直面来自西方的挤压。所有的东欧前华约国家都加入了北约和欧盟,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也有些加入了西方阵营,或者公开表达了对莫斯科的蔑视。俄罗斯在欧洲地区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孤独。
但是,目前美印关系也正在快速升温。美国加大了对印军火市场抢占的力度。印度对技术含量高的美国军备垂涎已久,购买的兴趣浓厚且态度积极,这无疑对俄罗斯武器装备出口构成巨大的挑战。所以,俄罗斯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战略方针,不断以新的内容与方式充实和完善两国军事技术领域里的合作,以期笼络住这个伙伴。同时,俄罗斯议会外交委员会主席康斯坦丁·科萨切夫警告说,如果印度三心二意,转向欧洲和美国,俄罗斯就会考虑与该地区的其他国家(巴基斯坦)发展军事关系。
从长远来看,俄印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但双方未来将更多地从各自的国家利益和战略利益出发来发展两国关系。可以预见,今后俄印军事技术领域合作的发展道路并不会一帆风顺,“风雨多变幻”是必然的趋势。
(作者单位:中共淮安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 姚黎君
冷战期间,苏联与印度形成了“特殊关系”。冷战后,俄印关系一度降温。但是,出于各自战略和现实利益的考虑,从1993年起,俄印关系逐渐改善。2000年10月,两国签署了《战略伙伴关系宣言》,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此后,俄印关系不断发展,尤其是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呈现出了一系列的新内容、新特点和新动向。
俄印两国军火贸易总额大幅攀升。军火贸易是俄印两国军事合作的基石。从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苏联向印度提供第一批武器开始至今,印度的陆海空三军有70%以上的武器装备是前苏联和俄罗斯的产品或与俄罗斯的军事技术合作有关联。进入21世纪,两国军火贸易如火如荼。2005年12月5日,印度总理辛格与俄罗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签署了价值100亿美元的一系列军事合作协议。目前,俄罗斯已经履行了总金额达90亿美元的武器出口合同。
俄印两国军售范围不断扩大。迄今,俄罗斯已经向印度提供了大批先进的T-90坦克和苏-30战斗机。继“塔尔瓦尔”号和“特里苏尔”号两艘护卫舰之后,2004年4月,俄罗斯又向印度交付了第三艘护卫舰——“塔巴尔”号。根据协议,俄方将于2008年把已被印度海军更名为“维克拉姆迪亚”号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改造好并交付印度海军使用,此航母将停放由俄罗斯提供的米格-29战斗机以及远程雷达警戒直升机等武器装备。俄罗斯将为印度海军升级“基洛”级潜艇。俄印双方还签署了俄向印度出售4架空中预警飞机的合同。
俄罗斯向印度提供的武器装备种类之多、批量之大和技术转让条件之优厚,是俄同其他任何国家军事技术合作中前所未有的。另外,俄售印武器装备均为俄军现役装备,且大多为进攻性武器装备,使印度陆海空三军的突击作战能力大大增强。
俄印两国军工合作加速向前推进。随着俄印两国在军事领域合作的深入,双方军工合作也正在从买卖关系向联合设计与生产高科技产品过渡。两国共同参与并开发、生产了苏30MKI战斗机以及T-90S型坦克等。此外,俄印还加强了两国空间技术的合作。俄罗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坦言,“俄罗斯与印度军事装备领域的合作已经逐渐由买卖关系过渡到联合开发新军事技术的新境界”。
俄印两国反恐军演迈向新台阶,军事合作更加默契。2003年5月,印度和俄罗斯两国海军首次举行了规模空前的代号为“因德拉-2003”海军联合军事演习。此次俄印海军联合军事演习不仅是自苏联解体至今俄军在海外举行的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而且是印度海军成立50多年来与外国海军举行的最大规模的海军联合演习。2005年10月10至20日,俄罗斯与印度两国军队举行了代号为“因德拉-2005”陆海空联合反恐军事演习。这是俄印两军历史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联合军演。
俄印两国不断巩固和加强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是两国在当前国际环境下立足于现实与长远利益而作出的战略选择。对于印度来说,与俄罗斯开展军事合作是实现其军队现代化、提高军事实力的最佳途径。不难看出,印度不断发展与俄罗斯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其真正意图在于购买或联合研制开发生产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加速军队装备信息化建设,实现称霸世界的军事野心。对于俄罗斯来说,加强与印度的军事合作,可谓是一举多得:既可以通过出售军火换取国家建设急需的资金,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又可以帮助军工企业摆脱困境,为其复兴和发展创造机会;既可以保住印度这一传统军火市场,同美国争夺大宗的军购订单,以此带动俄印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又可以借此维护其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增加其在南亚次大陆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下,通过推进军事合作,巩固和加强俄印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对俄罗斯更具有全球战略意义。近年来,几乎在所有战略方向上,俄都不得不直面来自西方的挤压。所有的东欧前华约国家都加入了北约和欧盟,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也有些加入了西方阵营,或者公开表达了对莫斯科的蔑视。俄罗斯在欧洲地区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孤独。
但是,目前美印关系也正在快速升温。美国加大了对印军火市场抢占的力度。印度对技术含量高的美国军备垂涎已久,购买的兴趣浓厚且态度积极,这无疑对俄罗斯武器装备出口构成巨大的挑战。所以,俄罗斯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战略方针,不断以新的内容与方式充实和完善两国军事技术领域里的合作,以期笼络住这个伙伴。同时,俄罗斯议会外交委员会主席康斯坦丁·科萨切夫警告说,如果印度三心二意,转向欧洲和美国,俄罗斯就会考虑与该地区的其他国家(巴基斯坦)发展军事关系。
从长远来看,俄印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但双方未来将更多地从各自的国家利益和战略利益出发来发展两国关系。可以预见,今后俄印军事技术领域合作的发展道路并不会一帆风顺,“风雨多变幻”是必然的趋势。
(作者单位:中共淮安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 姚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