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后脱贫时代背景下,处于"相对贫困"的群体成为社会研究领域接续关注的重要人群,因此,在数字经济推动业态转型的浪潮中保障这一人群的发展利益,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通过田野调查,从信息鸿沟和相对贫困视角出发,对相对贫困人群信息增收行为路径做出四段式阶梯划分,即感知、筹划、行动和评估.研究发现,信息能力和现存瓶颈在信息增收实际中的制约性影响主要表现为拟态环境构建存在偏差、认知缺乏结构系统性、社会资本现实转化的"耦合困境"以及自我评价中的情绪化归因.此外,与增收难点相对应的现有保障体系中的现有信息平
【机 构】
: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研究中心北京100024
【基金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与新时代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研究"(19@ZH043)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脱贫时代背景下,处于"相对贫困"的群体成为社会研究领域接续关注的重要人群,因此,在数字经济推动业态转型的浪潮中保障这一人群的发展利益,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通过田野调查,从信息鸿沟和相对贫困视角出发,对相对贫困人群信息增收行为路径做出四段式阶梯划分,即感知、筹划、行动和评估.研究发现,信息能力和现存瓶颈在信息增收实际中的制约性影响主要表现为拟态环境构建存在偏差、认知缺乏结构系统性、社会资本现实转化的"耦合困境"以及自我评价中的情绪化归因.此外,与增收难点相对应的现有保障体系中的现有信息平台与服务也无法在技能帮扶和专业研判等方面为增收个体提供有效帮助.研究认为,正是信息能力和社会资本等制约因素形成连锁效应制约了现阶段城市中低收入人群信息增收的行动效果.
其他文献
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中包含大量的存在—人本心理学因素。在情感、体验、关系、孤独、共情等核心思想维度上,布鲁姆与存在—人本心理学的主要人物罗杰斯处于极为相似的位置。同样地,布莱、奥登、桑塔格、纳斯鲍姆等当代批评家的思想也同样与存在—人本心理学有共同的理论背景与思想特征。文学的跨学科研究赋予了文学研究非常多的崭新活力,而对于存在—人本心理学的认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代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
在教育管理政策中,学区作为不同类型的教育治理机构在新中国历史上历经变迁,折射出中国教育管理政策演变的逻辑共性。从历史演进来看,学区在改革开放后曾以教育行政部门派出机构的身份出现在地方政策中;21世纪以来的政策将学区定位为教育资源治理共同体,淡化了行政色彩。这一变迁历程反映出,学区政策的发展始终以治理实践问题为动力,展现出由注重效率向强调公平转变的价值取向。同时,政策一直以权力配置的矛盾作为实践问题的归因,因调整了学区的权力属性、范围和运作方式。研究最后立足现实,以国家顶层设计为依据,对该政策的发展趋势进行
近代以来,从“知识就是力量”到“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成为人类征服自然、满足欲望的手段。但知识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在于知识所具有的实用价值,而在于其教化力量,精神教化构成了知识教育的首要目的。知识本质上是得到辩护的真信念,因此,知识教育总是与真理相关。它一方面通过对世界的真理性把握而完成自由理性主体的塑造,从而实现对个体的精神培育;另一方面,知识教育作为一种教化力量,借助于个体对实体的伦理认同,促使个体在价值真理的获得中不断提升自我的精神品格、实现最为充分的精神自由。不过,知识的意识特征注定了知识教育的精神限度
《别让我走》是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的一部反乌托邦小说,也是为数不多的通过模拟克隆人视角,从非暴力伦理角度探讨生命的脆弱性和承认框架的文学作品。这部小说利用科幻题材,使读者直面社会中规范的暴力和承认策略。本文通过朱迪斯·巴特勒的操演性和承认理论,论证了克隆人身份是一种“操演”,而非本质“拥有”的属性,并分析了克隆人是如何将身体操演当作一种寻求承认的策略,展示了具有国际意识的作家如何通过文学想象与虚构来发掘普世性主题,让“无效生命”发声,令所有地方和时代的读者在非暴力的伦理中重新思考存在问题。
明清时期江南的戏曲经历了南戏的复兴、新声昆山腔的改良、昆剧的繁荣和花部的勃兴四个阶段。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产生了戏曲消费的都市空间结构和表演方式的演变。作为戏曲传播和消费空间载体的演出场所——神庙、宗祠、会馆、私家厅堂、园林游船、戏园茶楼等相继出现,并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从无形到有形、从随意到正规的发展演变过程。职业戏班也开始了市场化的转型,更关注戏曲消费者的需求和反应,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戏曲表演的质量,改编上演新戏,并在表演形式上呈现出多变的态势。在此基础上,江南都市的地理、人文、历史文化传统,
<正> 听朋友说,有一本名叫《荒原风》的书,在青年学生中颇为流行,被当做哲学著作阅读着。找来一看,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它不是一种严肃的哲学著作,而是一部用晦涩的语言精心炮制的政治宣传品——是的,《荒原风》中确有为数并不算少的蕴寓着哲理的词句,但那只是用来进行政治蛊惑的口号。《荒原风》一书的内容主体分三部分:“第一集永恒的魅惑”,塑造了一个似人非人的跋涉者的形象;“第二集兽血的献祭”,描绘了一个和跋涉者相呼应的野蛮人的行迹;第三部分是集外集,是以“作者
<正> 1931年,27岁的日本青年学者增田涉在内山完造的引荐下,成为鲁迅的学生,并按时每天下午到鲁迅在虹口大陆新邨的寓所听鲁迅讲解自己的著作《中国小说史略》,历时长达十个月。增田涉回日本后,决心将《中国小说史略》译成日文出版,在翻译过程中碰到不少疑难费解的问题时就写信向鲁迅求教。鲁迅对增田涉的质疑求教均一一作了热情的答复。从1932年到1936年,两位异国师弟在长达近五年的时间内,鱼雁传书,西来东往,累计达80余件之多,这些书信就构成了今天的《答问集》。《答问集》反映出鲁迅知识的广博精深。他
<正> 久居厦门,熟悉厦门,热爱厦门,讴歌厦门,是王者诚其人其诗最简洁的概括。其实,更准确地说,他并不局限于厦门,而是以厦门为中心,将艺术聚光灯向整个闽南沿海地区辐射的。香港评论界曾给王者诚取了一个“高炮诗人”的雅号。诚如诗人在本书的《后记》中所说的:“我是吃诗的奶长大的。参加抗美援朝,我到了朝鲜,……我把我的诗打在背包里、压在枪膛里;援越抗美,我到了越南,……我把我的诗装在挎包里,塞进炮管里。”他也的确以富有阳刚美的军旅诗见长。然而,翻了翻收入本集的作品,军旅诗却只有少数几首。我曾一度有过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