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阐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这些内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从理想信念教育、成才观教育及三观教育三个方面入手,切实提升其实效性。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4-0135-02
大学生是社会最具活力、创造力的群体,通过让大学生学习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深刻把握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从理想信念教育、成才观教育及三观教育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首次正式提出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理论,并科学解释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三方面:人的体力、智力以及个性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只有共同体中,个人才能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在这里“才能”指的是通过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使二者充分发展。同时马克思分析指出分工会造成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离,进而导致人的片面发展。马克思将人的全面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在第二个阶段是以物为基础的,独立人的个性被忽视,个人的独立性就不完整。在最后一个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人真正全面发展的阶段。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向我们阐明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路途坎坷,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根本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通过对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改变,推动社会关系条件的建立,进而改变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使人们创造出日益丰富的物质生产资料,改变人的劳动性质,为每个人提供自由时间,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重要条件。变革旧的生产方式。恩格斯强调:“为了使每一个人都获得解放,旧的生产方式必须彻底变革。”变革旧的生產方式是指变革资本主义中不合理的成分,使人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角,同时努力解决社会中存在的贫富差距问题,减少社会中不合理财富分配现象,使每个人都能劳有所得,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施展自己,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有效途径。消灭分工。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就会有分工,分工使人的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分离,制约人的全面发展,要使这三者之间不发生矛盾就必须消灭分工。分工将人固定在一个岗位上,像机器一样地工作,抑制人其他方面的兴趣和能力的发展,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中的指导意义
(一)学习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理想信念教育上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地球村”,这些变化在给我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一些消极负面的思想通过各种渠道趁机在我国传播,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的正确认识。为减少这些消极负面思想的影响,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强调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在社会主义社会,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的普遍愿望,人类越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就越愿意积极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大学生也不例外,因而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能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群体,加强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历届党的领导人都格外重视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走进青年大学生群体,不断从新的视角阐述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与途径,鼓励大学生把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联系起来,为大学生营造了自由发展的健康环境,深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让大学生又一次沐浴了理想的光辉和思想的洗礼,也为其树立了一个现实的学习榜样,促使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在理想信念教育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 学习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成才教育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使命,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才能为完成这一使命提供智力保障。在不同的时期,我国领导核心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都有过详细论述。毛泽东认为需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强调实践锻炼,提高实践能力,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同志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应是在理想、道德、纪律、文化这四个方面进行培养。江泽民同志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即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在各个时期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精辟论述,不断让大学生养成重视教育的态度,培养大学生的成才观,在成才教育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使大学生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三)学习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三观教育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是大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实践的增多,视野也逐渐开阔,在高校开展三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世界观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学会使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其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并坚持用实践观点来认识、改造世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人生观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拥有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积极乐观地看待身边的事物,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考验,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生活的积极性,促使其健康成长。大学生肩负着祖国的未来与希望,认真学习和把握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三观教育上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金洲,朱哲.回到文本——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解读[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付红蕾.论人的全面发展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5(4).
[5]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杨国栋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4-0135-02
大学生是社会最具活力、创造力的群体,通过让大学生学习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深刻把握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从理想信念教育、成才观教育及三观教育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首次正式提出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理论,并科学解释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三方面:人的体力、智力以及个性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只有共同体中,个人才能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在这里“才能”指的是通过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使二者充分发展。同时马克思分析指出分工会造成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离,进而导致人的片面发展。马克思将人的全面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在第二个阶段是以物为基础的,独立人的个性被忽视,个人的独立性就不完整。在最后一个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人真正全面发展的阶段。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向我们阐明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路途坎坷,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根本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通过对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改变,推动社会关系条件的建立,进而改变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使人们创造出日益丰富的物质生产资料,改变人的劳动性质,为每个人提供自由时间,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重要条件。变革旧的生产方式。恩格斯强调:“为了使每一个人都获得解放,旧的生产方式必须彻底变革。”变革旧的生產方式是指变革资本主义中不合理的成分,使人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角,同时努力解决社会中存在的贫富差距问题,减少社会中不合理财富分配现象,使每个人都能劳有所得,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施展自己,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有效途径。消灭分工。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就会有分工,分工使人的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分离,制约人的全面发展,要使这三者之间不发生矛盾就必须消灭分工。分工将人固定在一个岗位上,像机器一样地工作,抑制人其他方面的兴趣和能力的发展,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中的指导意义
(一)学习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理想信念教育上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地球村”,这些变化在给我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一些消极负面的思想通过各种渠道趁机在我国传播,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的正确认识。为减少这些消极负面思想的影响,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强调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在社会主义社会,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的普遍愿望,人类越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就越愿意积极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大学生也不例外,因而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能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群体,加强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历届党的领导人都格外重视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走进青年大学生群体,不断从新的视角阐述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与途径,鼓励大学生把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联系起来,为大学生营造了自由发展的健康环境,深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让大学生又一次沐浴了理想的光辉和思想的洗礼,也为其树立了一个现实的学习榜样,促使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在理想信念教育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 学习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成才教育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使命,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才能为完成这一使命提供智力保障。在不同的时期,我国领导核心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都有过详细论述。毛泽东认为需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强调实践锻炼,提高实践能力,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同志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应是在理想、道德、纪律、文化这四个方面进行培养。江泽民同志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即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在各个时期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精辟论述,不断让大学生养成重视教育的态度,培养大学生的成才观,在成才教育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使大学生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三)学习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三观教育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是大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实践的增多,视野也逐渐开阔,在高校开展三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世界观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学会使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其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并坚持用实践观点来认识、改造世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人生观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拥有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积极乐观地看待身边的事物,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考验,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生活的积极性,促使其健康成长。大学生肩负着祖国的未来与希望,认真学习和把握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三观教育上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金洲,朱哲.回到文本——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解读[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付红蕾.论人的全面发展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5(4).
[5]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