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hao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经肌间隙入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6月~2014年9月在我院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的颈椎OPLL患者共计32例,其中14例患者采用经肌间隙入路(A组),年龄42~70岁(56.9±9.8岁);18例患者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B组),年龄40~73岁(56.7±9.0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脊髓受压累及节段及开门节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1年、2年及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SF-36评分,评估其手术效果.术前和术后3个月、1年、2年及末次随访时通过颈椎X线片测量颈椎矢状面C2-7 Cobb角、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在颈椎横断面MRI上测量颈后伸肌群肌肉面积,计算术后颈后伸肌群肌肉萎缩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A组随访时间为52~66个月(59.4±4.2个月),B组为56~68个月(61.4±3.8个月),两组随访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术中出血量较B组大(339.0±183.1ml vs 277.0±171.4ml)、手术时间较B组长(197.0±28.9min vs 149.0±25.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轴性症状发生率(14.3%,2/14)明显低于B组(38.9%,7/18) (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1年、2年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VAS评分、NDI及SF-36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VAS、NDI及SF-36评分组内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1年、2年JOA评分均较术后3个月增加(P<0.05),但末次随访时较术后2年有所降低,且B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术前JOA评分、VAS评分、NDI及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年、2年及末次随访时,A组NDI、SF-36评分均优于B组(P<0.05),术后3个月、1年、2年时两组间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末次随访时B组JOA评分较A组差(P<0.05).术后3个月、1年、2年及末次随访时,B组患者C2-7Cobb角较术前降低;且在术后1年、2年及末次随访时较A组低(P<0.05);两组术后3个月、1年、2年及末次随访时颈椎C2-7 ROM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在术后3个月、1年、2年及末次随访时,B组颈椎C2-7ROM均较A组差(P<0.05).末次随访时A组颈后伸肌总萎缩率为(28.3±4.8)%,B组为(41.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肌间隙入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OPL神经功能改善结果一致.但长期随访结果显示经肌间隙入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在对轴性症状的减少、生活质量的改善、颈椎曲度及神经功能改善的维持等方面均优于传统后正中入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三种颈椎后路术式治疗存在局部不稳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选择性融合联合单开门椎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其安全生产不容忽视。电牵引采煤机是现代化矿井采煤装备的核心,关系着煤矿安全高效生产,但国产采煤机故障频发,故对其监测和故障诊断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迫
核主泵流体静压型机械密封具有收敛的密封间隙,在实际工况中,动、静环端面之间形成一层微米级的介质膜,此为密封副的泄漏源,对其进行控制,能很好的控制其泄漏量。另一方面,介质膜对密封副起润滑和冷却的作用,有利于密封环长时间工作而不被磨损,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运用流体力学相关理论,建立了核主泵机械密封间隙流场的计算模型,并在考虑介质压力差及离心力作用的情况下,建立了机械密封端面间的泄漏量计算公式,分析了密
目的:对比分析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悬吊固定与微型钛板固定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长期疗效.方法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比较全膝置换术后利用单锁定钢板、髓内钉、双锁定板三种方式固定Kim IB型股骨髁上骨折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将志愿者股骨CT图片及股骨假体
配电物联网建设是“三型两网”建设和能源转型的重要环节,物联网技术是提高配网可靠性的关键技术.传统架空线路故障隔离手段缺乏、电缆线路故障恢复缓慢,且相关核心设备检测
磁流变液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它是由微纳米级的磁性颗粒、载液以及添加剂组成。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磁流变液由流动性良好的状态转变成类固体的状态,其表观粘度能够迅速增大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