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建设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工程也越来越多。建筑工程的质量优劣不仅仅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声誉,更为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的民生大计。因此要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做好把关。本文就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对策,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 质量监督 管理体制
引言
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严格要求工程质量安全,事关国家民生大事,它是建筑施工单位、建设监督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的大事,也跟居住者和政府密切相关。而且是社会各方面都应积极监督,确保公共利益与人民群众安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合理的在施工企业内开展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才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建筑物日后的安全、稳定的应用。
1 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相关概述及其必要性分析
1.1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概述
质量监督,是指为了确保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对产品、过程或体系的状态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并对记录进行分析。为使建筑行业跟上国家发展步伐,必须采取现代化的监督手段与思想进行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可为民众创造和谐的居住环境。然而目前在诸多建筑行业中工程监督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大部分企业为私营企业,由于缺少相关的管理制度与管理理念,导致建筑行业内违法乱纪的现象频发,不但影响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更严重影响建筑行业的利益取得,为此,国家需大力加强对工程的质量监督。
1.2 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是确保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是响应国家号召,顺应国家发展趋势的必由之路,只有大力加强质量监督,才能避免负面效应的出现,才能保证建筑行业的清洁,才能为建筑行业的和谐有序发展提供動力与保障。然而目前诸多建筑行业的做法却与相关要求背道而驰,不仅受到相关利益的影响,更受到行业内竞争的巨大压力,为了数量抛弃质量,导致施工事故频出,因此必须要大力加强工程的质量监督,净化行业竞争环境,为人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2 建筑行业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
2.1 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的缺失
受个体经济利益的影响,诸多建筑企业多游离于计划经济体制之外,传统意识与色彩较为浓厚,即便国家相关部门颁布了多项法律法规,然而对于建筑行业监督较难,加之已有的法律法规并未与时俱进,使得现有的法律法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导致无法对最新的质量监督问题得到检控,从而严重影响了建筑企业的质量监督,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收到效果甚微。
2.2 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众多建筑企业中存在的监督通病为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使得企业在进行监督人员调配方面无法形成统一管理,导致人员质量与实际规范不相符,严重影响了监督人员发挥质量监督的作用,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
2.3 质量监督的核心机制缺失
质量监督的核心机制使得企业在质量监督方面极大程度的减少盲目性,对统一施工方、建设方以及质量检测方的工作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的工程质量监督方面,核心机制缺失,工作中出现相互推诿状况,极大降低了施工效率。
2.4 质量监督部门存在较为严重的经费问题
传统的质量监督部门经费的收入为“自收自支”,虽然自2009年元月一日起已经改为由当地财政部门进行全额拨款,但是诸多监督部门却仍然依靠城市维护费用生存,由于其不稳定性,致使监督部门的收入产生极大的不稳定性,加之有部分单位仍未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进行整改,未及时与国家步伐接轨,仍沿用“自收自支”的旧传统,使得很难为员工进行工资的发放,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阻碍了监督部门的发展[1]。
2.5 监管系统人才素质低
对于任何行业而言,人才是其发展的可靠保证。然而就目前的建筑行业而言,质量监督系统在人才方面普遍存在素质低的问题,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监督人才出现严重断链现象,使得质量监督难以达到现代化要求,因为无法保证建筑质量,影响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2.6 存在严重的违法行为
建筑行业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受贿问题,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施工方对建筑管理部门的领导人员进行经济上的贿赂,致使相关部门在进行质量监督时存在睁只眼闭只眼的情况,导致在质量上出现严重问题,不仅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同时会对居住者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
3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策略
3.1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及部门执行能力
高素质的监督队伍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监督的发展,同时也可进行有效的、公平的监督
,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监督的支撑,对监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相关建筑管理部门应在现有法律政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当前产生的相关问题涵盖其中,不断进行完善的同时监督部门必须加强对监督队伍的素质培养,以及执行能力,需要不断增加监督方式,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3.2 健全相关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可有效促进工程工作的开展,是实施监督管理的基础,为此,若想完善工程质量的监督,必须加强管理体制建设,需要从领导与团队两方面分析。对于领导方面,必须不断健全与完善领导职责,根据现有的规章制度对领导进行责任权限与任务的划分,加强监督下属的工作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需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解决,建设一支科学高效的监督 团队。为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施工前需选择合理的施工队并增强团队的协作精神。在制定基础的前提下,需制定额外的计划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3.3 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监督管理
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安全,为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在施工前必须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在选择施工材料采购人员时,必须选择较为专业的人员进行,同时需加强施工场地的管理,以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安全,避免以次充好的现象发生。同时在材料表面需严格标注好材料的相关信息,例如产地、规格等等,便于日后對材料的管理。除此之外在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做好与施工人员的交底工作,并且需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保证施工人员能严格按照计划要求进行施工建设,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相关技术人员还需定期对施工进行检查,对于施工中出现的违规现象,及时进行处理,避免使工程质量受损。 3.4 加大对实际施工过程的监督
由于施工方在进行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较易出现错误的施工行为,因此相关的监督部门必须加大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确保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生产,对于产生的错误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对于监督公司的人员,相关监理部门必须严格加强对其的监督,以确保其按照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管理,真实的对施工情况进行记录,并且严格建立施工方在施工中是否严格按照规定对需要变更事项出具具体的变更建议书。只有确保以上内容的真实性,才能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完整监督,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3.5 提升监督系统的人才素质
若需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除依靠健全的法律法规政策外,必須加强对监督人才的培養。目前众多高校已经开设质量监督管理专业课程,旨在为我国的建筑行业提供更多的管理人才[2]。然而纵观高校学习,选择质量监督管理专业的学生稀少,原因在于这并非是高收入行业,而从市场对于建筑行业提出的高要求来看,又加剧了行业间对于人才的竞争,所以国家需转变高校生的学习观念,促使其选择质量监督管理专业,为我国建筑行业提供更为丰富的管理人才。因此为适应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进一步的开展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必须重视对人才的培养。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3.6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制裁
加强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打压违法行为的生存空间,可以有效减少违法行为的出现,由于建筑行业存在较大利益空间,为此诸多人选择铤而走险,将人民的利益弃之不顾,将自身的利益凌驾于行业发展之上。为此若需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必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不断加强对施工前中后的监督。
4 结语
纵观许多发达国家成功的建设管理经验,可发现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建筑业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完善建设法律体系上。因此作为质量监督机构,只有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作用,完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从各个方面把关好质量大关,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整体水平,带给广大群众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窦长平.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22):40-40.
[2]金建兰. 探究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J]. 工程技术:引文版, 2016(11):00067-00067.
关键词:建筑工程 质量监督 管理体制
引言
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严格要求工程质量安全,事关国家民生大事,它是建筑施工单位、建设监督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的大事,也跟居住者和政府密切相关。而且是社会各方面都应积极监督,确保公共利益与人民群众安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合理的在施工企业内开展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才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建筑物日后的安全、稳定的应用。
1 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相关概述及其必要性分析
1.1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概述
质量监督,是指为了确保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对产品、过程或体系的状态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并对记录进行分析。为使建筑行业跟上国家发展步伐,必须采取现代化的监督手段与思想进行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可为民众创造和谐的居住环境。然而目前在诸多建筑行业中工程监督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大部分企业为私营企业,由于缺少相关的管理制度与管理理念,导致建筑行业内违法乱纪的现象频发,不但影响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更严重影响建筑行业的利益取得,为此,国家需大力加强对工程的质量监督。
1.2 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是确保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是响应国家号召,顺应国家发展趋势的必由之路,只有大力加强质量监督,才能避免负面效应的出现,才能保证建筑行业的清洁,才能为建筑行业的和谐有序发展提供動力与保障。然而目前诸多建筑行业的做法却与相关要求背道而驰,不仅受到相关利益的影响,更受到行业内竞争的巨大压力,为了数量抛弃质量,导致施工事故频出,因此必须要大力加强工程的质量监督,净化行业竞争环境,为人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2 建筑行业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
2.1 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的缺失
受个体经济利益的影响,诸多建筑企业多游离于计划经济体制之外,传统意识与色彩较为浓厚,即便国家相关部门颁布了多项法律法规,然而对于建筑行业监督较难,加之已有的法律法规并未与时俱进,使得现有的法律法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导致无法对最新的质量监督问题得到检控,从而严重影响了建筑企业的质量监督,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收到效果甚微。
2.2 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众多建筑企业中存在的监督通病为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使得企业在进行监督人员调配方面无法形成统一管理,导致人员质量与实际规范不相符,严重影响了监督人员发挥质量监督的作用,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
2.3 质量监督的核心机制缺失
质量监督的核心机制使得企业在质量监督方面极大程度的减少盲目性,对统一施工方、建设方以及质量检测方的工作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的工程质量监督方面,核心机制缺失,工作中出现相互推诿状况,极大降低了施工效率。
2.4 质量监督部门存在较为严重的经费问题
传统的质量监督部门经费的收入为“自收自支”,虽然自2009年元月一日起已经改为由当地财政部门进行全额拨款,但是诸多监督部门却仍然依靠城市维护费用生存,由于其不稳定性,致使监督部门的收入产生极大的不稳定性,加之有部分单位仍未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进行整改,未及时与国家步伐接轨,仍沿用“自收自支”的旧传统,使得很难为员工进行工资的发放,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阻碍了监督部门的发展[1]。
2.5 监管系统人才素质低
对于任何行业而言,人才是其发展的可靠保证。然而就目前的建筑行业而言,质量监督系统在人才方面普遍存在素质低的问题,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监督人才出现严重断链现象,使得质量监督难以达到现代化要求,因为无法保证建筑质量,影响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2.6 存在严重的违法行为
建筑行业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受贿问题,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施工方对建筑管理部门的领导人员进行经济上的贿赂,致使相关部门在进行质量监督时存在睁只眼闭只眼的情况,导致在质量上出现严重问题,不仅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同时会对居住者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
3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策略
3.1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及部门执行能力
高素质的监督队伍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监督的发展,同时也可进行有效的、公平的监督
,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监督的支撑,对监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相关建筑管理部门应在现有法律政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当前产生的相关问题涵盖其中,不断进行完善的同时监督部门必须加强对监督队伍的素质培养,以及执行能力,需要不断增加监督方式,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3.2 健全相关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可有效促进工程工作的开展,是实施监督管理的基础,为此,若想完善工程质量的监督,必须加强管理体制建设,需要从领导与团队两方面分析。对于领导方面,必须不断健全与完善领导职责,根据现有的规章制度对领导进行责任权限与任务的划分,加强监督下属的工作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需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解决,建设一支科学高效的监督 团队。为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施工前需选择合理的施工队并增强团队的协作精神。在制定基础的前提下,需制定额外的计划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3.3 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监督管理
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安全,为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在施工前必须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在选择施工材料采购人员时,必须选择较为专业的人员进行,同时需加强施工场地的管理,以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安全,避免以次充好的现象发生。同时在材料表面需严格标注好材料的相关信息,例如产地、规格等等,便于日后對材料的管理。除此之外在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做好与施工人员的交底工作,并且需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保证施工人员能严格按照计划要求进行施工建设,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相关技术人员还需定期对施工进行检查,对于施工中出现的违规现象,及时进行处理,避免使工程质量受损。 3.4 加大对实际施工过程的监督
由于施工方在进行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较易出现错误的施工行为,因此相关的监督部门必须加大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确保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生产,对于产生的错误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对于监督公司的人员,相关监理部门必须严格加强对其的监督,以确保其按照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管理,真实的对施工情况进行记录,并且严格建立施工方在施工中是否严格按照规定对需要变更事项出具具体的变更建议书。只有确保以上内容的真实性,才能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完整监督,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3.5 提升监督系统的人才素质
若需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除依靠健全的法律法规政策外,必須加强对监督人才的培養。目前众多高校已经开设质量监督管理专业课程,旨在为我国的建筑行业提供更多的管理人才[2]。然而纵观高校学习,选择质量监督管理专业的学生稀少,原因在于这并非是高收入行业,而从市场对于建筑行业提出的高要求来看,又加剧了行业间对于人才的竞争,所以国家需转变高校生的学习观念,促使其选择质量监督管理专业,为我国建筑行业提供更为丰富的管理人才。因此为适应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进一步的开展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必须重视对人才的培养。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3.6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制裁
加强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打压违法行为的生存空间,可以有效减少违法行为的出现,由于建筑行业存在较大利益空间,为此诸多人选择铤而走险,将人民的利益弃之不顾,将自身的利益凌驾于行业发展之上。为此若需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必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不断加强对施工前中后的监督。
4 结语
纵观许多发达国家成功的建设管理经验,可发现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建筑业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完善建设法律体系上。因此作为质量监督机构,只有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作用,完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从各个方面把关好质量大关,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整体水平,带给广大群众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窦长平.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22):40-40.
[2]金建兰. 探究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J]. 工程技术:引文版, 2016(11):00067-0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