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际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大学生就业困境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的具体分析,说明金融危机不仅激化了大学生就业中已有的矛盾,更促使其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
[关键词]金融危机 就业 问题 原因 措施
中图分类号:G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4-0253-01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国家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学者和专家也给予这个问题很大的关注。而自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到中国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严峻性就更加凸现。入世以来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大大增加,这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同样影响着中国经济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在全球性的裁员浪潮下,尽管国家采取了许多补救措施,但许多劳动者不可避免的进入到了失業大军的队伍当中,对大学生的就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较往年相比,校园招聘无论是规模上还是数量上都缩减了许多,供需失衡也更加严重。
一、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
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与岗位数量之间的供需比降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在减少。国有大中型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小,用人需求减少相对较少;而小型非国有企业,高新企业、私企、外企以及制造业、IT行业、房地产行业等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相关用人需求明显降低,这将导致相关专业毕业生今年就业异常困难。
1.校园招聘会不断减少。金融危机以来,在大学进行的招聘会、宣讲会的数量呈减少趋势。以黑龙江大学为例,在十、十一月份举行的招聘会、宣讲会的数量每个月仅有十余场,而在往年则是有多达几十场,而且在十、十一月份综合性的大型招聘会更是只有一场,和金融危机以前的至少两三场没有可比性。随着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的加剧和加深,招聘会的数量就更少了。据报道,广东省外语外贸大学零八年举行招聘会的企业共九十五家,较往年减少四成。这无疑是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2.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岗位不断减少。在大学招聘会、宣讲会总体数量减少的同时,招聘单位所提供的岗位,要招聘大学生的数量也在减少。以餐饮行业在黑龙江省的招聘为例,金融危机对餐饮服务业的影响相对而言是较小的,但据不完全统计,餐饮行业所提供的岗位也较以往有较大程度的减少。推而广之,受到金融危机较大影响的行业所能提供的大学生的数量就会更少。这是在高等教育相对不发达的黑龙江,据中新社报道,复旦大学表示,招聘单位给复旦大学提供的招聘岗位较往年减少了两成。可见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岗位不断减少。
二、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1.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近年来,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而金融危机以来,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经有六十七万家小企业倒闭,约有六百七十万的“就业岗位蒸发”。而城镇失业率也在不断攀升,这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2.高校地大规模扩招和金融危机,激化了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从2002年高校扩招多年来,劳动力市场和大学生之间供需的平衡就被打破,200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是212万人,2006年是413万人,而到2008年底毕业生更是达到了559万人,几乎每两年翻一翻,而社会的有效需求量是远远赶不上大学生的增长。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以来,企业大幅度裁员倒闭,导致大学生更难就业。从这可以看出,金融危机以来大学生和企业之间在数量关系上供需更加失衡。
3.结构关系上的供需失衡。当前,高校就业压力大,问题很大程度集中在结构性矛盾突出上。近几年大学生和招聘单位之间就存在很大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影响。而金融危机则使这种结构性失衡更加激化,并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金融危机下的这种结构性失衡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不同专业之间大学生和招聘单位供需的失衡。我国的高校招生人数、专业等都是按照计划指标来进行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随着市场的变化而灵活的调整。一些专业陈旧,但高校仍按照原计划来招生,而且学校对于热门专业又都会一拥而上,这必然带来专业间的结构性失业。金融危机发生后,这种结构性失业就更加激化。
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式更加严重。我国国家部委直属高校总数为104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比例很小。而直属高校占据这高等教育的大部分资源。在金融危机后,直属高校得到的就业岗位数量变化相对较小。而地方高校的就业形势就变得更加严峻。
4.大学毕业生“扎堆”现象更加严重。更多的大学生加入考研大军行列。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显著的问题,所以有更多的学生开始准备考研,相对而言考研可以缓解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压力。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竞争更加激烈。近几年,随着工作越来越难找,工作相对稳定的公务员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而金融危机更使公务员报名达到一个新的高潮。大学生大量涌入公务员考试,使公务员考试竞争日趋激烈,公务员考试现在甚至比高考更难。公务员岗位录取比例由2004年的4.35%,到2012年达到了1.35%,个别岗位的录取比例甚至达到几千比一,这是前所未有的。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措施
1、国家和社会应该采取的措施。改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我国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和服务业要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以满足大学毕业生增长的要求。制造业要提高发展的层次,在提供大量岗位给中低层次劳动者的同时,要努力发展自身以提供更高层次的岗位给大学毕业生。
采取有效措施提供更多岗位。采取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等措施提供更多的岗位来促使就业,采取积极手段鼓励学生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去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去服义务兵役,增加研究生招生和公务员报名的数量,鼓励大学生到中西部和基层去就业等。
2.学校应该采取的措施。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培训机制,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培训机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正确定位自己,以便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引导学生使学生摆脱就业时的盲从心理,避免学生无头绪的就业。引导学生自主创业,对学生自主创业给予帮助;改变陈旧观念,消除学生依赖等待的观念,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就业;积极引导学生去内地和基层就业,使学生树立吃苦耐劳的就业观。
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改变重视本科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改变重理论知识,轻实际职业能力培养的观念。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以此来促进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 吴薇,吴瑞君.对大学巨野期待和就业关联性的认识[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8(2).5.
[2] 教育部.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R].新华网,2009.
[关键词]金融危机 就业 问题 原因 措施
中图分类号:G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4-0253-01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国家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学者和专家也给予这个问题很大的关注。而自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到中国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严峻性就更加凸现。入世以来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大大增加,这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同样影响着中国经济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在全球性的裁员浪潮下,尽管国家采取了许多补救措施,但许多劳动者不可避免的进入到了失業大军的队伍当中,对大学生的就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较往年相比,校园招聘无论是规模上还是数量上都缩减了许多,供需失衡也更加严重。
一、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
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与岗位数量之间的供需比降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在减少。国有大中型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小,用人需求减少相对较少;而小型非国有企业,高新企业、私企、外企以及制造业、IT行业、房地产行业等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相关用人需求明显降低,这将导致相关专业毕业生今年就业异常困难。
1.校园招聘会不断减少。金融危机以来,在大学进行的招聘会、宣讲会的数量呈减少趋势。以黑龙江大学为例,在十、十一月份举行的招聘会、宣讲会的数量每个月仅有十余场,而在往年则是有多达几十场,而且在十、十一月份综合性的大型招聘会更是只有一场,和金融危机以前的至少两三场没有可比性。随着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的加剧和加深,招聘会的数量就更少了。据报道,广东省外语外贸大学零八年举行招聘会的企业共九十五家,较往年减少四成。这无疑是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2.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岗位不断减少。在大学招聘会、宣讲会总体数量减少的同时,招聘单位所提供的岗位,要招聘大学生的数量也在减少。以餐饮行业在黑龙江省的招聘为例,金融危机对餐饮服务业的影响相对而言是较小的,但据不完全统计,餐饮行业所提供的岗位也较以往有较大程度的减少。推而广之,受到金融危机较大影响的行业所能提供的大学生的数量就会更少。这是在高等教育相对不发达的黑龙江,据中新社报道,复旦大学表示,招聘单位给复旦大学提供的招聘岗位较往年减少了两成。可见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岗位不断减少。
二、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1.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近年来,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而金融危机以来,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经有六十七万家小企业倒闭,约有六百七十万的“就业岗位蒸发”。而城镇失业率也在不断攀升,这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2.高校地大规模扩招和金融危机,激化了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从2002年高校扩招多年来,劳动力市场和大学生之间供需的平衡就被打破,200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是212万人,2006年是413万人,而到2008年底毕业生更是达到了559万人,几乎每两年翻一翻,而社会的有效需求量是远远赶不上大学生的增长。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以来,企业大幅度裁员倒闭,导致大学生更难就业。从这可以看出,金融危机以来大学生和企业之间在数量关系上供需更加失衡。
3.结构关系上的供需失衡。当前,高校就业压力大,问题很大程度集中在结构性矛盾突出上。近几年大学生和招聘单位之间就存在很大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影响。而金融危机则使这种结构性失衡更加激化,并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金融危机下的这种结构性失衡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不同专业之间大学生和招聘单位供需的失衡。我国的高校招生人数、专业等都是按照计划指标来进行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随着市场的变化而灵活的调整。一些专业陈旧,但高校仍按照原计划来招生,而且学校对于热门专业又都会一拥而上,这必然带来专业间的结构性失业。金融危机发生后,这种结构性失业就更加激化。
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式更加严重。我国国家部委直属高校总数为104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比例很小。而直属高校占据这高等教育的大部分资源。在金融危机后,直属高校得到的就业岗位数量变化相对较小。而地方高校的就业形势就变得更加严峻。
4.大学毕业生“扎堆”现象更加严重。更多的大学生加入考研大军行列。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显著的问题,所以有更多的学生开始准备考研,相对而言考研可以缓解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压力。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竞争更加激烈。近几年,随着工作越来越难找,工作相对稳定的公务员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而金融危机更使公务员报名达到一个新的高潮。大学生大量涌入公务员考试,使公务员考试竞争日趋激烈,公务员考试现在甚至比高考更难。公务员岗位录取比例由2004年的4.35%,到2012年达到了1.35%,个别岗位的录取比例甚至达到几千比一,这是前所未有的。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措施
1、国家和社会应该采取的措施。改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我国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和服务业要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以满足大学毕业生增长的要求。制造业要提高发展的层次,在提供大量岗位给中低层次劳动者的同时,要努力发展自身以提供更高层次的岗位给大学毕业生。
采取有效措施提供更多岗位。采取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等措施提供更多的岗位来促使就业,采取积极手段鼓励学生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去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去服义务兵役,增加研究生招生和公务员报名的数量,鼓励大学生到中西部和基层去就业等。
2.学校应该采取的措施。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培训机制,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培训机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正确定位自己,以便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引导学生使学生摆脱就业时的盲从心理,避免学生无头绪的就业。引导学生自主创业,对学生自主创业给予帮助;改变陈旧观念,消除学生依赖等待的观念,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就业;积极引导学生去内地和基层就业,使学生树立吃苦耐劳的就业观。
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改变重视本科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改变重理论知识,轻实际职业能力培养的观念。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以此来促进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 吴薇,吴瑞君.对大学巨野期待和就业关联性的认识[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8(2).5.
[2] 教育部.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R].新华网,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