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联合灯盏花素治疗4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e15807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討甲钴胺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9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在常规糖尿病诊疗基础上,对照组加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疗程为2周,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及感觉传导速度,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⑴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及感觉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⑵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6%vs7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钴胺联合灯盏花素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甲钴胺; 灯盏花素;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糖尿病最为多发的并发症之一,病理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且无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造成患者神经末梢运动传导及感觉传导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坏疽形成,使患者生活质量日益下降【1-2】。本研究通过应用甲钴胺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佳,现成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9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2014年美国糖尿病指南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疗标准【3】。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8.9±6.38)岁;周围神经病变病程3~10年,平均病程(5.8±1.32)年。观察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59.3±7.12)岁;周围神经病变病程3~11年,平均病程(6.1±1.4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按照糖尿病诊疗指南,结合个体差异性予以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液控制血糖,两组患者血糖均调控在较佳阶段,即空腹血糖5.5~8.0mmol/L,餐后2h血糖7.0~12.0mmol/L。
  1.2.1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钴胺注射液1mg,iv,qd,疗程2周。(生产企业:瑞阳制药有限公司;规格: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治疗方面缺乏有效的手段。有数据统计【5-6】,大约30%的糖尿病住院患者及20%以上的社区糖尿病患者存在周围神经病变。即使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大部分专业人士统一认为,微循环障碍和组织的氧化代谢出现异常,从而造就神经功能损害【7-8】。甲钴胺作为营养神经的药物已被医疗界普遍仍可,本研究通过联合中成药针剂灯盏花素注射液,发挥其活血化瘀的功效,从而达到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甲钴胺联合灯盏花素组能够有效改善了腓总神经及正中神经的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从而使患者患肢的麻木、疼痛症状减轻,提高了生活质量。在疗效方面,甲钴胺联合灯盏花素组的总有效率达9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0.01)。本次研究中,由于受限于时间及样本量的影响,没有能进行大样本多中心及更长时间的疗效随访,因此对于远期的疗效评价仍存在一定不足,需今后继续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甲钴胺联合灯盏花素组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临床疗效确切,有利于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竞, 张琳, 赵湜.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 Meta 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3): 88-90.
  [2] 李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分析[J]. 海南医学, 2013, 24(13): 2003-2004.
  [3] 梁峰, 胡大一, 沈珠军. 2014 美国糖尿病指南: 糖尿病诊疗标准[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2014, 6: 042.
  [4] 孔慜, 葛彩英.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1(7): 882-883.
  [5] 李守华, 胡祥, 盛夏, 等. 宜昌市夷陵区农村 2 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状况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3, 21(006): 502-504.
  [6] 蔡红莉, 杨敏, 邵良, 等. 甲钴胺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3(3): 77-78.
  [7] 赵步长, 赵涛, 赵明中.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及中药木丹颗粒干预研究新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12): 33-35.
  [8] 彭丽媛, 王海澜. 糖尿病微血管障碍的发生机制及其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J]. 医学综述, 2013, 19(3): 513-515.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究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为今后的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84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腹痛缓解时间比较、腹痛缓解例数比较、复发率比较P<0.05,差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究天麻钩藤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性头痛头晕的疗效,为今后的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焦虑性头痛头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天麻钩藤饮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第2、4、6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对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的病理治疗,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中40例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中40例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之后患者脉搏、收缩压、遵医行为以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产妇临床护理中的效果,为今后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妊高症产妇,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环境护理等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难产、子痫、先兆子
期刊
摘 要:目的:创伤性胸锁关节脱位在临床中非常少见,对这种损伤了解不多,因此很容易漏诊,本文探讨Serendipity投射法在创伤性胸锁关节脱位诊断临床应用。方法:比较普通胸锁关节正位X片与胸锁关节Serendipity投射法X片影像学区别。结果:创伤性胸锁关节脱位在胸锁关节正位X片显示正常的,但在Serendipity投射法X片能清楚显示胸锁关节脱位。结论:Serendipity投射法X片检查在诊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运动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胃癌术后患者按照其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标记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早期运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0%,
期刊
摘 要: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68例,根据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GCS评分≤5分者38例,GCS评分>5分者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GCS评分≤5分患者治疗6个月后恢复良好率为86.8%,GCS>5分患者恢复良好率为53.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差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经胸乳入路腹腔镜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的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03月-2014年04月间我院收治的经胸乳入路腹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添加干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乳腺癌术后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状态以及抑郁状态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状态SAS评分与抑郁状态SDS评分分别为(44.58±5.89)分、(48.97±6.59)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对颅脑外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由脑外科收治的3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观察组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疗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开颅减压手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死亡率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为53.3%,远远高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