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顽痹经久不愈,深入骨骱,多责之于“伏、顽之痰为患”。在“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则指导下,于治疗风湿药中酌配剔痰祛积之品如白芥子、白附子、白僵蚕、制南星、皂刺、竹沥等,可显著增强疗效,消除或缓解关节肿痛。
关键词 痹证 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痛风 痰证 辨证论治
顽痹包括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痛风等,具有缠绵难愈、历节肿痛、骨节搓跌等特点,治疗上颇为棘手。《黄帝内经》论及痹证甚多,其中不乏对顽痹的描述。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专设“中风历节篇”,对顽痹有较为详尽的证候描述,与现代RA特征十分相近。宋·陈言《叙痹论》首先明确提出“支饮作痹”,申发因痰致痹之旨。朱丹溪认为“痛风”(历节风)的主要病机是湿痰浊血流注,突出了内因致痹的观点。
痰致顽痹特点
“阴痰凝结”是顽痹缠绵难愈的重要因素之一。或体虚生湿,或外湿内侵,日久聚湿为痰,痰留百节,痰阻经脉,复感外邪,痰、邪互结,变生顽痹。在痰致顽痹初期,往往表现为肢末关节疼痛、沉重、晨僵,或出现肢体微肿。如痰饮未能及时温化、散解,附注筋骨、关节,流注于膜原、经络,外邪(风、寒、湿、毒等)与痰互结,外搏肌筋,内侵骨髓,使人肢体麻木,不能屈伸,甚则令人 “骨节搓跌”。痰邪相搏,如从热化,可表现为骨节烦痛,关节红肿扪热,痛处拒按,舌红、苔黄、脉滑数之痰热之象;如从寒化,可表现为关节痛剧,遇冷加重,得热则舒,舌淡苔白,脉多涩迟。在临床以寒热错杂多见,表现关节肿胀如梭,屈伸不利,酸痛沉重,遇寒遇热皆感不适,可因天气变化加重或诱发,关节肿痛经久不消。
顽痹“从痰论治”要点
顽痹“痰结”一证因具外邪与体内伏、顽之痰互结,粘连固着之特点,单纯温经散寒除湿之剂则难以奏效,痰不除则痹不愈。张介宾的“痰因表者汗之,因里者下之,因湿者分利之”及仲景的“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均对本证治疗有指导意义,不论寒痰、热痰均以温化为要。
对于顽痰、伏痰,常用方剂如二陈汤等祛痰之力显弱,而剔痰祛积之品如白芥子、白附子、白僵蚕、制南星、皂角刺、竹沥等则验用颇效。在祛风散寒除湿之剂中加入涤痰药的同时,配以轻薄引经之桂枝、白芷、细辛等则疗效颇著。清·姚澜在《本草分经》中注重祛痰药的化痰除痹之功,认为“白芥子辛温之品,祛痰要药”,善“通行经络,发汗散寒……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者,非此不行”; 白附子“祛风痰痹湿”;僵蚕“祛风化痰散结行经”;皂角刺“通窍搜风,泄热涌痰”;竹沥“清痰降火,行经络四肢皮里膜外之痰”。认为诸多化痰之药有剔痰以除痹之功。另《本草纲目》等本草书中多推崇白芥子、白附子、白僵蚕、制南星、皂角刺、竹沥等为剔痰化饮要药。临床中发现,对于顽痹有痰湿痹阻之象者,组方中如配以剔痰通经之药,佐之桂枝、细辛、白芷、苍耳子、葛根、络石藤等,以达温化痰结、通经透痹之功,能较为有效地缓解关节疼痛、消除关节肿胀,达到抑阻病情进展的目的。
例:患者,女,51 岁,1998年6月26日诊。患者四肢关节反复肿痛20余年,确诊“RA”。经多方求治,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每因天气变化和劳累而加重。初诊时,由家属背入诊室。形体瘦弱,精神萎靡。诉遍体关节疼痛难忍。查体:双手指间关节除拇指和小指第2指间关节外均不同程度肿痛,双手不能握拳,双腕、踝、膝关节红肿,不能下蹲,浮髌试验(+),双手不能上举,不能做梳头、刷牙等动作。检查:ASQ(-),ESR60mm/小时,CRP13mg/L,RF(+)。X线示:双手多个指间关节间隙消失、关节融合,双腕关节、双踝关节间隙狭窄,骨质疏松。全身乏力,纳差,腹胀,大便时干时溏。舌淡,苔黄腻,脉滑。证属痰热郁阻经脉。治以祛风除湿,清化痰结。生石膏60g,知母、鸡血藤、夜交藤各15g,制南星、川牛膝、白附子、白僵蚕、丹皮、丝瓜络、木瓜各12g,白芥子、桂枝各9g,丹参30g。服药3周,关节疼痛减轻,双腕、踝、膝关节红肿基本消退,其余各关节肿胀亦有不同程度减轻。舌淡,苔薄白,脉沉弦。原方减石膏为20g,去知母、木瓜,加皂角刺、续断各12g,补骨脂15g。继服6周,全身关节肿痛基本消失,复查 ASO(-),ESR15mm/小时,CRP7mg/L,RF(+)。X线摄片示骨质疏松情况改善,双腕关节、双踝关节间隙增宽,未发现进一步骨质损害。
关键词 痹证 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痛风 痰证 辨证论治
顽痹包括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痛风等,具有缠绵难愈、历节肿痛、骨节搓跌等特点,治疗上颇为棘手。《黄帝内经》论及痹证甚多,其中不乏对顽痹的描述。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专设“中风历节篇”,对顽痹有较为详尽的证候描述,与现代RA特征十分相近。宋·陈言《叙痹论》首先明确提出“支饮作痹”,申发因痰致痹之旨。朱丹溪认为“痛风”(历节风)的主要病机是湿痰浊血流注,突出了内因致痹的观点。
痰致顽痹特点
“阴痰凝结”是顽痹缠绵难愈的重要因素之一。或体虚生湿,或外湿内侵,日久聚湿为痰,痰留百节,痰阻经脉,复感外邪,痰、邪互结,变生顽痹。在痰致顽痹初期,往往表现为肢末关节疼痛、沉重、晨僵,或出现肢体微肿。如痰饮未能及时温化、散解,附注筋骨、关节,流注于膜原、经络,外邪(风、寒、湿、毒等)与痰互结,外搏肌筋,内侵骨髓,使人肢体麻木,不能屈伸,甚则令人 “骨节搓跌”。痰邪相搏,如从热化,可表现为骨节烦痛,关节红肿扪热,痛处拒按,舌红、苔黄、脉滑数之痰热之象;如从寒化,可表现为关节痛剧,遇冷加重,得热则舒,舌淡苔白,脉多涩迟。在临床以寒热错杂多见,表现关节肿胀如梭,屈伸不利,酸痛沉重,遇寒遇热皆感不适,可因天气变化加重或诱发,关节肿痛经久不消。
顽痹“从痰论治”要点
顽痹“痰结”一证因具外邪与体内伏、顽之痰互结,粘连固着之特点,单纯温经散寒除湿之剂则难以奏效,痰不除则痹不愈。张介宾的“痰因表者汗之,因里者下之,因湿者分利之”及仲景的“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均对本证治疗有指导意义,不论寒痰、热痰均以温化为要。
对于顽痰、伏痰,常用方剂如二陈汤等祛痰之力显弱,而剔痰祛积之品如白芥子、白附子、白僵蚕、制南星、皂角刺、竹沥等则验用颇效。在祛风散寒除湿之剂中加入涤痰药的同时,配以轻薄引经之桂枝、白芷、细辛等则疗效颇著。清·姚澜在《本草分经》中注重祛痰药的化痰除痹之功,认为“白芥子辛温之品,祛痰要药”,善“通行经络,发汗散寒……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者,非此不行”; 白附子“祛风痰痹湿”;僵蚕“祛风化痰散结行经”;皂角刺“通窍搜风,泄热涌痰”;竹沥“清痰降火,行经络四肢皮里膜外之痰”。认为诸多化痰之药有剔痰以除痹之功。另《本草纲目》等本草书中多推崇白芥子、白附子、白僵蚕、制南星、皂角刺、竹沥等为剔痰化饮要药。临床中发现,对于顽痹有痰湿痹阻之象者,组方中如配以剔痰通经之药,佐之桂枝、细辛、白芷、苍耳子、葛根、络石藤等,以达温化痰结、通经透痹之功,能较为有效地缓解关节疼痛、消除关节肿胀,达到抑阻病情进展的目的。
例:患者,女,51 岁,1998年6月26日诊。患者四肢关节反复肿痛20余年,确诊“RA”。经多方求治,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每因天气变化和劳累而加重。初诊时,由家属背入诊室。形体瘦弱,精神萎靡。诉遍体关节疼痛难忍。查体:双手指间关节除拇指和小指第2指间关节外均不同程度肿痛,双手不能握拳,双腕、踝、膝关节红肿,不能下蹲,浮髌试验(+),双手不能上举,不能做梳头、刷牙等动作。检查:ASQ(-),ESR60mm/小时,CRP13mg/L,RF(+)。X线示:双手多个指间关节间隙消失、关节融合,双腕关节、双踝关节间隙狭窄,骨质疏松。全身乏力,纳差,腹胀,大便时干时溏。舌淡,苔黄腻,脉滑。证属痰热郁阻经脉。治以祛风除湿,清化痰结。生石膏60g,知母、鸡血藤、夜交藤各15g,制南星、川牛膝、白附子、白僵蚕、丹皮、丝瓜络、木瓜各12g,白芥子、桂枝各9g,丹参30g。服药3周,关节疼痛减轻,双腕、踝、膝关节红肿基本消退,其余各关节肿胀亦有不同程度减轻。舌淡,苔薄白,脉沉弦。原方减石膏为20g,去知母、木瓜,加皂角刺、续断各12g,补骨脂15g。继服6周,全身关节肿痛基本消失,复查 ASO(-),ESR15mm/小时,CRP7mg/L,RF(+)。X线摄片示骨质疏松情况改善,双腕关节、双踝关节间隙增宽,未发现进一步骨质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