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挨着厕所住,社恐选床位到底有多难

来源 :意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i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有一个室友拉屎很臭,不要靠近厕所。”“可我社恐,我宁可挨着厕所。”这组好笑中带着心酸的对话,来源于前几天的一个微博热搜:七人间该怎么选床位。
  热搜底下,一位网友晒出了一张大学宿舍平面图,希望大家给自己支招,看看选哪个最好。评论区里叽叽喳喳,说啥的都有,开关门、开关灯、光照、空调直吹……连洗漱间冲水的声音都考虑到了。然后发现社恐几乎是一票否决的存在。所以,社恐该如何选床位?真的可以不考虑其他任何因素,单纯选择“避世”吗?
  假设你真的是社恐(假设是否成立后面讨论),那对你来说,远离人群和注视是最重要的。
  这一点很好判断,远离过道以及人群密集区域。但考虑这个因素,在上面网友晒的图里,7号床就是最理想的。你甚至可以在床边摆个衣架,彻底阻拦自己和外界的交流。
  麻烦的是,如果你的社恐属性没能压倒一切,到达让你忽视潮湿、噪声等因素的程度,这时候怎么选呢?
  列一个表格。管理学中有一个四象限管理法则,指将所有的事情按照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分成四部分。在这里,我们可以仿照这个法则,创建宿舍床位选择因素表。
  第一象限:解决难度大且重要。第二象限:解决难度大但不重要。第三象限:解决难度小且不重要。第四象限:解决难度小但重要。
  思考一下,这个因素造成的问题重要吗?难解决吗?
  这里所说的重要,是相对你自己而言的。每个人对重要的判断标准都不一样。比如潮湿,有的人觉得无所谓,反正一潮潮一窝,哪个床位都一样,有的人就无法忍受,觉得哪怕只好一点都很关键。



  在使用这个方法进行初步筛选后,将保留下来的因素继续进行排序,直至最终选择出你除了社恐之外,最在乎的因素,然后综合衡量即可。
  不过说实话,晒图的网友已经算很幸运了,因为这个七人间看起来是如此宽敞,甚至有独卫,不禁想到了自己大学时的穷酸六人上下铺……
  来一份血泪总结:

1.靠门口的床位


  这个位置啥都好,就一点,要当宿舍管家——开关门、开关灯。
  对能憋尿一早上只因为不想起床去厕所的人来说,这个位置简直就是噩梦。室友没带钥匙,而你离门最近,怎么办?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躺着了,又是你离门最近,怎么办?

2.靠里的床位


  想出门,得穿越一片贫民窟式的过道。
  就宿舍那点地儿,杂七杂八的东西一堆,过道里站一个人最多了,两人都得撞屁股。优点嘛,没人会一直在你床前穿梭,比较安静,社恐友好。

3.中间的床位


  头尾夹击,没有太大伸展空间,吵闹得很,但和同学交流十分方便,可谓战略要塞。
  上下铺比较好说,上铺私密性更好,但爬上爬下不方便,下铺更方便,但隐私性差一些。
  或许,宿舍床位选择就是大学给我们上的第一课:生活没有完美的,众生皆苦。
  现在该说前面我们提到的假设是否成立了。思考一下:
  你真的是社恐吗?还是说你只是不喜欢和人交流?
  之所以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严重的社恐,不是靠选“与世隔绝”的床位就可以解决的。逃避也许暂时有用,却不能管用一辈子。一边“逃”一边解决问题,也未尝不可嘛。
  首先对社交恐惧症做个简单介绍。
  社恐的全称是社交恐惧症,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
  更严重的是,这些恐惧可能会伴随躯体症状,如脸红、心跳加快、口干舌燥、吞咽困难、全身颤抖、肌肉抽搐……
  社恐还有两个比较特别的表现方式,排尿恐惧和呕吐恐惧。排尿恐惧更常见一些,具体表现为去公厕像上刑,只有在空无一人的厕所里才尿得出来,还试图尽量降低尿尿的声音。
  所以,不解决根本问题的话,选到社恐友好的床位并不是结束,接下来可能还要选社恐友好的厕所。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只要跟人交流时紧张、焦虑就是社恐。正常的社交焦虑是广泛存在的,大多数人都会有社交焦虑或回避的经历,但是这种害怕和焦虑是可以被理解和控制的,并不会妨碍我们正常的生活。
  也就是说,区分社恐和正常焦虑的一个原则就是,看这种社交焦虑会不会影响你的正常生活。
  更科学、准确的方法也有。推荐一个常用的社交恐惧症自评量表——SPAI(The Social Phobia and Anxiety Inventory)。这个量表共有32 个项目,让被试评价自己在不同的情境中与四种人物( 陌生人、权威者、异性和一般人)接触时所体验到的焦虑程度,在此之前的想法和当时的想法(认知)、躯体症状、回避或逃避的行为。
  除了能测出一个人是否为社恐外,它还能灵敏地评估出治疗效果。也就是说,经过治療的病人在该量表上的得分会降低。
  那么,如果已经确知自己是社恐,该怎么办呢?
  对于社交恐惧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结合更有效。其中,心理治疗主要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和动力性心理治疗。这里主要说说认知行为治疗中的暴露疗法。
  暴露疗法是治疗恐惧症最重要的方法,包括想象暴露和实际暴露两种形式。简单地说就是,让患者主动接触能引发其恐惧的刺激,保持这种接触,直到患者的焦虑开始减少。
  按照暴露的速度,暴露疗法分渐进式暴露治疗和冲击治疗,前者是让你慢慢适应社交恐惧场景,后者是直接把你丢到社交场景,等你自己发现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当然,不管是什么方法,都最好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如果实在负担不起心理咨询,也有个简单粗暴的方法:直接选社交中心的床位,一开始做好全套防护措施,然后逐渐取掉床帘等物品。
  当然,不管选择维持原状还是努力改变,取悦自己永远是最重要的。想要快乐,就不要太关注别人。
其他文献
我们常见的一种现象,是當截止时间快到时,时间的稀缺,会俘获大脑的所有注意力,让工作效率快速提高。所以有句话说:要让一件事完成得很好,需要两个条件:稍微超出能力的要求+不太够的时间。每个到截止时间才赶完功课的同学,相信都对此有深刻体会。  在塞德希尔和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莎菲尔合著的《稀缺》一书中,对这种现象做了大范围的研究。而他俩在分析大量案例后得出的结论是:穷人永远缺钱,忙人永远缺时间
我第一次喜欢一个男生是在初一,喜欢他纯粹是因为他长得好看。他是那种一眼看去就让人心动的类型——喜欢打篮球,不说话的时候像流川枫。我坐在他的后桌,他打完篮球后会仰着头咕咚咕咚地喝下一整瓶矿泉水,然后捏扁瓶身扔进垃圾桶,臭烘烘的校服随手就丢向我的脸。他还喜欢往我的帽子里塞东西,有时是一个苹果,有时是一团废纸。  元旦晚会的时候,他的周身散发出一种主角般的光芒。他就站在我对面,唱着《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面部美容  老公:“老婆,你为什么这么喜欢吃零食啊?”  老婆:“口腔运动有助于面部美容。”吃面  大海:“你做了我的女朋友,就算只有一碗面,也会让你吃面我喝汤。”  女生:“那以后,谁往楼上扛煤气罐?”  大海:“你吃面当然是你扛!”女儿奴  我終于有机会翻身了,整整三年了,为了一个女生,我游戏不能打,戒烟、戒酒,被她欺负得不成人样。终于,她要去上幼儿园了……
每年11月,非洲企鹅成了南非西蒙小镇的主角。它们是濒危的非洲企鹅,也叫黑脚企鹅,还因为叫声太像驴子,有一个不太好听的名字:老驴企鹅。虽然一年中有6个月身处热带,但这些企鹅依旧活泼可爱,和当地人“打成一片”。不过对小镇来说,这些小短腿带来的不仅是欢乐,还有一些混乱。  它们毫不见外,大摇大摆地横穿马路。在海滩上悠闲度假的游客,随时都可能遭遇企鹅“攻击”。它们会肆无忌惮地脏着脚踩在毛巾上,或者一头顶飞
即刻的满足感,触手可得  当我们走进超市,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满满当当的货架,无数花花绿绿的商品等待我们走近、打开。当海量信息扑面而来,不管我们上一秒在想什么,在这一秒,我们都很难不把注意力投入琳琅满目的商品中。  满满当当的货架、整齐排列的商品很容易引起强迫症患者的极大舒适。  当我们身處超市中,色彩也会对我们的心理和情绪产生影响。色彩鲜艳的水果、碧绿的蔬菜、五彩缤纷的零食包装……绿色有助于使人放
最近我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卖猪肉的菜摊子,一位女顾客过来,翻了翻摊在案子上的几块肉之后,转头就要走。  老板就问,美女,没有合适的吗?女顾客说,对,没有合适的。这时,老板递过去一张纸巾,说,不合适没关系,你擦擦手吧。顾客转身拿过纸巾,一边擦手一邊说,老板,要不你把这块肉卖给我吧。  这个视频是想说一个很有趣的商业道理,就是不要以为你是用自己的产品在做生意,生意的本质说到底经营的还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最近,有一种“病”成为流量密码。  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相关话题的播放量已经达到了20亿。这种“病”号称“人类社交天花板”——社牛症。  简单来说,这种病就是社交恐惧症的极端反面,核心要义就是: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毕竟,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开口说话太难了。  “即便现在我被一只老虎咬了,都很难立刻喊人来救。因为如果没有人救,我只是可能会死;可是一旦有人救,我还得跟他打招呼。”  最新
狗子长大后,考虑到它的社交需求,我们辗转联系上了组织——遛狗大队。虽说是组织,但它本身并没有管理结构,只是住在同區的养狗年轻人之间松散的联结。通常是在每个加班后的晚上,大家互相鼓劲,催促彼此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和精神百倍的狗子到某个偏僻的公园或者广场碰头。  一旦碰面,人狗就会分离,进入两个平行的社交轨道,互不干扰。大家从来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姓名,但还是有聊不完的话题,从分享养狗经验到各色真实的个体生
劝错对象  朋友一直劝我嫁个有钱人,搞笑,不要再劝我了好吗?去劝有钱人啊,我愿意啊!领养  儿子问:“爸爸,我是领养的吗?”  爸爸半開玩笑道:“目前还不是,我们还没找到要领养你的家庭。”含蓄  同桌对我说:“你看夕阳西下真的好美哦。”  我怒了:“说人话!”  同桌:“怎么还不放学呢!”
我会把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信息,按照“复杂性”和“兴趣”分成四大类。其中,占比很大的一类,就是低复杂度、不感兴趣的新闻和资讯,我把它们统称为“噪声”。怎么对待“噪声”呢?屏蔽掉,不看,不理,不让它们进入我的思绪。这其中,当然包括各种“热点”。  简单来说,我的手机没有任何推送,没有任何新闻客户端,刷知乎只看关注的人,平时的生活就是看书、看论文、看我关注的网站,以及梳理笔记和知识网络。甚至,除了家人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