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间十分钟是学生最向往的时间,当前有许多学校从安全管理、文明有序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静文化的措施。然而许多老师片面的理解了静文化,课间让孩子们静静地坐在教室里完成作业,或是延迟下课保证教室安静。这样静悄悄的课间剥夺了学生课间活动的时间,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如何将课间还给学生呢?笔者借鉴学校的拓展性课程的模式,认为开发、实施课间微课程,让课间更有效的服务于学生。
一、开发:“小”字当头,“趣”字为先
课间微课程首字诀:“小”。因为课间时间短,因此,课间应以小规模活动为主,可以是两两一组,也可以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
(一)趣味小游戏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然而,笔者调查发现孩子们课间玩的游戏都比较单调,危险性较大。如很多同学喜欢在课间玩“抓人”游戏,在楼道间你追我赶,既危险又毫无意义。因此,让健康、安全的小游戏进课间是当务之急。首先,甄选学生热衷的游戏。课程开始前对学生爱玩的游戏进行筛选,留下有意义的,可操作性强的。如学生喜欢的卡牌游戏就被列入微课程之列,有推理小游戏“狼人杀”、“谁是卧底”,有社交小游戏“真心话大冒险”等。其次,搜集继承传统游戏。如:跳房子、翻花绳、贴鼻子等,这些传统小游戏既可以个人玩又可以多人合作玩,动脑动手又有趣味,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第三,改编游戏,创编新玩法。学生都是极富创造力的,一个小游戏玩多了,玩熟了,就会在不经意间冒出了新的想法。
(二)健身小运动
课间告别无意义的跑跳,让运动更有序,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课间体育活动。如下课时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跳绳、踢毽子、兔子舞。学校还设有大课间,可以开展一些运动量大的,对抗性的活动,如接力赛,运球比赛等。根据实际情况笔者将搜集到的运动项目进行了整理,如下表:
学生正是长身体的阶段,适量的运动是非常有必要的。让体育活动也进入课间,保证了学生每天的运动量,增强了学生的体质。通过不同时段的课间微课程设置,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意识和安全意识。
(三)益智小技能
益智小技能则是富有挑战性的活动,适合在室内进行。棋类技能是首选,象棋、围棋、五子棋都要眼观全局,深入思考。课间两两相对、三五成群来杀一盘,既紧张又刺激。其次,益智玩具,如魔方,九连环、华容道,很能都锻炼孩子的耐心和毅力。特别是魔方是一项手部极限运动。最后,生活小技能,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如何养小金鱼,如何种植多肉,如何去除白衣服上的污渍,课间让孩子当小老师进行讲解、示范。让更多同学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精,从一项到多项,让课间成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二课堂。
二、实施:科学整合,序列安排
我们力求营造和谐、文明、安全、快乐的课间环境,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课间微课程的内容,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活动体系。
(一)与学科整合
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教师在固定的时间要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将课程与课间活动相结合,指导学生在课间做有意义的实践、探索、运动。以六年级一个班周三的课程课为例。在每节课,课前或课后都设置了相应的微课程。在语文课之前是大课间活动,完成广播操之后就是健身小运动。上完《将相和》就可以安排学生在课间排练课本剧,通过表演揣摩人物的心理,体会人物的情感。数学课后,老师就安排学生拼七巧板,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增强对图形的理解。中午的课间较长可以安排得更丰富,如英语小剧场,午间阅读,书法等。科学课后做小实验,能更充分的理解科学中的定理含义,还可以引领孩子们去观察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墙角的杂草野花,岩缝的的蟋蟀、蜗牛,对生命对物种有了更多的认识,比书上学到了更直观。
(二)与主题组合
少先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每学期学校少先队大队部都会安排一定的主题活动。如体育节、读书节、英语节、科技嘉年华、校园狂欢节等学校特色的活动,还有各种主题队会活动如“崇尚英雄,学习先烈”爱国教育,“烟头不落地”环保教育,“做有孝心的少年”感恩教育。课间就可以根据主题活动去探讨。
如:班会课《知家乡,爱家乡》,激发学生对家乡分热爱之情,课前就要让学生对家乡有充分的了解。在课间就让孩子们分组成去讨论家乡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小吃美食、传说故事等。在班会展示课活动中,学生以“带你一日游家乡”的活动展开,让所有师生领略了小镇的风光,民俗风情,给与会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将课间与主题活动相结合,使学生课间活动更有意义,主题活动开展也更高效。
(三)与季节契合
课间微课程的丰富内容取材于学生的生活。活动时也应根据实际序列安排。我们要与季节相对应,春秋季较凉爽可以是竞技型对抗型的运动,冬季可以是韵律操,简单的舞蹈,夏季天气炎热则不适合在户外运动,可以安排在教室中活动。微课程与季节紧密衔接。如科学课观察植物的生长。教师就带领学生在学校的开心农场中,在春天去播种,浇灌,静静地等待发芽,夏季去看到藤儿蔓延,开花,秋季看瓜果成熟,冬季看草木凋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每一个课间都有新的体验,新的感受。
三、评价:个性设计,激励成长
课间微课程的是对学校课程的补充,是对课间活动的优化。微课程的评价以激励性的评价为主,及时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上笔者采用集卡、夺卡、颁卡的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间微课。
(一)积攒达人卡
课间微课形式多样,有时是教师参与,有时是学生自行组织,因此在评价可以采用集达人卡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根据创设的课程种类将达人卡分为:运动达人(健身小运动)、安全小达人(游戏遵守规则)、(会进行安全提醒)、創意小达人(自编小游戏,懂得一种小技能)、演艺小达人(课本剧、朗诵)等几个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颁发达人卡。小小达人卡,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勇夺晋级卡
课间微课程的开展,经常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充分的发挥每一个孩子的作用。但每个孩子的参与欲望是不同的,小组晋级卡就能起到很好的督促和激励的作用。当小组拿下一张晋级卡,就可以实现小组成员一个微心愿,在开学之初,各小组就把微心愿写下,有免写一篇作文的,有要求组织一次活动的,还有希望观看一部电影的……因此为了这个目标,小组成员会互相提醒,互相激励。同时让孩子们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自我管理。
(三)颁发成长卡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关注。笔者根据这三方面的反馈设置成长卡。每周学校都进行为规范的评比,对优秀班级进行表彰。自从笔者开设课间微课程后,班级更加有序了,经常被学校的表扬。此刻给班级颁发成长卡,当得到每月得到三张成长卡,就根据孩子的意愿举行班级活动。成长卡的来源除了来自学校的表彰,还有来自家长的点赞。
例:在母亲节来临之际,班级召开“感恩”为主题的活动。活动结束后,请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当天的微信班级群炸开了锅,有的家长说孩子一回家就为自己捶背,幸福啊;有的说孩子偷偷地写了一张感谢信给自己,都感动要流泪;还有的说感觉孩子一下子长大了,会嘘寒问暖,关心自己了……
当学生的一个好行为被肯定,教师就要及时的去强化,颁发班级成长卡,是一种有形的鼓励,学生的班级荣誉感会油然而生。
课间微课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发挥学生、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课间更丰富、更安全、更精彩。
参考文献:
1.赵鑫著: “国外中小学课间活动管理研究述评” 《教学与管理》 2012年第4期;
2.陈建仁著:《让心灵洒满阳光》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7月;
3.李伟胜著:《班级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6月。
一、开发:“小”字当头,“趣”字为先
课间微课程首字诀:“小”。因为课间时间短,因此,课间应以小规模活动为主,可以是两两一组,也可以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
(一)趣味小游戏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然而,笔者调查发现孩子们课间玩的游戏都比较单调,危险性较大。如很多同学喜欢在课间玩“抓人”游戏,在楼道间你追我赶,既危险又毫无意义。因此,让健康、安全的小游戏进课间是当务之急。首先,甄选学生热衷的游戏。课程开始前对学生爱玩的游戏进行筛选,留下有意义的,可操作性强的。如学生喜欢的卡牌游戏就被列入微课程之列,有推理小游戏“狼人杀”、“谁是卧底”,有社交小游戏“真心话大冒险”等。其次,搜集继承传统游戏。如:跳房子、翻花绳、贴鼻子等,这些传统小游戏既可以个人玩又可以多人合作玩,动脑动手又有趣味,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第三,改编游戏,创编新玩法。学生都是极富创造力的,一个小游戏玩多了,玩熟了,就会在不经意间冒出了新的想法。
(二)健身小运动
课间告别无意义的跑跳,让运动更有序,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课间体育活动。如下课时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跳绳、踢毽子、兔子舞。学校还设有大课间,可以开展一些运动量大的,对抗性的活动,如接力赛,运球比赛等。根据实际情况笔者将搜集到的运动项目进行了整理,如下表:
学生正是长身体的阶段,适量的运动是非常有必要的。让体育活动也进入课间,保证了学生每天的运动量,增强了学生的体质。通过不同时段的课间微课程设置,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意识和安全意识。
(三)益智小技能
益智小技能则是富有挑战性的活动,适合在室内进行。棋类技能是首选,象棋、围棋、五子棋都要眼观全局,深入思考。课间两两相对、三五成群来杀一盘,既紧张又刺激。其次,益智玩具,如魔方,九连环、华容道,很能都锻炼孩子的耐心和毅力。特别是魔方是一项手部极限运动。最后,生活小技能,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如何养小金鱼,如何种植多肉,如何去除白衣服上的污渍,课间让孩子当小老师进行讲解、示范。让更多同学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精,从一项到多项,让课间成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二课堂。
二、实施:科学整合,序列安排
我们力求营造和谐、文明、安全、快乐的课间环境,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课间微课程的内容,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活动体系。
(一)与学科整合
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教师在固定的时间要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将课程与课间活动相结合,指导学生在课间做有意义的实践、探索、运动。以六年级一个班周三的课程课为例。在每节课,课前或课后都设置了相应的微课程。在语文课之前是大课间活动,完成广播操之后就是健身小运动。上完《将相和》就可以安排学生在课间排练课本剧,通过表演揣摩人物的心理,体会人物的情感。数学课后,老师就安排学生拼七巧板,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增强对图形的理解。中午的课间较长可以安排得更丰富,如英语小剧场,午间阅读,书法等。科学课后做小实验,能更充分的理解科学中的定理含义,还可以引领孩子们去观察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墙角的杂草野花,岩缝的的蟋蟀、蜗牛,对生命对物种有了更多的认识,比书上学到了更直观。
(二)与主题组合
少先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每学期学校少先队大队部都会安排一定的主题活动。如体育节、读书节、英语节、科技嘉年华、校园狂欢节等学校特色的活动,还有各种主题队会活动如“崇尚英雄,学习先烈”爱国教育,“烟头不落地”环保教育,“做有孝心的少年”感恩教育。课间就可以根据主题活动去探讨。
如:班会课《知家乡,爱家乡》,激发学生对家乡分热爱之情,课前就要让学生对家乡有充分的了解。在课间就让孩子们分组成去讨论家乡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小吃美食、传说故事等。在班会展示课活动中,学生以“带你一日游家乡”的活动展开,让所有师生领略了小镇的风光,民俗风情,给与会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将课间与主题活动相结合,使学生课间活动更有意义,主题活动开展也更高效。
(三)与季节契合
课间微课程的丰富内容取材于学生的生活。活动时也应根据实际序列安排。我们要与季节相对应,春秋季较凉爽可以是竞技型对抗型的运动,冬季可以是韵律操,简单的舞蹈,夏季天气炎热则不适合在户外运动,可以安排在教室中活动。微课程与季节紧密衔接。如科学课观察植物的生长。教师就带领学生在学校的开心农场中,在春天去播种,浇灌,静静地等待发芽,夏季去看到藤儿蔓延,开花,秋季看瓜果成熟,冬季看草木凋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每一个课间都有新的体验,新的感受。
三、评价:个性设计,激励成长
课间微课程的是对学校课程的补充,是对课间活动的优化。微课程的评价以激励性的评价为主,及时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上笔者采用集卡、夺卡、颁卡的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间微课。
(一)积攒达人卡
课间微课形式多样,有时是教师参与,有时是学生自行组织,因此在评价可以采用集达人卡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根据创设的课程种类将达人卡分为:运动达人(健身小运动)、安全小达人(游戏遵守规则)、(会进行安全提醒)、創意小达人(自编小游戏,懂得一种小技能)、演艺小达人(课本剧、朗诵)等几个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颁发达人卡。小小达人卡,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勇夺晋级卡
课间微课程的开展,经常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充分的发挥每一个孩子的作用。但每个孩子的参与欲望是不同的,小组晋级卡就能起到很好的督促和激励的作用。当小组拿下一张晋级卡,就可以实现小组成员一个微心愿,在开学之初,各小组就把微心愿写下,有免写一篇作文的,有要求组织一次活动的,还有希望观看一部电影的……因此为了这个目标,小组成员会互相提醒,互相激励。同时让孩子们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自我管理。
(三)颁发成长卡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关注。笔者根据这三方面的反馈设置成长卡。每周学校都进行为规范的评比,对优秀班级进行表彰。自从笔者开设课间微课程后,班级更加有序了,经常被学校的表扬。此刻给班级颁发成长卡,当得到每月得到三张成长卡,就根据孩子的意愿举行班级活动。成长卡的来源除了来自学校的表彰,还有来自家长的点赞。
例:在母亲节来临之际,班级召开“感恩”为主题的活动。活动结束后,请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当天的微信班级群炸开了锅,有的家长说孩子一回家就为自己捶背,幸福啊;有的说孩子偷偷地写了一张感谢信给自己,都感动要流泪;还有的说感觉孩子一下子长大了,会嘘寒问暖,关心自己了……
当学生的一个好行为被肯定,教师就要及时的去强化,颁发班级成长卡,是一种有形的鼓励,学生的班级荣誉感会油然而生。
课间微课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发挥学生、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课间更丰富、更安全、更精彩。
参考文献:
1.赵鑫著: “国外中小学课间活动管理研究述评” 《教学与管理》 2012年第4期;
2.陈建仁著:《让心灵洒满阳光》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7月;
3.李伟胜著:《班级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