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啊,你只能慢慢开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aohua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第一章,上海富商吴荪甫派人开车去接父亲,原文这么写道:
  汽车愈走愈快,沿着北苏州路向东走,到了外白渡桥转弯向南,那三辆车便像一阵狂风,每分钟半英里,1930年式的新纪录。
  每分钟半英里,每小时就是30英里,换算成公里,时速只有48公里而已,怎么能创造同款汽车的最快纪录呢?难道茅盾在开玩笑吗?
  没开玩笑。
  民国时期堪称“慢车时代”,当时陆地上的一切交通工具都很慢。1933年郁达夫去浙江旅游,从朋友那儿借了一辆汽车,从杭州开到富阳,行程42公里,路上花了两个小时,平均时速21公里。然后他又从桐庐开到杭州,行程90公里,路上花了三个半小时,平均时速26公里。
  民国时期车速慢,一是因为汽车制造水平远远不如今天,二是因为当时的路况实在太差。
  民国前期北洋军阀当政,北京是首都,但全城居然没有一条双向四车道的路,长安街也只有两条机动车道,中间的路面高高隆起,走汽车和马车,两边的路面铺设在阴沟上,走行人和人力车。绝大多数行人不懂交通规则,乱走乱撞,很容易出事。这且不说,路面还很脏,雨天污水遍地,晴时尘土漫天。
  1926年6月28日,吴佩孚的专车开进北京。那时西长安街刚刚铺上柏油,东长安街还是条砖铺砌,过了这段路则全是黄土。吴佩孚的座驾是美式军车,车身极重,把土路碾出两道白晃晃的车辙,南风一起,灰尘漫天。那天鲁迅出来买药,刚好赶上吴佩孚进城,但他只看见大路上黄尘滚滚,车中人看不分明。灰尘那么大,过往行人看不见吴大帅,给吴大帅开车的司机也看不清过往行人,车速一快,必然出事。
  上海开埠早,发展快,晚清时就开始修公路,路况之佳居全国首位,但是人太多,英租界和老城区的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5万人,比现在都拥挤。且看民国小说《人海潮》第十五回描绘的一个场面:
  马路中万人如海,静安寺拥挤如潮,口中衔一段雪茄烟头,手轧住了,只能向空乱唾,唾到楼下看客口中,哧的一声,烧焦舌子,也不能伸手挖出,其轧如此。妇女身怀六甲,挺着一个大肚子,偏要去看,丈夫保护胎儿起见,替她粘上一条“油漆未干”的纸条,依然无效,往往一个人出门,两个人还家。
  您想想,街上这么多人,怎么能顺利开车?即使把车开上街,又怎能把车速提上去?
  北京和上海的路况尚且如此,偏远的地方更不必说。
  云贵川一带地处偏僻,万山耸立,人们世世代代依靠步行和骑马,民国初年时几乎连一条公路都没有。云南省主席龙云买过一辆汽车,从香港进口,过了广东就没法开了—因为路况太差,根本开不过去—只能就地拆散,用马把零件驮到昆明。1921年7月,河南省财政厅厅长薛篤弼去安阳考察,乘坐一辆美国道奇车,设计时速90公里,却只能按照20公里的时速往前走。因为路基是石头,路面是煤渣,大雨一冲,煤渣散了,露出高低不平的石块,必须曲里拐弯走S形。走着走着,嘭的一声,托底了。倒车,转弯,没走多远,哧的一声,轮毂撞石头上了。这种路怎么能开快呢?再好的车也得像蜗牛一样慢慢爬。
  说完了民国时期的路况,我们再来看看民国时期的限速。
  民国刚建立那会儿,全国都没有限速。为啥呢?因为科技落后,没有可靠的测速设备,执法者全凭一双肉眼。只有在上海租界、天津租界、广州沙面、北京东交民巷这些外国人说了算的租界区,才可能援引他们本国的惯例,制定一个不太严格的限速标准。
  1917年,在东交民巷的影响下,北洋政府治下的京师警察厅发布了一张通告,第一次为北京的司机制定了限速标准:“自用及营业各汽车行驶速率,至快每分钟以营造尺六十六丈为限,不得逾越。”这里的“营造尺”沿用的是清末改革度量衡时的标准,每丈3尺,每尺32厘米,每分钟以营造尺六十六丈为限,相当于时速不得超过12.67公里。
  1927年,国民党推翻北洋军阀,将首都从北京迁到南京,北京改称北平。北平市政府公安局调整限速标准,规定市内汽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25英里,繁华地段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10英里。换算成公里,相当于市区平均限速40公里每小时,闹市区平均限速16公里每小时。
  如果超速行驶会受到什么处罚呢?北洋时期的政策是拘留,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政策是罚款—每超速一次罚款5块大洋,按购买力折合现在的人民币几百块钱。
  不过民国时期汽车匮乏,拥有私家车者非富即贵。贵人超速,交警不敢罚;富人超速,他们不怕罚。当年犹太富商哈同在上海开发房地产,他老婆烧包得很,每次开车上街,一定故意超速。巡捕说:“下回再超过限速,罚你5两银子!”哈同太太压根儿不在乎—“恒怀钞票数十金,疾行于南京路,巡捕干涉,则如所罚之数予之。”(陈伯熙《上海轶事大观》)我估摸着,《子夜》里吴荪甫的汽车胆敢开到时速48公里,应该也是因为不怕罚款的缘故吧?
其他文献
有些日子,很短,很短  有些回忆,很远,很远  就像一片秋叶,总在不经意时静静地、静静地落下  恍惚是对春的思念  又像是对冬的等待  那片秋叶,  總是飘不出那温情的岁月  或停泊在金色的池塘  或跌落在鸟鸣的窗前
期刊
几个月前,一位网名为“塑京牵春姬”的大妈因为在直播平台上表演才艺而迅速成为“网红”。眼下,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玩在播.甚至像那位望京大妈一样成了主播。一批专门为中老年人搭建的直播平台也应运而生,从主播到观众,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当互联网新技术遇到中老年人,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六旬老人做主播  家住北京海淀区的谢玉芬退休10来年,业余生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丰富过。2016年8月,63岁的她成了
期刊
冬天到来时,树木会悲伤地叹息,因为它们看到自己的叶子在掉落。  它们说:“我們将再也不像以前那个样子了。”  但这是当然的。  或者进一步说,自我更新的意义是什么呢?下一茬叶子将会具有其自身的属性,它们属于一个即将到来的夏天,而这个夏天绝不会与已过去了的那个夏天相同。  生活就意味着变化——每年,季节都在给我们重复展现这个教训。  变化意味着我们不免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沮丧:我们还未知道新的,而旧的已
期刊
2016年12月11日,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號01星成功发射。它搭载了世界上首个静止轨道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首次实现了静止轨道大气高精度温度、湿度廓线探测。“成像和垂直观测相结合,就好比医生不仅有了X光片,同时还有了CT片,所以风云四号卫星是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利器。”风云四号卫星应用首席专家许映龙说。  气象卫星与人们极为关心的天气预报准确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天气预报的准确度基于观测的数
期刊
哪些工作更有“钱途”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一些新职业逐渐浮出水面,如公共营养师、管理分析师等;一些老行当走向没落,如售票员、修鞋匠等;还有一些工种改变了名称,如“理发员”被“形象设计师”“造型师”取而代之,“炊事员”摇身一变成了“营养配餐师”……  起起伏伏中,哪些职业是金牌职业?哪些职业将更有“钱途”呢?  基本可以肯定的是,软件工程师及跨界人才将更吃香。互联网曾经只是一个行业,现在却与每个
期刊
林西莉,1932年生,瑞典著名汉学家、作家,20世纪70年代开始致力于汉语教学,通过出版书籍、制作电视节目等方式介绍中国文化。她关于中国文化的两部著述《汉字王国》《古琴》获瑞典最高文学奖——奥古斯特文学奖,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影响深远。  1961年,28岁的瑞典姑娘塞西莉亚·林德奎斯特随时任外交官的丈夫来到中国。为了入乡随俗,她取了一个中文名字:林西莉。  林西莉在瑞典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瑞典
期刊
相声这东西很奇怪:有的人说半天,声嘶力竭就是没人乐;有的人一句话、一个包袱,全场就乐不可支。这是为啥呢?  看看古人是怎么说相声的吧。当然,當时这个不叫相声,叫“戏谑”。戏谑发展到后来,就是南方的滑稽戏、北方的相声。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里讲了这么两位:一个叫郭忠恕,一个叫聂崇义。哥儿俩都是五代末、北宋初那一时期的画家,爱好就是戏谑。有一天郭忠恕挤对老聂:“近贵全是聩,攀龙即是聋。虽然三个耳,其
期刊
人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夫妻两人面容相像,连表情都有些相似;或者结婚时虽然并不相像,但是相处几十年后,成了老夫老妻,外貌也逐渐趋同。大家把这种现象叫作“夫妻相”。为什么会这样呢?  爱的最初选择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们更欣赏那些与自己相像的人。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两张合成照片交给受试人员比较,一张照片是用受试者自己的头像与陌生人的头像合成的,另一张是用该陌生人的头像与其他陌生人的头像合
期刊
启功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一生建树颇丰,被誉为“书界泰斗”“画坛宗师”。与此同时,启功的婚姻也颇具传奇色彩。  包办婚姻竞得一知己  启功有清朝皇室血统,但到他这一辈时,家道早已不复昔日,只能靠典卖家藏书画过活,生活艰难。启功中学尚未毕业便辍学了,当时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找一份工作,挣钱奉养母亲和姑姑。但母亲觉得启功已经长大,应该先成家,所以要给他安排一桩亲事。启功当时并没有成家的念头,但他向来孝顺,
期刊
给孩子取名,中国父母通常要苦思冥想,俄罗斯人则省事许多——他们很少自己创造新名字,而是从已有的名字里面挑选。在俄罗斯,如果你问“娜塔莎去哪儿了”,得到的答复通常会是:“哪个娜塔莎?”因为重名的太多了。所以要加上姓,别人才知道你要找的到底是谁。  取名纪念大事件  为了纪念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叶卡捷林堡的一名新生儿取名为克里米亚·亚历山大罗维奇。事实上,俄罗斯人用大事件来为自己的孩子取名已经有数百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