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转移有“导航”?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5101679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肿瘤之所以可怕,在于它并不会像良性肿瘤那样只在一个地方造次,长到一定程度后,再如同成熟的庄稼般枯萎;而恶性肿瘤,其癌细胞会从瘤体脱离,喜欢到处“钻”,形成转移癌。且这些癌细胞如同自带导航,有着各自的“目的地”。
  癌转移或在初期就有
  本刊记者:癌症患者明明原发肿瘤切除术很成功,恢复也很好,但没过几年,一些原来正常的器官也发生癌变,癌细胞转移是癌症患者最不能接受的事了。
  何裕民:的确,癌细胞易穿过血管或淋巴管,随着血液或淋巴液继续爬行、渗透到其他器官和部位,当有血液循环、营养供应时,便会在此生根发芽。而这些转移,在原发肿瘤发展初期,可能就出现了,但由于“出走”数量少,无法着于某处,难成气候;但随着原发肿瘤发展,越来越多的癌细胞抱团转移,便易在其他部位“安家落户”。从这一点来说,也表明癌症越早治疗,发生转移癌的概率也就越低。
  本刊記者:一般癌细胞通过什么途径转移呢?
  何裕民:癌细胞的转移是一个多步骤、且极其复杂的过程,除了已研究透彻的3种主要转移途径(血行转移、淋巴转移、种植转移)外,研究还发现癌症的转移大多是有其目的和方向的,好似癌细胞自带“导航仪”,可瞄准特定的组织器官,并向其转移。常见的癌症转移有肝转移、肺转移、骨转移、脑转移等。
  原发癌不同 转移地不同
  本刊记者:一般“路线”是怎样的?
  何裕民:不同的原发癌,其导航目的地也不尽相同,如:乳腺癌常转移到脑、肝、骨和肺等;肺癌常转移到脑、骨、肝脏等;胃癌常转移到肝脏、肺、腹膜以及肾上腺等;肝癌常转移到肺、骨、肾上腺、脑等;胰腺癌常转移到肝、肺、胆囊、十二指肠、骨等;前列腺癌常转移到骨、肺等;结直肠癌常转移到肝、肺、骨、脑等。卵巢癌常转移到肝、肺、腹膜等。食管癌常转移到肝、肺等。
  需要提醒的是,当癌细胞转移到目的地时,会出现该部位某些特殊的症状。有不少患者是因为转移部位出现症状后才发现原发灶,也有一部分检查后甚至无法确认原发灶。
  本刊记者:那一般各部位的症状是什么?
  何裕民:当癌细胞转移至肝脏时,可出现肝区疼痛、恶心、呕吐、乏力、消瘦、食欲不振,还可出现腹水、黄疸、恶病质等症状。当癌细胞转移至肺脏时,可出现干咳、咳血、胸闷胸痛或呼吸急促等症状。当癌细胞转移至骨骼时,可引起所属部位的疼痛,如腿痛、肩痛、腰痛、背痛等,这种疼痛会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加重,需要止痛药控制;还可能出现身体部位的肿胀、骨折、高钙血症等。当癌细胞转移至大脑时,可出现头痛、头晕、喷射性呕吐、癫痫,还可能出现机体平衡能力失调、视觉障碍、言语障碍等。
  树立信心,生活方式健康
  本刊记者:很多患者关心,转移了,是不是就痊愈不了了?
  何裕民:癌症出现转移,想要彻底痊愈一般是不太现实了,但这也不代表就没有生存希望、到了绝望的地步,仍然有很多办法可以让患者与癌症言“和”,长期“与瘤共存”。首先要树立与癌症抗争的信心,以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来面对长期的治疗;其次是规范治疗,定期复诊,中西医并举,不可偏废;最后,注意日常的饮食和生活调养,保证充足的营养,参加力所能及的康复锻炼、文娱活动,还要注意春防风邪,夏防暑邪、湿邪,秋防燥邪,冬防寒邪等。
  何裕民谈抗癌
  何裕民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民生肿瘤诊疗中心首席专家、国家“九五”重点建设学科“中医内科学”的学术带头人。
其他文献
最新一代前列腺特效仪器研制成功  医药快讯:前列腺疾病重点攻关项目,利用微电脑仿生技术研制的新产品【前列之光】温热中低频治疗仪近日获得圆满成功,并正式获批上市!为让更多患者率先体验这款全新治疗仪的确切疗效,厂家特拿出数万台【前列之光】面向全国前列腺患者进行免费发放。目的就是通过患者亲身体验,来反馈【前列之光】的真实疗效,为今后大规模上市建立良好的口碑基础。目前,免费发放一批次500台已就位,马上拨
相信大多数朋友都是具备生二胎的医学条件的。但是,有过生头胎经验的妈妈们可不要想当然的认为生二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其实,生二胎有些和头胎不一样的地方,本期咱们就来聊聊。  间隔头胎多久可以生二胎?  一般的说法是,头胎阴道分娩后一年可以要二胎,而剖宫产要二年才能要二胎。  那么,这个1年或2年是从何时算起?是必须满1年或2年后才能怀?还是只要二胎分娩的时候满1年或2年即可?一些科学研究支持只要分娩
随着现代工作、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很多都市上班族已到了无电脑不能成事的地步,常觉得眼睛发干。  眼睛干澀是眼疲劳的一种,如果你经常对着电脑或书本,过度用眼会消耗肝血。“肝藏血”,即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而且“肝开窍于目”。双眼受到血的给养才能视物,而过度用眼,会使肝血亏虚,使双目得不到营养的供给,从而出现眼干涩、看东西模糊、夜盲等。  这类人需要在注意用眼卫生的同时护肝养血。可以考虑食
分析表明,癌症患者的人均医药费用支出中,40%用于生命最后一年;而其中40%又是用于临终前最后一月。80%的癌症患者不是死于治疗期,而是死于康复期。同时的调查表明:多数癌症患者在被问及治疗结束出院后要做些什么时,都很茫然!有的认为治疗已经结束,多数不知道还应干什么?人们没有想到要在后续阶段继续进行特殊治疗。但其实,除了“第一治疗”外,后续的“第二治疗”也异常重要!  癌症必须重视“第二治疗”  ●
“小宝宝胖胖的好可爱”,曾经这句话是每个家长最爱听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句话却逐渐成为很多家长“愁眉不展”的原因。“小胖墩”越来越多,“少年胖”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种全球性流行病。从表面上看,肥胖者虽然不至于很快死亡,但其潜在危害性及并发症所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  儿童肥胖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据调研报告显示,儿童肥胖率的迅速上升已成为一个紧迫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儿童肥胖具有远期的发病和
数据显示我国大约有3.1亿人有乳糖不耐癥,喝完牛奶出现腹胀、腹泻、腹痛。您可以:1.选择舒化奶或者酸奶;2.先从少量饮用开始,逐渐适应;3.先吃主食后喝奶,可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乳糖,减少胃肠刺激;4.喝温热的牛奶。如果还有以上症状,就有可能是牛奶过敏了。
天热血压会偏低  ●本刊记者:很多高血压患者发现没到夏季自己的血压就“低”了,这是怎么回事?  ○孫宏涛:人体血压受环境和温度的影响很大,当环境和温度偏低,如寒冷的冬季,血管收缩,血压一般会升高,而在夏季时气温炎热,血管会扩张,导致血压偏低。此外,夏季人体出汗多,若没有及时补充水分,血容量就会下降,血管的张力就变小,使得血压下降。所以,要提醒高血压患者在夏季应当警惕“低血压”的发生。另外要提醒的是
读者来电:  江西读者刘女士今年47岁,几天前感觉头晕,头疼,于是自行测了血压,她从早到晚测了几次,有时会比正常血压高,有时会比正常血压低,而且每次测血压都是舒张压比较高。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患了高血压。  觉醒时血压上升过大需警惕  【本刊记者】很多读者都反映,自己在家测血压在一天当中测量结果也有很大差别,这是为什么呢?  ○孙宏涛:受人体生物钟控制,人体血压在24小时内是不断变化的。即便是血压正
皮肤科专家指出,大众在皮肤病“自疗”中出现的误区非常多。实际上,同是皮肤红斑、水疱、瘙痒,可能是不同疾病所致,用药就大不同。  ?筅雷区1  长了湿疹土方子治  广东省皮肤病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刘红芳说,“曾有一位病人患了严重的湿疹。当时,他听信朋友的话采用土方子治,结果发展成接触性皮炎,全身又红又肿又烂又渗液。”为什么使用中草药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后果呢?刘红芳说,并不是说中草药不好,医生也会给病人
提到糖尿病,大多数人会说这是中老年人的事。而李女士万万没想到,自己9岁的儿子亮亮竟会患上糖尿病。半年前,原本不爱吃饭的亮亮突然食欲变好,一家人特别高兴。可令人不解的是,亮亮的身体却越来越瘦。到医院详细检查后才发现,孩子得了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多是吃出来的  “现在糖尿病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糖尿病低龄化已成为新的趋势,儿童也可能患糖尿病。排除遗传因素外,儿童糖尿病主要和肥胖以及不良饮食习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