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老师更多地关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还能帮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近些年来,很多的初中语文教师在不断地摸索着帮助学生更好学习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重视,教师不断尝试以语文学科的特性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現状
初中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就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看,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课堂上教师以机械化的知识讲解为主,一味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对于学生的想法、质疑,教师不鼓励、不重视、不提倡,甚至否决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严重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从中可以明显看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实施不力,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此,初中语文教学要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做出一些积极改变,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改善当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力的现状。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思维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在建立了一定的学习兴趣之后,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对语文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知识、现象等产生疑问。此时,授课教师就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并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收集资料等方式自主解决疑问、自主探究。只有学生的自主性能够充分得到发挥,才能实现提升思维能力的目的,因为语文思维能力本身就是一个理性思考的过程。例如课文《苏州园林》中:“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在讲到因地制宜和自出心裁这两个词语时,教师可首先提问这两个词在文中形容的是什么内容。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浏览本段,浏览完成后学生可自由起立说一说词语相对应的内容。学生回答完毕后再提问,这两个词语本身的含义是什么。有了与课文内容的联系与思考,学生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会更深刻,甚至不需要老师讲解,学生就能明白其中含义,而授课教师只需要对其中细节进行规范即可。这一引导思考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的过程,其中的教学重点就在于授课教师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可用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点”,并通过巧妙地设置问题、递进式的引导,让这一“点”逐渐在学生头脑中发展成“面”,以自主思考习惯的养成,全面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二)改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创新思维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还依然存在比较旧的教学观念,比如一些教师只是单纯地教授学生一些课本上的知识,而学生也就全盘接受,记笔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非常少,很多时候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而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时候也非常少,学生都没有自己的想法,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然而这样的教学观念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想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给学生灌输一些思维意识,让学生能够自行思考、判断、分析、总结,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更进一步,对于学习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到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如今,教育事业得到发展,而原本的一些教育观念也要随着发展而做一些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循善诱,指引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充满趣味的课堂,以及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都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当然,教师要提前做好课程设计,其中包括对教学问题的设计,通过悬疑设置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慢慢引导学生去挖掘问题,思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而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有助于加深学生的思维意识。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语文教学工作中,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这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建设好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也有的教育工作者认为,语文教学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的过程。语文教师作为引导者,若创设一个清新别致的氛围,整个课堂将会充满蓬勃生机;若创设一个跌宕起伏的氛围,整个课堂将会像河流一样,时刻流淌出诗情画意。所以,在课堂开始时,好的教师会有一些技巧性的导语,让学生产生一种轻松感,上课就像是一场心与心的交流,打开学生的心扉和思维,让思想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遨游。有些教师还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愉悦的小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堂上,教师要经常激励学生发表意见,长此以往,这些学生会变得更加积极,思维也会越来越活跃,经常出现一些具有亮点的思考,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日俱增。
(四)进行课堂拓展延伸,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创新
课堂拓展延伸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文本的主题、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抓住这些思维发散点,让学生通过听、读、看搜集更多相关的信息,使学生有依据地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合理的分析、思考,这能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创新能力。例如,讲《行道树》一课时,这篇课文塑造了“行道树”奉献的形象,用“行道树”象征了奉献者。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和熟练地应用这种象征的写作手法,笔者要求学生通过生活观察、书籍阅读等方式寻找如“行道树”一样微小、默默无闻,且甘于奉献的形象,使学生在课外实践中发散思维,摆脱了书本限制,实现了思维创新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创新习惯和能力。
结语
语文课堂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是非常关键的,语文的内容是生动的,也是具有灵活性的,从表达方式和展现方式方面,都具有可以探索和发现的地方,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拓展,在思维上进行开发,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中枢作用,从而认真思考,努力研究,让学生能在学习中接触更多的知识,充分锻炼思维。
参考文献
[1]王昱.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3(26):52-53.
[2]汪军.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8,23(6):32.
[3]王利.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5(13):48.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現状
初中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就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看,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课堂上教师以机械化的知识讲解为主,一味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对于学生的想法、质疑,教师不鼓励、不重视、不提倡,甚至否决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严重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从中可以明显看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实施不力,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此,初中语文教学要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做出一些积极改变,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改善当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力的现状。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思维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在建立了一定的学习兴趣之后,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对语文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知识、现象等产生疑问。此时,授课教师就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并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收集资料等方式自主解决疑问、自主探究。只有学生的自主性能够充分得到发挥,才能实现提升思维能力的目的,因为语文思维能力本身就是一个理性思考的过程。例如课文《苏州园林》中:“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在讲到因地制宜和自出心裁这两个词语时,教师可首先提问这两个词在文中形容的是什么内容。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浏览本段,浏览完成后学生可自由起立说一说词语相对应的内容。学生回答完毕后再提问,这两个词语本身的含义是什么。有了与课文内容的联系与思考,学生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会更深刻,甚至不需要老师讲解,学生就能明白其中含义,而授课教师只需要对其中细节进行规范即可。这一引导思考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的过程,其中的教学重点就在于授课教师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可用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点”,并通过巧妙地设置问题、递进式的引导,让这一“点”逐渐在学生头脑中发展成“面”,以自主思考习惯的养成,全面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二)改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创新思维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还依然存在比较旧的教学观念,比如一些教师只是单纯地教授学生一些课本上的知识,而学生也就全盘接受,记笔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非常少,很多时候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而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时候也非常少,学生都没有自己的想法,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然而这样的教学观念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想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给学生灌输一些思维意识,让学生能够自行思考、判断、分析、总结,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更进一步,对于学习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到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如今,教育事业得到发展,而原本的一些教育观念也要随着发展而做一些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循善诱,指引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充满趣味的课堂,以及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都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当然,教师要提前做好课程设计,其中包括对教学问题的设计,通过悬疑设置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慢慢引导学生去挖掘问题,思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而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有助于加深学生的思维意识。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语文教学工作中,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这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建设好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也有的教育工作者认为,语文教学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的过程。语文教师作为引导者,若创设一个清新别致的氛围,整个课堂将会充满蓬勃生机;若创设一个跌宕起伏的氛围,整个课堂将会像河流一样,时刻流淌出诗情画意。所以,在课堂开始时,好的教师会有一些技巧性的导语,让学生产生一种轻松感,上课就像是一场心与心的交流,打开学生的心扉和思维,让思想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遨游。有些教师还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愉悦的小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堂上,教师要经常激励学生发表意见,长此以往,这些学生会变得更加积极,思维也会越来越活跃,经常出现一些具有亮点的思考,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日俱增。
(四)进行课堂拓展延伸,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创新
课堂拓展延伸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文本的主题、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抓住这些思维发散点,让学生通过听、读、看搜集更多相关的信息,使学生有依据地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合理的分析、思考,这能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创新能力。例如,讲《行道树》一课时,这篇课文塑造了“行道树”奉献的形象,用“行道树”象征了奉献者。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和熟练地应用这种象征的写作手法,笔者要求学生通过生活观察、书籍阅读等方式寻找如“行道树”一样微小、默默无闻,且甘于奉献的形象,使学生在课外实践中发散思维,摆脱了书本限制,实现了思维创新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创新习惯和能力。
结语
语文课堂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是非常关键的,语文的内容是生动的,也是具有灵活性的,从表达方式和展现方式方面,都具有可以探索和发现的地方,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拓展,在思维上进行开发,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中枢作用,从而认真思考,努力研究,让学生能在学习中接触更多的知识,充分锻炼思维。
参考文献
[1]王昱.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3(26):52-53.
[2]汪军.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8,23(6):32.
[3]王利.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5(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