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结构的认知解读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vv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网络和非官方媒体报道中“被××”结构是新的语言现象,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指出汉语被动语态典型的结构和“被××”结构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在这个原型的基础上,指出“被××”结构的延伸含义:表示非自愿的强迫,表示怀疑和不满,表示事实没有发生这三个延伸语义。同时,这一语言现象的理解和使用时认知过程和概念化的结果,在概念化的过程中,已使用为基础的认知模型和语言使用者的百科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被××” 认知语言学 认知 解读
  
  一、引言
  在过去的两年中,网络媒体和非官方的新闻报道中经常会出现如下的报道:
  (1)全民“被高铁”,一趟花掉大半月工资。(腾讯新闻,2011—02—16)
  (2)新闻资料:乱收费的最高境界是“被自愿”。(《扬子晚报》,2009—07—07)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大量类似的短语,比如:“被自杀”、“被增长”、“被代表”、“被就业”、“被广告”、“被怀孕”、“被精神病”、“被艾滋病”等。本文从这些语言现象出发,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知识,探讨这些语言现象的规律,解释这些语言现象使用的原因。
  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认知语言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是在对传统的生成语法的质疑基础之上慢慢站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语言的系统的学科。认知语言学学派的代表人物有G.Lakoff、R.Langacker、C.Fillmore、M.Johnson、J.R.Taylor、D.Greeaerts、P.Kay、G.Fauconnier和L.Talmy等,Mouton de Gruyter出版的系列论文集确立了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研究框架,包括以下五个研究主题:(一)认知语言学并不把语言现象区分为音位、形态、词汇、句法和语用等不同层次,而是寻求对语言现象统一的解释;(二)概念形成植根于普遍的经验;(三)语言研究必须同人的概念形成过程的研究联系起来;(四)语言的方方面面都包含着范畴化,并以广义的原型理论为基础;(五)词义的识解依靠语言使用者的参照百科知识。
  对英语的被动语态来说,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认为被动态是句法操作的结果,是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转化,就语义来说是没有变化的。而R.Langacker认为被动态是语言使用者选择的结果,是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识解,被动态的每一个成分都是有意义的。这是个凸显的问题,即语言使用者关注的重点不一样,凸显了受试者在语言结构中的意义。
  R.Langacker的认知语法认为,语言规律是语言使用的结果,语言现象经过频繁的使用,固化在语言使用者的脑中,形成新的语言模块,再次使用时,直接采用这个规律不需要重新进行认知加工和处理。
  三、关于“被××”结构的研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
  自从网络和非官方的媒体出现“被××”结构以来,语言学习者和语言研究者就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这一研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关注语言现象,解释这个结构的意义,第二阶段开始探讨这一语言现象背后的语言机制。相关的研究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理论解释。郑庆君(2010)从语用学的角度,王开文(2010)从认知和语用学的视角,杨杰(2010)从修辞学的角度,李雪等(2010)从词汇学的角度,张建礼等(2010)从构式语法的角度对这些语言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
  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这个语言现象进行理论阐释,同时提出研究问题:
  (1)这些语言现象后面的语法规律是什么?
  (2)“被××”结构和汉语的典型的被动结构有何相似和不同之处?
  (3)“被××”结构的是否具有能产性和有哪些句法限制?
  四、“被××”结构的认知解读
  1.“被××”结构的句法描写
  认识语言学认为语法是象征性的,包括音系单位,语义单位,以及音系单位和语义单位之间的联
  系,即为象征单位。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对“被××”结构加以描述。
  (1)“被××”结构的音系特征
  “被××”结构一般后面都是接者两个音节的词组,少部分的“被××”结构后面接三个音节的短语,如“被精神病”、“被艾滋病”。同时,这个结构本身需要有双引号,也体现了汉语的引号的功能。
  (2)“被××”结构的句法语义特征
  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中,根据G.Lakoff的研究,通过理想认知模型理论,典型的英语被动结构是:受试者+BE动词+及物动词过去式+施事者。在理想认知模型的基础上,熊学亮(2002)等提出汉语的典型被动结构是:受试者+被+(施事者)+及物动词。
  比较汉语的典型被动结构和现有的“被××”结构,发现网络媒体的报道中“被××”结构的后面可能有:
  
  
  
  
  这些结构有哪些意义呢?看着这些短语,读者初次很难理解,只有读完整篇报道,积极调动自己的百科知识、生活经验、社会环境等才可以理解其中的意义。
  熊学亮(2002)等认为典型的汉语被动态包含了一个典型的语义,即受试者遭受到伤害或损失。
  “被高铁”指的是铁路部门通过减少普通客车的发车频率,或者通过优先出售高铁的高价票得方式让乘客选择机会减少而不得不购买高价的高铁票,表达了一种非自愿、强迫的意义。
  “被增长”指的是统计部门给出的统计结果高出了公民实际感受和生活经验数据,对这个统计数据表示怀疑。
  “被就业”指的是高校就业部门为了学校的利益和声誉伪造学生就业记录。而事实上学生根本没有就业,即事实没有发生,表示否定。
  
  通过这一表格,在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下,语言结构的典型语义和延伸语义得到解释。
  (3)“被××”结构的句法限制
  在典型的汉语被动态中,施事者(Agent)可以省略,也可以保留,但是在“被××”结构中,施事者(Agent)都是省略的,在这里,施事者(Agent)都是强势部门,不需要直接表达出来某一具体的施事者(Agent)。
  此外,由于典型的被动语态是可以还原成主动语态的,但是在“被××”结构中,“被”后面所接的不再是及物动词,而是名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等,所以没有办法还原成主动语态。
  2.范畴化和原型理论对“被××”结构的解释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一个重要的认知能力就是范畴化的能力,会对语言现象进行归纳整理。为什么“被××”结构能够被接受和理解?首先,语言使用者的大脑中储存了一定的语言规律,这就是汉语中典型的被动态的结构。看到“被××”结构之后,听话人或者读者首先调动脑海中已有的语言规律,即被动语态。而能够激活说话人使用被动语态的语言规律,则是依靠“被”这个汉语典型的被动态的词汇。这也就是Langacker所说的任何的语言单位都是有意义的,而不是乔姆斯基认为的深层表层结构那样仅仅是句法操作的需要。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认知语言学就是prototype和extension的关系,即典型意义和延伸意义。语言使用者在初次看到“被××”结构时会首先使用脑海中已经储存的语言规律来进行认知识解,但是,经过多次反复使用后,或者“被××”结构经常出现在语言使用者的脑海中,“被××”结构就渐渐固化成为新的语言规律,这个语言规律和典型的被动态结构一样取得了unit status(固定的符号单位),这样,在下一次看到“被××”结构时,直接调用“被××”的语言规律来解释,而不再使用典型的汉语被动态来进行多重的认知解读。
  3.百科知识的本质
  认知语言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语言使用者的百科知识,百科知识对语义的理解和字典的理解不一样,百科知识需要语言使用者在一定的认知域下对语义进行解读,包括语言使用者的心理状态,认知能力,对社会事件的理解,以及本身的生活经验,等等。这些都是百科知识的对语言的理解起着积极或者消极的作用。如果语言使用者没有乘坐高铁的生活经验,不知道以前的便宜的动车被取消或者买不到动车的票,只能购买昂贵的高铁票,那么就很难理解什么叫“被高铁”所表达出来的非自愿和铁道部门的隐形强迫。对于学生和高校来说,就业是双方最关心的事情,这样,就很容易理解“被就业”所体现出来的欺骗和造假数据。所以,百科知识给语言使用者供了一个认知域,以便激活语言使用者在这一认知域环境下对语义的理解和认知过程。
  五、结语
  认知语言学核心观点认为语法是概念化的结果,是象征意义的。语义的理解实在一定的认知域中完成的。新的语言现象的出现是语言使用者头脑中已经储存的语法规律经行认知操作的结果,新的语言现象受到既有的语法规律的约束,同时又有在其原型的基础之上延伸,这些都是范畴化的程度。“被××”结构是汉语典型被动态许可的,但是也有一定的延伸,其语义延伸出表示强迫,怀疑,否定等新的语义。借助于百科知识,语言使用者能够对这些语言现象进行正确理解,在频繁使用基础上,“被××”结构在语言使用者脑海中固化,形成新的语言规律。
  
  参考文献:
  [1]Chomsky,Noam.The minimalist program.Cambridge,Mass.:MIT Press,1995.
  [2]Fauconnier,Gilles.Mental Spaces.Cambridge:CUP,1985.
  [3]Fillmore,Charles J.Frames and the semantics of understanding.Quaderni di semantica,1975,6:222-54.
  [4]Goldberg,Adele E.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5]Jackendoff,Ray.Semantics and cognition.Cambridge,Mass.:MIT Press,1983.
  [6]Johnson,Mark.The body in the min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7]Lakoff,George.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8]Langacker,Ronald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1: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Stanford,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2:descriptive application.Stanford,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1991.
  [9]李雪,邵平和.从“被自杀”看网络“被××”格式[J].语文学刊,2009,10.
  [10]熊学亮,王志军.被动句式的原型研究[J].外语研究,2002,1,71.
  [11]王开文.表示反讽的非及物动词被字结构[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2.
  [12]张建理,朱俊伟.“被××”句的构式语法探讨[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5.
  [13]郑庆君.流行语“被+××”现象及其语用成因[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3.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其他文献
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上承秦汉三国,下启隋唐五代,在经历了三国混战之后,政治动荡,朝局不稳,贵族士大夫阶层开始反抗原本已成体系的秦汉等级秩序,行为上放浪
宋朝独特的茶文化以斗色斗浮为品评标准,明确色彩对比、鲜明痕迹的审美标准,使黑釉的茶盏就成了不可替代的茶具,再加上建窑临近茶叶产地的优越地理位置,建窑黑釉陶瓷茶具就在
就目前的家纺服饰设计来看,其已经经历了很多世纪的发展,不同的国家在家纺服饰的设计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内涵,当人们针对不同国家的家纺服饰设计进行分析的时候,发现不同国家
作为吴门画派的代表画家,文徵明一生创作了许多风格独特的山水画.长期以来,论者多从整体上论述文徵明山水画的绘画技法、风格特征和绘画境界等诸多问题,对于文徵明雪景山水这
宋代“理学”思想大兴,探求万事万物皆以“理”为其本源,在认识论上更是以“格物致知”作为探究世界的手段,而作为宋代艺术标杆的“院体画”,其崇尚写实精神和回归自然的绘画
“美学”这个学科概念从近代德国美学之父鲍姆嘉通提出后,在世界引起了广泛的热议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成果.本文探讨关于美学中的中国古代设计美学,并将“古代设计美学”与古
在中国美术史上有众多的艺术天才,而东晋的顾恺之是其中的佼佼者.唐人张怀瓘评其画曰“运思精微,襟灵莫测,虽寄迹翰墨,其神气飘然,在烟宵之上,不可以图画间求”.顾恺之不但是
作为亚洲慈善大国,新加坡社会和谐安定、慈善事业发达,这与其学校成功的慈善意识培养是密不可分的。与我国相似,新加坡学校的慈善意识培养是包含在其德育教育之中的,此外新加坡的
湘鄂赣苏区红色革命歌曲是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集体创作的文艺作品,不仅在当时起到了唤醒群众投身中国革命事业、为红色根据地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推动中国革命进程的
一、基于学生工作视角对学风的理解和认识  学风反映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品位,是一所学校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生活学习其中的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