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随着我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的栋梁,其发展进步直接关系到祖国的繁荣昌盛。因此,相关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作用,促进大学生的思想进步。下文就我国“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加强思想政治文化教育的措施做了简单分析,希望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借鉴。
关键词: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一、引言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受到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影响,面对复杂的新形势,在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也更加注重多种文化的相互整合,“微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模式,使得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上相对以往更高,因此,如何把握新时期下的发展机遇,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是所有高校教育者应该考虑的问题。[1]
二、新时期微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促进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多元化
“微时代”使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和及时,大学生既是信息的阅读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因此,他们在接收或者传播信息的时候受其自身判断能力的影响难免会存在一些负面、消极的信息或者思想。微媒体所承载的信息使我国传统的主流思想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逐渐朝着个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二)大学生知识接收更加零碎
微媒体是利用微文、短视频等介质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信息比较零碎,一般都是以吸引人们目光,获得点击率和关注度为主要目的,很少会进行内容的深度分析。大学生作为我国新时代下的青年人群,几乎每天都在与这些“快餐式”的信息打交道,长此以往,容易变得浮躁,见到篇幅较长的信息就没有兴趣阅读,导致思想观念的片面化。
(三)促进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网络化
微媒体已成为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刷一刷”微博点一点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的的生活习惯,甚至只要时间、场地允许,大学生可以做到一天手机不离手。同时,“微时代”的带来,在很大程度上也满足了大学生的情感需要,网络满足了他们猎奇、猎鲜的心理,也满足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求。
(四)促进大学生传播信息的“茧房”化
通过微博、微信就可以掌握大量信息,并且实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因此,新时期的大学生在传播信息上逐渐的呈现出“茧房”化的趋势,只要上网就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不同的人进行观点讨论。时间一久,容易造成大学生思想的偏激。由于其辨别能力的限制,大学生也容易造成过度的自信,有些还会造成人格畸形,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三、“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一)关注大学生的主要阵地
大学生作为时代潮流的首要跟随者,对于时代的变化异常敏感和好奇。高校的相关思想政治的教育者要想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首先要做的就是关注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利用“微时代”下的主要工具,建立相关的微博互动方式或者是成立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发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微媒体阵地。另外,高校还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在校园的各个网站上,如党在建设中的基本理论、马克思理论的发展成果以及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的伟大成就等等。促进学生了解掌握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能够理解社会变迁的发展需要,在各个社会热点、重点的发展信息下,使学生认识到正确的价值体现。
(二)关注大学生的互动形式
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者应该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在“微时代”下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注意展现相关的情感因素,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接受程度。我国当代的大学在成长的过程中,大部分还受到父母的影响和控制,精神上对父母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因此要想使学生在情感方式中得到较大的关注,政治思想教育者就必须掌握学生的发展动态,及时回应学生发布的信息,由传统的单向的教学方式转为多向的讨论模式,从而实现政治思想教育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关注大学生的生活方式
新时期下,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数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习惯了更新微博、阅读小说以及在网上实现购物等。因此,政治思想的教育工作者,也要加强这种教育生活,首先要适应学生在“微时代”发展下的需要,根据他们实际的情感需求进行教学,其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这种“微时代”的弊端,帮助他们明确浏览信息的真正目标,使他们在微媒体中实现自己的资源建设,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四)关注大学生的动力来源
随着“微时代”的不断推进,大学生逐渐的找到了新时代下的学习动力。网络时代下,只要一个人阐述的观点非常有意义,大学生就会进行转发或评论,在这种分享信息来源建设中,不僅阐述了人们的不同观点,而且也形成了群体的重要力量。在大学校园中,学生对于网络事件的看法也会影响其他的学生,形成观点的成片效应。因此,要想更好的进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的相关教育者就要将学生的这种动力因素作为新的教育渠道,鼓励学生在发布信息和浏览信息中多关注一些积极的影响方式,使其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并学习相关的正能量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切实加强与改进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基础工作。因此,相关的高校思想政治文化的教育者应该善于利用“微时代”下的信息传播工具,不断的深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切实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落实实际问题相互结合起来,将积极引导学生和服务学生相互结合起来,实现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为祖国的发展壮大贮备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1]冯刚,严帅.改革开放40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发展历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10-22.
[2]成黎明,黄艳.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以党中央印发的4个重要文件为视角[J].思想教育研究,2018(10):133-138.
关键词: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一、引言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受到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影响,面对复杂的新形势,在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也更加注重多种文化的相互整合,“微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模式,使得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上相对以往更高,因此,如何把握新时期下的发展机遇,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是所有高校教育者应该考虑的问题。[1]
二、新时期微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促进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多元化
“微时代”使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和及时,大学生既是信息的阅读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因此,他们在接收或者传播信息的时候受其自身判断能力的影响难免会存在一些负面、消极的信息或者思想。微媒体所承载的信息使我国传统的主流思想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逐渐朝着个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二)大学生知识接收更加零碎
微媒体是利用微文、短视频等介质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信息比较零碎,一般都是以吸引人们目光,获得点击率和关注度为主要目的,很少会进行内容的深度分析。大学生作为我国新时代下的青年人群,几乎每天都在与这些“快餐式”的信息打交道,长此以往,容易变得浮躁,见到篇幅较长的信息就没有兴趣阅读,导致思想观念的片面化。
(三)促进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网络化
微媒体已成为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刷一刷”微博点一点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的的生活习惯,甚至只要时间、场地允许,大学生可以做到一天手机不离手。同时,“微时代”的带来,在很大程度上也满足了大学生的情感需要,网络满足了他们猎奇、猎鲜的心理,也满足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求。
(四)促进大学生传播信息的“茧房”化
通过微博、微信就可以掌握大量信息,并且实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因此,新时期的大学生在传播信息上逐渐的呈现出“茧房”化的趋势,只要上网就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不同的人进行观点讨论。时间一久,容易造成大学生思想的偏激。由于其辨别能力的限制,大学生也容易造成过度的自信,有些还会造成人格畸形,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三、“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一)关注大学生的主要阵地
大学生作为时代潮流的首要跟随者,对于时代的变化异常敏感和好奇。高校的相关思想政治的教育者要想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首先要做的就是关注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利用“微时代”下的主要工具,建立相关的微博互动方式或者是成立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发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微媒体阵地。另外,高校还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在校园的各个网站上,如党在建设中的基本理论、马克思理论的发展成果以及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的伟大成就等等。促进学生了解掌握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能够理解社会变迁的发展需要,在各个社会热点、重点的发展信息下,使学生认识到正确的价值体现。
(二)关注大学生的互动形式
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者应该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在“微时代”下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注意展现相关的情感因素,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接受程度。我国当代的大学在成长的过程中,大部分还受到父母的影响和控制,精神上对父母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因此要想使学生在情感方式中得到较大的关注,政治思想教育者就必须掌握学生的发展动态,及时回应学生发布的信息,由传统的单向的教学方式转为多向的讨论模式,从而实现政治思想教育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关注大学生的生活方式
新时期下,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数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习惯了更新微博、阅读小说以及在网上实现购物等。因此,政治思想的教育工作者,也要加强这种教育生活,首先要适应学生在“微时代”发展下的需要,根据他们实际的情感需求进行教学,其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这种“微时代”的弊端,帮助他们明确浏览信息的真正目标,使他们在微媒体中实现自己的资源建设,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四)关注大学生的动力来源
随着“微时代”的不断推进,大学生逐渐的找到了新时代下的学习动力。网络时代下,只要一个人阐述的观点非常有意义,大学生就会进行转发或评论,在这种分享信息来源建设中,不僅阐述了人们的不同观点,而且也形成了群体的重要力量。在大学校园中,学生对于网络事件的看法也会影响其他的学生,形成观点的成片效应。因此,要想更好的进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的相关教育者就要将学生的这种动力因素作为新的教育渠道,鼓励学生在发布信息和浏览信息中多关注一些积极的影响方式,使其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并学习相关的正能量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切实加强与改进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基础工作。因此,相关的高校思想政治文化的教育者应该善于利用“微时代”下的信息传播工具,不断的深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切实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落实实际问题相互结合起来,将积极引导学生和服务学生相互结合起来,实现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为祖国的发展壮大贮备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1]冯刚,严帅.改革开放40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发展历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10-22.
[2]成黎明,黄艳.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以党中央印发的4个重要文件为视角[J].思想教育研究,2018(10):13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