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法在两相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计算机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nan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ECT)是两相流参数检测领域中的一门新技术,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编写有限元仿真程序,进行有限元的计算,对两相流典型流型的敏感场场域进行建模仿真,得到的电容值可以作为图像重构的样本数据。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有限元; 敏感场; 图像重构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3)11-04-02
  0 引言
  在现代工业中,两相流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多,特别是在石油、炼油、电力、环保及核能等国民经济行业中两相流动现象更是普遍存在,实际中对两相流的计量、控制及节能有非常高的要求,发展两相流检测技术是现代工业发展的迫切要求[1]。但两相流系统极其复杂,它具有比单相流更复杂的流动特性。两相流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及水平与飞速发展的现代工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我国各大油田纷纷进入中晚期的开发阶段,油田多采用注水工艺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井口产出液常常是原油、水和天然气的混合物,同时海上石油生产中的产出液通常也是由原油、水和天然气组成的多相流体,这些多相流体具有粘度较大和凝固点较高的特点,油水、气在长距离混相输运时,对管线压力和温度等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各相流体特征的在线测量也依赖于油水、油气两相流本身的流动规律,其中含水率测量、流型的识别等是必须解决的难题[2]。因此急需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这对相关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现阶段,电容层析成像技术[3-4]是解决这方面问题较为理想的理论方法,本研究将为解决以上难题在理论上提供支持。
  1 电容层析成像问题采用的有限元法解析
  1.1 有限元法
  有限元法[5]基本思想是,将连续的求解区域离散为一组有限个且按一定方式互相连接在一起的单元的组合体。由于单元能按不同的联接方式进行组合,且单元本身又有不同的形状,因此可以模型化几何形状复杂的求解域。利用变分法原理对单元近似求解而实现对整个连续体的数值逼近,其基本思想是结构体离散和分片插值。
  有限元法是把要求的被测场简化为静电场,利用静电场的汤姆逊定理[6],并通过变分原理将静电数学模型转化为:
  1.3 方程集合
  为了获得整个被测场域内的所有节点的离散方程组,将式⑻中的单位元的插值进行扩展,可写为
  1.4 极板电容值的快速计算
  在获得传感器内电位分布数值后,可以通过电通量积分法或电荷法计算检测极板j上的电荷量Qj。
  2 数值测试
  3 结束语
  表1所示为采用有限元法计算的电容值与实验测量数据的比较,实验中选择的两相介质为水和油。对被测场域采用三角形剖分,全水时理论数据与测量数据之间的平均误差为1.2533%,全油时理论数据与测量数据之间的平均误差为1.5229%。可见,两种场域剖分的传感器电容理论值的平均误差均小于1.523%,说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和编写的三角剖分求解方法是正确有效的,可以得到较好的仿真效果,为工业两相流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海青.两相流参数检测及应用[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2] Y Yan. Flow measurement of particulate solids, in pipelines[J].Flow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ation,2000.11:151
  [3] 彭珍瑞,殷红,董海棠.电容层析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综述[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9.28(9):5-8
  [4] 王保良.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及其在两相流参数检测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
  [5] Nicholls G K and Fox C. Prior modeling and posterior sampling in impedance imaging Bayesian Inference for Inverse Problems[J].A Mohammad,1998.59:116-127
  [6] 倪光正.电磁场数值计算[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其他文献
摘 要: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習往往不能将前后知识相关联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对此提出在教学过程中从表达式求值及遍历二叉树出发,引导学生将该知识点与进化计算相关联。延伸出数学函数所对应的二叉树生成算法,二叉数求值算法,二叉树绘图算法,并将二叉树表达的树形结构编码用于进化计算,从而实现产品的外观造型设计。教学结果证明,该关联
针对多模式下模具车间调度问题,设计了一种混合蚁群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在企业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基于该算法模块设计了模具车间调度系统的框架。
在黑龙江省采访和调研期间,我们倾听着,观察着,思考着,感悟着。在这里,我们看到——一支充满了开拓激情、使命感极强的团队,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着TRIZ理论方法在黑土地上播种开
本文应用最小二乘法对南海莺歌海区域地质钻孔获得的黏性土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了分析,线性模拟了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列出了它们之间的线性方程,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为解决PTP协议中传统网络同步时钟方差计算方法无法实时更新和易受外界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指数平滑处理的网络同步时钟方差实时计算方法。试验证明,该算法能够有效
当今视频监控系统已经遍布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着巨大的方便。这些视频,提供了许多的信息,然而人们真正关注的往往只是运动目标的信息。这样的情况,对摄像头获得的视频进行处理,成为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本文结合一种新的目标跟踪算法AMCMC(Added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利用运动目标的颜色信息和形状信息,对获得视频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能够达到实时跟踪运动目标,
摘 要: 通过对基于.NET的B/S管理系统一般项目的分析,给出了一个基于.NET的原型系统的设计过程。分析了该原型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数据层、业务逻辑和Web页面设计。以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项目实验教学为例,探讨了采用基于该原型系统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 原型系统; 实验实训; .NET; 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0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6-8228(2013)0
介绍了知识可视化的基本概念,特别是知识可视化工具中最为人熟知的思维导图。以“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实验课程为例,结合具体的,MindMapper软件探索了在实验课教学中的创新型应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是研究复杂系统的重要理论方法,本文介绍了复杂适应系统的特性和基本概念,按照复杂适应系统的一般应用流程,对使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研究经济系统进行了可行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