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给药物“降降温”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天来了,有些药是很“怕热”的,需要你把它们转移到“避暑山庄”去。
  
  夏天来了,打开你们的家庭小药箱看一看,哪些药物是喜凉怕热的,赶紧给它们找个“避暑胜地”吧。否则,受高温、潮湿等因素的影响,它们的药效可能会下降、失效,甚至还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非但不能治病,还可能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这些药物,需要“避暑”糖衣片、分散片:
  受热、受潮容易失去光泽,或表层破损,甚至出现斑点。
  胶囊或胶丸:
  比如维生素E、维生素A D胶丸等,受热会软化、破裂漏油、粘连、产生异味,导致药物不能使用。
  散剂、干混悬剂和添加了蔗糖的颗粒剂:
  受热容易变质或者结块,不能再使用。这些药物开封后一般只能存放3 ~ 5 天,而且一定要注意防潮。
  眼用制剂:
  像红霉素眼膏、润舒滴眼液这类药物都属于无菌制剂, 在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 周,夏季天热,使用时间更短。
  中药制剂:
  尤其是添加了蜂蜜、红糖的中药制剂,遇到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发生霉变。
  中药饮片:
  到了夏天,中药饮片容易出现各种“中暑反应”,如党参—虫蛀、生姜—霉变、炒杏仁—走油、金银花—变色、芒硝—潮解、冰片—升华变性。所以,要在一周之内煎煮使用。对于这些夏天容易变质的药物,在夏天来临时,要给它们找
  一个“避暑”之处——不超过20℃的阴凉的地方,并注意避光。
  
  对于这些夏天容易变质的药物,在夏天来临时,要给它们找一个“避暑”之处——不超过20℃的阴凉的地方,并注意避光。
  
  冷藏药物也有讲究
  需要冷藏的药品,通常都在药品说明书或药品包装盒上标明“冷处(2℃~ 10℃)保存”,比如双歧杆菌等肠道微生态制剂。另外,像退热栓剂这样的栓剂类药物,一般是在37℃的体温下逐渐融化起效,所以,酷暑之时会出现稀薄、变色、分层,甚至酸败发臭,需要存放在冰箱。
  药物存放在冰箱时,存放方式要特别注意。如果频繁开关冰箱,会造成水雾浸湿药品。所以,存放时,最好用保鲜袋扎紧,然后再放置在冰箱内。虽说药物都要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但并非温度越低就越保险。有一些药物是不宜放在冰箱里的。比如特比萘芬、糠酸莫米松等外用乳膏剂,保存温度如果过低,有可能导致药物和基质分离,均匀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疗效。
  
  药品保存“老生常谈”
  ● 药品最好储存在原来的包装容器内,不要另外分装到其他容器。
  ● 药物取用之后,应立即归还原处收藏,不能随便放置在外。
  ● 内服药与外用药应用有颜色的标签区分(一般外用药可用红色标示,起到警示作用),并分开存放。
  ● 保持标签的完整性。每个品种的药品都要有标签,写明用法、用量与注意事项,没有标签以及标签不完整的药品不能使用。
  
  编辑/ 覃静(qinjing@bphg.com.cn)
  文章来源于:《父母必读》2009年第6期
其他文献
企业要以质量取胜,就要依靠职工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全员的共同努力,而QC小组是实现全员参与质量改进的有效形式.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是依靠全体职工办好企业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
一本刊對於「活教育」展開討論以來,除讀者發表意見外,原活教育社不少同仁已展開批評和自我批評,陳鶴琴先生已一再進行自我檢討,這種精神是很值得歡迎的!現在陳先生及活敎育
企业生产的最终目标都是为用户提供令人满意的产品,无论是消费生产类企业还是服务类企业都是如此。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好坏体验最终关系着对产品的认可度。只有质量过硬的产品才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于本院急诊内科所收治的患者中选取70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组为常规组,使用常
性激素的提取,谁最先?十多年前,这个问题答来颇为简单。提取纯净性激素的荣誉,自然要归于德国化学家布特南特(A.F.Butenandt)。他在1929年从孕妇尿中提取出雌酮的结晶,1930
馬克思列宁主义的奠基人非常注意科学技术上的革命。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演說中就說过:“科学在馬克思看来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虽然任何理論科学中的
目的 研究分析胸片与CT检查在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7月~2020年4月所收治的3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检查与胸片检查,将不同方式
随着油田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逐步增长,油田经济对电力的依赖愈来愈强,要保证供电高度可靠性,满足油田原油生产、居民生活等需要,必须开展电网检修工作.目前的计划检修是电力
当停战的消息在班牙公务街头传开的时候,不用说,无论是印度尼西亚人还是中国人的居民,都欢呼雀跃了。另一方面,这个消息也自然而然地使日本人中间产生了一种恐慌的情绪。当
胖宝宝的“瘦身”法则发表在Pediatrics的一项新的研究发现,那些在生命最初的6个月内体重增长过多的宝宝到3岁时出现肥胖的几率会大大增加。专家建议,要想避免宝宝体重过多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