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gl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语言优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语言的内化主要靠朗读,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教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劳于读书,易于作文”的真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已成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效果还是不尽人意:有时课堂上看似热闹的朗读却收效甚微,学生读得盲目,读得无味,读得“有口无心”。主要体现在:朗读训练没有找准“着眼点”、朗读情感未激发、缺乏必要的朗读技巧指导等问题。本文我就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谈谈可行的方法: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准备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首先要与文本進行深入对话,吃透教材,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确定训练的朗读目标。那么,教师要先备读,在字里行间阅读,在空白处阅读,读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把握得透彻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朗读指导就更加自如了。
  (一)把好文本的“脉”
  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情感基调,如果我们教师能把握好课文的情感基调,这样也就基本把握了感情朗读的“金钥匙”。语文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都是不同的。文章是作者情感意志的表达,语文教师要善于“披文入情”,把暗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披露出来,只有做到文本细读,才能更好地把握情感,在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才能做到运筹帷幄。
  (二)选好训练的“点”
  “读”是一项被引领的创造,教师要细读文本,寻求朗读的最佳路径,因文而异,因情而异,因人而异。细观名师课堂,他们的过人之处也体现在能根据文路找到独特的角度,并形成自己的教路,从课文中抽出相关语句进行整合式的朗读指导和品读训练。我们在朗读指导过程中也应该讲求一个“精”字,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词句和段落进行精心指导,起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效果。
  二、轻拢慢捻抹复挑——指导篇
  (一)静思默想酝酿情感
  孔夫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学生读书若是像小和尚念经那样——口到心不到,即使读上千遍,“其义”也不能“自见”。因此,“朗读”要与“静思默想”结合,才能显现其独特的美丽。在阅读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慢慢地读,静静地读,边读边思考,遇到重难点可以反复读、细细品,还可以停下来思考一番,待明白后,再读下去。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不同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
  (二)读书如见感同身受
  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自古以来,阅读活动就十分强调“寻言以明象”,嘴巴读出来,就要迅速地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在作者的语言引导下,想象画面可以随之进入或久远或当下、或现实或虚幻的世界里,触摸人物的情感脉搏,聆听到作者藏匿于文字之下的心灵声音。可以这么说,语感很大程度上就是指这种对语言画面情景的再造之力。教师引导学生由文字想象画面,可以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描述,更加亲近人物,体会个性,更有助于有感情地朗读。
  (三)技巧指导,锦上添花
  所谓朗读技巧是指对各类文章的不同读法,主要是对重音、停顿、语速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朗读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在学生未真切感悟文本情感之前,教师纯技巧的指导是徒劳。教师只有让学生感悟文本的精义妙理,在与作者感情共鸣的基础上,对特别能表达文章中心或人物情感的重点词句再进行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才能更好地通过声音将作品中的“情”读出来。
  三、大珠小珠落玉盘——展示篇
  我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除了课前悉心准备,课堂上有效指导外,课余,组织学生开展朗读展示活动,不但可以增强展示学生的自信心,获得满足感,促进朗读的积极性。而更多学生则在榜样的影响下,自然而然激起朗读的欲望,“我也可以读得这么好!”“我可以读得更好”等念头在学生的脑中闪现,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整体朗读水平的提高。
  优秀学生的范读是学生提高朗读能力的最好榜样。如利用晨读时间,每天专门安排十五分钟,由这些“朗读高手”轮流展示课文的朗读,有时也请这些同学带领全班朗读。在优秀同学的带领下,全班有感情朗读的氛围更浓了,其他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也大大增强。当然“朗读高手”涉及的面可以广一些,除了这几个学生,班里其余优秀的学生都可以上,甚至是进步比较大的学生。此外,我还利用班队课开展美文诵读,经典诵读,讲故事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样一来,既是对优秀学生的鼓励,更能对其他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当自己朗读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比平时更认真了,更专注了,读得也更好了。
  叶圣陶先生说:“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这便是语文课朗读所应追求的境界。若想要追求这一境界,我们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指导学生朗读上下功夫,寻找有效的方法,让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与学生,这是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大力培养主体性强的人才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语文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基本方式,以知识再现能力为终极目标的教学体系。教学中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得不到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了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提高中学生物教学质量,本文对
期刊
摘要: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妙语连珠,口吐莲花,能说会道,口若悬河”。《新课程标准》也把口语训练放在重要位置加以要求。  关键词:语文 口语 训练  叶圣陶先生早在《说话训练》为题,精辟的阐述了说话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他认为“说话训练”是激励学生“产生与发表的总枢纽”,教师如果抓住了这个“总枢纽”,就能有效的带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言为心声”,说话要现想现说,就能促进学生思维的
期刊
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形成整体的过程。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就是以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地理学科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培养学生从主要记忆信息到主要检索、应用和创新信息,形成一种大容量、开放式,充分体现交互、合作、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适应校园网络发展的新形式,将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辅导、乃至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改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当从改变教学模式,敢于思维发散,展开想象能力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造能力 培养  一、改变教学模式,为创造提供条件  传统的一问一答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创造力培养的要求,只有确保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了学生创造提供条件,才能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教师的“教是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果,如何将新课标的思想理念、方法手段运用到日常教学中,越来越成为每一位教师所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方法  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果,如何将新课标的思想理念、方法手段运用到日常教学中,越来越成为每一位教师所关注的焦点。作为教学一线老师
期刊
摘要:我国古典诗歌中的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融为一体 ,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 ,因此上好古典诗歌欣赏课 ,对实现这一任务有着重要意义。诗歌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近年来,各类考试中诗歌鉴赏的比例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认识。  关键词:以读激趣 激趣导学 以导出趣 深层感悟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明要办好一件事,兴趣起决定性作用。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场景。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情景创设的好坏,对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好奇心,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的,而教学情景的创设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与改造,因此,有效的教学情境,对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实现教师的教学效
期刊
摘要:在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英语便是成为众多领域的一门重要语言和基本衡量标准,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所以英语学习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就使得听力在听、说、读、写中的作用成为重中之重。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已成为摆在每一位英语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高中英语 听力训练 兴趣 测试  一、激发与培养学生听力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首先让他们认识到“听力不仅在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法,同时能丰富课堂内容,让师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 研究性學习 问题情境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学困生一直是老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拦路虎,被老师视为“捧在手中的刺猬”。其实,学困生的存在是教育不可避免的现象,关键是教师怎样对待这些学生,对这些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引导他们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一句话,教师如何让这些学困生在学习数学中“活”起来。在帮助学困生学习数学方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困生 教学质量  一、让学困生对数学感兴趣。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