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父亲说,小叶章的骨头最硬。
40年后,我长到父亲当年说这话的年龄时,才慢慢懂得这句话的含义。
小叶章是一种草的名字,禾本科植物,六七十年前,农村普遍用它做泥草房的苫房草。此外,也可做牲畜饲料和烧火引柴。
在我眼里,小叶章是农耕村落中泥草房的标志性符号,它是有灵魂的。
春天,第一抹新绿最先从地表露头,那是草活了,小叶章摇摇晃晃地铺满沼泽、湿地,它是覆盖在黑土地上的绿毯子;冬天,它是戴在泥草房上的裘皮帽子。在村民眼里,它更是御寒的草、救命的草、能够挤出奶的草。那一幢幢在阳光照耀下闪着金光的泥草房,伴随着袅袅升腾的炊烟、鸡鸣狗吠的夜晚,演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
小时候,3間泥草房里挤着一家7口人,夏天漏雨,冬天透风,我们盼着房顶上早一点儿换上新房草,可父亲身体不好。一年一年地拖下去,屋顶漏雨严重时,父亲会爬上房顶,在漏的地方塞些草,盖上一块塑料布,上面用石头、木块压好,时间久了,黑褐色的苫房草长出深浅不一的绿苔藓,烟囱旁也会长出一两株草或几朵淡黄色的小花儿。岁月的尘埃蓄满了房顶,成为它们生长的土壤,我惊叹于它们寄生在如此贫瘠的环境却开出绚丽迷人的花朵。
我爱这巴掌大的风景,有花儿盛开的日子就有希望。我甚至觉得那一株草、一朵花儿更像年幼的我们,伸长脖子看向外面的世界。
住泥草房的庄稼人都知道,苫房草很有讲究。苫房草一定要选择好,否则,春天雨季来临的时候,房子就会漏雨。
我的家乡,苫房子主要用的草就是小叶章。小叶章未成熟时,水分大,韧性差,容易腐烂霉变;收割过迟,或者经秋霜打过,水分散失大,容易脆断,导致它作为苫房草的质量下降。因此有句谚语说得好,“立秋忙打甸”。割下的苫房草略经晾晒,捆成把,码垛,等到来年开春备用。
二
我们家终于要苫房子了,这在农村是仅次于娶儿媳妇的大事!
记得那年8月,父母拉着我和弟弟去割苫房草。父亲赶着牛车,吱嘎吱嘎的车声划破了寂静的荒野。“驾,驾”,父亲鞭打老牛的吆喝声在空气中回荡着。北方的初秋风有些凉,爸爸裹着棉袄,妈妈用棉被裹着弟弟,一家人坐在车上摇摇晃晃地朝东大甸子驶去。
父亲先是把牛拴好,割些鲜嫩的草喂它。弟弟因为起得早,这会儿已经在车上睡着了,母亲把弟弟身上的棉被掖了几下,嘱咐我看住蚊子,别咬着弟弟。
太阳圆圆的脸,刚好从地平线上探出来,一望无际的沼泽地如巨幅油画铺展在黑土地上,微风摇曳着草,一棵压着一棵匍匐而来,它们弯腰的姿势和村子里的村民一样虔诚,对土地怀有深深的敬意;那些红的、黄的、紫的、白色的野花儿穿插在草丛中,像极了碎花布,真想扯一块做衣裳。
父母弯腰挥舞着镰刀,镰刀所到之处留下齐齐的草根,像是给那块地剃了个板儿寸。父母一会儿冒出个头,一会儿又被草浪淹没,只有“唰唰”的割草声回荡在无尽的草深处,偶尔也会惊动草丛深处的鸟儿,忽地蹿向天空飞向远方。小叶章的花穗儿呈黄绿色,仲秋季节开得正盛,湿漉漉的草地飘荡着淡淡的、甜甜的花香,弥散在空旷的原野,这是我一辈子也忘不掉的香啊!
沼泽地中,我喜欢凸显的塔头胜过别的花儿。
塔头是一种高出水面几十厘米甚至1米的草墩,是由沼泽地里包含小叶章在内的各种苔草的根系死亡后再生长,再腐烂,再生长,周而复始,并和泥灰碳长年累月凝结而形成的一座又一座类似单层宝塔的景观,俗称“塔头墩”或“塔头墩子”。长大后我才知道,塔头年岁最长可达10万年,其生命力胜过沙漠里的胡杨,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天然植物“化石”。
那些嫩绿的塔头像绿宝石一样不规则地镶嵌在水中,清净的水面映衬着它们的倒影,如一个个少妇站在水中清洗乌黑的长发。塔头上最壮观的是一种三棱苔草,春季绽放出像棉花球一样的花朵,粘在草尖上,随风摇曳。它们一片一片地独占着自己的领地,霸气地开着,气势磅礴,不可阻挡。
这些美好的花草构成了安置我灵魂的城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一棵棵草讲着它们的前世今生。
晌午,我们坐在坝上,远远望去,父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了。他们的裤子已湿到膝盖,球鞋里灌满了水,走起路来发出扑哧扑哧的响声。父母就着咸菜吃干粮,把鸭蛋、鸡蛋留给我和弟弟。父亲一边儿嚼干粮,一边儿磨镰刀;母亲则躺在地上直直腰板。我看到父亲的绑腿布松开了,手上被草割了很多密密麻麻细小的口子;母亲的鞋也是湿的,裤脚裂开一处大口子,一只小虫正沿着口子处向上攀爬,我正准备抓住它捏死,母亲伸过手挡住我说:“放它走吧,它也是一条命。”
傍晚的云霞特别好看,霞光照到哪里,哪里就五彩缤纷。父母把捆好的草一捆捆抱上车,整齐地码起来,再用绳子绑好。我和弟弟坐在草堆的最中央,父亲赶着车,母亲坐在一旁,我们和太阳一起淹没在夜色中。
如此往返半月有余,我家的苫房草终于备齐,明年开春就可以苫房子了。
三
苫房子那天,场面极其宏大,全村的老少爷们儿齐上阵,凡是有劳动能力的男人差不多都来了;女人家也不示弱,东家送盆米,西家送盆面,张家送鸡蛋,李家送白糖,还有的送各种蔬菜,一篮子一篮子摆在院子中央,活像一个菜市场。
好的泥草房使用七八十年都不会坍塌。苫房时,男人们在屋外选苫房草,一部分人铡草,一部分人传递,一部分人在房顶铺草。铡草人要梳掉草捆中夹杂着的小细草,然后用铡刀铡去草的根部,小叶章坚硬的杆齐刷刷露出来了,它们如一根根坚硬的骨头,抽去皮毛和鲜血,依然铁骨铮铮。传递的人开始在房子与地面间竖起长木梯,分别站在不同的位置传草,他们传草的姿势优美娴熟,像传球一样精准。在房顶上铺草的人技艺是最棒的,他们要保证房子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漏雨,所以小心翼翼,从房檐开始一层一层按房顶的坡度循序渐进向上铺展开去。女人们则在屋里择菜、做饭,有爱开玩笑的会和外面的男人嬉笑对骂,女人的笑声、炒菜的香味儿从茅草房中升腾出来,那场面令人至今难忘。
房子苫好了,四周的外墙也用泥厚厚地抹了一遍,泥草房焕然一新,阳光照在新苫的房草上,金光闪闪。我们在院子里蹦啊跳啊。那些从房顶上拆下来的褐色小叶章被父母整齐地摞在一起,当作烧火引柴用。
小叶章4月初萌发,五六月生长旺盛,7月抽穗扬花,八九月形成越冬草,它们自我生长,自我管理,周而复始,演绎着一颗种子顽强的生命历程,是淳朴的乡亲赖以生存的物质和精神家园。小叶章用尽一生,最后燃烧成一堆灰烬,发挥余热,温暖着茅草屋,温暖了朴实的村民,而那些被大雪覆盖的腐蚀草,200天后,根部又将重现新的嫩芽,又将形成浩渺的草原,又将滚动着海浪样的花海,占据着北方的盛夏。
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为什么我的梦里总是浮现出风中摇曳的小叶章、草间五彩缤纷的野花、一簇簇婆娑起舞的塔头,原来,我的灵魂和筋骨早已长成了它们的模样。
四
我喜欢每一棵草,历尽千万年的生死轮回,生生不息,形成燎原之势,虽生于卑微但死于壮阔,虽身形窄小却胸纳百川,在最贫瘠的土地上长成最曼妙的风景。我想到我的父母和我的乡亲们,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像一棵棵草,紧紧抓着土地刨食,春夏秋冬,风餐露宿,仍无怨无悔。
走在错落有致的泥草房间,内心宁静淡泊,一棵草的平常心教会了我活着要简约、单纯。每当看到这些泥草房,我都感到无比亲切。摸着泥草房的墙体,望着整齐的苫房草,凝视房檐下燕子垒的窝,我都会潸然泪下。
记忆中的村庄,清一色的泥草房,有着青石板的小桥,袅袅升腾的炊烟,趴在屋门外的狗,扯着嗓子打鸣的公鸡。最重要的,村庄是走出去的村庄人的灵魂家园,是每一个游子安放乡愁的故土。哪一天,他们累了、倦了,想回来,住在泥草房里,睡在热土炕上,守着一盆火、守着一份亲情,就守住了一份踏实,守住了一份乡愁。
我知道,那些泥草房迟早要退出历史舞台,但小叶章带给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温暖与快乐早已根植于灵魂深处,生长在坚硬的骨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