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由于学习和人际关系压力而造成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现象,在中学已经愈发普遍。作为班主任教师,如何在带班过程中有效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已变得十分迫切。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一个整体的知识系统和一系列相关团体心理辅导有机结合才能对学生进行有序地、有效地指导。正因为如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班级工作中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系统性的内容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结合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知识体系和相应的专题辅导活动,尝试将适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分成10个专题,一线班主任或心育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作为心理健康材料进行操作,为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添砖加瓦。
关键词:中学生 班级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 团体心理辅导
目前,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进一步落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求,关注和解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趋重要。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心理状态的形成或是改变,它都需要一个积累、感悟、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也需要有一个整体的知识系统和一系列相关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有序地、有效地进行。也正因为如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班主任老师长期关注和实施的工作内容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1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针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一般都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来进行。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需要被辅导者通过团体内成员间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自己在过程中观察、学习、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自我的认识、探索、调整和改善。同时,团体心理辅导也给学生提供了学习新的思维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平台,协助每一位被辅导者在过程中做好自我的适应与发展。
2 团体心理辅导的模式
那么,团体心理辅导如何高效进行,怎样通过辅导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什么样的辅导课程设置才能使学生喜爱并能积极配合其中?本论文作者探讨并建构了一种易于操作的团体心理辅导教学模式。该模式有系统的专项辅导安排与内容,有自己的特色和科学的编排,能让学生在参与活动获得个人体验的同时,还能习得相关的心理知识,并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能供相关的辅导教师借鉴并使用。
3 系统的团体心理辅导总框架
全部的团体心理专项辅导可分成10次专项辅导进行操作,每次辅导60分钟,操作频率为平均隔周一次。总体安排如下表:
4 总结与展望
2018-2019年,本文作者对这种将知识授予和辅导活动相结合的系统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通过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从其所在学校任选两个人数相等的自然教学班各45名高中生作为被试,并将其中一班作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作为控制组。对实验组进行13次团体心理辅导;对控制组不进行任何心理干预。用SCL-90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情绪智力量表EIS中文版来进行前后测,通过T检验来对比实验结果。
研究结果如下:
对比实验组和控制组在两个量表下的后测数据,发现在SCL-90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中,两组被试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上有显著差异(P<0.05);在情绪智力量表EIS中文版中,两组被试在总分和情绪知觉、自我情绪管理、情绪运用因子上有显著差异(P<0.05)。這也进一步说明了,经过心理健康辅导的实验组学生在心理健康各症状的表现较控制组有明显的改善,在情绪的认知和运用能力上也比控制组有明显的提高,因而系统的团体心理健康辅导对提升中学生的综合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效果。
综上所述,系统团体心理辅导是较为科学且有实效的心理辅导模式,也是适合一线班主任和心育教师们坚持实施的重要内容。希望随着广大心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们必定能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辅导,自信乐观积极地走向充满阳光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曹民杰.2008.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 程琨.2014. 高中生应对方式、心理弹性与适应取向心理健康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
[3] 姜漱梅. 中学生心理辅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4] 李朝奎.2006.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D]. 西北师范大学.
[5] 李菁. 团体心理辅导的价值探析[J]. 嘉兴学院报,2008,20(5):130-132.
[6] 梁斌,郭英,周升群. 中学生心理辅导[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
[7] 刘嵋.2015. 心理健康教育[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8] 彭燕凌.2009. 国内外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综述[J].考试周刊.2009(45):15-17.
[9] 舒敏熠.2002. 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法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
天津市第一中学 (天津市 300000)
关键词:中学生 班级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 团体心理辅导
目前,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进一步落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求,关注和解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趋重要。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心理状态的形成或是改变,它都需要一个积累、感悟、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也需要有一个整体的知识系统和一系列相关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有序地、有效地进行。也正因为如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班主任老师长期关注和实施的工作内容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1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针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一般都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来进行。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需要被辅导者通过团体内成员间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自己在过程中观察、学习、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自我的认识、探索、调整和改善。同时,团体心理辅导也给学生提供了学习新的思维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平台,协助每一位被辅导者在过程中做好自我的适应与发展。
2 团体心理辅导的模式
那么,团体心理辅导如何高效进行,怎样通过辅导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什么样的辅导课程设置才能使学生喜爱并能积极配合其中?本论文作者探讨并建构了一种易于操作的团体心理辅导教学模式。该模式有系统的专项辅导安排与内容,有自己的特色和科学的编排,能让学生在参与活动获得个人体验的同时,还能习得相关的心理知识,并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能供相关的辅导教师借鉴并使用。
3 系统的团体心理辅导总框架
全部的团体心理专项辅导可分成10次专项辅导进行操作,每次辅导60分钟,操作频率为平均隔周一次。总体安排如下表:
4 总结与展望
2018-2019年,本文作者对这种将知识授予和辅导活动相结合的系统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通过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从其所在学校任选两个人数相等的自然教学班各45名高中生作为被试,并将其中一班作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作为控制组。对实验组进行13次团体心理辅导;对控制组不进行任何心理干预。用SCL-90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情绪智力量表EIS中文版来进行前后测,通过T检验来对比实验结果。
研究结果如下:
对比实验组和控制组在两个量表下的后测数据,发现在SCL-90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中,两组被试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上有显著差异(P<0.05);在情绪智力量表EIS中文版中,两组被试在总分和情绪知觉、自我情绪管理、情绪运用因子上有显著差异(P<0.05)。這也进一步说明了,经过心理健康辅导的实验组学生在心理健康各症状的表现较控制组有明显的改善,在情绪的认知和运用能力上也比控制组有明显的提高,因而系统的团体心理健康辅导对提升中学生的综合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效果。
综上所述,系统团体心理辅导是较为科学且有实效的心理辅导模式,也是适合一线班主任和心育教师们坚持实施的重要内容。希望随着广大心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们必定能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辅导,自信乐观积极地走向充满阳光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曹民杰.2008.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 程琨.2014. 高中生应对方式、心理弹性与适应取向心理健康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
[3] 姜漱梅. 中学生心理辅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4] 李朝奎.2006.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D]. 西北师范大学.
[5] 李菁. 团体心理辅导的价值探析[J]. 嘉兴学院报,2008,20(5):130-132.
[6] 梁斌,郭英,周升群. 中学生心理辅导[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
[7] 刘嵋.2015. 心理健康教育[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8] 彭燕凌.2009. 国内外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综述[J].考试周刊.2009(45):15-17.
[9] 舒敏熠.2002. 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法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
天津市第一中学 (天津市 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