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限错配“疫情”转移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in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期限错配问题被提上监管日程。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8月初表示,银监会未来将重点关注银行业放大杠杆、期限错配和信用转换三大风险。
  央行行长周小川也在莫斯科召开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明确提出,应采取发展债券市场等措施,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长期金融工具与适用的激励机制,鼓励其承担长期投资风险,从而化解期限错配问题。
  期限错配,被称为金融机构的“慢性病”。农行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李运表示,6月份的银行间流动性紧张事件,仅仅是银行慢性病的一次急性发作而已。
  从6月份开始,银监会开始首次摸底同业业务风险敞口,但由于同业业务缺乏清晰的概念和范畴,且牵扯分支部门较多,统计口径和数据一时难以明确。
  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尽管期限错配是银行盈利的常态手段,但长期过度错配,将可能引发金融系统的传导性危机,次贷危机中美国雷曼兄弟破产就源于此。
  风险转向同业
  所谓期限错配,简单说就是指“银行资金来源短期化、资金运用长期化”问题。
  在余永定看来,期限错配分为三个领域,一是存贷款领域,即银行传统存贷业务中的“短存长贷”;二是同业业务领域;三是理财业务领域。风险主要集中在后两者。
  2011年以来,大银行通过理财产品获取大规模资金后,常会在同业市场拆借给中小银行,并委托信托公司发行单一资金信托计划,再以同业存款存入另一家银行,博取利差。
  这一路径,是将资金绕行一周,各方得利。
  “尽管2012年监管层曾数次叫停同业与信托联合的短期理财产品,但这一操作并未得到遏制,反而得以创新。”一位国有大行司库主管坦言,一些银行利用信托受益权的监管空白,将券商、信托、基金公司等作为过桥机构,发行100%投向同业存款的理财产品,设置期限3个月以下,存入层级较低的中小银行。
  “值得欣慰的是,监管层对理财业务的管制有了效果。”一位国有大行风控人士表示。
  3月底,银监会颁布《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8号文”),明令规定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标的必须一一对应,且“投资非标资产的余额,以理财产品余额的35%和该行上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之间孰低者为上限”。
  数据显示,“8号文”后,上半年银行业理财资金环比增速从4月的19.46%降至6月底的-7.38%;非标资产余额2.78万亿元,也比4月份下降7%。其中,非标资产占理财产品余额31%,占银行业总资产2%左右,低于银监会35%和4%的监管红线。
  “理财产品已不会成为大问题。”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随着年底产品逐渐到期,理财业务的期限错配将降至最低,不足以形成系统性影响。
  但部分商业银行为规避“8号文”,将非标资产转给过桥机构,风险开始向同业业务转移。
  在银监会上半年工作会议上,尚福林对此绕道行为做出研判,表示“部分银行滚动对接期限较长、变更能力差的非标资产,期限严重错配,风险信息不透明,容易形成现金流缺口”。
  同时,截至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同业负债比例已达13.3%,明显高于以往10%左右的水平。
  上述风控人士表示,“同业面临与理财类似的问题,即资产是否‘有根’,是否与投资标的一一对应、期限匹配。”诸如买入返售环节中,大银行不能确切知道最终标的,且如果资金仅进行一次买入返售则还“有根”,两次则变得虚拟化,三次或以上则“完全是在扩大杠杆”。
  已有过度之嫌
  前述风控人士透露,同业业务错配问题,银监会正在摸底。
  据悉,银监会将拿四大行上报的数据进行比对,差异较大的要求说明原因或者重新测算。“首次遇到这类难题,银监会也没底”。
  据介绍,上述风控人士所在银行的同业业务分为债券投资、同业存放、正逆回购,以及承诺担保和信用拆借五大类。债券投资占比40%左右,信用拆借占比不足1%,其他三者分别占比20%左右。同业业务风险敞口总量超过2万亿元,占资产规模约20%。
  “分类不一定科学,我们也不知道怎么量化风险。”他表示,债券投资占比这项,中小银行可能高出十多个百分点。
  从交易对象来看,该行风险敞口对应的政策性银行和四大行的交易占比约为40%,小额贷款公司交易占比不到1%,其他中资银行占比约50%,非银行金融机构则占比10%。
  “后两项是风险主要藏匿之处,尤其中小银行的这两项比例可能更高。”该人士透露。
  事实上,同业市场最容易出现“一家拖垮一片”的现象。华宝证券8月6日的研报显示,2010年以来,15家上市银行(宁波银行除外)同业资产年均增速高达21.6%。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上市银行买入返售资产规模达4.73万亿元,占同业资产规模45.4%。其中,兴业银行买入返售资产为上市银行之最,年均增速45.7%,被称为“同业之王”。民生银行紧随其后,两家银行买入返售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分别达23.75%和11.48%。
  买入返售主要包括信托受益权和票据业务两类。去年,上市银行中仅5家披露了信托受益权买入返售情况,合计规模6000亿元,兴业一家独占约4000亿元。民生则以票据类为主,达到其买入返售规模的84%。
  此外,上市银行中,票据类买入返售规模共计2.4万亿元,为2009年的2.52倍。其中,宁波银行从2009年到2012年的三年间,年均增长16倍之多。
  余永定认为,由此导致的期限错配已有过度之嫌。商业银行层出不穷的创新和跟风,可能引致系统性风险,央行和银监会必须高度重视。
  区别对待
  “但不做同业、不做理财,我们做什么?”前述风控人士反问。
  宏观经济增速减缓、实体经济疲软之时,金融机构信誉明显高于企业,资金自然会选择更安全的货币市场。
  在前述风控人士看来,当下的房地产、光伏、造船等行业风险系数相当高,产能过剩严重,相关企业尤其中小微企业信誉都大打折扣,加之地方平台贷款之路被切断,银行只能“相信自己人”。
  因而,在兴业银行“银银平台”卓见成效后,民生、平安和南京银行等分别推出亚洲金融合作联盟、金橙联盟和银行间市场资金联合投资,平安更是以300%的年业务增速,“在自己人的田地里耕种起来”。
  “这无可厚非。”曾刚指出,金融机构的本能是逐利和避险,在两者兼顾的领域自然会一拥而上。同业业务也需细分,不能笼统地冠以风险。
  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将同业业务分为了三大类。第一类是包括财务公司、信托、基金、券商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交易所存款、通道业务等;第二类是中小银行的同业业务,涉及清算和资金买卖,比如“农”字头的农信社、农商行等机构资金;第三类是中小银行与国有大行的资产往来,包括买入返售、同业代付以及与其分支机构的资金往来,资金稳定性相对较弱。
  李仁杰表示,第三类业务或存在银行隐性担保,即“抽屉协议”等问题,但只是特定时期的特定现象,很快会消失。
  “前两类必须鼓励发展。”曾刚认为,第三类业务则应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适当约束,“区别对待、分类监管”。
  事实上,正常的同业业务,其利率市场化程度和资金利用效率反而更高,结构显著优于信贷市场,只是由于资金期限更短,期限错配的情况才高于传统存贷款业务。但这并不表示同业市场风险系数更高,只是改变了银行传统的流动性特征,传导性更强而已。
  “期限错配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国经济结构问题。”曾刚建议,应该加强政策性银行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其对中长期贷款的支持,“不要再让商业银行继续过度参与政策性银行的业务”。
  有消息称,银监会适时出台《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将根据金融体系变化,进行动态金融监管。
其他文献
央行近期公布了7月货币信贷数据:M2同比增长14.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和0.6个百分点。  市场开始确认,央行将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市场流动性的“紧平衡”状态。这被解读为,央行不会任由市场动辄出现两位数的隔夜拆借利率,因为这将导致市场机制的失灵,但也不会让市场觉得流动性将源源不断,因为这不符合“盘活存量资金”的总体原则。  这样的一种相对“中庸”的思路导致了这样的现象:从过去的一
期刊
“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仍在执行,但调控效力似已式微。  从2012年年中到2013年上半年,北京的开发商度过了一段久违的好时光。由于住宅供应持续紧张,市场从量价齐升渐至一房难求。如果没有官方强制的行政干预措施(如暂停发放预售许可证),房价的实际涨幅很可能将超出社会舆论可以容忍的底线。  一位受访的某大型上市房地产公司高管表示,“非常看好北京未来10年的房地产市场”。这种信心源自一年来的市场回暖,
期刊
早晨8点半,华盛顿市中心的《华盛顿邮报》(以下简称华邮)总部几乎空空荡荡,主编马丁·巴龙在这里告诉记者:两周后,华邮将步《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后尘,在网站上竖起“收费墙”。“我们的日子不好过。”巴龙非常坦诚,脸上看不出表情。  两个月前,谁也没有料到华邮的日子已经差到要卖掉的程度。两个月后的8月5日,掌管华邮24年的公司首席执行官唐纳德·格雷厄姆向员工宣布,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将以2
期刊
房地产市场两极分化,几乎成为当前房地产业内的共识。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苗乐如的话说,两极分化,是当前中国房地产最大的“行市”、最基本的“业情”。  简单概括这种“两极分化”,就是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类似城乡差别的二元格局:一线城市发展为“成熟型市场”,存量房销售占比渐渐超过新建房;二三四线城市则还是处于大干快上的“生长期市场”。形象地说,在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日渐拉大的“贫富差距”。  这与
期刊
在中国市场,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生产厂商爱立信正陷入巨大危机。  今年6月,中移动启动新一轮TD-LTE主设备招标。该招标结果目前尚未公布,但据运营商内部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对此轮招标寄以厚望的爱立信,前景已颇不乐观。  “爱立信希望获得13%至15%的中标份额,但实际结果可能会低于10%。”该人士透露。  这仅是爱立信中国艰难时局的冰山一角。  2012年,爱立信中国净销售额全球市场占
期刊
90年代,加多宝租用“王老吉”商标后,经过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使岭南一隅的凉茶成为继碳酸饮料、果汁和茶饮料之后的第四大品类,然而,2012年加多宝与广药集团却分道扬镳。  2012年,王老吉的商标使用权被判广药集团收回。紧接着,加多宝与广药发起红罐装潢权争夺战。双方互诉对方侵权,加多宝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广药提起诉讼,而广药亦在广州市中院对加多宝提起诉讼,两地中院均对此立案。  2013
期刊
“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工作。”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张图,程家瑜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程家瑜是科技部创新体系建设办公室技术创新协调处处长,他墙上的图,是科技部自制的一张贯彻“6号文”的示意图。  “6号文”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这张图展示了国家科技改革工作的目标、主体、任务、保障、应用以及具体的细分项,相互间通过各种箭头联为一体。  示意图只是一个框架。
期刊
随着新股发行开闸一步一步逼近,2012年6月就已过会的杭州炬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炬华科技”)无疑是离登陆A股市场最近的“幸运儿”。  炬华科技主要从事电能计量仪表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属于高新科技企业。若其成功发行,A股市场创业板电能表板块或再添新成员。与之相伴随的是,炬华科技实际控制人丁敏华、原银江股份(300020.SZ)董秘杨富金、银江股份实际控制人王辉、刘健夫妇将再
期刊
福建民企泰禾集团(000732.SH)掌门人黄其森2013年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质疑。  这家主打中式别墅产品的企业在今年突然发力,一口气拿下8块土地,其中4块在北京,土地出让金超过63亿元。而其2012年房地产销售额刚过百亿元大关,营收也仅为64.45亿元。  对年销售额刚过百亿的泰禾而言,押宝北京更似一场赌局。但放眼全行业,对一线城市的追逐已蔚然成风。销售额超过300亿的融创中国、销售额超过
期刊
新一轮的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改革正在酝酿。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国资委综合局以及国资委系统研究人员成立了关于未来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方案研究小组,目前改革方案的大体思路已经形成。  该小组一位成员对记者介绍,新的考核方案将央企分为三类:上市公司、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以及军工企业,国资委将分别制定考核标准,未来,还将逐步把考核改革的影响传导至地方国企。  上市央企考核改革的主要特点,是对EV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