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取消GDP考核对于淳安生态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这仅是第一步,因为仅此并不能解决经济效率、资源集约等问题。
2013年下半年开始,杭州市取消对淳安县GDP等主要经济指标的考核,将考核重点放在了生态保护等方面,从而保护千岛湖流域——这个长三角地区重要战略水源地和生态屏障。
然而,GDP的背后,是地方发展、财政收入、官员升迁等诸多因素。没有了GDP这个“指挥棒”,官员们的政绩如何体现?没有GDP,地区又如何取得发展?淳安取消GDP考核之后,能否解决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层次问题?
压力与鼓励并举
一湖秀水,千岛风情。淳安这座浙西山城,因千岛湖而闻名,亦因千岛湖而发展受限。千岛湖的形成,对淳安是重大历史转折,曾致其工商业发展滞后,城市建设缓慢。
1959年,新安江水库建成蓄水。狮城和鹤城两座千年古城,连同千余座古村落、30万亩耕地没入湖底。新县城交通、通信、医院等基础设施几乎一片空白。1980年,淳安农民人均收入只有杭州市平均水平的43.8%。
一湖清水来之不易。长期以来,淳安承担着保障下游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重任,产业发展受到较大制约。2003年以来,淳安婉拒300多亿投资项目,关停化工、农药、造纸等一大批传统企业。近几年,淳安全面推进垂钓、采砂、网箱养殖、船舶污水上岸、沿湖违章建筑等湖面“五大整治”行动,淳安农民长久以来赖以生存的采砂船、网箱等已逐步消失。
千岛湖是长三角重要生态屏障,然而生态成本却主要由淳安承担,收益与成本不对称现象凸显。
时至今日,淳安仍居浙江省25个欠发达县行列,也是杭州地区唯一的欠发达县。2012年,淳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列浙江省36个县第27、26位。全县财政总收入列第21位,还有8个乡镇年财政收入不足50万元。
2013年,杭州市提出建设“美丽杭州”,把淳安定为实验区,进行单列考核。考核指标从127项缩减为18项,最为重要的是取消了长期存在的GDP指标考核,甚至不再涉及工业经济总量、招商引资等经济指标,而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稳定达标率等,生态指标权重较往年有所增加。
淳安如果与杭州其他县区考核标准一致,结果是生态优势无法体现,而经济差距一时又难以追赶。正是如此,淳安长期处于坚持生态发展,还是加速追赶GDP的两难困境之中。取消GDP考核,从制度层面解决了疲于应付GDP考核难题,有利于发挥淳安生态资源优势。
尽管考核指标减少,但在百姓增收等方面主动新增相关指标。比如新增指标,全县景区化农民旅游产业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重,一定程度反映了“全县景区化”战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切合地方实际的指标体系,不仅能充分调动地方政府考核积极性,也有利于淳安在自我评估中探索前进。
虽然GDP考核指标不再,但对生态水质、高新产业、民生改善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这意味着淳安在摆脱GDP束缚的同时,也平添许多不可知因素,未来发展将更加注重经济质量与可持续性。
今年2月,淳安县成功创建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试点。《试点方案》指出,探索建立生态环境财政奖惩制度,依据淳安县出境水水质给予相应补助。压力与鼓励并举,将进一步激励淳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取消GDP考核仅是第一步
取消GDP考核不等于不要发展。恰恰相反,经济只有发展得更好、更合理、更有后劲,才能有效保障社会民生改善。体现淳安生态经济的总量不能减,增长速度不能慢,淳安现有生态经济指标考核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取消GDP考核对于淳安生态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这仅是第一步。因为仅此并不能解决经济效率、资源集约等问题。尽管GDP并不能反映环境成本等因素,但在一定程度上确能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况且社会民生、生态保护等需要经济发展支撑保障,否则一切均会流于空谈。
作为水源上游的核心城市,淳安扎实推进全国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建设。近年来,加大投入污水处理设施,积极开展污染企业中水回用工程,全面加强水域整治、环卫设施建设。计划未来三年总投资24亿元,实施截污管网改造以及排污口综合整治工程,这对于年财政收入仅十几亿元的淳安来说,治水决心可见一斑。
如今,淳安全县境内84条主要河流,近3/4河道水质达Ⅰ类标准,其余均为Ⅱ类水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达92.5%,农村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5%。2013上半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千岛湖水质为优、呈贫营养状态,在全国62个重点监测湖泊(水库)中名列前茅。
依托千岛湖五大湖区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资源,淳安大力推进全县景区化建设,着力千岛湖环湖绿道建设,推进避暑度假、康体健身、节庆摄影等主题旅游项目开发,积极实施千岛神韵、水上嘉年华、城中湖水上娱乐、宋家渔村等项目,加快景点提升、完善基础设施和游客接待设施,做大做强旅游首位经济。
淳安城景相融,举目皆画,移步皆景,每年吸引着各地游客来此休闲度假。2013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2.5%,全年旅游人次突破900万,旅游经济总收入达到81.2亿元,几乎是10年前的8倍,旅游综合效益和带动力明显提升。
坚持生态型经济,创新绿色生产服务业,增强产业发展动力。利用一湖秀水,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水饮料企业,加大啤酒、矿泉水、茶饮料等绿色生产,以农夫山泉茶园和千岛湖茶博园为载体,积极发展工农业旅游,建立健全生态产业链,加快淳安中国水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优质空气与秀丽环境优势,积极培育信息软件、总部经济、物联网等产业,着力发展一批生态、高科技企业,培育壮大具有淳安特色的生态工业。
如今,淳安生态经济初具规模,2013年全县文化创意、电子商务、节能环保等十大产业增加值达57.1亿元,占GDP比重32.9%。工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逐步形成水饮料、农林产品深加工、休闲农业提升发展的绿色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工业园、果园、菜园、乐园“四园”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化之路。
GDP与官员升迁系数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淡化GDP考核体系,逐步摆脱长期存在的GDP与政绩挂钩的格局”,进一步从制度层面明确了让政绩考核转入科学发展的良性轨道。在呼吁告别唯GDP多年之后,地方政绩考核体系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GDP不再是唯一的成绩单。
事实上,浙江在这方面有较好传统。我们长期观察发现,浙江GDP政绩与官员升迁提拔缺少直接的较强关联。
实证分析表明,近10年浙江除杭宁温和舟山之外7个地级市,党政一把手升迁为副省级干部数量,与当地GDP增长速度、人均GDP水平并不显著相关。我们编制了官员升迁系数,以及GDP政绩系数两项指标进行分析。
官员升迁系数,反映当地官员提拔为副省级官员数量的指标。具体以党政一把手直接提拔为副省级官员,以及离开当地岗位5年内提拔为副省级官员,两个指标加权组合而成。GDP政绩系数,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的综合性指标,为增强评价结果客观性,对2003—2013年GDP年均增速和2013年人均GDP进行对数化处理,以消除单项数据畸高畸低影响,再分别加权组合。
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这7个地级市官员升迁系数,与GDP政绩系数的相关性仅0.113,是一种非常弱的相关。具体而言,近10年浙江这7个地级市党政一把手升迁系数列前3位的嘉兴、衢州与丽水,GDP政绩系数在7个地级市中分别列第2、4、5位,并不具有突出优势。
从中也可以看出,GDP确是官员升迁的一个重要因素,毕竟政绩系数较低官员的提拔较少;然而,官员升迁并不完全由GDP决定,政绩系数列第1的市,升迁系数仅列倒数第2位。
取消GDP考核是经济转型的一大突破。浙江淳安、开化等地已经开始试行,尽管相关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无疑表明了生态发展是未来经济大趋势。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绩考核体系正在逐步形成,这对于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浙江,或许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气象。
(作者为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
2013年下半年开始,杭州市取消对淳安县GDP等主要经济指标的考核,将考核重点放在了生态保护等方面,从而保护千岛湖流域——这个长三角地区重要战略水源地和生态屏障。
然而,GDP的背后,是地方发展、财政收入、官员升迁等诸多因素。没有了GDP这个“指挥棒”,官员们的政绩如何体现?没有GDP,地区又如何取得发展?淳安取消GDP考核之后,能否解决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层次问题?
压力与鼓励并举
一湖秀水,千岛风情。淳安这座浙西山城,因千岛湖而闻名,亦因千岛湖而发展受限。千岛湖的形成,对淳安是重大历史转折,曾致其工商业发展滞后,城市建设缓慢。
1959年,新安江水库建成蓄水。狮城和鹤城两座千年古城,连同千余座古村落、30万亩耕地没入湖底。新县城交通、通信、医院等基础设施几乎一片空白。1980年,淳安农民人均收入只有杭州市平均水平的43.8%。
一湖清水来之不易。长期以来,淳安承担着保障下游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重任,产业发展受到较大制约。2003年以来,淳安婉拒300多亿投资项目,关停化工、农药、造纸等一大批传统企业。近几年,淳安全面推进垂钓、采砂、网箱养殖、船舶污水上岸、沿湖违章建筑等湖面“五大整治”行动,淳安农民长久以来赖以生存的采砂船、网箱等已逐步消失。
千岛湖是长三角重要生态屏障,然而生态成本却主要由淳安承担,收益与成本不对称现象凸显。
时至今日,淳安仍居浙江省25个欠发达县行列,也是杭州地区唯一的欠发达县。2012年,淳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列浙江省36个县第27、26位。全县财政总收入列第21位,还有8个乡镇年财政收入不足50万元。
2013年,杭州市提出建设“美丽杭州”,把淳安定为实验区,进行单列考核。考核指标从127项缩减为18项,最为重要的是取消了长期存在的GDP指标考核,甚至不再涉及工业经济总量、招商引资等经济指标,而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稳定达标率等,生态指标权重较往年有所增加。
淳安如果与杭州其他县区考核标准一致,结果是生态优势无法体现,而经济差距一时又难以追赶。正是如此,淳安长期处于坚持生态发展,还是加速追赶GDP的两难困境之中。取消GDP考核,从制度层面解决了疲于应付GDP考核难题,有利于发挥淳安生态资源优势。
尽管考核指标减少,但在百姓增收等方面主动新增相关指标。比如新增指标,全县景区化农民旅游产业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重,一定程度反映了“全县景区化”战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切合地方实际的指标体系,不仅能充分调动地方政府考核积极性,也有利于淳安在自我评估中探索前进。
虽然GDP考核指标不再,但对生态水质、高新产业、民生改善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这意味着淳安在摆脱GDP束缚的同时,也平添许多不可知因素,未来发展将更加注重经济质量与可持续性。
今年2月,淳安县成功创建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试点。《试点方案》指出,探索建立生态环境财政奖惩制度,依据淳安县出境水水质给予相应补助。压力与鼓励并举,将进一步激励淳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取消GDP考核仅是第一步
取消GDP考核不等于不要发展。恰恰相反,经济只有发展得更好、更合理、更有后劲,才能有效保障社会民生改善。体现淳安生态经济的总量不能减,增长速度不能慢,淳安现有生态经济指标考核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取消GDP考核对于淳安生态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这仅是第一步。因为仅此并不能解决经济效率、资源集约等问题。尽管GDP并不能反映环境成本等因素,但在一定程度上确能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况且社会民生、生态保护等需要经济发展支撑保障,否则一切均会流于空谈。
作为水源上游的核心城市,淳安扎实推进全国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建设。近年来,加大投入污水处理设施,积极开展污染企业中水回用工程,全面加强水域整治、环卫设施建设。计划未来三年总投资24亿元,实施截污管网改造以及排污口综合整治工程,这对于年财政收入仅十几亿元的淳安来说,治水决心可见一斑。
如今,淳安全县境内84条主要河流,近3/4河道水质达Ⅰ类标准,其余均为Ⅱ类水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达92.5%,农村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5%。2013上半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千岛湖水质为优、呈贫营养状态,在全国62个重点监测湖泊(水库)中名列前茅。
依托千岛湖五大湖区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资源,淳安大力推进全县景区化建设,着力千岛湖环湖绿道建设,推进避暑度假、康体健身、节庆摄影等主题旅游项目开发,积极实施千岛神韵、水上嘉年华、城中湖水上娱乐、宋家渔村等项目,加快景点提升、完善基础设施和游客接待设施,做大做强旅游首位经济。
淳安城景相融,举目皆画,移步皆景,每年吸引着各地游客来此休闲度假。2013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2.5%,全年旅游人次突破900万,旅游经济总收入达到81.2亿元,几乎是10年前的8倍,旅游综合效益和带动力明显提升。
坚持生态型经济,创新绿色生产服务业,增强产业发展动力。利用一湖秀水,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水饮料企业,加大啤酒、矿泉水、茶饮料等绿色生产,以农夫山泉茶园和千岛湖茶博园为载体,积极发展工农业旅游,建立健全生态产业链,加快淳安中国水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优质空气与秀丽环境优势,积极培育信息软件、总部经济、物联网等产业,着力发展一批生态、高科技企业,培育壮大具有淳安特色的生态工业。
如今,淳安生态经济初具规模,2013年全县文化创意、电子商务、节能环保等十大产业增加值达57.1亿元,占GDP比重32.9%。工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逐步形成水饮料、农林产品深加工、休闲农业提升发展的绿色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工业园、果园、菜园、乐园“四园”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化之路。
GDP与官员升迁系数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淡化GDP考核体系,逐步摆脱长期存在的GDP与政绩挂钩的格局”,进一步从制度层面明确了让政绩考核转入科学发展的良性轨道。在呼吁告别唯GDP多年之后,地方政绩考核体系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GDP不再是唯一的成绩单。
事实上,浙江在这方面有较好传统。我们长期观察发现,浙江GDP政绩与官员升迁提拔缺少直接的较强关联。
实证分析表明,近10年浙江除杭宁温和舟山之外7个地级市,党政一把手升迁为副省级干部数量,与当地GDP增长速度、人均GDP水平并不显著相关。我们编制了官员升迁系数,以及GDP政绩系数两项指标进行分析。
官员升迁系数,反映当地官员提拔为副省级官员数量的指标。具体以党政一把手直接提拔为副省级官员,以及离开当地岗位5年内提拔为副省级官员,两个指标加权组合而成。GDP政绩系数,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的综合性指标,为增强评价结果客观性,对2003—2013年GDP年均增速和2013年人均GDP进行对数化处理,以消除单项数据畸高畸低影响,再分别加权组合。
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这7个地级市官员升迁系数,与GDP政绩系数的相关性仅0.113,是一种非常弱的相关。具体而言,近10年浙江这7个地级市党政一把手升迁系数列前3位的嘉兴、衢州与丽水,GDP政绩系数在7个地级市中分别列第2、4、5位,并不具有突出优势。
从中也可以看出,GDP确是官员升迁的一个重要因素,毕竟政绩系数较低官员的提拔较少;然而,官员升迁并不完全由GDP决定,政绩系数列第1的市,升迁系数仅列倒数第2位。
取消GDP考核是经济转型的一大突破。浙江淳安、开化等地已经开始试行,尽管相关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无疑表明了生态发展是未来经济大趋势。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绩考核体系正在逐步形成,这对于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浙江,或许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气象。
(作者为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