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东飞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PPP使得社会资本主体与政府进行了有机整合,不仅为社会资本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保障,而且降低了政府、社会主体投资风险,还能够有效盘活社会资本。然而PPP模式在我国运行时间较短、经验还不足,在实际建设和运营中却存在诸多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因此,本文就将重点对其财务管理问题进行分析,从成本控制、资金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PPP项目;财务管理;问题和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12(a)-164-02
PPP模式使政府、社会资本和公众获得“三赢”,它的应用可以有效理顺政府和市场之间存在的基本关系,推动项目公司的各种资本融合,使社会经济增长动力能够有所调动,最终全方位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效率[1]。然而PPP模式在国内的财务管理环境下还未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在会计核算、资金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就必须要对其问题进行分析,以此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促使其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更为规范。
1 PPP模式下项目财务管理问题
1.1 财务成本控制与预算体系不健全
第一,有关建设项目公司在最开始确定财务预算方式时并未对相应的衍生项目成本进行综合考虑,如项目建设过程中所征用的土地以及在拆迁当中所产生的费用通常都要比预期的成本高很多,有时建设时间也会有所增加,从而使得整体项目建设和运营成本增大[2]。
第二,项目建设和运营企业的财务工作者基本都是依照自身的一些从业经验去确定预算方式,并未按照实际的项目情况,由此使得财务预算的方式缺乏基本的持续性及综合性,最终导致在项目结算期产生缺乏资金的情况,以此无法有效防范后期所产生的一些不可抗风险。与此同时,PPP模式之下项目企业其财务预算缺乏基本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财务管理工作者又没有对整个项目进展进行全面考虑,无法及时按照实际情况对预算方案进行修订,最终导致财务预算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第三,对于当前我们国家所颁布的预算法缺乏深刻的认识,在进行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并未根据这些基本的规则和内容建立健全财务预算体系,无法有效开展该模式下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未能对资金投入的实际情况实施有效管理和控制,因此经常出现预算和实际情况之间存在过大差异的现象,甚至还经常发生资金浪费和建设成本增加的情况。
1.2 项目融资困难,资金利用率低
PPP项目开展通常都是建立一些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和基础设施,然而在这之中政府部门所投入的资金比较少,需要管理在其中开展中长期的融资工作。最近几年由于地方政府渐渐将社会合作准入门槛放低,使得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或者私人参与了PPP模式下的合作,这就使得项目企业在PPP模式下的财务管理工作受到了影响。
譬如,一旦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撑项目建设,PPP模式自身的优势则不能在项目企业的财务管理之中体现出来,很多财务管理工作也就无法有效落实到位。同时导致企业无法给项目建设和运营提供足够的资金,进而给这一模式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落实情况带来严重影响。另外,一些企业因为项目公司合规手续迟迟办不出来,所以无法在银行及时顺利融资,从而极易出现资金链断裂,进而给项目建设和运营的顺利实施带来影响[3]。一些企业各种资本结构缺乏合理性,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等各类指标在具体设置时缺乏科学性,不能及时有效地反映企业的营运情况以及债务偿还能力。一般情况下,这类企业的资金周转率都比较低,这就会使企业的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增大,由此给资金的使用率带来影响。同时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变化多端,金融机构在这种中长期的贷款工作方面往往缺乏积极性,这就加剧了融资的困难性。由于PPP项目在建设中社会资本的占有量比较大,再加上社会资金融资成本高,势必会导致整体经济利益受损。
1.3 缺乏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
因为PPP项目本身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这就使得其实际的风险控制能力非常差,有关人员也不能有效应对内外部存在的风险。还有一些社会资本只注重短期收益的结果,在运用这一模式的过程中,对那些不合格的项目实施了管理,使得在很大限度上增加了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还会经常出现资源消耗大的现象,没有合理利用资本,无法有效开展后续的工作[4]。
1.4 缺乏规范性的会计核算方法与综合素质强的人才
在PPP模式下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因为绝大部分内容都是预付账款和应收账款,因此无法有效精准地确定出来各种材料物资的预付款、抵扣条件以及质量保证金数量,这就极易导致企业在财务管理之中出现坏账和多付的财务风险。由于PPP模式本身十分复杂,所涵盖的范围极为广泛,要想有效维持其项目建设的生命周期,还应该要有大量的重要文件及专业人员所持以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行支撑。然而,现阶段绝大多数项目企业的财务工作者在风险的识别和预防方面都缺乏基本的能力,整体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都比较低,这就使得其无法有效把控该模式下的财务管理风险。此外,不但会降低基本的建设项目财务管理效率,还会给该模式下的项目建设活动的展开带来阻碍。
2 PPP模式下项目财务管理改进措施
2.1 建立并完善财务预算体系,加强成本控制
在该模式之下,预算管理的基本水平將会直接给项目的开展带来影响,对此这就要求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者及投资者都要使用科学的手段进行预算控制,合理分配资金。
第一,在项目前期准备过程中,财务工作者必须要将成本估算工作落实到位,制定出有效可行的成本控制方案,重点抓好设备折旧年限、销售费用以及生产费用的控制[5]。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引进一些专业的税务人员,直接在合同谈判时介入,对于融资、运营以及建设等涉及税务的问题进行预先规划,并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出全面的预算管理机制,从而使项目在顺利完成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缩减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的距离。 第二,还需要加大对外延成本的进一步控制,积极引入法律约束机制以及市场竞争机制,比如可以签订各类建设和运营合同,对于该项工作开展合同制与市场化的同步运作,从而使项目成本能够被控制在预期的范围之中。不仅如此,资产管理工作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防止设备及材料等规定资产出现损坏或丢失,降低企业的债务风险以及额外支出。
2.2 强化资金管理,提升使用效率
企业在PPP模式下实施财务管理时,首先要对相关的融资机构进行充分了解,必须要选择那些资金比较雄厚且信用度比较高的融资机构,或者是寻找第三方进行担保,以此保证资金能够及时到位。此外,定价机制的建立和制度建设在强化资金管理方面也是極为必要的。对于项目企业来说,建立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将会对PPP项目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因为这可以使政府部门和项目公司两者之间在财务管理目标方面的分歧得以消除,而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及最大化。项目公司也需要在资金筹措和资金使用方面构建科学的制度,并对各项资金额度进行合理调度,防止产生资金闲置的现象或者是资金无法及时到位的问题。最后,在资金支付方面也需要实施标准化管理,不但要让相关部门和人员严格遵守有效的制度,还要进一步强化其在实际运用之中的监督功能,避免发生资金被随意挪用或者恶意窃取的问题,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2.3 构建风险分担机制
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可以使社会资本与政府之间共同承担风险,由此强化PPP模式下的项目风险预防工作,使各项风险损失能够降到最低[6]。就拿实际情况来说,在PPP模式之下,建设项目风险绝大多数都是来自融资风险。第一,因为社会资本投资回收时间相对比较长,如果超出预期势必就会出现财务风险;第二,因为市场经济变化比较快,该模式下的建设项目营业能力和预期目标之间存在很大不同,所以会影响社会资本的运用效率。针对这些情况建立起风险分担机制之后,能够把PPP模式之下的一些潜在风险因素实现合理划分,并根据其在实际建设项目中的具体风险类型实施责任主体划分。在进行风险承担中,主体单位一定要了解自身要承担的风险种类,同时依照其构建风险防御机制,实现对每一个环节风险的预警,防止出现各种风险问题。
2.4 规范会计核算体系,强化人才培养
项目企业在实际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效规范会计核算体系,确保相关财务工作者严格遵循规定,且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工作,以此创建出严谨的工作氛围,确保项目建设本身的合理性。此外,还要加大对该模式下财务管理工作者的培训力度,提升其专业素质能力,使其能够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起全面性的平台,加大政府与社会资本主体之间的联系,并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信息传递的速度,避免信息质量过低所导致的财务风险,提升各类信息整体的可靠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PPP项目模式是我国现阶段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项目融资模式,项目公司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主要应确定项目合理的财务预算体系和资本结构、控制项目成本,强化资金管理、保证资金链的延续性。通过合理的定价机制和财务风险管理,同时政府方在项目进行的各阶段需要不同内容的财务管理工作对项目进行监督、控制和评估,做好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提高项目的决策价值,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政府、社会资本和公众获得“三赢”。
参考文献
段继美.浅谈PPP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纳税,2018,12(29).
钟道国.PPP模式下项目财务管理方式之研究[J].金融经济,2017 (10).
胡明波.基于PPP模式下的项目财务管理问题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7(23).
彭亚文.建筑企业PPP项目财务管理探讨[J].中国市场,2019(18).
张俊堂.PPP模式下项目财务管理的若干思考[J].当代经济,2016 (30).
邱莲莲,安春明.浅谈PPP模式下公路建设项目财务管理问题[J].现代交际,2016(21).
关键词:PPP项目;财务管理;问题和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12(a)-164-02
PPP模式使政府、社会资本和公众获得“三赢”,它的应用可以有效理顺政府和市场之间存在的基本关系,推动项目公司的各种资本融合,使社会经济增长动力能够有所调动,最终全方位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效率[1]。然而PPP模式在国内的财务管理环境下还未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在会计核算、资金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就必须要对其问题进行分析,以此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促使其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更为规范。
1 PPP模式下项目财务管理问题
1.1 财务成本控制与预算体系不健全
第一,有关建设项目公司在最开始确定财务预算方式时并未对相应的衍生项目成本进行综合考虑,如项目建设过程中所征用的土地以及在拆迁当中所产生的费用通常都要比预期的成本高很多,有时建设时间也会有所增加,从而使得整体项目建设和运营成本增大[2]。
第二,项目建设和运营企业的财务工作者基本都是依照自身的一些从业经验去确定预算方式,并未按照实际的项目情况,由此使得财务预算的方式缺乏基本的持续性及综合性,最终导致在项目结算期产生缺乏资金的情况,以此无法有效防范后期所产生的一些不可抗风险。与此同时,PPP模式之下项目企业其财务预算缺乏基本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财务管理工作者又没有对整个项目进展进行全面考虑,无法及时按照实际情况对预算方案进行修订,最终导致财务预算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第三,对于当前我们国家所颁布的预算法缺乏深刻的认识,在进行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并未根据这些基本的规则和内容建立健全财务预算体系,无法有效开展该模式下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未能对资金投入的实际情况实施有效管理和控制,因此经常出现预算和实际情况之间存在过大差异的现象,甚至还经常发生资金浪费和建设成本增加的情况。
1.2 项目融资困难,资金利用率低
PPP项目开展通常都是建立一些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和基础设施,然而在这之中政府部门所投入的资金比较少,需要管理在其中开展中长期的融资工作。最近几年由于地方政府渐渐将社会合作准入门槛放低,使得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或者私人参与了PPP模式下的合作,这就使得项目企业在PPP模式下的财务管理工作受到了影响。
譬如,一旦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撑项目建设,PPP模式自身的优势则不能在项目企业的财务管理之中体现出来,很多财务管理工作也就无法有效落实到位。同时导致企业无法给项目建设和运营提供足够的资金,进而给这一模式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落实情况带来严重影响。另外,一些企业因为项目公司合规手续迟迟办不出来,所以无法在银行及时顺利融资,从而极易出现资金链断裂,进而给项目建设和运营的顺利实施带来影响[3]。一些企业各种资本结构缺乏合理性,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等各类指标在具体设置时缺乏科学性,不能及时有效地反映企业的营运情况以及债务偿还能力。一般情况下,这类企业的资金周转率都比较低,这就会使企业的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增大,由此给资金的使用率带来影响。同时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变化多端,金融机构在这种中长期的贷款工作方面往往缺乏积极性,这就加剧了融资的困难性。由于PPP项目在建设中社会资本的占有量比较大,再加上社会资金融资成本高,势必会导致整体经济利益受损。
1.3 缺乏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
因为PPP项目本身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这就使得其实际的风险控制能力非常差,有关人员也不能有效应对内外部存在的风险。还有一些社会资本只注重短期收益的结果,在运用这一模式的过程中,对那些不合格的项目实施了管理,使得在很大限度上增加了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还会经常出现资源消耗大的现象,没有合理利用资本,无法有效开展后续的工作[4]。
1.4 缺乏规范性的会计核算方法与综合素质强的人才
在PPP模式下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因为绝大部分内容都是预付账款和应收账款,因此无法有效精准地确定出来各种材料物资的预付款、抵扣条件以及质量保证金数量,这就极易导致企业在财务管理之中出现坏账和多付的财务风险。由于PPP模式本身十分复杂,所涵盖的范围极为广泛,要想有效维持其项目建设的生命周期,还应该要有大量的重要文件及专业人员所持以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行支撑。然而,现阶段绝大多数项目企业的财务工作者在风险的识别和预防方面都缺乏基本的能力,整体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都比较低,这就使得其无法有效把控该模式下的财务管理风险。此外,不但会降低基本的建设项目财务管理效率,还会给该模式下的项目建设活动的展开带来阻碍。
2 PPP模式下项目财务管理改进措施
2.1 建立并完善财务预算体系,加强成本控制
在该模式之下,预算管理的基本水平將会直接给项目的开展带来影响,对此这就要求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者及投资者都要使用科学的手段进行预算控制,合理分配资金。
第一,在项目前期准备过程中,财务工作者必须要将成本估算工作落实到位,制定出有效可行的成本控制方案,重点抓好设备折旧年限、销售费用以及生产费用的控制[5]。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引进一些专业的税务人员,直接在合同谈判时介入,对于融资、运营以及建设等涉及税务的问题进行预先规划,并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出全面的预算管理机制,从而使项目在顺利完成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缩减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的距离。 第二,还需要加大对外延成本的进一步控制,积极引入法律约束机制以及市场竞争机制,比如可以签订各类建设和运营合同,对于该项工作开展合同制与市场化的同步运作,从而使项目成本能够被控制在预期的范围之中。不仅如此,资产管理工作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防止设备及材料等规定资产出现损坏或丢失,降低企业的债务风险以及额外支出。
2.2 强化资金管理,提升使用效率
企业在PPP模式下实施财务管理时,首先要对相关的融资机构进行充分了解,必须要选择那些资金比较雄厚且信用度比较高的融资机构,或者是寻找第三方进行担保,以此保证资金能够及时到位。此外,定价机制的建立和制度建设在强化资金管理方面也是極为必要的。对于项目企业来说,建立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将会对PPP项目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因为这可以使政府部门和项目公司两者之间在财务管理目标方面的分歧得以消除,而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及最大化。项目公司也需要在资金筹措和资金使用方面构建科学的制度,并对各项资金额度进行合理调度,防止产生资金闲置的现象或者是资金无法及时到位的问题。最后,在资金支付方面也需要实施标准化管理,不但要让相关部门和人员严格遵守有效的制度,还要进一步强化其在实际运用之中的监督功能,避免发生资金被随意挪用或者恶意窃取的问题,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2.3 构建风险分担机制
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可以使社会资本与政府之间共同承担风险,由此强化PPP模式下的项目风险预防工作,使各项风险损失能够降到最低[6]。就拿实际情况来说,在PPP模式之下,建设项目风险绝大多数都是来自融资风险。第一,因为社会资本投资回收时间相对比较长,如果超出预期势必就会出现财务风险;第二,因为市场经济变化比较快,该模式下的建设项目营业能力和预期目标之间存在很大不同,所以会影响社会资本的运用效率。针对这些情况建立起风险分担机制之后,能够把PPP模式之下的一些潜在风险因素实现合理划分,并根据其在实际建设项目中的具体风险类型实施责任主体划分。在进行风险承担中,主体单位一定要了解自身要承担的风险种类,同时依照其构建风险防御机制,实现对每一个环节风险的预警,防止出现各种风险问题。
2.4 规范会计核算体系,强化人才培养
项目企业在实际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效规范会计核算体系,确保相关财务工作者严格遵循规定,且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工作,以此创建出严谨的工作氛围,确保项目建设本身的合理性。此外,还要加大对该模式下财务管理工作者的培训力度,提升其专业素质能力,使其能够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起全面性的平台,加大政府与社会资本主体之间的联系,并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信息传递的速度,避免信息质量过低所导致的财务风险,提升各类信息整体的可靠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PPP项目模式是我国现阶段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项目融资模式,项目公司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主要应确定项目合理的财务预算体系和资本结构、控制项目成本,强化资金管理、保证资金链的延续性。通过合理的定价机制和财务风险管理,同时政府方在项目进行的各阶段需要不同内容的财务管理工作对项目进行监督、控制和评估,做好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提高项目的决策价值,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政府、社会资本和公众获得“三赢”。
参考文献
段继美.浅谈PPP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纳税,2018,12(29).
钟道国.PPP模式下项目财务管理方式之研究[J].金融经济,2017 (10).
胡明波.基于PPP模式下的项目财务管理问题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7(23).
彭亚文.建筑企业PPP项目财务管理探讨[J].中国市场,2019(18).
张俊堂.PPP模式下项目财务管理的若干思考[J].当代经济,2016 (30).
邱莲莲,安春明.浅谈PPP模式下公路建设项目财务管理问题[J].现代交际,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