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中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群体,能否解决好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与构建和谐校园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几年国家及社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心和资助日益增加,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文章分析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感恩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
[作者简介]黄治东(1970- ),男,安徽庐江人,淮海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连云港22200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当下受助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JDSZ3041)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1)17-0035-02
一、当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与相关政策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更多的人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我们也深知,大学的教育费用是比较高的,虽然人人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平等的,但是由于高额的学习费用,有很多家境贫寒的学生仍与大学擦肩而过。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从多个方面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一些热衷于慈善事业的企业和个人也纷纷加入到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行列中来。高校如何把国家和社会资助的资金用好、用准,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资助的基础性工作。认定工作做不好,资助工作将失去效果,并导致诸多的不和谐。
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所有学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高校在校生约有1300万人,其中贫困生的比例约为20%,在农、林、师范类大学贫困生的比例超过了30%,特困生超过15%。在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背景下,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轻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显得十分重要。近年来,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如《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提高到了全国层面的高度,表明了国家充分重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个弱势群体,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各个等级的国家助学金,切实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问题,大力推动了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现状及相关问题
《意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定义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根据《意见》的精神,高校在经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工作中采取了相当严格的评审过程。
首先,想要申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出示家庭所在地开出的贫困证明,然后领取《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表》,这张表上附有比较详细的资料,学生需要写出自己的申请理由,然后再进行民主评议,最后是认定决定。这个过程显得有些烦琐,另外,在学生申报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有些学生的自尊心较强,并不想让其他同学知道自己的家庭经济困难,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被评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一件丢面子的事情,因此不愿意申报。而有的学生明明不符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但是他的认定手续或证明是齐全的,那么他很有可能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上现象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因为这些现象使得真正贫困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资助。这样的结果不仅违背了国家资助政策的初衷,也使得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不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其次,一些申报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从家庭所在地获得的贫困证明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家庭困难证明有时候并不能说明什么,一些地方政府或者官员不重视这些证明所应具有的真实性,在某种情况下,虚假的家庭贫困证明很容易拿到。除此以外,也有一些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家庭觊觎不劳而获的钱财,千方百计地获得家庭贫困证明。此外,学校不能全面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种信息,往往只是注重申报学生家庭的经济收入情况,而不是从实际出发,从根本上去深刻了解学生的各种信息。这样就导致了认定工作缺少一定的信息支持,使得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犹如空中楼阁,不能够起到良好的现实作用。
最后,评议小组在认定某一学生是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不能够做到公平公正。评议小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了解多数是看一些表面上的,比如是否使用奢侈物品,要想对每一个申报的同学准确把握是有难度的。在认定时,评议小组成员每个人可能都会或多或少地投入一些自己的情感,这是我们不能否认的。然而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我们必须持公正公平的态度,如果在这项工作中掺杂自己的个人情感,那么这项工作是不会成功的。
国家在颁布一些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时,就是希望那些资助能够真正地发挥用处,真正使那些上不了学的大学生拥有一个稳定的大学生活。然而在认定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这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显得困难重重。
三、认定工作中需要改进的问题与改进方法
第一,做好传达国家相关政策工作,在新生入学之际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个概念解释好,另外,在新生入学时就开始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因为刚入学的学生反映的家庭经济状况比后期得到的情况要真实得多,切实把工作做到实处。
第二,认真调查学生的家庭情况,确保信息详细真实。在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时候要大量收集申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些相关信息,在家庭贫困证明的真实性上做好审查工作,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去家访。此外这些信息还要及时更新,有些学生在刚入学的时候家庭经济状况不好,需要资助,但是在以后的一年或几年的时间里其家庭经济状况好转,不再需要相关的经济资助,那么这样的资助机会就可以重新给其他需要资助的学生。相反,有些学生在刚刚入学的时候家庭经济状况良好,但是在读大学期间其家庭经济状况恶化,上学需要资助,那么我们可以重新考虑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要做到经常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以便更好地完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
第三,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方法与程序,努力确保公平公正。对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评议小组成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得他们具有完成工作的能力与素质。此外,在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时可以采取一些科学的方法,如综合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单单是看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而是从各个方面入手,处理相关信息。
对收集来的信息如何处理关系到认定工作的公平公正性,这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亟待解决的问题。抛开传统的投票选举的方法,将需要考虑的方面程式化,给各个方面确定一定的比例,在对申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方面信息进行审核时,就可以以一种评分的方式对其进行打分,然后再乘以相关项目的比例系数,最后加总。这样,每一个申报的学生都会得到一个与自己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分数,按照这个分数可以从高到低来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或是评定各个等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样的方法使得本来很抽象的问题得到量化,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的过程中找到了一个可以实际参照的标准,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从根本上做到了公平公正,而且具有可比性。
第四,在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工作中,各高校的教师还要注重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目前,高校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引发的各种事件越来越多,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在某种程度上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精神压力。因此,教师要经常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交流,鼓励其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个称谓,不要将重心放在困难、贫困这些敏感词语上,要将重心放在学习生活上,要用一种健康的心态去接受美好的大学生活。除此以外,也可以组建一支专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队伍,这支队伍可以由教师组成,也可以由学生组成。教师组成的队伍可以以一种长者的身份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勉励与关怀,而由学生组成的队伍则可以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扩大交友范围,从而获得更多的自信,培养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第五,要引导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合理使用资助金。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获得资助之后渐渐养成了依赖国家助学金生活的习惯;有些学生不能够很好地使用助学金,用原本用来完成学业的资金去办一些完全不必要的事情。如有很多的学生用这些钱去买昂贵的物品,在生活中盲目追求时尚与名牌,如高档手机、MP3、电脑、PSP等。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合理使用资助金,增强他们的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
任何一个曾经受到过帮助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都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受到过资助的学生常常忘记回过头来感恩,他们将国家和社会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如一些申请助学贷款的贫困学生,毕业后拒绝还款和不按时还款,这些都是不知感恩的例子。其实在大学期间银行提供这些没有利息的助学贷款就是对贫困学生的关爱,但是恰恰有些大学生并不知道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社会,去回报国家,反而在自己有能力还款的时候而不及时还款,这不仅是感恩意识缺乏的问题,还牵涉到诚信的问题。加强感恩意识培养、注重感恩教育,是眼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难点和一大重点。
在中学阶段,家长和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对于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同时在现在这个社会,有许多的不良风气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很多学生不懂得感恩,缺乏责任感,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局面。因此,高校不仅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还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回报教师与同学,知道感恩学校、感恩国家、感恩社会。
高校如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作者认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多举行关于感恩回报的课外活动,比如,可以定期举行感恩活动的演讲,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关于感恩的电视节目和视频,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关于感恩的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者举行关于此类的辩论赛,让学生们在唇枪舌剑中领悟真谛。此外,还可以举办关于感恩的征文比赛,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另外,中央电视台每年一次的“感动中国”评选活动就很好,高校可以举行类似的活动,比如“感动某某大学”“感动某某学院”的活动,让学生们选出感动自己的人,这样在选举的过程中能将感恩的思想渗入到他们的内心。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时时刻刻在接受着别人的帮助,只有让那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帮助之后知道感恩,懂得回报,才能使得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做到实处,才能使国家的大力资助具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颜小婕,马锦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4).
[2]黄少玲.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德育考量[J].思想教育研究,2009(8).
[3]赵贵臣,晏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价值和方法研究[J].思政视野,2007(9).
[4]黄治东.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关键词]感恩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
[作者简介]黄治东(1970- ),男,安徽庐江人,淮海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连云港22200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当下受助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JDSZ3041)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1)17-0035-02
一、当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与相关政策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更多的人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我们也深知,大学的教育费用是比较高的,虽然人人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平等的,但是由于高额的学习费用,有很多家境贫寒的学生仍与大学擦肩而过。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从多个方面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一些热衷于慈善事业的企业和个人也纷纷加入到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行列中来。高校如何把国家和社会资助的资金用好、用准,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资助的基础性工作。认定工作做不好,资助工作将失去效果,并导致诸多的不和谐。
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所有学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高校在校生约有1300万人,其中贫困生的比例约为20%,在农、林、师范类大学贫困生的比例超过了30%,特困生超过15%。在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背景下,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轻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显得十分重要。近年来,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如《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提高到了全国层面的高度,表明了国家充分重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个弱势群体,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各个等级的国家助学金,切实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问题,大力推动了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现状及相关问题
《意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定义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根据《意见》的精神,高校在经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工作中采取了相当严格的评审过程。
首先,想要申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出示家庭所在地开出的贫困证明,然后领取《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表》,这张表上附有比较详细的资料,学生需要写出自己的申请理由,然后再进行民主评议,最后是认定决定。这个过程显得有些烦琐,另外,在学生申报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有些学生的自尊心较强,并不想让其他同学知道自己的家庭经济困难,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被评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一件丢面子的事情,因此不愿意申报。而有的学生明明不符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但是他的认定手续或证明是齐全的,那么他很有可能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上现象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因为这些现象使得真正贫困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资助。这样的结果不仅违背了国家资助政策的初衷,也使得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不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其次,一些申报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从家庭所在地获得的贫困证明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家庭困难证明有时候并不能说明什么,一些地方政府或者官员不重视这些证明所应具有的真实性,在某种情况下,虚假的家庭贫困证明很容易拿到。除此以外,也有一些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家庭觊觎不劳而获的钱财,千方百计地获得家庭贫困证明。此外,学校不能全面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种信息,往往只是注重申报学生家庭的经济收入情况,而不是从实际出发,从根本上去深刻了解学生的各种信息。这样就导致了认定工作缺少一定的信息支持,使得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犹如空中楼阁,不能够起到良好的现实作用。
最后,评议小组在认定某一学生是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不能够做到公平公正。评议小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了解多数是看一些表面上的,比如是否使用奢侈物品,要想对每一个申报的同学准确把握是有难度的。在认定时,评议小组成员每个人可能都会或多或少地投入一些自己的情感,这是我们不能否认的。然而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我们必须持公正公平的态度,如果在这项工作中掺杂自己的个人情感,那么这项工作是不会成功的。
国家在颁布一些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时,就是希望那些资助能够真正地发挥用处,真正使那些上不了学的大学生拥有一个稳定的大学生活。然而在认定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这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显得困难重重。
三、认定工作中需要改进的问题与改进方法
第一,做好传达国家相关政策工作,在新生入学之际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个概念解释好,另外,在新生入学时就开始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因为刚入学的学生反映的家庭经济状况比后期得到的情况要真实得多,切实把工作做到实处。
第二,认真调查学生的家庭情况,确保信息详细真实。在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时候要大量收集申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些相关信息,在家庭贫困证明的真实性上做好审查工作,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去家访。此外这些信息还要及时更新,有些学生在刚入学的时候家庭经济状况不好,需要资助,但是在以后的一年或几年的时间里其家庭经济状况好转,不再需要相关的经济资助,那么这样的资助机会就可以重新给其他需要资助的学生。相反,有些学生在刚刚入学的时候家庭经济状况良好,但是在读大学期间其家庭经济状况恶化,上学需要资助,那么我们可以重新考虑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要做到经常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以便更好地完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
第三,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方法与程序,努力确保公平公正。对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评议小组成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得他们具有完成工作的能力与素质。此外,在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时可以采取一些科学的方法,如综合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单单是看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而是从各个方面入手,处理相关信息。
对收集来的信息如何处理关系到认定工作的公平公正性,这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亟待解决的问题。抛开传统的投票选举的方法,将需要考虑的方面程式化,给各个方面确定一定的比例,在对申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方面信息进行审核时,就可以以一种评分的方式对其进行打分,然后再乘以相关项目的比例系数,最后加总。这样,每一个申报的学生都会得到一个与自己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分数,按照这个分数可以从高到低来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或是评定各个等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样的方法使得本来很抽象的问题得到量化,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的过程中找到了一个可以实际参照的标准,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从根本上做到了公平公正,而且具有可比性。
第四,在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工作中,各高校的教师还要注重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目前,高校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引发的各种事件越来越多,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在某种程度上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精神压力。因此,教师要经常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交流,鼓励其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个称谓,不要将重心放在困难、贫困这些敏感词语上,要将重心放在学习生活上,要用一种健康的心态去接受美好的大学生活。除此以外,也可以组建一支专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队伍,这支队伍可以由教师组成,也可以由学生组成。教师组成的队伍可以以一种长者的身份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勉励与关怀,而由学生组成的队伍则可以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扩大交友范围,从而获得更多的自信,培养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第五,要引导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合理使用资助金。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获得资助之后渐渐养成了依赖国家助学金生活的习惯;有些学生不能够很好地使用助学金,用原本用来完成学业的资金去办一些完全不必要的事情。如有很多的学生用这些钱去买昂贵的物品,在生活中盲目追求时尚与名牌,如高档手机、MP3、电脑、PSP等。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合理使用资助金,增强他们的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
任何一个曾经受到过帮助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都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受到过资助的学生常常忘记回过头来感恩,他们将国家和社会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如一些申请助学贷款的贫困学生,毕业后拒绝还款和不按时还款,这些都是不知感恩的例子。其实在大学期间银行提供这些没有利息的助学贷款就是对贫困学生的关爱,但是恰恰有些大学生并不知道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社会,去回报国家,反而在自己有能力还款的时候而不及时还款,这不仅是感恩意识缺乏的问题,还牵涉到诚信的问题。加强感恩意识培养、注重感恩教育,是眼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难点和一大重点。
在中学阶段,家长和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对于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同时在现在这个社会,有许多的不良风气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很多学生不懂得感恩,缺乏责任感,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局面。因此,高校不仅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还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回报教师与同学,知道感恩学校、感恩国家、感恩社会。
高校如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作者认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多举行关于感恩回报的课外活动,比如,可以定期举行感恩活动的演讲,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关于感恩的电视节目和视频,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关于感恩的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者举行关于此类的辩论赛,让学生们在唇枪舌剑中领悟真谛。此外,还可以举办关于感恩的征文比赛,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另外,中央电视台每年一次的“感动中国”评选活动就很好,高校可以举行类似的活动,比如“感动某某大学”“感动某某学院”的活动,让学生们选出感动自己的人,这样在选举的过程中能将感恩的思想渗入到他们的内心。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时时刻刻在接受着别人的帮助,只有让那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帮助之后知道感恩,懂得回报,才能使得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做到实处,才能使国家的大力资助具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颜小婕,马锦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4).
[2]黄少玲.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德育考量[J].思想教育研究,2009(8).
[3]赵贵臣,晏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价值和方法研究[J].思政视野,2007(9).
[4]黄治东.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