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印医学交往史上,中医与阿育吠陀有十分相似的预防疾病观念。尽管二者在本体论层面上存在分野,但中医与阿育吠陀均强调,顺应自然,节制自身不合理的欲望,即“灭人欲”,以达致“治未病”。
关键词:中医;阿育吠陀;治未病
中印两国在具体的医疗救治的实践层面进行的互通有无成为中印两国交往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两国的预防疾病观十分相似,“治未病”是一个关键点,也内涵一种生活方式。
一 中医“治未病”的概念
病理观是对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原理的总的看法,内涵从预防到治疗的一整套思想。中医的“天人合一”观念,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对阴阳五行的观察和规律总结,以解释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指导人的医疗和生活实践。这实际上是中医的病理观的具体体现,而其中所讲的“治未病”则是其中之一。所谓“治未病”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其主要是未雨绸缪预防疾病和并进行针对性治疗的观念。中医认为,未病先防是上策,防微杜渐是中策,疾病防传是下策。鉴于此,仅就作为上策未雨绸缪,保身长全而论,更能开放“治未病”理念的意义。中医重视自身机体的协调,强调“扶正祛邪”,所谓“正”即是稳固自身机体,以促进身体机体焕发活力,而人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需要“应天时”,即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以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因为“很多突发疾病是不良饮食习惯和起居无常的生活习惯导致的”。故,“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二 印度的“治未病”理念
印度传统医学虽没有“治未病”的具体表述,但其蕴含的一些理念与中医“治未病”理念十分相似。
阿育吠陀医学认为,人体由五大构成,即“空间、风、火、水及土,它们结合起来形成了三种体液:风、胆和痰,疾病就是因为这三种体液的不平衡所导致。”
因此,阿育吠陀主张通过恢复和加强身体机能,使身体三种体液保持平衡,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因而,印度阿育吠陀强调防病回归于生活,强调人食之六味,即酸、甜、苦、辣、咸、涩对人体健康都有印象,食之有节,则有益健康;食之无度,则有害健康。这是因为“食物缺乏营养或者没被有效转化会导致各类疾病”,阻碍体内消化之火的燃烧。鉴于此,人在生活中饮食要有节制,以保持风、胆、痰三种体液的平衡,使得消化之火得以燃烧,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三 中印“治未病”内涵的哲学理念
中医强调“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以达到“治未病”的效果。其如《中庸》强调“中、和”两个概念,即是程朱理学中所强调的“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理念。《朱子语类(卷十三)》有言,“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因此,天理,即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而人欲则是超出人正常需求的欲望。鉴于此,“灭人欲”实际上是一种顺应“天理”的良好生活方式。于此,即是要求“天人合一”。因此,中医强调的“治未病”更多是从人出发去发现、总结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规律,以期更好指导人的生活。呈现出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特征。
印度阿育吠陀医学强调的“食之六味,食之有节”,以保持体内平衡,预防疾病。“印度人相信,静和空是万物的根本和终结”。因此,人若想与天启,就要通过“戒定慧”,以放下自我,接近宇宙的本真,达到人神共通。这就需要不为“小我”所动,以免欲望过多导致疾病。这即是要求“梵我一如”,即“人如何悟彻梵的真理,摆脱人间的虚幻、痛苦、贪婪、痴怨、欲望,从肉体和皮囊中解脱,得到精神和灵魂的超世,终以回归梵的怀抱”。因此,阿育吠陀强调的预防疾病则是从抽离于人本身的大我为目标,以小我不断对标大我的过程。呈现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
四 结语
中医要求“灭人欲”,达到天人合一,进而预防疾病;印度阿育吠陀通过“小我”与“大我”的互通,达到梵我一如,预防疾病。鉴于此,中印历史交往中的病理观是互通的,均表明了要节制不合理欲望,以达到“治未病”的效果。此可以作为中印文化交流的发力点,也是对广大国民生活方式的参照。
参考文献
[1]苏婧:“天人合一与梵我一如:中医与阿育吠陀的跨文化比较”,《亚太传统医药》,2019年第8期,第4页。
[2]《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https://so.gushiwen.org/guwen/bookv_965.aspx,上网时间:2020年4月5日。
[3]洪蕾、冼华:“中医“治未病”的理论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年第2期,第92页。
[4]《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https://so.gushiwen.org/guwen/bookv_964.aspx,上网时间:2020年4月5日。
[5]张子隽、张咏梅等:“印度传统医学的发展现状”,《世界中医药》,2014年第5期,第654页。
[6]唐鹏琪:“印度的阿育吠陀医学”,《南亚研究季刊》,2006年第3期,第110页。
[7]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卷)》,许明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276页。
[8]苏婧:“天人合一与梵我一如:中医与阿育吠陀的跨文化比较”,《亚太传统医药》,2019年第8期,第6页。
作者简介:韩宇坤(1995-),男,汉族,河北深县,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国关系与国际安全。
关键词:中医;阿育吠陀;治未病
中印两国在具体的医疗救治的实践层面进行的互通有无成为中印两国交往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两国的预防疾病观十分相似,“治未病”是一个关键点,也内涵一种生活方式。
一 中医“治未病”的概念
病理观是对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原理的总的看法,内涵从预防到治疗的一整套思想。中医的“天人合一”观念,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对阴阳五行的观察和规律总结,以解释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指导人的医疗和生活实践。这实际上是中医的病理观的具体体现,而其中所讲的“治未病”则是其中之一。所谓“治未病”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其主要是未雨绸缪预防疾病和并进行针对性治疗的观念。中医认为,未病先防是上策,防微杜渐是中策,疾病防传是下策。鉴于此,仅就作为上策未雨绸缪,保身长全而论,更能开放“治未病”理念的意义。中医重视自身机体的协调,强调“扶正祛邪”,所谓“正”即是稳固自身机体,以促进身体机体焕发活力,而人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需要“应天时”,即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以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因为“很多突发疾病是不良饮食习惯和起居无常的生活习惯导致的”。故,“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二 印度的“治未病”理念
印度传统医学虽没有“治未病”的具体表述,但其蕴含的一些理念与中医“治未病”理念十分相似。
阿育吠陀医学认为,人体由五大构成,即“空间、风、火、水及土,它们结合起来形成了三种体液:风、胆和痰,疾病就是因为这三种体液的不平衡所导致。”
因此,阿育吠陀主张通过恢复和加强身体机能,使身体三种体液保持平衡,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因而,印度阿育吠陀强调防病回归于生活,强调人食之六味,即酸、甜、苦、辣、咸、涩对人体健康都有印象,食之有节,则有益健康;食之无度,则有害健康。这是因为“食物缺乏营养或者没被有效转化会导致各类疾病”,阻碍体内消化之火的燃烧。鉴于此,人在生活中饮食要有节制,以保持风、胆、痰三种体液的平衡,使得消化之火得以燃烧,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三 中印“治未病”内涵的哲学理念
中医强调“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以达到“治未病”的效果。其如《中庸》强调“中、和”两个概念,即是程朱理学中所强调的“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理念。《朱子语类(卷十三)》有言,“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因此,天理,即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而人欲则是超出人正常需求的欲望。鉴于此,“灭人欲”实际上是一种顺应“天理”的良好生活方式。于此,即是要求“天人合一”。因此,中医强调的“治未病”更多是从人出发去发现、总结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规律,以期更好指导人的生活。呈现出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特征。
印度阿育吠陀医学强调的“食之六味,食之有节”,以保持体内平衡,预防疾病。“印度人相信,静和空是万物的根本和终结”。因此,人若想与天启,就要通过“戒定慧”,以放下自我,接近宇宙的本真,达到人神共通。这就需要不为“小我”所动,以免欲望过多导致疾病。这即是要求“梵我一如”,即“人如何悟彻梵的真理,摆脱人间的虚幻、痛苦、贪婪、痴怨、欲望,从肉体和皮囊中解脱,得到精神和灵魂的超世,终以回归梵的怀抱”。因此,阿育吠陀强调的预防疾病则是从抽离于人本身的大我为目标,以小我不断对标大我的过程。呈现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
四 结语
中医要求“灭人欲”,达到天人合一,进而预防疾病;印度阿育吠陀通过“小我”与“大我”的互通,达到梵我一如,预防疾病。鉴于此,中印历史交往中的病理观是互通的,均表明了要节制不合理欲望,以达到“治未病”的效果。此可以作为中印文化交流的发力点,也是对广大国民生活方式的参照。
参考文献
[1]苏婧:“天人合一与梵我一如:中医与阿育吠陀的跨文化比较”,《亚太传统医药》,2019年第8期,第4页。
[2]《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https://so.gushiwen.org/guwen/bookv_965.aspx,上网时间:2020年4月5日。
[3]洪蕾、冼华:“中医“治未病”的理论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年第2期,第92页。
[4]《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https://so.gushiwen.org/guwen/bookv_964.aspx,上网时间:2020年4月5日。
[5]张子隽、张咏梅等:“印度传统医学的发展现状”,《世界中医药》,2014年第5期,第654页。
[6]唐鹏琪:“印度的阿育吠陀医学”,《南亚研究季刊》,2006年第3期,第110页。
[7]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卷)》,许明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276页。
[8]苏婧:“天人合一与梵我一如:中医与阿育吠陀的跨文化比较”,《亚太传统医药》,2019年第8期,第6页。
作者简介:韩宇坤(1995-),男,汉族,河北深县,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国关系与国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