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灵动的课堂?走进吴正宪老师的数学课堂,就会发现教师的机智与敏锐流淌在课堂的每一个瞬间——吴老师随时洞察学生的学习现状,巧妙地利用教学中的“随机”现象,把握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切入点,灵活驾驭教学过程,为学生不可预约的精彩创设契机,从而感受探索和发现的快乐,激荡创新思维的火花。
一、预设灵动的学习资源
一节课只有40分钟,哪些生成性问题是资源,需要渲染和放大?哪些问题具有引发讨论的价值?怎样给生成资源以“着陆”之机?……教师要在课前准备时做出理性的判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机智地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把师生互动的探索引向深入。
为什么要学习估算?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学得最多的是准确计算。计算就需要准确!这个意识经过多年的学校学习和点点滴滴的生活积累,俨然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那么此时学习“估算”,学生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上课伊始,吴老师向学生询问:“同学们,有关估算的知识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就接触过。关于估算,你在学习过程中碰到过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要估算呢?”
生:“估算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生:“估算是什么人发明的?”
生:“估算有方法吗?如果有的话,能把它们分类吗?”
吴老师:“大家提了这么多、这么好的问题。还有一个同学曾经提过这样的问题:‘吴老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估一估?在什么情况下就可以精确计算啊?’同学们,你们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 ”
学生立刻回应:“遇到过!”
吴老师笑了:“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研究。”
为什么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正好就是吴老师为本课学习预设的问题呢?答案就是吴老师关注学生学习的知识起点,她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俯下身来以学生的视角审视——什么是估算?为什么要学习估算?什么时候使用估算?——能够读懂学生的教师,才能预设到学生想要研究的真问题,而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必然是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统一。
二、创设灵动的学习情境
读懂学生,不仅要读懂他们对数学知识的需求,还要体会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已经对精确计算有了较深情感的学生,此时面对“估算”会有怎样的情感变化呢?
青青购物
吴老师创设了“青青购物”的情境,如果你是青青,在下面这几种情况下,什么时候使用估算呢?
①当青青想确认200元钱是不是够用时;
②当收银员将每种商品的价格输入收银机时;
③当青青被告知应付多少钱时。
多数学生选择①,但有几位学生选择③。
吴老师马上追问:“假如你们买东西时花了168元,收银员估了估告诉你,就交200元吧,你交吗?”
几位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不交!付钱时,花多少就得付多少,是精确计算。”
吴老师赞赏道:“对啊,当收银员告诉顾客要付多少钱时,一定是个很准确的数,而要确认带200元钱够不够时,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知道五种商品大约花了多少钱就可以了。同学们,是这样吗? ”
学生都会心地笑了。
“青青购物”多么亲切的场景,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过类似的生活经验,此时以生活数学的模样出现在课堂上,正好解决了学生学习估算的困惑点——为什么学习了计算还要学习估算?什么时候需要估算?可见吴老师正是依据学生的经验、知识基础和学生与估算的心理距离,为学生精心预设了这一灵动的学习情境。
又如“乘车”也是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吴老师让学生通过面对“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以及如何恰当选择和使用估算方法,使学生有机会在应用中,将学到的估算方法内化。
大估好还是小估好?
提出问题:350位同学要外出参观, 有7辆车, 每辆车56个座位, 估一估, 够不够坐?
有的学生认为:“太够了!”
吴老师立即追问:“‘太够了’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估的?”
学生回答道:“我是把56个座位看成50个,一共是350个。可实际上每辆车有56 个座位呢, 所以太够了。”还有的学生补充道:“我是‘大估’的,把56 看成了60, 60×7=420, 所以够用。”还有的说:“我觉得可以把56 看成55,然后55 再乘以7。”
吴老师再次抓住学生的回答追问:“好!既然有这么多估算的方法, 那么对于这个问题, 你们认为‘小估’好一点, 还是‘大估’好一点?”学生认为“小估”好。吴老师继续追问:“为什么不选择大估呢?”学生解释说:“本来每辆车只有56 个座位,你估成60 个了, 万一来的人多了,就有可能不够。”
吴老师立即抓住“万一”这个词,向其他学生提问:“这位同学说的‘万一’是什么意思?能举个例子吗?”看似简单的提问,却逼近了问题的实质,又一次引发了学生热烈的讨论。
就是这个“太够了”和“万一”,让学生体会到要恰当选择和使用估算方法,“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教师不能只是传授一种知识、表达一种形式,而应该重视数学核心的教学,让学生去经历一些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思考与修正中发展数学思考。
三、构建灵动的学习机遇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动态资源产生于学生思维与新知识发生碰撞的一瞬间。教师要把握住这意外的生成资源,因势利导,有效地加以反馈和利用,构建和谐灵动的学习机遇。
吴老师认为,一名好的数学教师,首先是一名组织者, 组织学生朝着有意义的方向研究问题;其次是一名合作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分享彼此的知识、智慧和思想;还要是一名指导者,有效地利用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增长智慧。 精算好还是估算好?
“估算”一课就要结束了,吴老师询问学生们的收获,有的学生说:“我认为今天学了估算,使很多问题都变简单了。”有的说:“我知道什么时候需要用到估算,而且用的时候还得特别恰当。”吴老师追问了:“你的‘恰当’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该大估的时候就大估,该小估的时候就小估,要选择合理的方法。”
此时的吴老师没有忘记班上还有一个坚持“精算”的学生呢!“精”同学会有什么想法呢?“精”同学回答道:“估算有好处,但是也不能什么事都估算,该精算的必须精算。”吴老师赞同道:“该‘精算’必须精算,不需要准确计算时‘估一估’就可以了,要学会选择和调整,经验需要慢慢地积累。”“精”同学得到吴老师的认可后,也不忘“认可”一下老师:“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吴老师终于等到了期待的“花开”!由衷地称赞:“你真棒!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多么深刻的感悟啊!”
借助“精”同学的这一结论,全体学生对“估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不其然的学习机遇中,生成的是方法,更是智慧。
四、激发灵动的学习智慧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育缺乏了所谓的教育机智,无论他怎样研究教育理论,永远也不会成为实际工作的老师。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件,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应当以此为契机,激活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去自主经历探究与体验,从而提升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形成方法、意识和思想,而这样的课堂也才是真正灵动起来的课堂。
“凑调估”的诞生
走进吴正宪老师的“估算”一课,看看“凑调估”是怎样诞生的。
吴老师给学生提供了《曹冲称象》中六次称石头的数据: 328 、346、 307、 377、 398、 352(单位:千克),请学生估计大象有多重。
在反馈学生的估算方法时,吴老师看着黑板上“300×7=2100”的估算结果,一边露出琢磨的神态,一边自言自语道:“这是谁写的?人家明明是6个数,你怎么整出来7个数呢?”顺着话音,大家把目光投向了这一“特殊”的方法。过了一会儿,有学生举起手想来解释这种方法了。此时的吴老师已经把充满信任的目光投向了“创造者”,并以坚定的口吻说道:“还是请我们的创造者自己来说一说吧!”
再看“创造者”早就已经抑制不住兴奋的神情,开始侃侃而谈了:“表面上看有6个数,但是我把每个数取走300后,又把剩余的部分凑在了一起,像28、46、77…‘凑着凑着’差不多又是1个300。我想,7个300一定比6个300更接近准确值吧!”
欣赏、赞同的掌声自发地响起。
吴老师用红色粉笔在这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方法边画了个大大的“☆”,这是对“与众不同”的奖赏,因为这种“与众不同”延伸出来就是“创造”和“创新”。
吴老师用假装疑惑,探寻学生的思维过程,再用诚恳的感叹“这整出来的第7个300真是与众不同!”引导学生思考方法背后的数学内涵。吴老师为什么能抓住这与众不同的“第7个300”,引导学生思考方法背后的数学内涵呢?这正是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对学生真正的研读。看似“随机”的“第7个300”其实是吴老师精心设计的学习资源,是“大估”“小估”“四舍五入估”等之后的必然“产物”。
吴老师的课堂就是这样流淌着生命的活力,她让学生的真性得到保护,让学生的灵性得到释放,让学生的知性得到满足,让学生的人性得到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感受着吴老师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不禁让笔者联想到了席慕容的一首《生命其实也可以是一首诗》,吴老师的课堂何尝不是一首生命的诗呢?所有置身于课堂中的人,共同经历了40分钟,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感受,但是这些感受离不开吴老师的初衷: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使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地结合,创造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用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来返还属于学生的精彩世界。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 100000)
一、预设灵动的学习资源
一节课只有40分钟,哪些生成性问题是资源,需要渲染和放大?哪些问题具有引发讨论的价值?怎样给生成资源以“着陆”之机?……教师要在课前准备时做出理性的判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机智地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把师生互动的探索引向深入。
为什么要学习估算?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学得最多的是准确计算。计算就需要准确!这个意识经过多年的学校学习和点点滴滴的生活积累,俨然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那么此时学习“估算”,学生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上课伊始,吴老师向学生询问:“同学们,有关估算的知识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就接触过。关于估算,你在学习过程中碰到过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要估算呢?”
生:“估算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生:“估算是什么人发明的?”
生:“估算有方法吗?如果有的话,能把它们分类吗?”
吴老师:“大家提了这么多、这么好的问题。还有一个同学曾经提过这样的问题:‘吴老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估一估?在什么情况下就可以精确计算啊?’同学们,你们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 ”
学生立刻回应:“遇到过!”
吴老师笑了:“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研究。”
为什么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正好就是吴老师为本课学习预设的问题呢?答案就是吴老师关注学生学习的知识起点,她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俯下身来以学生的视角审视——什么是估算?为什么要学习估算?什么时候使用估算?——能够读懂学生的教师,才能预设到学生想要研究的真问题,而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必然是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统一。
二、创设灵动的学习情境
读懂学生,不仅要读懂他们对数学知识的需求,还要体会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已经对精确计算有了较深情感的学生,此时面对“估算”会有怎样的情感变化呢?
青青购物
吴老师创设了“青青购物”的情境,如果你是青青,在下面这几种情况下,什么时候使用估算呢?
①当青青想确认200元钱是不是够用时;
②当收银员将每种商品的价格输入收银机时;
③当青青被告知应付多少钱时。
多数学生选择①,但有几位学生选择③。
吴老师马上追问:“假如你们买东西时花了168元,收银员估了估告诉你,就交200元吧,你交吗?”
几位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不交!付钱时,花多少就得付多少,是精确计算。”
吴老师赞赏道:“对啊,当收银员告诉顾客要付多少钱时,一定是个很准确的数,而要确认带200元钱够不够时,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知道五种商品大约花了多少钱就可以了。同学们,是这样吗? ”
学生都会心地笑了。
“青青购物”多么亲切的场景,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过类似的生活经验,此时以生活数学的模样出现在课堂上,正好解决了学生学习估算的困惑点——为什么学习了计算还要学习估算?什么时候需要估算?可见吴老师正是依据学生的经验、知识基础和学生与估算的心理距离,为学生精心预设了这一灵动的学习情境。
又如“乘车”也是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吴老师让学生通过面对“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以及如何恰当选择和使用估算方法,使学生有机会在应用中,将学到的估算方法内化。
大估好还是小估好?
提出问题:350位同学要外出参观, 有7辆车, 每辆车56个座位, 估一估, 够不够坐?
有的学生认为:“太够了!”
吴老师立即追问:“‘太够了’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估的?”
学生回答道:“我是把56个座位看成50个,一共是350个。可实际上每辆车有56 个座位呢, 所以太够了。”还有的学生补充道:“我是‘大估’的,把56 看成了60, 60×7=420, 所以够用。”还有的说:“我觉得可以把56 看成55,然后55 再乘以7。”
吴老师再次抓住学生的回答追问:“好!既然有这么多估算的方法, 那么对于这个问题, 你们认为‘小估’好一点, 还是‘大估’好一点?”学生认为“小估”好。吴老师继续追问:“为什么不选择大估呢?”学生解释说:“本来每辆车只有56 个座位,你估成60 个了, 万一来的人多了,就有可能不够。”
吴老师立即抓住“万一”这个词,向其他学生提问:“这位同学说的‘万一’是什么意思?能举个例子吗?”看似简单的提问,却逼近了问题的实质,又一次引发了学生热烈的讨论。
就是这个“太够了”和“万一”,让学生体会到要恰当选择和使用估算方法,“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教师不能只是传授一种知识、表达一种形式,而应该重视数学核心的教学,让学生去经历一些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思考与修正中发展数学思考。
三、构建灵动的学习机遇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动态资源产生于学生思维与新知识发生碰撞的一瞬间。教师要把握住这意外的生成资源,因势利导,有效地加以反馈和利用,构建和谐灵动的学习机遇。
吴老师认为,一名好的数学教师,首先是一名组织者, 组织学生朝着有意义的方向研究问题;其次是一名合作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分享彼此的知识、智慧和思想;还要是一名指导者,有效地利用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增长智慧。 精算好还是估算好?
“估算”一课就要结束了,吴老师询问学生们的收获,有的学生说:“我认为今天学了估算,使很多问题都变简单了。”有的说:“我知道什么时候需要用到估算,而且用的时候还得特别恰当。”吴老师追问了:“你的‘恰当’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该大估的时候就大估,该小估的时候就小估,要选择合理的方法。”
此时的吴老师没有忘记班上还有一个坚持“精算”的学生呢!“精”同学会有什么想法呢?“精”同学回答道:“估算有好处,但是也不能什么事都估算,该精算的必须精算。”吴老师赞同道:“该‘精算’必须精算,不需要准确计算时‘估一估’就可以了,要学会选择和调整,经验需要慢慢地积累。”“精”同学得到吴老师的认可后,也不忘“认可”一下老师:“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吴老师终于等到了期待的“花开”!由衷地称赞:“你真棒!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多么深刻的感悟啊!”
借助“精”同学的这一结论,全体学生对“估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不其然的学习机遇中,生成的是方法,更是智慧。
四、激发灵动的学习智慧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育缺乏了所谓的教育机智,无论他怎样研究教育理论,永远也不会成为实际工作的老师。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件,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应当以此为契机,激活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去自主经历探究与体验,从而提升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形成方法、意识和思想,而这样的课堂也才是真正灵动起来的课堂。
“凑调估”的诞生
走进吴正宪老师的“估算”一课,看看“凑调估”是怎样诞生的。
吴老师给学生提供了《曹冲称象》中六次称石头的数据: 328 、346、 307、 377、 398、 352(单位:千克),请学生估计大象有多重。
在反馈学生的估算方法时,吴老师看着黑板上“300×7=2100”的估算结果,一边露出琢磨的神态,一边自言自语道:“这是谁写的?人家明明是6个数,你怎么整出来7个数呢?”顺着话音,大家把目光投向了这一“特殊”的方法。过了一会儿,有学生举起手想来解释这种方法了。此时的吴老师已经把充满信任的目光投向了“创造者”,并以坚定的口吻说道:“还是请我们的创造者自己来说一说吧!”
再看“创造者”早就已经抑制不住兴奋的神情,开始侃侃而谈了:“表面上看有6个数,但是我把每个数取走300后,又把剩余的部分凑在了一起,像28、46、77…‘凑着凑着’差不多又是1个300。我想,7个300一定比6个300更接近准确值吧!”
欣赏、赞同的掌声自发地响起。
吴老师用红色粉笔在这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方法边画了个大大的“☆”,这是对“与众不同”的奖赏,因为这种“与众不同”延伸出来就是“创造”和“创新”。
吴老师用假装疑惑,探寻学生的思维过程,再用诚恳的感叹“这整出来的第7个300真是与众不同!”引导学生思考方法背后的数学内涵。吴老师为什么能抓住这与众不同的“第7个300”,引导学生思考方法背后的数学内涵呢?这正是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对学生真正的研读。看似“随机”的“第7个300”其实是吴老师精心设计的学习资源,是“大估”“小估”“四舍五入估”等之后的必然“产物”。
吴老师的课堂就是这样流淌着生命的活力,她让学生的真性得到保护,让学生的灵性得到释放,让学生的知性得到满足,让学生的人性得到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感受着吴老师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不禁让笔者联想到了席慕容的一首《生命其实也可以是一首诗》,吴老师的课堂何尝不是一首生命的诗呢?所有置身于课堂中的人,共同经历了40分钟,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感受,但是这些感受离不开吴老师的初衷: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使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地结合,创造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用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来返还属于学生的精彩世界。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 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