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情感智慧 构建灵动课堂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bios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灵动的课堂?走进吴正宪老师的数学课堂,就会发现教师的机智与敏锐流淌在课堂的每一个瞬间——吴老师随时洞察学生的学习现状,巧妙地利用教学中的“随机”现象,把握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切入点,灵活驾驭教学过程,为学生不可预约的精彩创设契机,从而感受探索和发现的快乐,激荡创新思维的火花。
  一、预设灵动的学习资源
  一节课只有40分钟,哪些生成性问题是资源,需要渲染和放大?哪些问题具有引发讨论的价值?怎样给生成资源以“着陆”之机?……教师要在课前准备时做出理性的判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机智地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把师生互动的探索引向深入。
  为什么要学习估算?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学得最多的是准确计算。计算就需要准确!这个意识经过多年的学校学习和点点滴滴的生活积累,俨然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那么此时学习“估算”,学生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上课伊始,吴老师向学生询问:“同学们,有关估算的知识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就接触过。关于估算,你在学习过程中碰到过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要估算呢?”
  生:“估算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生:“估算是什么人发明的?”
  生:“估算有方法吗?如果有的话,能把它们分类吗?”
  吴老师:“大家提了这么多、这么好的问题。还有一个同学曾经提过这样的问题:‘吴老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估一估?在什么情况下就可以精确计算啊?’同学们,你们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 ”
  学生立刻回应:“遇到过!”
  吴老师笑了:“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研究。”
  为什么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正好就是吴老师为本课学习预设的问题呢?答案就是吴老师关注学生学习的知识起点,她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俯下身来以学生的视角审视——什么是估算?为什么要学习估算?什么时候使用估算?——能够读懂学生的教师,才能预设到学生想要研究的真问题,而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必然是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统一。
  二、创设灵动的学习情境
  读懂学生,不仅要读懂他们对数学知识的需求,还要体会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已经对精确计算有了较深情感的学生,此时面对“估算”会有怎样的情感变化呢?
  青青购物
  吴老师创设了“青青购物”的情境,如果你是青青,在下面这几种情况下,什么时候使用估算呢?
  ①当青青想确认200元钱是不是够用时;
  ②当收银员将每种商品的价格输入收银机时;
  ③当青青被告知应付多少钱时。
  多数学生选择①,但有几位学生选择③。
  吴老师马上追问:“假如你们买东西时花了168元,收银员估了估告诉你,就交200元吧,你交吗?”
  几位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不交!付钱时,花多少就得付多少,是精确计算。”
  吴老师赞赏道:“对啊,当收银员告诉顾客要付多少钱时,一定是个很准确的数,而要确认带200元钱够不够时,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知道五种商品大约花了多少钱就可以了。同学们,是这样吗? ”
  学生都会心地笑了。
  “青青购物”多么亲切的场景,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过类似的生活经验,此时以生活数学的模样出现在课堂上,正好解决了学生学习估算的困惑点——为什么学习了计算还要学习估算?什么时候需要估算?可见吴老师正是依据学生的经验、知识基础和学生与估算的心理距离,为学生精心预设了这一灵动的学习情境。
  又如“乘车”也是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吴老师让学生通过面对“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以及如何恰当选择和使用估算方法,使学生有机会在应用中,将学到的估算方法内化。
  大估好还是小估好?
  提出问题:350位同学要外出参观, 有7辆车, 每辆车56个座位, 估一估, 够不够坐?
  有的学生认为:“太够了!”
  吴老师立即追问:“‘太够了’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估的?”
  学生回答道:“我是把56个座位看成50个,一共是350个。可实际上每辆车有56 个座位呢, 所以太够了。”还有的学生补充道:“我是‘大估’的,把56 看成了60, 60×7=420, 所以够用。”还有的说:“我觉得可以把56 看成55,然后55 再乘以7。”
  吴老师再次抓住学生的回答追问:“好!既然有这么多估算的方法, 那么对于这个问题, 你们认为‘小估’好一点, 还是‘大估’好一点?”学生认为“小估”好。吴老师继续追问:“为什么不选择大估呢?”学生解释说:“本来每辆车只有56 个座位,你估成60 个了, 万一来的人多了,就有可能不够。”
  吴老师立即抓住“万一”这个词,向其他学生提问:“这位同学说的‘万一’是什么意思?能举个例子吗?”看似简单的提问,却逼近了问题的实质,又一次引发了学生热烈的讨论。
  就是这个“太够了”和“万一”,让学生体会到要恰当选择和使用估算方法,“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教师不能只是传授一种知识、表达一种形式,而应该重视数学核心的教学,让学生去经历一些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思考与修正中发展数学思考。
  三、构建灵动的学习机遇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动态资源产生于学生思维与新知识发生碰撞的一瞬间。教师要把握住这意外的生成资源,因势利导,有效地加以反馈和利用,构建和谐灵动的学习机遇。
  吴老师认为,一名好的数学教师,首先是一名组织者, 组织学生朝着有意义的方向研究问题;其次是一名合作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分享彼此的知识、智慧和思想;还要是一名指导者,有效地利用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增长智慧。   精算好还是估算好?
  “估算”一课就要结束了,吴老师询问学生们的收获,有的学生说:“我认为今天学了估算,使很多问题都变简单了。”有的说:“我知道什么时候需要用到估算,而且用的时候还得特别恰当。”吴老师追问了:“你的‘恰当’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该大估的时候就大估,该小估的时候就小估,要选择合理的方法。”
  此时的吴老师没有忘记班上还有一个坚持“精算”的学生呢!“精”同学会有什么想法呢?“精”同学回答道:“估算有好处,但是也不能什么事都估算,该精算的必须精算。”吴老师赞同道:“该‘精算’必须精算,不需要准确计算时‘估一估’就可以了,要学会选择和调整,经验需要慢慢地积累。”“精”同学得到吴老师的认可后,也不忘“认可”一下老师:“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吴老师终于等到了期待的“花开”!由衷地称赞:“你真棒!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多么深刻的感悟啊!”
  借助“精”同学的这一结论,全体学生对“估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不其然的学习机遇中,生成的是方法,更是智慧。
  四、激发灵动的学习智慧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育缺乏了所谓的教育机智,无论他怎样研究教育理论,永远也不会成为实际工作的老师。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件,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应当以此为契机,激活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去自主经历探究与体验,从而提升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形成方法、意识和思想,而这样的课堂也才是真正灵动起来的课堂。
  “凑调估”的诞生
  走进吴正宪老师的“估算”一课,看看“凑调估”是怎样诞生的。
  吴老师给学生提供了《曹冲称象》中六次称石头的数据: 328 、346、 307、 377、 398、 352(单位:千克),请学生估计大象有多重。
  在反馈学生的估算方法时,吴老师看着黑板上“300×7=2100”的估算结果,一边露出琢磨的神态,一边自言自语道:“这是谁写的?人家明明是6个数,你怎么整出来7个数呢?”顺着话音,大家把目光投向了这一“特殊”的方法。过了一会儿,有学生举起手想来解释这种方法了。此时的吴老师已经把充满信任的目光投向了“创造者”,并以坚定的口吻说道:“还是请我们的创造者自己来说一说吧!”
  再看“创造者”早就已经抑制不住兴奋的神情,开始侃侃而谈了:“表面上看有6个数,但是我把每个数取走300后,又把剩余的部分凑在了一起,像28、46、77…‘凑着凑着’差不多又是1个300。我想,7个300一定比6个300更接近准确值吧!”
  欣赏、赞同的掌声自发地响起。
  吴老师用红色粉笔在这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方法边画了个大大的“☆”,这是对“与众不同”的奖赏,因为这种“与众不同”延伸出来就是“创造”和“创新”。
  吴老师用假装疑惑,探寻学生的思维过程,再用诚恳的感叹“这整出来的第7个300真是与众不同!”引导学生思考方法背后的数学内涵。吴老师为什么能抓住这与众不同的“第7个300”,引导学生思考方法背后的数学内涵呢?这正是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对学生真正的研读。看似“随机”的“第7个300”其实是吴老师精心设计的学习资源,是“大估”“小估”“四舍五入估”等之后的必然“产物”。
  吴老师的课堂就是这样流淌着生命的活力,她让学生的真性得到保护,让学生的灵性得到释放,让学生的知性得到满足,让学生的人性得到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感受着吴老师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不禁让笔者联想到了席慕容的一首《生命其实也可以是一首诗》,吴老师的课堂何尝不是一首生命的诗呢?所有置身于课堂中的人,共同经历了40分钟,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感受,但是这些感受离不开吴老师的初衷: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使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地结合,创造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用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来返还属于学生的精彩世界。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 100000)
其他文献
襄阳 推动人才工作创新发展     近日,襄阳市针对专业人才缺乏的突出问题,启动紧缺专业人才专项引进工作,成立招才引智工作专班,抢抓应届毕业生招聘黄金时段广揽人才。该市主动对接事业发展需要,突出信息技术、规划城建、经济金融和审计统计等紧缺急需专业,统筹考虑编制、薪酬等情况,组织用人单位申报需求;制定专项引进紧缺专业人才工作方案,计划从2019年起连续5年,每年引进100名左右国内外知名高校毕业的优
【编者按】: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有梦想飞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近代以来,在西方坚船利炮的侵略下,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苦难,付出了重大牺牲,辉煌不再,尊严难立,中华儿女也从此开始了百年“中国梦”的辛苦求索、艰难追寻。郭明义,一位普普通通的职工,资助了180
近年来,东湖风景区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促和谐、保稳定、树新风,从而为风景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每年年初,召开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人结合全区实际,就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明确工作思路、提出工作要求;纪工委书记部署本年度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等工作;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与区属各单位也层层签订责任状,从而形成“
在龙背岭,鸭子与鸡一样,都是家家户户要养的家禽。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子里说的鸭肯定是成年的鸭子。因为,这个时节,小鸭子还在路上呢,还在卖鸭苗的商贩的自行车后座上的竹笼里。  春天过半的时候,贩卖鸡崽、鸭苗的小贩推着自行车来到了龙背岭。  小贩进了村子,熟门熟路,开始拉长了声调吆喝:要鸡崽仔、鸭崽仔啵……  “要不要”,这是赣西地区乡村里贩卖东西的惯用语。不说买不买,而说要不要,似乎就多了几分人
①朋友藏的东西找不着了,急得团团转。  ②东西不大,是藏在家里的。  ③大家启发他,再好好想想,当时藏的时候,是怎么想的。这样,或许可以顺藤摸瓜,回忆起藏东西的地点。  ④他说,藏的时候,想得其实很简单,就是不容易被发现呗。什么柜子啊、抽屉啊、箱底啊,这些都是很容易就被发现的地方,所以,首先就被剔除了。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朋友在家里转来转去,忽然灵机一动,咦,这地方不错,既隐蔽、安全,顺手就能
【摘 要】笔算是常用的计算方法,竖式是笔算的一种书写方式,可作为横式的说明或补充,用来记录计算的每一步过程。因为在记录中要涉及余数以及对余数的转化处理,所以除法竖式与其他三种竖式运算的形式不一样。除法竖式的步骤对应了平分模型的关键过程,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在除法竖式的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对除法意义本质的理解,沟通心算策略与竖式的关联。其次应注重灵活性和规范性,以期达到学生自主创造的算法和标准算法
学习资料“一袋拎”  大悟县夏店镇党委推行党员教育管理资料“一袋拎”,为全镇每名党员定制教育管理资料包,包内装有党章、党费证、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内监督条例、学习笔记本等学习资料,实行一人一袋、编码管理、专袋专用。同时,镇党委要求每名黨员在工作中都佩戴党徽,工作包上统一印上“我是党员”标志,主动亮明党员身份,对党员公开承诺事项
“做个哥哥姐姐”活动源于幼儿的现实需求,我们希望孩子通过真实经历生活中有价值的事件来获得生命意义上的发展,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更生态的自然环境。    活动的组织    每个大班都与一个托班结成对口班级,每位大班孩子认领一个托班孩子做弟弟妹妹活动每周进行一次,每次玩的内容都经过哥哥姐姐们讨论产生:有玩玩具、捏橡皮泥、画画、讲故事等。每次活动前和活动后,都要集体做准备或进行回顾性的讨论。比如,活动前
甜蜜  我托起一颗草莓放在手心,抓住绿茎,轻轻一拧,它便咕噜滚进了竹筐,静静地睡在竹筐里,做着甜甜的梦。耐不住诱惑的我,捡起一粒,在衣角拭去浮尘,揪开绿色的“帽子”,咬上一口,用牙齿咂摸着,香甜的果汁荡漾在唇齿间,应该是刚摘下的缘故,也咂摸到阳光的味道,我知道,这是幸福的味道。  ——张紫瑶《草莓心》  心曲  那天,陽光倾泻了一地的温柔,在你的双肩镀了一层迷人的赭红。钢琴前专心致志的你,指尖在黑
摘要:基于当前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当代教育对于学生的综合要求,也是教师必须要完成的教育目標。基于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立足于信息技术的课堂上,教师要建设一个高效的课堂,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因此,教师应立足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展开探究,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