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思维有着紧密联系。在完成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比其他科目,小学数学对学生思维的要求更高,部分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无法理解数学思维,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下降。因此在课堂上,教師应以课堂核心作为教学的关键,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展开数学教学,在课堂中创设开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营造轻松、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一、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教学环境是立体、无声、多彩的教科书,它的开放程度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显著影响,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转换观念,多角度、多方位地看待问题,并促成学生之间沟通、交流、合作,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教师首先提出条件:“自行车2个轮,三轮车3个轮,小汽车4个轮,请学生根据条件提出相应问题,并请将问题写在黑板上。”有的学生提出:“我家有2辆自行车,2辆小汽车,请问我家车子共有几个轮子?”其他学生看到题目后,写下了自己的解答过程,分别是2×2 2×4=12,2 2 4 4=12,(2 4)×2=12等。学生写出答案后,由出题学生在讲台上分析各种解法是否正确,并做出解释。
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活跃,教师在课堂中作为参与者和引导者,主要负责把握课堂节奏,控制课堂走向,鼓励学生积极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加强沟通、促进合作,使学生成为开放式课堂的主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保障课堂教学的目标能够在生动、高效的环境中完成。
二、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心智比较稚嫩,经历少,且多来源于生活。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创建生动、富有情趣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课堂教学知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如在教学“元、角、分”时,教师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对元、角、分有了一定认识,甚至有的学生使用过人民币购买商品,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设计用元、角、分购买商品的情境,鼓励学生参与扮演顾客、售货员,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提出问题:“每本练习本售价10角,小明现在要购买3本练习本,请问需要支付多少钱?”有的学生说:“小明应支付上30角。”有的学生说:“应支付3元。”教师将学生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又提出问题:“为何同样的购物情境会得到不同的答案?两个答案中,究竟哪个是正确的?”学生在课堂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引出教学主题“元、角、分”,并开展教学。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更加深入,且学习积极性会更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得到提升。
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将生活与教学相结合,为学生营造熟悉的生活情境,能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
三、把握教学核心内容
教学核心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关键,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中点。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掌握教学核心,如何分析教学关键点,对教学核心做出正确的解读,并在正确解读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设计,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如在教学“多边形面积”时,教师分析教学核心后,明确教学的关键点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教学梯形面积时,教师可通过问题引导法让学生掌握教学核心:“①如若将黑板上的梯形做出分割,能够将梯形分割成什么图形?②将梯形进行分割后,能够组成什么图形?③组成图形后,这些图形与梯形是否存在联系?存在什么联系?④通过上述步骤,能否得到计算梯形面积的公式?”
通过一系列提问,学生可以逐步探究、发现教学的核心问题,在分割、组合、推断中得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经过一步步推算,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同时,推断验算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活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墩头镇双溪小学)
一、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教学环境是立体、无声、多彩的教科书,它的开放程度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显著影响,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转换观念,多角度、多方位地看待问题,并促成学生之间沟通、交流、合作,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教师首先提出条件:“自行车2个轮,三轮车3个轮,小汽车4个轮,请学生根据条件提出相应问题,并请将问题写在黑板上。”有的学生提出:“我家有2辆自行车,2辆小汽车,请问我家车子共有几个轮子?”其他学生看到题目后,写下了自己的解答过程,分别是2×2 2×4=12,2 2 4 4=12,(2 4)×2=12等。学生写出答案后,由出题学生在讲台上分析各种解法是否正确,并做出解释。
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活跃,教师在课堂中作为参与者和引导者,主要负责把握课堂节奏,控制课堂走向,鼓励学生积极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加强沟通、促进合作,使学生成为开放式课堂的主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保障课堂教学的目标能够在生动、高效的环境中完成。
二、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心智比较稚嫩,经历少,且多来源于生活。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创建生动、富有情趣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课堂教学知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如在教学“元、角、分”时,教师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对元、角、分有了一定认识,甚至有的学生使用过人民币购买商品,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设计用元、角、分购买商品的情境,鼓励学生参与扮演顾客、售货员,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提出问题:“每本练习本售价10角,小明现在要购买3本练习本,请问需要支付多少钱?”有的学生说:“小明应支付上30角。”有的学生说:“应支付3元。”教师将学生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又提出问题:“为何同样的购物情境会得到不同的答案?两个答案中,究竟哪个是正确的?”学生在课堂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引出教学主题“元、角、分”,并开展教学。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更加深入,且学习积极性会更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得到提升。
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将生活与教学相结合,为学生营造熟悉的生活情境,能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
三、把握教学核心内容
教学核心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关键,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中点。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掌握教学核心,如何分析教学关键点,对教学核心做出正确的解读,并在正确解读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设计,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如在教学“多边形面积”时,教师分析教学核心后,明确教学的关键点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教学梯形面积时,教师可通过问题引导法让学生掌握教学核心:“①如若将黑板上的梯形做出分割,能够将梯形分割成什么图形?②将梯形进行分割后,能够组成什么图形?③组成图形后,这些图形与梯形是否存在联系?存在什么联系?④通过上述步骤,能否得到计算梯形面积的公式?”
通过一系列提问,学生可以逐步探究、发现教学的核心问题,在分割、组合、推断中得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经过一步步推算,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同时,推断验算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活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墩头镇双溪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