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初中物理教育中获得情感教育

来源 :教师·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edie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是一门探索事物本质的科学,“格物致知”然后才能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就是探索事物的本源,物理学与一个人的品格与思想有着重要的联系。
  在中学物理的教育中,让学生接受心灵的洗礼,让知识触动心灵,把物理学中闪现的思想方法与人格魅力帮助学生由约知博、格物致知,并养成良好的人生品格。让学生在知识的教育中获得情感教育。
  教育不能单纯地分解成各个不同的学科,各个学科之共同的目标是促进人的成长,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知道如何认识问题,独立思考问题,最后在探索中解决问题。在艺术与科学的不断认识中了解世界,融入社会,并最终使其成长为社会人的一份子。初中的基础教育更加体现这一点,不仅仅要体现出知识的目标,还要提升能力,培养良好的态度与情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具体体现在人生态度与唯物的思考方法的培养两大方面。
  
  一、人生态度的培养
  
  爱国——用古今物理学方面的巨大成就教育学生。“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这是出自俄国巴甫洛夫的名言。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我们有很多很多著名的科学发明与发现。讲到磁铁的时候,可以讲中国是最早发明指南针的国家也是最早发现南北磁极的国家。在春秋时期,我国就有第一本探索事物本源的专著《墨经》。古代我们在物理学上的成就是很高的。新中国也涌现出了很多的科学家,如成功使中国成为核大国的火箭专家钱学森,让我们国家成功地研制了第一颗原子弹,摆脱了战争的威胁。在今天,我们的科技飞快地发展,全世界排名前十的大型计算机,全世界第一的人工电子对撞实验装置“人造太阳”,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等无一不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也要告诉学生我们的差距,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是有差距的,无论是实验条件还是科学发现,都有待于我们去为祖国争得荣誉。通过教学中的爱国教育,教育学生从热爱物理学开始,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祖国。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做人——可以用物理学中的各种现象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如在弹簧的教学中:三百多年前,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弹簧产生的这种弹力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他发现,弹簧受到的外力越大,弹簧长度的变化量就越大,弹簧产生的弹力也就越大。定量的研究还发现:在一定的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胡克定律。弹簧能屈能伸,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常常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弹簧对待压力的这种策略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在讲到自由落体实验的故事中:两个重量不一样的物体会同时落地吗?古代伟大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重量大的物体比重量小的物体下落得快,同时16世纪的人们也都这样认为。伽利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居然怀疑先人的结论并大胆地在比萨斜塔进行实验。人们都不相信他,他从斜塔上同时扔下一轻一重的物体,让大家看到两个物体同时落地。可以教育学生凡事要抓住问题的本质,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在逆境中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古人告诉我们“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就是这个意思,追求真理,需要勇气、信心和毅力。学生在故事中可以感受到人物的人格魅力。通过大量日常生活的现象教给学生做人的一些道理既学习了知识,又学习了如何做人。
  
  二、唯物思考方法的培养
  
  人虽有思考能力,但并非人人都晓得如何进行独立思考。人云亦云,思路不清,都是由于缺乏独立思考。要发展和培养出个人的独立思考,关键在掌握一套有效的思考方法。物理学中很多地方需要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几个力的合力怎么样判断,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向什么方向运动,都需要我们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先判断什么,再判断什么,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单讲解答过程达不到教育目的。因此,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以科学方法为指导,使学生领悟到这些观点、方法对学习、研究事务及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觉接受这些观点和方法,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在讲述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时,强调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在建树导体和绝缘体、电磁联系、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时,可渗透“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观点”。讲述“惯性”“摩擦力”对人有益一面和有害一面,可帮助学生树立“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只有让学生树立辨证的观点,他们才会以辨证的眼光看待科学技术,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再利用能源的过程,也会直接污染地球,人类在发展科学、改造自然又是在破坏自然,同时还破坏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
  实验的思考方法: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教学中应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肃认真和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
  总之,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人,中学时期正是学生人生品格最重要的成长期,我们在教知识的同时要加强情感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逐步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独立思考。这就需要教师从小处入手,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
其他文献
根据原国家电力公司严格把好集中抄表系统、电能量终端产品质量关的要求,各电力企业选用的集中抄表系统、电能量终端产品,必须是通过电力工业电力设备及仪表质量检验测试中心,依
对电能计量装置改造项目综合效益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其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电能计量装置改造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算例分析结
在多年的统计教学中发现,学生、尤其是统计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感觉最难理解的统计理论问题就是统计指数的编制及分析方法。为了使学生轻松学好统计指数,本人统计学课程教学时积极
非电专业电工学课程的改革已争论多年,84年庐山会议和85年太原会议决定建议将原有电工学课程改为根据各专业需要从以下三门课程中选设其中两门或一门为必修课,这三门课程是:(
中学是培育学生的基地,而英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目前中学的英语教学仍然以传统的自然班为授课单位,全部按年级进行分班教学的“一勺烩”教学,这种不管学生的人校英语基
生产实习是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关联纽带,将二者有机结合是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作者在明确生产实习重要性的同时,针对现阶段生产实习面临的困难,提出创建与专业课程
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潮流且计及负荷静态电压特性的实时定价模型并讨论了负荷模型对交易的影响。采用原一对偶路径内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因为特定的负荷模型对应着最优潮流计算
近年来各种新的教学技术手段有了很大发展,各校都非常重视电教教材的使用和建设,并将它列入评选一类课程或进行教学水平评估的衡量标准之一.长期任教电路课程的教师都盼望有
摘要: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雷锋精神逐渐褪色,当前的“学雷锋”的活动存在许多问题,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狭隘理解、人生价值观的偏离、实践行为的偏差,都影响着大学生的发展。如何有效地发扬雷锋精神,实践雷锋行为,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时代背景;大学生;雷锋精神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60年代,我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学雷锋”活动。“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学雷锋,树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潜在的。作为人师,有责任挖掘和开发学生的这种潜能。怎样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是开发这种潜能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