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wrence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当前形势下,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财政系统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撑,一定要牢记嘱托,担当使命、负重前行,以实际行动践行时代使命。就此,自治区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春平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记者: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自治区党委、政府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出台了多项政策,请您谈谈自治区财政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确保政策落实。
  陈春平:今年以来,全区各级财政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主动对标中央和自治区部署要求,把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出台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强化服务保障。一是聚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筑牢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六稳”“六保”就业为首,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为此,自治区财政始终把保居民就业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稳定存量与扩大增量、拓宽渠道与提升能力并重,统筹用好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创新困难群体就业财政补助政策,大力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1~7月累计投入7.8亿元,落实企业吸纳困难人员就业补贴、扩大技能培训等政策,全区新增就业5.2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5.87万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15%以内,低于全国1.55个百分点。二是聚焦市场主体和产业链稳定,打好财税政策的“组合拳”。市场主体一头连着经济和发展,一头连着家庭和生计,保住市场主体经济回升就有动力、就业就有支撑、产业链资金链才能稳定运转。今年我们高度聚焦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创新和实施了“一揽子”政策措施。比如,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1~6月累积为纳税人减轻负担76.41亿元。多方筹措资金29.3亿元,全国率先出台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21条财政政策,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物流成本高、员工返岗难等困难。综合运用财政贴息、风险补偿、政府性基金等财政金融工具,累计撬动银行贷款131亿元,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三是聚焦基本民生需求,扎紧民生保障的“安全网”。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越是面临困难越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面对疫情影響,各级财政坚持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困难再大也确保民生投入不减、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不降。截至7月底,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以上用在了民生上,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底线,支持疫情防控、自治区10大民生实事、互联网+医疗健康和互联网+教育全国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民生事项落实落地。特别是聚焦脱贫攻坚这个“第一民生工程”不断加大投入,目前已投入扶贫资金94.7亿元,全年预计超过110亿元(增长8.3%),人均投入全国前五。深入开展“四查四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提高基层和群众“造血”能力。四是聚焦“三保”等刚需支出,下好保障基层运转的“先手棋”。今年,疫情对财政收支造成阶段性冲击,部分市县维持运转财力保障压力很大,特别是“三保”等刚性支出面临困难增多。自治区财政及时健全区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在全国率先开发市县(区)“三保”及其他刚性支出监控系统,常态化研判基层财政运行潜在风险,提前储备化解之策。大力优化支出结构,自治区本级带头压减一般性支出14.6%,会议、培训、因公出国等支出压减30%以上,加大对市县(区)补助力度。第一时间制定了特殊转移支付、特别国债资金动态监控等制度,确保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兜牢“三保”底线。截至7月底,下达市县(区)转移支付资金818.4亿元,超上年全年规模25亿元。先后6次紧急调度库款共计28.5亿元,帮助市县(区)渡过难关,全区财政始终平稳运行。
  记者:前不久,中央财政设立了资金直达基层直达民生的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您刚才也谈到了特殊转移支付,请您介绍一下自治区财政确保资金直达基层、直达民生、直接惠企利民的主要做法。
  陈春平:特殊时期要有特殊作为,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是特殊时期中央宏观调控方式的重大创新。推动政策资金直达地方、直达基层、直达民生,就是要让政策资金直达民心,将极大地增强地方发展信心,为“六稳”“六保”等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这也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省一级财政要围绕做好“过路财神”、不做“甩手掌柜”,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制度机制。具体讲,自治区财政主要突出“四抓四增”。即:抓顶层设计,增强制度规范性。坚持用制度管方向、管根本,严格对标中央和自治区要求,先后研究制定自治区财政特殊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管理办法、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监督管理办法等制度12项,建立了覆盖资金分配下达、拨付使用、动态监控等全过程的制度体系。抓责任落实,增强工作协同性。注重通过明确责任、压实责任,推动担当责任、履行责任、形成合力。第一时间成立财政厅直达资金管理工作专班,理顺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严格落实“中央切块、省级细化、备案同意、快速直达”的要求。坚持现有财政管理体制、市县(区)主体责任、资金分配权限“三个不变”,分类细化资金直达市县的分配方案,加强工作指导和高效衔接,推动资金第一时间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第一时间落实到具体项目和受益对象。抓机制创新,增强监管穿透性。着眼实现全过程、动态化、穿透式监管的目标,带头完善监管模式、方式和机制。在全国率先创新搭建了直达资金监管系统,与财政一体化管理等系统有机衔接,建立直达资金台账,实行预算资金单独标识、单独下达、单独调拨,全程“一竿子插到底”跟进督导督查。严肃财经纪律,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截留挪用、虚报冒领等行为,确保资金安排使用与中央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在“阳光下”运行。抓绩效管理,增强资金实效性。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建立直达资金绩效目标审核备案机制,指导市县(区)科学设定项目绩效目标,从严开展绩效评估和管理,推动市县(区)重绩效、资金见实效,让企业和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记者:重大项目是拉动经济的重要引擎。特别是今年面临突如其来的疫情,抓好重大项目是有效应对疫情影响的重要举措。自治区财政是如何支持推动全区重大项目落实落地的?
  陈春平:经济要发展,项目是支撑。今年自治区财政按照中央和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扛起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政治责任,主动创新政策、完善机制、加大投入,全力推动自治区重大项目建设落地落实,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具体是做好“三个坚持”。坚持高站位谋划思路。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长远、谋发展。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叠加疫情影响,自治区财政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主动对标对表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广泛开展黄河生态治理、开发区优化发展、国资国企改革、葡萄酒产业提质增效等政策形势调研,为全区重大投资积极建言献策、当好参谋助手。坚持多渠道统筹资金。虽然今年收支形势异常严峻,但自治区财政坚决克服一切困难,下大力气精准把投向、优结构、强撬动,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实施。今年,自治区财政先后通过预算安排、专项债券、特别国债等统筹资金494.64亿元,设立专项基金撬动社会和金融机构资本100亿元,有效满足了银川都市圈西线供水工程、银西高铁、老旧小区改造等重大项目资金需求。坚持高效率推动落实。我们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注重通过资金到位率提高项目开工率、加快达产达效。在全国率先研究出台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运行21条财政政策,首创建立重大项目开工奖励资金,及时兑现4050万元,有效调动了重大项目建设主体的积极性。
  记者:前不久,自治区专门组织召开了推进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有力推动了全区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下一步,自治区财政将如何贯彻这次观摩会精神,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服务保障?
  陈春平:在全区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重大项目加速推进的情况下,自治区专门组织集中观摩,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重大项目建设的高度重视。自治区财政按照这次观摩会部署要求,树牢促发展必须抓项目、抓项目必须求高质量的工作理念,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全力做好重大项目建设服务保障。一是优化项目储备。重大项目重在谋划、要在质量。坚持政策导向,加强同发改等部门协同配合,抢抓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十四五”规划等机遇,優化项目库建设,努力做到中央有政策能对得上、部委有支持能靠得紧、民生有需求能兜得住。坚持突出重点,主要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以及现代水网、综合交通、能源保障、信息网络、公共安全五大领域,谋划实施一批稳增长、增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坚持统筹兼顾,把项目建设同完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产业转型升级等结合起来,加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二是统筹项目资金。项目顺利实施,要素保障是关键。坚决扛起重大工作责任,强化宏观调控职能,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不断创新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重大项目工程,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保障机制,稳定增加生态环保投入。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创新政府和企业共同投入、利益联结机制,运用PPP模式、招商引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基金融资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为先行区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三是推动项目落实。重大项目能不能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直接影响资金实效、建设成效。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健全制度机制、从严资金管理,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见效。坚决压实主体责任,认真落实自治区政府项目投资管理办法,进一步理顺自治区和市县(区)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强化重大项目绩效管理,特别对资金规模大、影响范围广、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项目实现绩效评价全覆盖,不断提高项目资金效益。严格落实风险防控责任,强化底线思维,统筹预算平衡,在做好“三保”支出、债务风险防控的同时,平衡好项目支出,全力支持推动重大项目实施。
  责任编辑:陈洪岩
其他文献
现年47岁的杨泽华,是宁夏西北骏马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机电车间加工班班长。28年来,他从一名操作型工人成长为企业高级技师,用汗水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工人的奉献之歌。2019年杨泽华荣获自治区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称号。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曾这样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杨泽华就是这样一个把简单的事情做到不简单,在平凡岗位实现不平凡的人。  勤学苦练,掌握
期刊
中央八项规定施行7年来,各级党组织紧紧抓住重要节点正风肃纪、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作风建设持续好转。2019年12月31日,自治区纪委在媒体公布了全年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共264起,处理34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02人,其中,查处数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公款国内旅游、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从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
期刊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擘画了新蓝图、发出了新号召。如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创新时代银川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就此,银川市委常委、副市长李鸿儒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记者: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请您谈一谈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对促进银川市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
期刊
“一朝从军,一生为兵。大家信任我,我就要当好‘排头兵’,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让村子发展起来。”在青铜峡市小坝镇新林村村部,记者见到了村党支部书记赵红军。尽管已经退伍多年,但举手投足间依旧能感受到他身上的军人气质。30多年来,赵红军“退伍不褪色”,坚守信念,发扬军人的优良作风,致力家乡建设,与村民一起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2019年,赵红军被评为自治区优秀退役军人。  不忘本色 筑牢基层党组织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一批新产业,也对党的建设工作提出新课题。近年来,银川市着力分类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全面进步,特别在加强互联网企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党建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  强化领导指导,夯实组织根基  建立新体制,强化引导力。成立银川市互联网行业党委,在互联网企业集中的银川ibi育成中心、贺兰县电商创业产业园等区域,依据实际或建立联合党委、或建立党组织联席会议制度、或建
期刊
疫情肆虐,全国上下一盘棋,凝心聚力,共渡难关。为此,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生命和时间的赛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有信心、有能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还一片明媚湛蓝在东方。外媒高度赞誉:“这种上下一心的凝聚力令人肃然起敬。”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靠人力财力物力,靠人心。人心齐就是力量,同心同德是硬核。一切向前进,负重披荆斩棘的“逆行者”都是时代最值得铭记之人。我们要感恩戴德,记住他们的背影。记住这样
期刊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南门社区位于桐庐县老城区中心区域,是桐庐县城主要商贸区之一。近年来,随着桐庐县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利益结构深刻变化,南门社区党建工作和社会管理服务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南门社区党委以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区域化党建共建为抓手,探索推进社区党建和服务管理创新。针对社区力量不足、党员联系群众不紧密和居民群眾反映晚上、双休节假日有事找不到人帮忙等问题,社
期刊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湾桥镇中庄村委会古生自然村考察,提出“这里看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并在洱海边“立此存照”,嘱托“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为古生村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古生村探索建立了“一引领一示范一主体三共建”的美丽乡村建设机制,即:基层党组织引领,广大党员带头示范,村民群众担当主体,组织、党员、群众合力共建,建立健全了“组织为龙头、党员作表率、干群
期刊
这是追梦的时节,更是决胜的时节。2020年1月11日至1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银川召开。来自全区各地、各条战线的自治区人大代表肩负680多万人民的重托和期望,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使命担当,认真履行神圣职责,共绘宁夏发展新蓝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宁夏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力量。  强信心 交出成绩绘就蓝图  2020年1月11日上午9时,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期刊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万里神州春和景明,举国上下辞旧迎新,喜迎庚子新春。放眼宁夏大地,山川秀美靓丽,处处和谐安澜。  岁月铭刻奋斗的足迹。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在奋斗中不懈进取的一年。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按照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取得了丰硕成果,经济运行稳中提质,人民福祉持续增进,城乡面貌大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