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椎动脉型颈椎病又称颈原型头晕,是颈椎病中临床较常见的一种类型。长由于内因或外因使颈椎骨质增生形成,并刺激或压迫椎动脉,从而引起头部供血不足所致。多以颈项部酸痛不适,姿势性头晕为主要症状,并伴有耳鸣,记忆力减退,睡眠质量差,恶心、呕吐,甚至猝倒等临床表现。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以40-60岁者最为常见。临床上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笔者自2011年9月至2014年12月采用按摩手法治疗该病患者66例,效果较为满意。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手法治疗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性27例,女性39例。年龄40岁以下11例,41至60岁38例,61岁以上17例。病程最长6年,最短20天。治疗时间最长18次,最短2次。
2 诊断标准
2.1 患者多有长期低头工作的颈部慢性劳损史,或有颈部长期感受风寒侵袭史。
2.2 患者以经常头晕为主要临床表现,多伴有耳鸣,记忆力减退,枕部及上颈酸痛不适,颈部僵硬,甚至猝倒等症状。
2.3 颈部触诊发现[1]在风驰,天柱穴等处可触及到条索样或结节状阳性反应物,且压痛明显。[2]在第2-5颈椎触诊中可发现,其中某一或两椎棘突偏离脊柱正中轴线[以第二颈椎最为常见]。[3]颈部中上段棘上韧带有程度不同的剥离感。
2.4 有姿势性头晕,【当颈部被动向某一方位活动时,头晕等症状可出现加重现象,当颈部恢复到原来体味时,加重的症状也会随之缓解】。
2.5 X光显示勾锥关节或颈锥锥体边缘等处多有骨质增生形成。CT检查,除部分病例有轻度椎间盘膨出或突出外多无其他异常显示。多普勒提示单侧或双侧椎动脉血流异常。
3 治疗方法
3.1 常规手法
(1)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医者站其一侧。以拇指自上而下轻波项韧带5-7遍【以上段为主】。拇指按揉頸椎两侧,两岗上窝及双肩胛内侧数遍。点双侧风驰、肩颈穴,每穴半分钟。
(2)患者取侧卧位,医者站于其后方,以拇指轻柔翳风至风府穴连线处2-3分钟【双侧】。
(3)患者取仰卧位,医者做于其头侧。以多指按揉两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一至两分钟,以拇指点按两侧鱼腰,太阳,头维及百汇穴,每穴半分钟。以食指或中指沟点风府穴半分钟。
(4)患者取座位,医者站于其身后。以多指拿揉颈部后侧及两侧肩部数遍结束。
3.2 对症手法
(1)对耳鸣较甚者,加食指或中指按揉两侧医风,耳门穴,每穴半分钟。
(2)对记忆力减退较明显者,加拇指按揉百汇、风府穴,每穴半分钟。
(3)对于睡眠质量差者,加拇指按揉两侧安眠穴[在风池穴与翳风穴连线的终点]心腧穴,每穴半分钟。
(4)对有恶心、呕吐者,加拇指按揉双侧内关穴一分钟。
(5)对棘突偏歪明显者,可加做仰卧旋颈整棘法。具体操作方法为:以第二颈椎棘突向右偏歪为例。患者仰卧,医者坐其头侧,左手托住患者后颈部,左手食或中指钩住第二颈椎偏歪棘突的右侧,右手托住患者下颌部,使患者颈部右旋至最大限度时,双手同时发一个稍增大幅度的右旋顿挫力,同时左手食或中指 稍加一个向左的勾力,此时常可文集弹响声,【如不出现不可强求】。
4 注意事项
4.1 手法操作要轻柔缓和,特别是点按俞穴时,一定要缓缓用力。
4.2 在使用‘仰卧旋颈整棘法’时,诊断一定要明确,手法操作一定要轻而稳,切勿使用蛮力和暴力或强求弹响声。
4.3 要求患者增加颈部休息,避免做使颈部突然旋转的运动。
5 疗效标准
5.1 痊愈:头晕及其他兼症消失,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5.2 显效:头晕及其他兼症明显缓解,颈部过度疲劳后,症状略有反复。
5.3 好转:头晕及其他兼症有不同程度减轻。
5.4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基本无改变。
6 治疗结果
本组66名病例中,痊愈43例,占65%。显效14例,占21%。好转7例,站11%。无效2例,占3%。总有效率为97%。
7 典型病例
陈某某,女,48岁,中学教师,2011年7月18日来诊,主诉09年5月起陆续出现头晕,耳鸣,颈项酸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10年7月低头取物时出现猝倒,后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两天前再次出现猝倒,醒后,因头晕严重,颈部不能转动,不能长时间睁眼。触诊检查发现颈部两侧肌肉紧张,颈上段项韧带有剥离感,第二颈椎棘突向右偏歪,颈部活动时头晕明显加重。X光显示第2-5颈椎勾锥关节骨质增生明显。根据其病史、症状及体征,综合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以上按摩手法治疗,2次后头晕等症状开始减轻,8次后各症状明显缓解,16次后所有症状消失,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8 讨论
本病的病因较为复杂。本组66名病例,全部都经过影像学检查,基本排除了其他病变,在结合病史?症状?体征等相关资料,基本确定为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或颈椎骨质增生所致。由于颈椎间盘或颈椎本身的退变,破坏了颈部正常的内外平衡,就会出现颈部肌肉紧张痉挛,颈椎小关节紊乱,颈部韧带肥厚或钙化,等病理反应,使经过颈部的椎动脉因受到周围组织的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痉挛,或形成皱折,从而影响了血管内的血液运行,并导致头晕等症状的出现。因此,本病头晕等症状是表,颈部病变才是致病根本。所以按摩治疗以颈项部手法为主。通过手法治疗一方面可以缓解紧张痉挛的颈部肌肉,纠正紊乱的小关节,增强韧带的张力,使被破坏的颈部内外平衡得到恢复。另一方面,由于肌紧张等病理反应的缓解,椎动脉的痉挛或皱折也会得到相应的缓解,从而改善了血管内的血液运行,并最终达到减轻症状,治愈疾病的目的。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手法治疗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性27例,女性39例。年龄40岁以下11例,41至60岁38例,61岁以上17例。病程最长6年,最短20天。治疗时间最长18次,最短2次。
2 诊断标准
2.1 患者多有长期低头工作的颈部慢性劳损史,或有颈部长期感受风寒侵袭史。
2.2 患者以经常头晕为主要临床表现,多伴有耳鸣,记忆力减退,枕部及上颈酸痛不适,颈部僵硬,甚至猝倒等症状。
2.3 颈部触诊发现[1]在风驰,天柱穴等处可触及到条索样或结节状阳性反应物,且压痛明显。[2]在第2-5颈椎触诊中可发现,其中某一或两椎棘突偏离脊柱正中轴线[以第二颈椎最为常见]。[3]颈部中上段棘上韧带有程度不同的剥离感。
2.4 有姿势性头晕,【当颈部被动向某一方位活动时,头晕等症状可出现加重现象,当颈部恢复到原来体味时,加重的症状也会随之缓解】。
2.5 X光显示勾锥关节或颈锥锥体边缘等处多有骨质增生形成。CT检查,除部分病例有轻度椎间盘膨出或突出外多无其他异常显示。多普勒提示单侧或双侧椎动脉血流异常。
3 治疗方法
3.1 常规手法
(1)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医者站其一侧。以拇指自上而下轻波项韧带5-7遍【以上段为主】。拇指按揉頸椎两侧,两岗上窝及双肩胛内侧数遍。点双侧风驰、肩颈穴,每穴半分钟。
(2)患者取侧卧位,医者站于其后方,以拇指轻柔翳风至风府穴连线处2-3分钟【双侧】。
(3)患者取仰卧位,医者做于其头侧。以多指按揉两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一至两分钟,以拇指点按两侧鱼腰,太阳,头维及百汇穴,每穴半分钟。以食指或中指沟点风府穴半分钟。
(4)患者取座位,医者站于其身后。以多指拿揉颈部后侧及两侧肩部数遍结束。
3.2 对症手法
(1)对耳鸣较甚者,加食指或中指按揉两侧医风,耳门穴,每穴半分钟。
(2)对记忆力减退较明显者,加拇指按揉百汇、风府穴,每穴半分钟。
(3)对于睡眠质量差者,加拇指按揉两侧安眠穴[在风池穴与翳风穴连线的终点]心腧穴,每穴半分钟。
(4)对有恶心、呕吐者,加拇指按揉双侧内关穴一分钟。
(5)对棘突偏歪明显者,可加做仰卧旋颈整棘法。具体操作方法为:以第二颈椎棘突向右偏歪为例。患者仰卧,医者坐其头侧,左手托住患者后颈部,左手食或中指钩住第二颈椎偏歪棘突的右侧,右手托住患者下颌部,使患者颈部右旋至最大限度时,双手同时发一个稍增大幅度的右旋顿挫力,同时左手食或中指 稍加一个向左的勾力,此时常可文集弹响声,【如不出现不可强求】。
4 注意事项
4.1 手法操作要轻柔缓和,特别是点按俞穴时,一定要缓缓用力。
4.2 在使用‘仰卧旋颈整棘法’时,诊断一定要明确,手法操作一定要轻而稳,切勿使用蛮力和暴力或强求弹响声。
4.3 要求患者增加颈部休息,避免做使颈部突然旋转的运动。
5 疗效标准
5.1 痊愈:头晕及其他兼症消失,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5.2 显效:头晕及其他兼症明显缓解,颈部过度疲劳后,症状略有反复。
5.3 好转:头晕及其他兼症有不同程度减轻。
5.4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基本无改变。
6 治疗结果
本组66名病例中,痊愈43例,占65%。显效14例,占21%。好转7例,站11%。无效2例,占3%。总有效率为97%。
7 典型病例
陈某某,女,48岁,中学教师,2011年7月18日来诊,主诉09年5月起陆续出现头晕,耳鸣,颈项酸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10年7月低头取物时出现猝倒,后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两天前再次出现猝倒,醒后,因头晕严重,颈部不能转动,不能长时间睁眼。触诊检查发现颈部两侧肌肉紧张,颈上段项韧带有剥离感,第二颈椎棘突向右偏歪,颈部活动时头晕明显加重。X光显示第2-5颈椎勾锥关节骨质增生明显。根据其病史、症状及体征,综合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以上按摩手法治疗,2次后头晕等症状开始减轻,8次后各症状明显缓解,16次后所有症状消失,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8 讨论
本病的病因较为复杂。本组66名病例,全部都经过影像学检查,基本排除了其他病变,在结合病史?症状?体征等相关资料,基本确定为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或颈椎骨质增生所致。由于颈椎间盘或颈椎本身的退变,破坏了颈部正常的内外平衡,就会出现颈部肌肉紧张痉挛,颈椎小关节紊乱,颈部韧带肥厚或钙化,等病理反应,使经过颈部的椎动脉因受到周围组织的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痉挛,或形成皱折,从而影响了血管内的血液运行,并导致头晕等症状的出现。因此,本病头晕等症状是表,颈部病变才是致病根本。所以按摩治疗以颈项部手法为主。通过手法治疗一方面可以缓解紧张痉挛的颈部肌肉,纠正紊乱的小关节,增强韧带的张力,使被破坏的颈部内外平衡得到恢复。另一方面,由于肌紧张等病理反应的缓解,椎动脉的痉挛或皱折也会得到相应的缓解,从而改善了血管内的血液运行,并最终达到减轻症状,治愈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