箐花——之木楞房·雨夜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aolan1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吾本爱丘山。故乡箐花便在深山中。
  故乡是这样一个地方,让人忘了她所有的不美之处,只记得她的好。无论去到哪里,总是怀揣着一个声音,那是来自故乡的呼唤。应了这呼唤,每年再忙都努力地抽时间回去一趟,让自己徜徉在故乡的旷野里,自由呼吸着故乡的空气,哪怕每次都只有短短的几天。
  这个暑假,一如既往地带孩子回故乡。驱车六百多里,从高速路到二级路再到盘山公路,最后,当可爱的木楞房终于映入眼帘,一切奔波劳累都已抛到脑后,仿佛虔诚的朝拜者在千里跋涉之后终于修得正果,大悟大彻。那一瞬,有种冲动想对着它顶礼膜拜。孩子不解,我为什么对着木楞房发呆。我半天回过神来,讳莫如深地告诉他,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木楞房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了。曾经在它的庇护下长大的我和兄弟姐妹们都已远走他乡,年迈的父母没有人照顾,也不得不随孩子离开,到陌生的地方生活。只有木楞房还留在那儿,在青山绿水间静默着,宠辱不惊地注视着山间的一草一木,任云卷云舒,看我们兄妹来了又走了……
  我们马不停蹄地打扫卫生,晾晒被褥,清洁炊具,又把房前屋后已经高过人头的蒿枝杂草等清除干净,这才烧火煮饭。木楞房上炊烟袅袅,亲友邻居们便知道我们回来了,大家闲暇时便聚拢来,木楞房里又充满了欢声笑语,就像小时候一样。但其实已经有很多不一样了,小时候点的是松明火把,现在用电灯了;水也已引到家里,不用到溪边去挑了;电磁炉、电饭煲、冰箱……现在生活起居其实已经可以不用烧火了。我们还执着地烧火,除了让孩子体验生活之外,更多地还是为了那挥之不去的“小时候”情结。况且,木楞房在这里执着地守望多年,是该有这样的炊烟来慰藉它空寂的晚年。是的,木楞房已经老了。它的木头颜色更加深沉,没有了年轻时的光泽。屋顶由薄木板换成了瓦之后,它承受的重量大为增加,东北角都有些往下陷了。我们为它拂去墙角的蛛网,拂去经年的尘埃,却挽留不住时光的流逝,挽留不住它渐渐老去的生命……
  扛起锄头到地里去。说是“地”,其实早就退耕还林了,前些年栽种过核桃,因为没有人照看,零零星星地成活了不多的一些,现在约有两个人高了,其余大多數却没能竞争过长势疯狂的杂草灌木。放眼望去,茅草大丛大丛的;连翘黄色的花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松树不知不觉间已经到处都冒出来了,大个的已经比膝盖还高了,看这燎原之势,不用很久这里又将成为一片松林了。而前些日子栽种的花椒却相形见绌,它们初来乍到扎根不深还很羸弱,细看才能见着几片嫩叶在周围铺天盖地的绿色中努力地昂起头。我们把周围的杂草灌木清除掉,为花椒们各自营造了一个两米见方的开阔地。我们只能做到这一步了,将来它们能不能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脱颖而出,挺拔矗立傲视群绿,那就看它们自己的造化了。其实内心深处,我想对山间的一草一木一视同仁,很不愿这样厚此薄彼,横加干涉让它们此长彼消。但作为农民,对庄稼肯定是要呵护有加,我这样“敌我”不分,毫无“阶级斗争”意识的“博爱”思想,已经颇有点忘本了罢。这样想着,不由得暗自傻笑起来。
  夜幕降临,雨淅淅沥沥地越下越大,“雷填填兮雨冥冥”,整个世界便沉浸在一片哗哗声中。神经质地,像当年一样检查屋顶,确保没有漏雨的地方。这时候的雨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正在集团作战,负责袭击屋顶的,发出很铿锵的打击声,如战鼓响,马嘶鸣。而由屋檐滚落而下者,却缠绵悠长,滴在石阶上,又错落有致,竟似一首多声部的大合唱。
  出神地听了半晌,干脆披衣而起,出门倚柱而望。雨依旧下得欢畅,但天空并不黑暗,对面的山在一片茫茫中依稀可辨。村子里每隔一截便有一个明亮的太阳能路灯,它们白天铆足了劲吸收大自然的能量,此刻便在这暗夜里闪耀着光芒,村庄的轮廓被很清晰地勾勒了出来,仿佛一副标注得很清晰的地图。望着辽阔天宇下星星点点的地图,耳中是充斥整个世界的雨的交响乐。靠着柱子席地而坐,今夜,就让我在这里夜阑“坐”听风吹雨吧。
  雨后的清晨,洗浴过后的山村更加翠色欲滴,远山在云雾飘渺间若隐若现。云雾仿佛长了脚,在山间游走,一会儿遮住了这里那里,一会儿又轻盈地飘走了。我想,定是山鬼出行了罢,“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她等待的人来了吗?她还可以去哪里寻觅?
  雾中的“山鬼”还在山间流连,我这个山鬼却得离开了。努力地把风景装进相机里,把绿色装进眼睛里,把故乡装进行囊,随我去远方。
  于是,我没有远方,故乡就是远方……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我的少年和青年一段时间是在马厂巷度过的。那条巷子静静地卧在后街,和城里其他巷子一样,低矮的平房是它的主色调。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乌泱泱的平房,马厂巷还藏有一所大宅院——丁家大院。从开始住在里面,到像“卫兵”一样守护在前面,我和它零距离接触了二十年。虽然后来我搬出了马厂巷,大院也在城市建设中灰飞烟灭,但在印象里,它依然是六合城里最大,最好的宅院。  为了避免这个结论有失偏颇,我努力回忆听过见过或者去过
期刊
二狗,妈的病怕是不能好了。妈要是真的死了,你就再没妈了!  虽说我那年四十岁,虽说母亲确是癌症晚期,但对于母亲的话我很不相信:一贯很少得病的母亲,身体又好,她怎么就会去世呢?  那年四月十二日早晨,母亲经受不住病痛的折磨,最终还是走了。  六年来,母亲的话一直响在我的耳畔,是那样真实又是那样虚幻:二狗,妈要是死了你不要害怕,妈会在天上看着你,保佑你。  母亲啊,她最终呢还是走了!六年来的真实证实了
期刊
那一刻,你默默决定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来守护颜母祠。  江南,你心心念念的江南,也许是你前世的原乡,跨过梦想和现实的距离,依然那一身飘逸,你终于来了。  遇见是缘,亦是天意吧?两年前,我去济宁高新区崇文学校当校长,就注定了我们的相遇。以荷为市花的济宁,除了豪放之外,也有鱼米之乡所熟稔的情怀与追求。  荷的谐音是和、合,和谐、融合,选择荷做市花,是不是有这方面的考虑,我不得而知。但在济宁,我确实遇到了
期刊
秋天是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秋天是一首歌。  江南秋天的雨季总是那么缠绵和漫长,十月的这天,终于告别一周的阴雨绵绵,约上几个同窗,驱车来到皖南山区——塔川。  塔川村又名塔上,隶属于黄山黟县宏村镇,距离宏村仅两公里。秋天的塔川,是迷人的。名扬天下的塔川,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  我们一行上午到达停车场后,。购了门票,攀行了几步,就到了所谓的“望景台”。“望景台”不高,但算宽阔,容下游人七八人。登高
期刊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我不喜青苔,甚至讨厌它,却被这唯美而性灵的诗句深深吸引;被它高貴的精神和品格所征服,震撼,仰慕,至欲罢不能。  家住底楼,门口的台阶旁、绿化带生满了青苔,嫩绿、葱绿、墨绿、碧绿、翠绿,绿色尽染,绿意盎然,像绿地毯铺设在地面;又像绿蚁匍匐在地面,毛茸茸的,鲜嫩,青翠。遇上雨天,青苔光滑油亮,脚踩在上面,湿漉,润滑,稍不留神,就会摔一跤,
期刊
柿子馍馍这话好像很俗,也很土,土得写不出来,说不出口,不过,确实很好吃,有柿子的味道,还有柿子的香甜,并且可以保存的久远。  有人看到了想吃,也有人想尝,其实,这很简单,想吃的,想尝尝的,尽可以来,这里有许多的热心,和好客的热情。  心里,有一种别样的情愫,柿子馍馍,做出来,不管味道怎样,那都是一种幸福。做馍馍时幸福,吃馍馍时幸福,看着馍馍也幸福。麦子面,柿子酱,混在一起,没有什么不一样,那个经过
期刊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这是徐志摩赠日本女郎的诗句,每每读来,皆觉唇齿留香,韵味绵长。都说女人如花,我喜欢温婉内敛的女子,除却水莲,含笑花当属最具含蓄美的娉婷女子。  我家小园有一株含笑花,它跻身茶花、百合、月季、紫薇等花丛中,平日并无特别眷顾,却是树冠端雅,绿叶素荣,且一年四季香息不断。阳春三月,细雨织锦,和风剪柳,含笑花事正浓,星星点点的白花藏在翠绿的叶子中,若隐
期刊
谁能说清楚,眼前这桧柏是因古庙而远近闻名,还是这庙因两棵古树而存留至今。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至于庙和树的关系反倒很少有人考究。古树、老庙世间并不鲜见,而相互依存且至今完好者却是少有,宁州境内也仅此一处。眼前这两棵桧柏的渊源不同于其它寻访,有耄耋老人相告:此树之所以存留至今,相传有仙人庇佑,还有水桶般粗细的白蛇相护,才使不法之徒未能得逞云云。  古柏庙位于秦陇之合脊,秦直古道之边垂,炎黄之故里,古
期刊
我想那青的天,白的云,在每一个季节,清晨和黄昏,像人生勾勒的五色彩谱,总会录下人生旖旎的风景,总会留下人生勾勒的苍凉。  北方的三月,又到了农耕的季节,土地经过上一年秋天的大平整,全都成了四四方方的大地块,五亩、六亩、七亩,最大的九亩,从几何形不成规则的小地块变成了大地块。地还是那些地,可农人瞅见那平整后的大地块,瞅在心上,喜在眉头。愁的是地块变大了,原有的小型机械像小型驼拉机、手扶子,都好像排不
期刊
小花四五岁时随着在圁川西乡一带教书的母亲辗转,半夜饿得发慌的时候,母亲就给她讲民间故事。记得其中有一个“懒汉吃锅盔”的故事印象很深:  从前,有个懒得再不能的人,一向瘫在炕上,懒得脚手不想动弹。老婆要坐娘家怕把他一个人饿坏,干脆就烙了一张硕大的锅盔饼子,当中旋开个大窟窿,套将在这人的脖子上。不料数日后,该懒汉到底还是饿死了;待老婆回家一看,怀前的锅盔倒是啃得不见,而余下的那一半依旧还在脖腔骨后面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