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探究农田土壤中真菌群落在时间序列对铬胁迫的响应机制及演变特征,本研究以种植\'晋谷21号\'谷子的土壤(偏碱性的褐土)为试验材料,并在铬处理(1 mmol·L-1 Cr6+)前(CK)及处理后6 h(Cr_6 h)与6 d(Cr_6 d)分别取样,通过高通量测序及数据统计分析,探究农田土壤中真菌群落在铬胁迫时间序列上的响应机制、群落构建驱动机制及功能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铬胁迫时间序列上,农田土壤中真菌群落的组成结构差异显著,α多样性中的Shannon指数在Cr_6 d阶段显著下降(CK为4.17
【机 构】
:
太原师范学院 榆次 030619;山西农业大学 太谷 0308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农田土壤中真菌群落在时间序列对铬胁迫的响应机制及演变特征,本研究以种植\'晋谷21号\'谷子的土壤(偏碱性的褐土)为试验材料,并在铬处理(1 mmol·L-1 Cr6+)前(CK)及处理后6 h(Cr_6 h)与6 d(Cr_6 d)分别取样,通过高通量测序及数据统计分析,探究农田土壤中真菌群落在铬胁迫时间序列上的响应机制、群落构建驱动机制及功能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铬胁迫时间序列上,农田土壤中真菌群落的组成结构差异显著,α多样性中的Shannon指数在Cr_6 d阶段显著下降(CK为4.17、Cr_6 h为3.81,Cr_6 d为3.23);土壤中真菌群落的构建主要由随机过程主导(beta NTI:-0.16,-0.71,-0.23);且随铬胁迫时间增长,群落分布更加广泛(迁移率m:CK为0.066、Cr_6 h为0.132、Cr_6 d为0.163),即迁移率增大,种间关系以共生为主,赤霉菌属、镰刀菌属、金孢子菌属等是共生网络中的关键菌种;功能预测分析表明铬胁迫时间序列上土壤中真菌群落以病原、腐生营养型为主,高丰度的镰刀菌属等表明土壤中可能存在病原菌污染.研究结果表明在铬胁迫时间序列上,土壤中真菌群落组分及组成结构变化显著,群落构建由随机过程主导且群落所受扩散限制减小,共生网络的种间关系复杂化.本研究通过铬胁迫处理农田土壤,模拟土壤微生物群落对胁迫的应激与反应过程,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及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中国竹种质资源大多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分布的为数不多的竹种资源就显得弥足珍贵,因而加快中原地区竹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工作迫在眉睫.文章选择在中原地区(河南省博爱县)生长较好的16个竹种,将其引种至青岛市即墨区集中保存.结果表明:16个竹种在引种地总体生长效果较好,新生竹平均胸径和新竹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散生竹和铺地竹的抗寒性较丛生竹好;极寒气候对竹子地上部分秆叶的影响远大于对地下部分竹鞭的影响.此次引种取得的经验可为下一步更多竹种的异地保存提供借鉴.
( INBAR 网站新闻 11 月 17 日消息) 2021 年 11 月 2—5 日, 国际竹藤 组 织( INBAR) 竹林可持续经营工作组的专家相聚加纳首都阿克拉, 就制定一系列竹标准进行研讨, 同期还举办了由来自11个国家的代表参加的竹标准能力建设培训班.
竹子作为一种低碳、易再生、气候智能型、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为人类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贫困、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全球“双碳”目标下,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开展竹林认证成为确保世界竹产品贸易可持续的必然趋势.文章概述了全球竹林经营认证和产销监管链认证的最新进展,分析了国际竹林认证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涉及认证标准、市场需求、不同认证体系间的互认、认证成本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结合全球竹资源分布和竹产业发展情况提出了中国开展竹林认证的政策建
( INBAR 网站新闻 11 月 24 日消息) 2021年11月, 国际竹藤组织 ( INBAR ) 发布《2019全球竹藤商品国际贸易报告》.报告显示, 2019年全球竹藤产品出口贸易总额达到34. 17亿美元, 较2018年增长5. 14%;其中,竹产品出口贸易额为30. 54亿美元, 藤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为3. 63亿美元, 分别占全球竹藤商品国际贸易总额的89. 38%和10. 62%;2019年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竹产品出口国, 而印度尼西亚则是藤产品的最大出口国, 美国和欧洲正在成为国际竹藤贸
研究不同模型对土壤有机质空间预测的性能差异对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采样策略、提升采样效率和提高土壤空间预测精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将6496个土壤样点按8:2的比例分层随机分成训练集与验证集,应用普通克里格、随机森林以及随机森林-回归克里格三种有代表性的数字化土壤制图(Digital Soil Mapping,DSM)模型,对河南省许昌市耕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及空间分布进行预测,对三种模型性能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三种模型输出的预测结果显示:研究区耕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一般,均值为18.70~ 18.8
近年来,微塑料污染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地膜覆盖、灌溉用水、有机肥施用等措施在提升作物产量的同时,都会导致塑料残留.因耕作和紫外线辐射,残留塑料逐步破碎降解,形成微塑料(直径<5 mm),进入土壤、作物与食物链系统,威胁生态系统健康.本文系统总结了农田微塑料的来源、丰度、迁移特点和检测方法,重点关注了微塑料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对作物生长发育、微生物活性、土壤养分循环及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影响.微塑料对作物-土壤-微生物系统产生的主要影响为:1)微塑料含有的毒性添加剂(即增塑剂)与携带的有害物
通过广泛的文献调阅及专利分析,总结日本北研株式会社品种申请授权趋势、重点研究领域、品种特征、亲缘关系;根据北研品种权布局及发展特点,探究企业内部食用菌品种权发展趋势.分析比较我国与日本食用菌品种权现状及布局,为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本试验以\'意大利耐抽薹\'生菜为试材,采用水培法,设置12 h/12 h(对照)、16 h/8 h、20 h/4 h 3个光周期和叶面喷施0μmol?L-1、24μmol?L-1和48μmol?L-1纳米硒,两者完全随机组合,共9个处理,以此探究两者对生菜生长和品质提升的交互作用,并筛选出适宜生菜生长的最适处理,为植物工厂在光环境下施加纳米硒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结果表明:1)16 h/8 h光周期叶面喷施48μmol?L-1纳米硒处理对生菜株高、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和根系活力的促进效果较佳
近几十年来,我国大豆产需缺口不断扩大,提升大豆单产水平已成为当前提高大豆总产量的首要可行举措.然而,影响我国大豆单产的驱动因子及其地域空间差异特征并不明晰.本文通过搜集1952年、1965年、1978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7年的全国各省市农业统计年鉴等数据,从大豆种植的管理措施、自然因素、科技水平、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方面选取与大豆生产密切相关的13个因子,以大豆单产作为目标变量构建增强回归树模型,量化各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及其与大豆单产之间的关系,分析大豆单产的变异特征,揭示全国尺度
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chinensis(Franch.)Hara]为药材重楼的药源植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抗炎等作用;野生七叶一枝花生于海拔1800~3200 m林下,目前已资源匮乏,人工栽培尚不成规模,同时,七叶一枝花生长受光强影响显著,强度不适时植株易萎蔫死亡,因此,研究遮阴处理对人工培育优质七叶一枝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6年生的七叶一枝花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遮阴条件(70%、80%、90%),对重楼皂苷含量、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可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