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区~(18)F-FDG局灶性高浓聚的临床意义

来源 :现代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j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18-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中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区(直乙交界区)出现局灶性高浓聚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F-FDG PET/CT检查者中直乙交界区出现局灶性高浓聚的193例检查者的资料,以病理、相关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为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93例直乙交界区高浓聚患者中,生理性摄取101例,局限性炎性病变9例(纳入良性病变组),占位性病变83例(其中恶性病变38例,良性病灶45例)。早期与延迟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在生理性摄取组均低于病变摄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变组中,早期SUVmax在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SUVmax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对直乙交界区疾病的检出有重要临床意义,双时相显像对该区病变的良恶性诊断有一定鉴别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我国的各项事业的所以来的战略资源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从传统的自然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