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V.S.奈保尔是当代世界文学中一位有着多重文化身份的典型移民作家,这种复杂背景导致了他文化身份的不确定性和文化认同危机,使他成为“文学世界的漂泊者”。本文拟对奈保尔的文化身份和文学世界进行探索,揭示其研究的当代意义。
关键词:文化身份;漂泊者;寻根
“身份”(Identity)一词源自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狭义的“身份”指的是独特的个性特征,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本质差异。广义的“身份”指的是同一性质,是个人与他人、群体联系的共同特征。“身份”是一种建构,它离不开“他者”,是界定“自我”的参照系。如霍米·巴巴谈到:“身份是一种主体间的、演现性的行动,它拒绝公众与私人、心理和社会的分界。它并非是给予意识的一种‘自我’,而是自我通过象征性他者之领域——语言、社会制度、无意识——‘进入意识’的。”因此,“身份”往往是在历史中以“他者”为镜对自身的关照。什么是“文化身份”呢?即诉诸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民族本质特征和带有民族印记的文化本质特征,旨在考察那些在明显不同的文化历史设定的裂缝之间漂移运动的主体——移民、亚文化成员、边缘群体,在全球化中经历急剧社会转型的民族所必然面临的生活重建经验。文化身份是一个族群或个体界定自身文化特点的标志,也是每一个族群或个体安身立命的根本,失去了它,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根”,从而成为流浪者和边缘人。
一、 记忆与现实之旅
1.被殖民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奈保尔1932年出生在英国殖民地加勒比海地区的小岛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他的祖父以契约劳工的形式从印度移民该岛,奈保尔是印度契约劳工的第三代。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是一个移民国家,先是本土土著,然后是欧洲人、非洲人,再然后是亚洲人。与多种族相对应的是存在着多种文化的“并峙”:欧洲白人文化、非洲黑人文化、亚洲印度和中国文化等;天主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圣公会等教会随处可见。奈保尔18岁以前就生活在这种“拼凑”起来的杂色文化背景中,他想选择却又无法选择,只能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创作去进行完善。
2. 母国——印度。
奈保尔虽然出生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但他的故土却是印度,祖上是正统的印度人,并且属于高等的婆罗门种姓。奈保尔虽然没有直接受过印度教育,但从小就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学习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和观看村民们在露天表演其中几段戏的情形,并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内在的封闭和分裂,“我从小就有两个世界的感觉,一个是外部世界,是那高高的波纹铁门(具有印度特色的建筑)之外的世界;另一个是家里的世界,或无论如何有我祖母的房子的那个世界。这是我们印度种姓制度意识的一种残余,是闭门排外的缘故。它带来一种特殊的自我中心感。我们朝内看,我们打发自己的日子。外部世界一片黑暗,我们什么也打听不到”。
3. 宗主国——英国。
奈保尔在童年时受到父亲的影响,在头脑中慢慢形成了一定的英国概念,他所受的宗主国的殖民教育促进了他对这个国家的向往。1950年奈保尔获得政府奖学金到英国牛津求学,来到他梦想的“世界中心”——英国。他仰慕英国的文化,大量地阅读了欧洲文学的经典,接受了西方个人价值、正义、自由等人文观念,但当他用西方的价值观来审视自己时,他意识到了一种无法摆脱过去又无法真正的融入现在的尴尬境况。他承受着多重身份的噬啮和不同文化的撞击,形成了这样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身份,导致他所创造的作品内容的多样性。
二、心灵回归之旅
1.《米格尔街》。
《米格尔街》是关于西班牙港的一群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和事之间彼此存在着微妙复杂的关系。奈保尔展示的这个世界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市井风情画,他曾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概括为非洲裔黑人文化、欧洲殖民者白人文化、亚洲印度教、伊斯兰文化及混血人的“杂色文化”。他用后殖民主义全新的视角观察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生活,长期的西方殖民主义已经给人们的心灵留下了创伤,后殖民时代面临的问题:经济困顿、政局动荡、种族暴力和文化归属等在他的小说里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奈保尔的作品一方面反映了殖民主义对殖民地造成的严重后果,政治上的迫害、经济上的掠夺、文化上的排挤使得殖民地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进一步落后于西方;另一方面,也是他对殖民主义更深入的反思。
2.《印度三部曲》。
奈保尔出生在一个印度家庭,为了寻求故土文化之根,给自己的创作带来新的“养料”,奈保尔几次踏上了故土印度,写下了著名的“印度三部曲”。对他来说这不仅是回乡之旅,寻求文化之根的寻根之旅,同时也是探索民族的历史和解开自己文化身份心结之旅。在整个“印度三部曲”中,奈保尔对印度有犀利的指责,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奈保尔对印度的认同。尽管西方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支配着奈保尔,在这种视角下的奈保尔无法完整地感觉到纯粹的印度精神,但是,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只不过使他多了一些分析现象的角度。奈保尔毕竟找到了印度文化的感觉,“这种感觉虽然有些陌生和难以理解,但还是不能拒绝或漠视它”,不能割断他与印度的血肉联系。事实上,在奈保尔完成他的“印度三部曲”之后,奈保尔并没有停止文化寻根的路,其后的漫漫几十年中他通过作品向读者指出了“寻根”的结果。
3.《抵达之谜》。
居住在英国的奈保尔并没有“抵达”终点的感觉,他众多关于反省自我旅程的作品充分体现出与英国的距离。在《抵达之谜》(1987)中,奈保尔书写了一个殖民地居民移居到英国后观察的景象以及对自我旅程的回首。奈保尔用不断的回忆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痛苦,初到心中向往的英国时的感受——回到出生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感受——回到母国印度的感受,书中描绘了英国威尔特郡乡村旷野的景色,包括生活在那里的人及他们身上所发生的变化。同时交替穿插着自己写作的历程和外出旅行时的心灵记录。他确认英国是他的第二故乡,威尔特郡给了他“第二个、也是更幸福的童年”,使得他“内心中产生了对它强烈的爱,强烈的超过了我所熟悉的任何其他地方”。但是越是他尽力的观察、靠近,越是突显了他与这个地方的距离,这样做的结果是“叙述者反映了自己还是个陌生人,一个来到威尔特郡乡野的外来者”,奈保尔同时感觉“我已经在这里待得太久”,“我本该作一番彻底的决裂”,在他的意识中他清醒的知道英国不是他的旅途归宿。奈保尔在这里又重复了自己被“扔”出的感觉,梦里他被一场爆炸“扔起来,我仰面倒在地上,倒在一群人的面前,在一条街道上,一个拥挤的房间里,或者什么地方,我被以这种丢脸的姿势仍到一群站着的人中间,把我以睡觉的姿势仍起来,而我却发现自己醒来时就是那个姿势”。这就是奈保尔真实的内心写照,当他醒来时的惊慌和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可想而知了,奈保尔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他的存在是一种被动形成的,他无可奈何地只能接受,旅行世界、浪迹天涯、精神无
着落是他的生活常态。
三、结论
奈保尔认为他和那些出身于帝国中心的作家——毛姆、如劳伦斯等不同,说他们是用旅途中发生的事来在本国背景前确立其帝国身份,而自己却出身于殖民地,在旅行的路上所发现的景致,都有自己的影子,他的眼睛背后也同样有帝国的存在。当他也想在写作中确立自己的身份时,但却困惑于无法给自己身份确切地命名,无法消解的矛盾、悖谬的个人身份问题始终困扰着他,无法平息的焦虑感依然紧贴着文字,他就像个旅人,他进入了城市生活,但却迷失、慌乱。究竟哪里才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呢?或许是他终生的追问。奈保尔只有在旅行的途中才是真实的,他只能生活在一段旅行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Bhabha, Homi K. “Unpacking My Library Again.”The Post-Colonial Questions: CommonSkies, Divided Horizons. Ed. Iain Chambers and Lidia Curti.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2]V.S.Naipaul:Literary Occasions[A].NewYork:Alfred A.Knopf,2003:197.
[3]V.S.奈保尔.米格尔大街[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
[4]V.S.奈保尔.幽暗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M].北京:三联书店,2003.
[5]V.S.奈保尔.抵达之迷[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
[6]V.S.奈保尔.印度:受伤的文明[M].北京:三联书店,2003.
编辑/刘文捷
关键词:文化身份;漂泊者;寻根
“身份”(Identity)一词源自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狭义的“身份”指的是独特的个性特征,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本质差异。广义的“身份”指的是同一性质,是个人与他人、群体联系的共同特征。“身份”是一种建构,它离不开“他者”,是界定“自我”的参照系。如霍米·巴巴谈到:“身份是一种主体间的、演现性的行动,它拒绝公众与私人、心理和社会的分界。它并非是给予意识的一种‘自我’,而是自我通过象征性他者之领域——语言、社会制度、无意识——‘进入意识’的。”因此,“身份”往往是在历史中以“他者”为镜对自身的关照。什么是“文化身份”呢?即诉诸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民族本质特征和带有民族印记的文化本质特征,旨在考察那些在明显不同的文化历史设定的裂缝之间漂移运动的主体——移民、亚文化成员、边缘群体,在全球化中经历急剧社会转型的民族所必然面临的生活重建经验。文化身份是一个族群或个体界定自身文化特点的标志,也是每一个族群或个体安身立命的根本,失去了它,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根”,从而成为流浪者和边缘人。
一、 记忆与现实之旅
1.被殖民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奈保尔1932年出生在英国殖民地加勒比海地区的小岛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他的祖父以契约劳工的形式从印度移民该岛,奈保尔是印度契约劳工的第三代。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是一个移民国家,先是本土土著,然后是欧洲人、非洲人,再然后是亚洲人。与多种族相对应的是存在着多种文化的“并峙”:欧洲白人文化、非洲黑人文化、亚洲印度和中国文化等;天主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圣公会等教会随处可见。奈保尔18岁以前就生活在这种“拼凑”起来的杂色文化背景中,他想选择却又无法选择,只能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创作去进行完善。
2. 母国——印度。
奈保尔虽然出生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但他的故土却是印度,祖上是正统的印度人,并且属于高等的婆罗门种姓。奈保尔虽然没有直接受过印度教育,但从小就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学习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和观看村民们在露天表演其中几段戏的情形,并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内在的封闭和分裂,“我从小就有两个世界的感觉,一个是外部世界,是那高高的波纹铁门(具有印度特色的建筑)之外的世界;另一个是家里的世界,或无论如何有我祖母的房子的那个世界。这是我们印度种姓制度意识的一种残余,是闭门排外的缘故。它带来一种特殊的自我中心感。我们朝内看,我们打发自己的日子。外部世界一片黑暗,我们什么也打听不到”。
3. 宗主国——英国。
奈保尔在童年时受到父亲的影响,在头脑中慢慢形成了一定的英国概念,他所受的宗主国的殖民教育促进了他对这个国家的向往。1950年奈保尔获得政府奖学金到英国牛津求学,来到他梦想的“世界中心”——英国。他仰慕英国的文化,大量地阅读了欧洲文学的经典,接受了西方个人价值、正义、自由等人文观念,但当他用西方的价值观来审视自己时,他意识到了一种无法摆脱过去又无法真正的融入现在的尴尬境况。他承受着多重身份的噬啮和不同文化的撞击,形成了这样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身份,导致他所创造的作品内容的多样性。
二、心灵回归之旅
1.《米格尔街》。
《米格尔街》是关于西班牙港的一群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和事之间彼此存在着微妙复杂的关系。奈保尔展示的这个世界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市井风情画,他曾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概括为非洲裔黑人文化、欧洲殖民者白人文化、亚洲印度教、伊斯兰文化及混血人的“杂色文化”。他用后殖民主义全新的视角观察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生活,长期的西方殖民主义已经给人们的心灵留下了创伤,后殖民时代面临的问题:经济困顿、政局动荡、种族暴力和文化归属等在他的小说里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奈保尔的作品一方面反映了殖民主义对殖民地造成的严重后果,政治上的迫害、经济上的掠夺、文化上的排挤使得殖民地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进一步落后于西方;另一方面,也是他对殖民主义更深入的反思。
2.《印度三部曲》。
奈保尔出生在一个印度家庭,为了寻求故土文化之根,给自己的创作带来新的“养料”,奈保尔几次踏上了故土印度,写下了著名的“印度三部曲”。对他来说这不仅是回乡之旅,寻求文化之根的寻根之旅,同时也是探索民族的历史和解开自己文化身份心结之旅。在整个“印度三部曲”中,奈保尔对印度有犀利的指责,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奈保尔对印度的认同。尽管西方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支配着奈保尔,在这种视角下的奈保尔无法完整地感觉到纯粹的印度精神,但是,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只不过使他多了一些分析现象的角度。奈保尔毕竟找到了印度文化的感觉,“这种感觉虽然有些陌生和难以理解,但还是不能拒绝或漠视它”,不能割断他与印度的血肉联系。事实上,在奈保尔完成他的“印度三部曲”之后,奈保尔并没有停止文化寻根的路,其后的漫漫几十年中他通过作品向读者指出了“寻根”的结果。
3.《抵达之谜》。
居住在英国的奈保尔并没有“抵达”终点的感觉,他众多关于反省自我旅程的作品充分体现出与英国的距离。在《抵达之谜》(1987)中,奈保尔书写了一个殖民地居民移居到英国后观察的景象以及对自我旅程的回首。奈保尔用不断的回忆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痛苦,初到心中向往的英国时的感受——回到出生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感受——回到母国印度的感受,书中描绘了英国威尔特郡乡村旷野的景色,包括生活在那里的人及他们身上所发生的变化。同时交替穿插着自己写作的历程和外出旅行时的心灵记录。他确认英国是他的第二故乡,威尔特郡给了他“第二个、也是更幸福的童年”,使得他“内心中产生了对它强烈的爱,强烈的超过了我所熟悉的任何其他地方”。但是越是他尽力的观察、靠近,越是突显了他与这个地方的距离,这样做的结果是“叙述者反映了自己还是个陌生人,一个来到威尔特郡乡野的外来者”,奈保尔同时感觉“我已经在这里待得太久”,“我本该作一番彻底的决裂”,在他的意识中他清醒的知道英国不是他的旅途归宿。奈保尔在这里又重复了自己被“扔”出的感觉,梦里他被一场爆炸“扔起来,我仰面倒在地上,倒在一群人的面前,在一条街道上,一个拥挤的房间里,或者什么地方,我被以这种丢脸的姿势仍到一群站着的人中间,把我以睡觉的姿势仍起来,而我却发现自己醒来时就是那个姿势”。这就是奈保尔真实的内心写照,当他醒来时的惊慌和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可想而知了,奈保尔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他的存在是一种被动形成的,他无可奈何地只能接受,旅行世界、浪迹天涯、精神无
着落是他的生活常态。
三、结论
奈保尔认为他和那些出身于帝国中心的作家——毛姆、如劳伦斯等不同,说他们是用旅途中发生的事来在本国背景前确立其帝国身份,而自己却出身于殖民地,在旅行的路上所发现的景致,都有自己的影子,他的眼睛背后也同样有帝国的存在。当他也想在写作中确立自己的身份时,但却困惑于无法给自己身份确切地命名,无法消解的矛盾、悖谬的个人身份问题始终困扰着他,无法平息的焦虑感依然紧贴着文字,他就像个旅人,他进入了城市生活,但却迷失、慌乱。究竟哪里才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呢?或许是他终生的追问。奈保尔只有在旅行的途中才是真实的,他只能生活在一段旅行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Bhabha, Homi K. “Unpacking My Library Again.”The Post-Colonial Questions: CommonSkies, Divided Horizons. Ed. Iain Chambers and Lidia Curti.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2]V.S.Naipaul:Literary Occasions[A].NewYork:Alfred A.Knopf,2003:197.
[3]V.S.奈保尔.米格尔大街[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
[4]V.S.奈保尔.幽暗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M].北京:三联书店,2003.
[5]V.S.奈保尔.抵达之迷[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
[6]V.S.奈保尔.印度:受伤的文明[M].北京:三联书店,2003.
编辑/刘文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