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与“忧愁”

来源 :北京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ong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庭坚曰: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纯不欲杂。
   近年来,许多文化朗读节目设立,想借此唤醒人们对于经典书籍的追读和对纸媒的记忆。
   碎片化阅读开始被倡导是因为合理地利用空闲时间,后来电子设备的优化,为这些提供了技术支撑。纸媒开始被唱衰,让人开始思考这背后给人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新媒体时代,我们常常是没有读书的时间或心情,而不是无书可读,这背后是一种时间的焦虑。
   美学大师朱光潜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对于阅读有一段非常好的论述,他谈到了两点读书的方法,其一是对值得读的书至少读两遍,第一遍快读(泛读),第二遍慢读(精读);其二则是必须要记笔记,因为不但能帮助记忆,而且能刺激思考,读得更积极。
   阅读经典书籍是直接向作者接触,跟随他笔下去感受作者想传达的思想以及故事结构,认同与否都非绝对化,寓意深刻都让人深思。但并非所有的书本都值得阅读。近年来盛行的“成功学”与鸡汤式读物,虽然市场前景十分可观、看完容易让人有代入感和认同感,但其本质是急功近利的。他们或许并不懂得生活,却妄图以自己片面的个人经历扩大性夸大。因此,市面上良莠不齐的纸质读物,并非每本都会使人真正受益,其中需要辨别的,不仅是销量,更是含金量。
   而如今阅读危机的实质是,人们由于缺乏以专注阅读为主要形式的精神深呼吸,而陷入被大量信息垃圾围困的心灵缺氧状态。刚看了五分钟电子书,就被弹出的新闻链接吸引了注意力。这一分钟还在为某一公共事件激愤不已,下一分钟可能就因为某个段子开怀大笑。我们通过电子屏幕阅读的方式获取来的信息量大而却不精,还消磨了我们思考的能力,麻木了我们的阅读愉悦感,扭曲了我们对时间的认知和感觉。照这个趋势,未来人类的心智结构或将改变,变得像金鱼一样只有7秒钟的记忆。同时,由于缺乏深度的内心体验,网络时代人们的精神气质开始变得雷同。如果说在传统的阅读模式下,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在网络阅读模式下,一个段子在一千个人口中只有一个讲法。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说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碎片化的阅读也出现两极的现象。利用各大网络平台传播的,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会消磨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从而造成拖延、不自律等恶习。阅读时也需有辨别力。微博、微信等微时代盛行,阅读由原先严肃的纯文学拓展到形式多样的网络读物。网络读物根据不同的受众人群,制定出“人生哲理”式的故事,有些售卖厚黑学,有些关注女权主义,诸如此类,其叙事手法与写作意图都值得推敲,而稍不加辨别,人就容易陷进去并且深以为然,这样管中窥豹从而变得固执己见。社会事件的发酵与引导传播,开始变得依靠变成了资本运作,这就无法保证阅读品质。阅读后也如荷叶上泻过的水,除了时间流逝,对人毫无痕迹,徒增愤懑和急需宣泄的风气。
   阅读本身是一件私人且主观的事,由于社会身份不同和社会经历不同,所感兴趣的方向不同,对于阅读的方式也不同,实在难以统一。并非某个人或某些人大声疾呼,就可以改变当下阅读匮乏的现象。对此,根据不同的阅读情况,我们也要不同分析。正如媒体评论家尼尔波斯特曼所说,印刷品是“所有话语的模型,隐喻和尺度”。与印刷书籍的共鸣,它们的线性结构以及它们对我们注意力的要求,触及我们继承的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网络生活使我们成为一个不同类型的读者,一个犬儒的人。过分的便捷化、舒适化、趣味化、碎片化,绝对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灾难。缺少主动阅读,读书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憂愁”是共生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阅读并非是存在即合理的事情,除了个人对阅读的喜欢与坚持,更需要社会引导。从社会大环境下,我们选择阅读的书籍可以尊崇国学大师,或是倡导多读经典。整治杂乱无章的社会市场,让一些腐蚀人思想和歪门邪理的读物消失。其二,对于阅读方式的倡导。我们并非下定决心才去行动才能改变自己,而是用行动改变思想。今日畏难惧难,害怕自己不能坚持阅读等等理由,只要你打开书试着去阅读,便能获得沉下心做好一件事的力量。我们倡导阅读,希望阅读根治人,在困惑的时候帮助我们佐证思想,这一切都因为阅读可以让我们正视自己,探寻生活本质和扩展生活外延。
   阅读是心灵的氧吧,读书读得可以把周围这个世界都忘了,可以把别的事情都耽搁了,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阅读。阅读可以塑造民族的脊梁,重视阅读便是重视精神培养。英国诗人多恩说:“一个书店倒闭毕竟跟一个饭馆倒闭不一样,如果没有人买书,也没有人卖书,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完了。”
   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的阅读,我们不仅要善于分辨信息,更要让阅读培植心中一片净土。
   我特别执念于捧着纸质的报刊版本阅读的感受,这个执念可能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牢牢地占据了我的内心,我更希望创造这样一个可以让自己独处、让自己独立思考的环境。
其他文献
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人,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的鼻祖”。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语言学的基础课程,无论是研究汉语还是英语、法语、日语,索绪尔的理
不一样的铁钉  妈妈的胯骨上置入过一枚铁钉  火化时,我连同骨灰一起捧   回了家  下葬的时候,我把它偷偷拿走  瘸腿的妈妈,从此就可以健   步如飞了  三十年后我的腰椎上也被置   入六枚铁钉  我是妈妈的延续  我忘了  妈妈的小名叫铁妞  现在,妈妈身上的铁钉  缝隙里藏着骨灰  而我取出来的铁钉,沾着陈   旧的血迹  这是一条温暖的血带啊  两种材质不同的铁钉  就这样并排放在了一起
期刊
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的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使鹿鄂温克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民族发展中产生的。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人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方式决定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以锻炼
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与其教学活动密切关联,并在整个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建构主义提倡学习者自我学习及主动学习,这也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所欠缺的.本文将以建构主义理
开场白:《评说档案演讲比赛中的阴盛阳衰》从本期拉开帷幕,欢迎读者来稿,特别期盼参赛选手现身说法,因为你们是参与者、亲历者,往往有更多的发言权。杨馨珠(演讲比赛二等奖):
中的台词,无论是独白还是对话甚至歌词,都被给予个性化、简洁化的艺术深加工,使观众可以透过简简单单的台词读懂人物的心理,更进一步理解影片主题.
文章通过对小红帽这个广为流传的文本进行分析,讲述其文学形象在历史中的嬗变,并进一步发掘出在今天文学研究中关于民间文学所存在的一些过度阐释的现象,并与西方反对阐释理论相
社会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全方位意义深远的影响,现代社会中“碎片化”方式已成为一种生活常态即是影响之一。纵横交错的网络电波、眼花缭乱的新媒体,将人们的阅读时间揉成碎片,静静坐下来阅读的时间减少了,即便是大学教授也不得不重视在碎片时间里进行阅读与研究。但根据一项针对大学生的碎片化阅读的研究表明,这种长时间停留在文本表层的阅读方式,会令人产生思维的惰性,进而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愿积极主动解决问题。原本我
期刊
焦竑是明代杰出的学者、文学家、藏书家,他的传世诗文被中华书局出版的《澹园集》囊括殆尽。本文根据明代文献,辑录了焦氏二篇佚文,加以考证。这二篇佚文对于我们认识焦竑的散文
白先勇的(延续了前期作品中的“放逐”主题,他受存在主叉的影响,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展开了对荒谬社会的严肃思考和尖锐批判,“本质主义”对人的压抑使“青春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