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5细胞上LMW—BCGF受体的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低分子量B细胞生长因子(LMW—BCGF)和B细胞表面特异受体结合而诱导活化B细胞增殖。本文报道使用125Ⅰ标记的LMW—BCGF(125Ⅰ—BCGF)初步研究了对LMW—BCGF特异反应的人活化B细胞株3D5细胞上相应的受体。125Ⅰ—BCGF特异地和3D5细胞结合,结合的125 I—BCGF在30分钟内达到饱和。Scatchard分析显示3D5细胞上有高亲和力(Kd=2.77×10-12mol/L,每个细胞有1.44×103个受体位点)和低亲和力(Kd=5.73×10-10mol/L,每个细胞有1.97×104个受体位点)两类LMW—BCGF受体。共价交联实验提示LMW—BCGF可能和3D5细胞表面分子量分别为98kD和50kD的两个蛋白链结合。

其他文献
Q热立克次体七医株DNA经限制性内切酶PstI完全酶切后与质粒pAT153连接,获重组子200个。经筛选后,将重组子pCY31中的3.0kb插入片段扩增,纯化后,标记光敏生物素制成探针。将此探针分别与Q热立克次体七医株,新桥株、Ys-8株、Henzerling株DNA和斑疹伤寒立克次体马德里E株,斑点热立克次体国内分离的054株、精河株及北亚立克次体246株DNA进行杂交。用亲和素-碱性磷酸酶系统
在1989年5~10月,从北京市西城区3个医院的110名腹泻病患者的粪便中分离出110株大肠埃希氏菌,未发现已知的其他肠道病原菌。从上述的110株大肠埃希氏菌的质粒分析中发现有77株(占70%)携带至少一个分子量为60MD的大质粒。我们利用HeLa细胞粘附试验检测了其中的71株菌。结果有36株证明是肠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即EAggEC。这些菌株构成含有大质粒的大肠埃希氏菌的54.9%,占分离出的所
从纯化登革病毒2型(DV2)样品中提取核酸,经鉴定为DV2RNA。通过逆转录(RT)反应合成cDNA,合成效率约12.3%。在分析16株DV2E基因序列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寡核苷酸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DV2E基因第1~476核苷酸(nt)片段进行了体外扩增。应用琼脂糖电泳、HinfI酶切、标记DV2 cDNA探针杂交等证明扩增产物为DV2特异片段。在国内首次建立起D
期刊
本文报道使用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酶免疫测定法(简称ABC-ELISA)检测弓形体病抗体,以提高对弓形体病患者的检出率。並和IHA、PPA-ELISA作对照,对其重复性、特异性及敏感性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BC-ELISA敏感性最高,分别为IHA的4~8倍,为PPA-ELISA的1~2倍。並有较好的特异性,是弓形体病诊断中有发展前途的方法。
期刊
期刊
期刊
我们用Western Blot Analysis和Northern Blot Analysis定量观察了提纯的C1q、新鲜小鼠血清及灭活小鼠血清等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C1q分泌和细胞内C1q 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同源的小鼠C1q对小鼠巨噬细胞C1q的合成与分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异源的人C1q对小鼠巨噬细胞C1q的合成与分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从实验结果推测血清中游离C1q很可能是C1q合成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