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应用文写作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作为信息载体和传递工具的应用文,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对《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研究是当今职业教育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需要,是职业教育为国家和社会经济繁荣发展而服务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的问题和不足
1. 课程设置与岗位实际相脱离的尴尬。教材例子与专业、行业脱离,学生认知过程抽象、脱离实际。目前,应用文写作教材例子陈旧,仍采用多年前政府的公文、某公司的例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对其行业不熟悉,不能代入作者的立场和角色去理解。课程的内容不能适应行业、岗位工作实际需要。当工作过程中需要结合行业、岗位需要书写应用文时,学生不懂得举一反三,无从下手。而纸笔手写教学练习无法满足无纸化办公对应用文写作新的时代要求。现在无论是个人事务交流还是企业单位都使用无纸化办公,应用文要适应网络和电脑的特点编辑和处理文件。
2. 写作学习之难与网络抄袭之易的尴尬。通过网络搜索,可以浏览和下载不同类型的应用文范文,许多学生抄袭现象较严重。一方面,自己花时间构思和学习应用文的写作内容、用词、结构、材料、格式以及辨别应用文文种之间的差别是个费时耗力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对自己的写作不自信,文化基础不扎实,学习应用文的艰难与网络抄袭的简易,使许多学生都选择了网络之便。
3. 教学模式僵化与学生求变求新的尴尬。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采用例子分析法较多,教学手段落后,课堂上要求学生记笔记。许多年纪较大的教师只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讲授。年轻教师因专业限制,对于多媒体教学往往局限于简单的PPT课件,且设计单调无趣。如今的高职学生都是“90后”,对电脑、网络很熟悉,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他们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课堂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男同学往往不愿意按照老师的要求记笔记,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由于学生的文化基础偏离教师预想,也使得练习、考试的成绩达不到老师的期望,学生对老师的不满和意见也较多,这都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4. 有限的课时与丰富的教学内容的尴尬。各高职院校不太重视应用文写作课程,要么不开设,要么课时相当少。应用文文种繁多,教师只能挑选部分文种来讲授。在有限的课时里,如果安排在课内写作实践,讲授的文种数量就会减少,却有利于任务驱动法、情境模拟法教学模式的开展,并能及时讲解并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果安排在课外,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写作情况,学生抄袭严重,课堂单纯理论讲授沉闷、抽象,达不到“做中学”的效果。
5. 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尴尬。受院校条件限制或教师自身能力限制,部分教师仍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硬性让学生记笔记、填鸭式教学方法和严师出高徒式的高压式教育等,这样的教学方法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原来的考核采用期末考核,后来改革为“平时成绩 期末成绩”的考核方式,期末成绩占50%以上。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改革,应该更注重平时考核,考核的方式应更科学和多样化。
6. 写作需要文化底蕴与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尴尬。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特别是语法知识缺乏。应用文写作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这些恰恰都是高职学生最缺乏的基础。因此,学生写应用文时不知从何入手,不知如何组织材料,不知如何表达,自信心不足,对课程提不起兴趣。
7. 教师队伍知识体系单一与写作内容专业多样化的尴尬。不少学校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缺乏中间年龄段,不能做到老中青合理搭配。教师知识体系较单一,但要负担起各种专业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师都因对专业认识的局限,对学生的指导无法深入和到位。文科教师在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软件开发、网页设计时,将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之中显得力不从心,故而教师有必要与时俱进,加强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学习。
8. 节约教育成本与课程教学需要支持和保障的尴尬。学校非常重视专业建设,但往往忽视或忽略公共基础课的建设,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进程和发展较缓慢。为节约教育资源及成本,应用文写作课程按不少于70人的标准安排合班上课,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对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意见
1. 结合行业、岗位实际设置课程的内容和课时,编订针对性、实践性强的专业教材或具有鲜明特色的自编教材。更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工作过程导向;以专业需求为核心,优化课程内容;以项目为载体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设计,以教学做一体化、岗位目标、任务驱动为导向;根据高职人才培养要求设计课程教学标准,重构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体系的意义,要兼顾品德、审美等人文素质,必须回到重视人文的层面上来。
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观念,采用多样化的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升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动机。正确使用网络资源,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防止互相抄袭。
3.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基础,拓展学习的空间和时间,适应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寻求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4. 完善课程考核机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安排课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教学内容,全方位考查学生。加强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拓展课外实训平台,通过网络学习拓展教学空间。
5. 提升教师素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模式多样化、增加灵活性,目前取得一定效果的教学模式有情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项目导向教学、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
6. 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建设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注重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7. 学校重视和给予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确立应用文写作学科的重要地位,职业学校应该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供支持。
8. 把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引入应用文写作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声、文、图、像于一体,如果把它运用到应用文写作教学中,会因其教学灵活性、内容丰富性、形式新颖性等特点而受到学生的青睐,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师还可充分利用现在最新的微课、慕课形式,或自主研发一些网络系统、手机应用软件和学习光盘等,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责任编辑魏文琦
一、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的问题和不足
1. 课程设置与岗位实际相脱离的尴尬。教材例子与专业、行业脱离,学生认知过程抽象、脱离实际。目前,应用文写作教材例子陈旧,仍采用多年前政府的公文、某公司的例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对其行业不熟悉,不能代入作者的立场和角色去理解。课程的内容不能适应行业、岗位工作实际需要。当工作过程中需要结合行业、岗位需要书写应用文时,学生不懂得举一反三,无从下手。而纸笔手写教学练习无法满足无纸化办公对应用文写作新的时代要求。现在无论是个人事务交流还是企业单位都使用无纸化办公,应用文要适应网络和电脑的特点编辑和处理文件。
2. 写作学习之难与网络抄袭之易的尴尬。通过网络搜索,可以浏览和下载不同类型的应用文范文,许多学生抄袭现象较严重。一方面,自己花时间构思和学习应用文的写作内容、用词、结构、材料、格式以及辨别应用文文种之间的差别是个费时耗力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对自己的写作不自信,文化基础不扎实,学习应用文的艰难与网络抄袭的简易,使许多学生都选择了网络之便。
3. 教学模式僵化与学生求变求新的尴尬。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采用例子分析法较多,教学手段落后,课堂上要求学生记笔记。许多年纪较大的教师只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讲授。年轻教师因专业限制,对于多媒体教学往往局限于简单的PPT课件,且设计单调无趣。如今的高职学生都是“90后”,对电脑、网络很熟悉,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他们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课堂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男同学往往不愿意按照老师的要求记笔记,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由于学生的文化基础偏离教师预想,也使得练习、考试的成绩达不到老师的期望,学生对老师的不满和意见也较多,这都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4. 有限的课时与丰富的教学内容的尴尬。各高职院校不太重视应用文写作课程,要么不开设,要么课时相当少。应用文文种繁多,教师只能挑选部分文种来讲授。在有限的课时里,如果安排在课内写作实践,讲授的文种数量就会减少,却有利于任务驱动法、情境模拟法教学模式的开展,并能及时讲解并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果安排在课外,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写作情况,学生抄袭严重,课堂单纯理论讲授沉闷、抽象,达不到“做中学”的效果。
5. 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尴尬。受院校条件限制或教师自身能力限制,部分教师仍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硬性让学生记笔记、填鸭式教学方法和严师出高徒式的高压式教育等,这样的教学方法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原来的考核采用期末考核,后来改革为“平时成绩 期末成绩”的考核方式,期末成绩占50%以上。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改革,应该更注重平时考核,考核的方式应更科学和多样化。
6. 写作需要文化底蕴与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尴尬。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特别是语法知识缺乏。应用文写作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这些恰恰都是高职学生最缺乏的基础。因此,学生写应用文时不知从何入手,不知如何组织材料,不知如何表达,自信心不足,对课程提不起兴趣。
7. 教师队伍知识体系单一与写作内容专业多样化的尴尬。不少学校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缺乏中间年龄段,不能做到老中青合理搭配。教师知识体系较单一,但要负担起各种专业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师都因对专业认识的局限,对学生的指导无法深入和到位。文科教师在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软件开发、网页设计时,将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之中显得力不从心,故而教师有必要与时俱进,加强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学习。
8. 节约教育成本与课程教学需要支持和保障的尴尬。学校非常重视专业建设,但往往忽视或忽略公共基础课的建设,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进程和发展较缓慢。为节约教育资源及成本,应用文写作课程按不少于70人的标准安排合班上课,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对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意见
1. 结合行业、岗位实际设置课程的内容和课时,编订针对性、实践性强的专业教材或具有鲜明特色的自编教材。更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工作过程导向;以专业需求为核心,优化课程内容;以项目为载体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设计,以教学做一体化、岗位目标、任务驱动为导向;根据高职人才培养要求设计课程教学标准,重构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体系的意义,要兼顾品德、审美等人文素质,必须回到重视人文的层面上来。
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观念,采用多样化的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升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动机。正确使用网络资源,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防止互相抄袭。
3.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基础,拓展学习的空间和时间,适应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寻求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4. 完善课程考核机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安排课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教学内容,全方位考查学生。加强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拓展课外实训平台,通过网络学习拓展教学空间。
5. 提升教师素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模式多样化、增加灵活性,目前取得一定效果的教学模式有情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项目导向教学、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
6. 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建设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注重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7. 学校重视和给予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确立应用文写作学科的重要地位,职业学校应该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供支持。
8. 把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引入应用文写作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声、文、图、像于一体,如果把它运用到应用文写作教学中,会因其教学灵活性、内容丰富性、形式新颖性等特点而受到学生的青睐,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师还可充分利用现在最新的微课、慕课形式,或自主研发一些网络系统、手机应用软件和学习光盘等,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责任编辑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