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在鼻整形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鼻整形手术较复杂且患者通常期望值较高,多种因素影响了术后疗效的判定。医患双方若能在手术前后客观评价鼻部情况,将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大有裨益。本文详细归纳了与鼻整形术相关的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在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总结各种量表的特性并进行评价,以期为鼻整形术后疗效评估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初步建立适合北京部分社区健康中老年人非空腹状态餐后4 h血清甘油三酯(TG)的参考区间,为餐后血脂代谢异常的判断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健康体检中老年人369名,受试者禁食12 h后于次日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液标本,随后进食符合本地膳食习惯的标准早餐,并于进食后4 h再次采集静脉血液标本。使用AU582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餐后4 h的血清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高甘油三酯血症已成为我国急性胰腺炎发病的第二大原因。研究发现,高甘油三酯对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包括复发)、疾病急性期严重程度以及后期胰腺修复均具有明确的影响。然而,当前高甘油三酯血症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多集中于游离脂肪酸、胰腺微循环障碍、钙超载、氧化应激、基因多态性等方面。在临床诊疗方面,也缺乏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手段,有待进一步研究。
2019年12月以来武汉市发现多起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后经研究证实引起该肺炎的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新型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2019-nCov的核酸检测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的必要指标之一,但最近中日友好医院出现的"三阴"病例,以及杭州报道1例7次核酸检测前6次均为阴性的病例,导致临床医生对2019-nCov核酸检测的价值产生了很
2019年12月暴发于湖北省武汉市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20年1月20日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2020年1月18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二版)》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列为确诊标准,规范临床实验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操作流程成为当务之急,有必要制订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临床实验室操作规范,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目的建立尿液游离型和分馏型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包括甲氧基肾上腺素MN、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统称MNs)临床界值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诊断效能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180例非嗜铬细胞瘤患者及54例嗜铬细胞瘤(PCC)患者尿液游离型和分馏型MNs分别进行检测,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建立不同形式MNs临床界值(cut-off值),评估并比较游离型、分馏型、总MNs诊断效能。结果(
本文报道了我科收治的1例颈内动脉瘤病例,患者首诊主诉咽痛,初诊为"扁桃体周围脓肿",穿刺未见明显脓性分泌物,完善咽部增强CT后诊断为颅外段颈内动脉瘤。于血管外科行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症状改善。随访30个月无异常。
期刊
目的分析总结耳后入路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经验,探讨此术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12月,在北京和睦家医院采用无注气耳后入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5例,其中男1例,女4例,年龄18~37岁。其中1例为甲状腺癌甲状腺全切除术后颈部淋巴结复发。分析总结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5例患者中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1例,甲状腺全切除术3例,4例行颈侧清扫术,1例术中中转。5例病理均
本文报道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例因"左颈根部包块1年,声嘶半年,咯血、吞咽梗阻10天,呼吸困难1周"入院的70岁男性患者,入院后因Ⅲ度喉梗阻,急诊行气管切开。CT示甲状腺占位病变,累及气管左侧壁、喉及下咽。彩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完善术前准备后全麻手术治疗,气管-喉-下咽缺损处使用改良颈横动脉皮瓣修复。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左颈部淋巴结(7/23)转移。诊断
期刊
功能性鼻整形是通过调整鼻部的解剖结构来改善鼻通气功能,同步改善外鼻的面部表情及美观功能的手术技术。本文围绕"鼻外伤畸形"这一专病,结合大量的国内外文献,阐述了功能性鼻整形术的各种要点,详细叙述了鼻骨骨折、鼻眶筛骨折、鼻中隔骨折和偏曲、外伤后鼻畸形和鼻瓣区畸形5种疾病,同时介绍了在行功能性鼻整形术前后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评估方法。
期刊
本文报道了1例发生于咽旁间隙的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病理检查为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镜下检出瘤组织包绕神经。随访5个月症状无复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