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的心理处于发展的初期,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学生都期望获得教师的关注、尊重和爱。本文探讨在学校教育与教学活动中,教师倾注对学生的关怀与爱,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以爱生为本对学生的不良心理情况做出分析和疏导,并适时做出处理,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一、 前言
在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着各种问题,若学生个人的心理问题自我调节不当,家长和教师缺乏疏导,积压的心理问题会进一步发酵而影响着其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引起更大的心理问题。为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以下尝试在学校的教育中以爱生为本,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分析心理问题和探讨解决方案,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地发展。
二、 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及意义
小学生的心理处于发展的初期,还不成熟,主要表现有:情绪与情感的敏感性强、情绪与情感波动大容易走极端、意志薄弱容易受到挫折。小学生的意志薄弱,其意志表现为从低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可从其自觉性、坚定性、自制力和果断性四个方面可对其意志情况做出判断。因此,针对其特点进行心理教育意义重大,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 教育教学与爱伴行,养成学生健康心理
根据马斯诺需要层次而言,小学生在父母的呵护和教师的关怀下,解决了底层的食物、休息等生理需要,因此小学生更渴望得到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这表现在家庭和学校中学生期望受到爱护和关注。在学校的集体教育活动、班级的教育和教学活动安排中,应尽可能考虑关注全体学生、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
(一) 让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感受学校的关怀,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有利环境
学校的校园环境和文化環境在设计之初,要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怀。校园环境中的建筑风格应适合于小学生,偏向于活泼、明快、简约和实用的特点;学校建筑和教学设备设施应要考虑学生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如走廊护栏要加高以保障学生的安全,楼梯阶梯的高度要降低方便低年级的学生行走,采用圆角课桌以防止学生意外碰撞等。在校园文化环境设置时,如学校的标语、宣传橱窗、学习园地等文化内容,要从关怀学生的角度进行设置。让学生置身于学校时能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合适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心理。
(二) 让学生在学校活动中体会教师的爱护,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锻炼机会
在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会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活动,如学校运动会、升旗集会、文艺晚会、书画比赛、黑板报评比、文明班评比等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教师应耐心指导与爱护学生,让学生在参与活动时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坚毅、自信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可考虑通过以下的措施组织学生解决活动问题。一是在组织活动时,教师指导学生参与设计活动的实施方案,注意观察学生在设计和安排活动时存在的问题,在学生遇到问题瓶颈时给予适当的指引。二是活动内容要遵循以学生为本进行设计,在活动中考虑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适时地进行心理引导,避免学生留下不良的心理。三是制定活动期间要对意外的情况做出处理预案。
如在举行学校运动会时,要充分考虑突发情况,对意外受伤、发病等情况要为学生准备好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案。三年级有一个学生王刚,在学校运动会上参与了400米跑步,由于准备不足,腿部意外受伤,放弃了比赛。老师和班上其他同学,及时地把他送到医院处理。由于受了伤放弃了比赛,王刚同学显得心情很低落,处理好伤回到班级上课后显得闷闷不乐。老师看到此情景给王刚做了心理疏导,在班级中表扬了他乐于参与集体活动,尽管意外受伤,但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的精神值得学习。由于腿受伤行走不便,老师和同学们主动帮王刚打开水,辅导受伤期间落下的课程,很快王刚的腿好了,人也越来越开朗、活泼了。学生参与学校活动,对学生来说不管结果如何,对其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锻炼的机会。
(三) 让学生在班级学习活动中互助互爱,为学生的情感发展创建条件
小学生多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学习活动,在校中学生在班级学习的时间最长。小学生心理处于敏感期和成长期,在班级的学习活动中,难免会产生心理问题。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引导学生在班级学习和集体活动中相互帮助,相互爱护,建立和谐的班集体,让学生在班级中通过集体的力量调节个人的心理问题。同时,学生在互助互爱的和谐环境中成长,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发展,养成上进、乐观的健康心理。
对学生来说,每一次考试都会给他们带来压力,考试的成绩揪动着学生的心,同时也牵动着家长的心。对于小学生来说,考试成绩影响着其情绪和对学习的态度。杨娟同学是班级的中层生,其成绩在班中排名在20-30名左右,最近一次考试排名下滑到40多名,杨娟同学心情很低落,神情有点恍惚。老师找杨娟同学谈心了解情况,从交谈中知道前段时间杨娟的妈妈生病住院了,爸爸在医院照顾妈妈,杨娟惦记着妈妈无心听课,导致成绩下降,这让杨娟心情更低落。老师对杨娟进行开导,鼓励她要更努力学习,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不要让生病的妈妈担心。同时让班级的同学一起在学习上帮助杨娟,在同学的帮助下杨娟感受到同学间的互助互爱,落下的功课也补回来了,在家里主动帮忙照顾好妈妈,人也更开朗了。互助互爱的班级环境更能激发人的情感的发展,对养成学生健康的心理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 结束语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分析小学生心理特点,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时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密切关注小学生心理变化,对发现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给予适时的疏导。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时,教师应倾注更多的耐心与爱,在爱的教育下学生更容易养成健康心理,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梅静.心理健康教育C证教程[M].广州: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2007:16,39.
[2]王玲.心理健康教育B证教程[M].广州: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2008:59-73.
[3]武绛玲著,史瑞武主审.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1-162.
作者简介:
曾媚,广东省罗定市,广东省罗定市罗城镇城中小学。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一、 前言
在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着各种问题,若学生个人的心理问题自我调节不当,家长和教师缺乏疏导,积压的心理问题会进一步发酵而影响着其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引起更大的心理问题。为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以下尝试在学校的教育中以爱生为本,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分析心理问题和探讨解决方案,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地发展。
二、 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及意义
小学生的心理处于发展的初期,还不成熟,主要表现有:情绪与情感的敏感性强、情绪与情感波动大容易走极端、意志薄弱容易受到挫折。小学生的意志薄弱,其意志表现为从低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可从其自觉性、坚定性、自制力和果断性四个方面可对其意志情况做出判断。因此,针对其特点进行心理教育意义重大,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 教育教学与爱伴行,养成学生健康心理
根据马斯诺需要层次而言,小学生在父母的呵护和教师的关怀下,解决了底层的食物、休息等生理需要,因此小学生更渴望得到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这表现在家庭和学校中学生期望受到爱护和关注。在学校的集体教育活动、班级的教育和教学活动安排中,应尽可能考虑关注全体学生、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
(一) 让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感受学校的关怀,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有利环境
学校的校园环境和文化環境在设计之初,要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怀。校园环境中的建筑风格应适合于小学生,偏向于活泼、明快、简约和实用的特点;学校建筑和教学设备设施应要考虑学生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如走廊护栏要加高以保障学生的安全,楼梯阶梯的高度要降低方便低年级的学生行走,采用圆角课桌以防止学生意外碰撞等。在校园文化环境设置时,如学校的标语、宣传橱窗、学习园地等文化内容,要从关怀学生的角度进行设置。让学生置身于学校时能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合适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心理。
(二) 让学生在学校活动中体会教师的爱护,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锻炼机会
在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会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活动,如学校运动会、升旗集会、文艺晚会、书画比赛、黑板报评比、文明班评比等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教师应耐心指导与爱护学生,让学生在参与活动时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坚毅、自信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可考虑通过以下的措施组织学生解决活动问题。一是在组织活动时,教师指导学生参与设计活动的实施方案,注意观察学生在设计和安排活动时存在的问题,在学生遇到问题瓶颈时给予适当的指引。二是活动内容要遵循以学生为本进行设计,在活动中考虑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适时地进行心理引导,避免学生留下不良的心理。三是制定活动期间要对意外的情况做出处理预案。
如在举行学校运动会时,要充分考虑突发情况,对意外受伤、发病等情况要为学生准备好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案。三年级有一个学生王刚,在学校运动会上参与了400米跑步,由于准备不足,腿部意外受伤,放弃了比赛。老师和班上其他同学,及时地把他送到医院处理。由于受了伤放弃了比赛,王刚同学显得心情很低落,处理好伤回到班级上课后显得闷闷不乐。老师看到此情景给王刚做了心理疏导,在班级中表扬了他乐于参与集体活动,尽管意外受伤,但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的精神值得学习。由于腿受伤行走不便,老师和同学们主动帮王刚打开水,辅导受伤期间落下的课程,很快王刚的腿好了,人也越来越开朗、活泼了。学生参与学校活动,对学生来说不管结果如何,对其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锻炼的机会。
(三) 让学生在班级学习活动中互助互爱,为学生的情感发展创建条件
小学生多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学习活动,在校中学生在班级学习的时间最长。小学生心理处于敏感期和成长期,在班级的学习活动中,难免会产生心理问题。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引导学生在班级学习和集体活动中相互帮助,相互爱护,建立和谐的班集体,让学生在班级中通过集体的力量调节个人的心理问题。同时,学生在互助互爱的和谐环境中成长,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发展,养成上进、乐观的健康心理。
对学生来说,每一次考试都会给他们带来压力,考试的成绩揪动着学生的心,同时也牵动着家长的心。对于小学生来说,考试成绩影响着其情绪和对学习的态度。杨娟同学是班级的中层生,其成绩在班中排名在20-30名左右,最近一次考试排名下滑到40多名,杨娟同学心情很低落,神情有点恍惚。老师找杨娟同学谈心了解情况,从交谈中知道前段时间杨娟的妈妈生病住院了,爸爸在医院照顾妈妈,杨娟惦记着妈妈无心听课,导致成绩下降,这让杨娟心情更低落。老师对杨娟进行开导,鼓励她要更努力学习,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不要让生病的妈妈担心。同时让班级的同学一起在学习上帮助杨娟,在同学的帮助下杨娟感受到同学间的互助互爱,落下的功课也补回来了,在家里主动帮忙照顾好妈妈,人也更开朗了。互助互爱的班级环境更能激发人的情感的发展,对养成学生健康的心理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 结束语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分析小学生心理特点,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时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密切关注小学生心理变化,对发现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给予适时的疏导。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时,教师应倾注更多的耐心与爱,在爱的教育下学生更容易养成健康心理,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梅静.心理健康教育C证教程[M].广州: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2007:16,39.
[2]王玲.心理健康教育B证教程[M].广州: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2008:59-73.
[3]武绛玲著,史瑞武主审.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1-162.
作者简介:
曾媚,广东省罗定市,广东省罗定市罗城镇城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