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到底为了什么?职业教育承载着何等使命?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其最终归宿又是什么?这是回答职业教育功能与价值的基本追问。如果说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那么也未免高估了职业教育的能力。有人也会说,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区分于普通教育的特色所在,那么我要问,难道普通(高等)教育就没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功能这一项吗?
凡学过教育学专业或接触过教育学教材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在大多数教育学教材关于教育功能这一章里,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是其社会功能的重要方面,并没有将经济功能的地位看低于其他功能。反过来说,难道职业教育就没有政治功能、文化功能,乃至个体功能了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职业教育的功能却是完整的。然而,正如梁卿博士所言,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并不是职业教育的真正的功能,他们仅仅是通过个体功能而实现的间接功能。或者说,职业教育的这诸多所谓的社会功能乃是其假功能。如果这样的话,笔者认为,职业教育真正的本体功能乃是实现职业人的健全发展。
因此,我们倡导职业教育应直接关注职业人格的发展,以职业人格的健全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因而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也就是实现职业人格的健全而完满发展。
如果说康德的集“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判断力”于一体的真、善、美统一的“完人”是一般教育归宿的话,那么小原国芳所追寻的犹如庭院中盛开的大波斯菊花一样的“全人”则是职业教育的最终归宿。在小原国芳看来,“全人”的发展之所以像菊花一样盛开,就在于他拥有“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生活”六片质地丰厚的花瓣,它们分别朝向于真、善、美、圣、健、富六个方面的发展。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理论正是在康德的“完人”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在承认真、善、美是教育绝对价值的基础上,增加了圣,并将圣作为绝对价值中的最高价值,而将健和富作为实现绝对价值的工具价值或手段价值。他进一步论述到,作为实现生活富裕的劳作教育乃是“真正的教育”,是“全人的教育”,因为劳作教育不仅可以增加经济财富,而且可以实现六种教育的综合健全发展。这里的劳作教育,就是职业教育。
因此,我们今天的职业教育本身就应该是“全人的教育”。而在当下过分追求经济功能的工具主义背景下,我们应打破假功能的僭越,实现本真功能的回归,确保职业人的人格的健全发展。有人会问,即使说经济社会功能作为职业教育的功能价值是一种假功能的话,那么退一步说,职业教育的个体经济功能总算做经济功能的一个表现吧!诚然,职业教育的个体经济功能是职业人个体生命之存续的最为基本的条件。也就是说,要想确保职业人之人格的健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职业人首先应作为自然人而在这个世界上活下来,要有口饭吃,有件衣服御寒,有个住所挡风……。这些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乃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为低层次的需要。只有在这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个人才能考虑更高基础上的需要,进而朝向自我实现和人格的健全发展。这就是小原国芳所强调的生活“富”的重要性。
说到这里,我们便可知晓为什么当下中国的职业教育问题重重了。或者说经济取向、或者说就业导向、或者说技能培养……。是的,在当前,一方面,国民整体尚不富裕;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用人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致使广大的职业院校毕业生更为关注能够混口饭吃的一技之长,而企业也更为关注能够直接创造劳动价值的技术能力,进而使得无论学生本人还是用人单位都对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伦理素养、审美情趣、职业信念乃至身体健康关照甚弱。然而,小原国芳告诉我们,我们不能作为经济财富创造的工具,我们要站的更高、走的更远,在实现生活一定富裕的基础上实现人格的健全发展。“我们应该成为财富的主人,而不应为财富所役使”。
而事实上,我们并不一定非得等到财富创造一定程度的时候再去实现职业人其他能力素养的发展。我们完全可以将真、善、美、圣、健等要素与富协同发展,要劳作体验中实现人格的完满发展。而在小原国芳看来,这也是可能的。因为,真正的智能开发只有在劳作体验的思考中,才能实现,真正的意志品质等美德,也只有通过劳作实践获得,劳作活动和劳动创造本身就是美,劳动的过程更可以锻炼健康的身体。因此,职业教育足可以与人格的健全发展相伴而生,职业教育也完全可以将知识的传授、道德的训育、审美的培养、信念的塑造、身体的锻炼蕴于职业技能的培养中,实现多种素养的一体化发展和整体性建构。而只有健全的职业人,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因此,我们可以以此为逻辑基础,争取职业学校和企业用人单位的利益共同点,通过职业学校直接培养的健全职业人间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进而促进社会的更大完善。因而,无论从职业学校的角度,还是从企业的立场,甚至整个社会的层面,职业教育的本真功能和本体价值都是实现职业人格的健全发展。因为,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真正进步的前提也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作者简介:陈鹏,男,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比较职业教育。
[责任编辑 曹 稳]
凡学过教育学专业或接触过教育学教材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在大多数教育学教材关于教育功能这一章里,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是其社会功能的重要方面,并没有将经济功能的地位看低于其他功能。反过来说,难道职业教育就没有政治功能、文化功能,乃至个体功能了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职业教育的功能却是完整的。然而,正如梁卿博士所言,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并不是职业教育的真正的功能,他们仅仅是通过个体功能而实现的间接功能。或者说,职业教育的这诸多所谓的社会功能乃是其假功能。如果这样的话,笔者认为,职业教育真正的本体功能乃是实现职业人的健全发展。
因此,我们倡导职业教育应直接关注职业人格的发展,以职业人格的健全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因而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也就是实现职业人格的健全而完满发展。
如果说康德的集“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判断力”于一体的真、善、美统一的“完人”是一般教育归宿的话,那么小原国芳所追寻的犹如庭院中盛开的大波斯菊花一样的“全人”则是职业教育的最终归宿。在小原国芳看来,“全人”的发展之所以像菊花一样盛开,就在于他拥有“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生活”六片质地丰厚的花瓣,它们分别朝向于真、善、美、圣、健、富六个方面的发展。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理论正是在康德的“完人”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在承认真、善、美是教育绝对价值的基础上,增加了圣,并将圣作为绝对价值中的最高价值,而将健和富作为实现绝对价值的工具价值或手段价值。他进一步论述到,作为实现生活富裕的劳作教育乃是“真正的教育”,是“全人的教育”,因为劳作教育不仅可以增加经济财富,而且可以实现六种教育的综合健全发展。这里的劳作教育,就是职业教育。
因此,我们今天的职业教育本身就应该是“全人的教育”。而在当下过分追求经济功能的工具主义背景下,我们应打破假功能的僭越,实现本真功能的回归,确保职业人的人格的健全发展。有人会问,即使说经济社会功能作为职业教育的功能价值是一种假功能的话,那么退一步说,职业教育的个体经济功能总算做经济功能的一个表现吧!诚然,职业教育的个体经济功能是职业人个体生命之存续的最为基本的条件。也就是说,要想确保职业人之人格的健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职业人首先应作为自然人而在这个世界上活下来,要有口饭吃,有件衣服御寒,有个住所挡风……。这些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乃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为低层次的需要。只有在这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个人才能考虑更高基础上的需要,进而朝向自我实现和人格的健全发展。这就是小原国芳所强调的生活“富”的重要性。
说到这里,我们便可知晓为什么当下中国的职业教育问题重重了。或者说经济取向、或者说就业导向、或者说技能培养……。是的,在当前,一方面,国民整体尚不富裕;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用人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致使广大的职业院校毕业生更为关注能够混口饭吃的一技之长,而企业也更为关注能够直接创造劳动价值的技术能力,进而使得无论学生本人还是用人单位都对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伦理素养、审美情趣、职业信念乃至身体健康关照甚弱。然而,小原国芳告诉我们,我们不能作为经济财富创造的工具,我们要站的更高、走的更远,在实现生活一定富裕的基础上实现人格的健全发展。“我们应该成为财富的主人,而不应为财富所役使”。
而事实上,我们并不一定非得等到财富创造一定程度的时候再去实现职业人其他能力素养的发展。我们完全可以将真、善、美、圣、健等要素与富协同发展,要劳作体验中实现人格的完满发展。而在小原国芳看来,这也是可能的。因为,真正的智能开发只有在劳作体验的思考中,才能实现,真正的意志品质等美德,也只有通过劳作实践获得,劳作活动和劳动创造本身就是美,劳动的过程更可以锻炼健康的身体。因此,职业教育足可以与人格的健全发展相伴而生,职业教育也完全可以将知识的传授、道德的训育、审美的培养、信念的塑造、身体的锻炼蕴于职业技能的培养中,实现多种素养的一体化发展和整体性建构。而只有健全的职业人,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因此,我们可以以此为逻辑基础,争取职业学校和企业用人单位的利益共同点,通过职业学校直接培养的健全职业人间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进而促进社会的更大完善。因而,无论从职业学校的角度,还是从企业的立场,甚至整个社会的层面,职业教育的本真功能和本体价值都是实现职业人格的健全发展。因为,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真正进步的前提也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作者简介:陈鹏,男,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比较职业教育。
[责任编辑 曹 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