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舞蹈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它在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和增强人民体质方面已显示出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所以深受人们的青睐。我国体育舞蹈在体育中的作用已被国家教育部门所重视。体育舞蹈是融体育、音乐、舞蹈为一体的新型体育课程,对全面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个性、提高审美能力和适应社会需要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舞蹈 价值
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是艺术与运动的高度结合,在高职院校开设体育舞蹈,既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实现学生健身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力途径。高职院校是我国人才培养和输送的重要基地。在高职院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可以普及体育舞蹈、提高学生对体育舞蹈的深刻认识和了解,更能传播体育舞蹈,加强对体育舞蹈的研究,提高体育舞蹈的整体水平。此外,通过在高职院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可以更好地达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审美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综合能力,使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也就是说,学生学会了体育舞蹈的知识后,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还掌握了一项受益终身的体育锻炼技巧。同时,他们步入社会后,还可带动全民体育运动的开展,提高全民的身体健康素质。总之,我们可以通过在高职院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扩大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树立现代体育发展的观念、提高体育能力、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本文主要就体育舞蹈在高职院校开展的价值进行探讨,并以多个角度对体育舞蹈在高职院校开展的必要性以及价值等问题进行初步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一、我国高职院校开展体育舞蹈的现状
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在很多方面受到前苏联模式的影响,有的甚至是前苏联模式的直接移植,形成了高职院校体育几十年不变的教育模式。学习的内容枯燥单一,教学的手段及方法缺新意,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学生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都是跑、跳、投以及一些简单的球类技术学习,长期重复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逐渐失去了体育课的兴趣,甚至形成了厌恶体育课的心理,再加上传统古板的教学方式,学生成为了教师在课堂上的附属品,严重背离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教育原则,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主动参与性不高的现象,失去了体育课“活动性课程、开放式教学”的特点和作用,从而影响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质量。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和聚集的发源地,高职生思想活泼,对新事物的鉴别、接受能力很强。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它集娱乐、艺术于一体,适应高职院校多层次学生的锻炼,而且体育舞蹈是一项参与性极强的运动项目,非常容易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避免了高职院校教学内容单一和长期男女分班制的弊端,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增加了新的教学内容,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是高职院校体育适应当代学生需求,加强加快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二、体育舞蹈在我国高职院校开设的必要性
1.体育舞蹈对高职生健康心理有促进作用
现代高职生任务繁重、学习紧张、竞争激烈,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日益严格,他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逆反心理强,社会交往能力弱,这种现状是我国高职院校正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舞蹈运动能消除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精神紧张和情绪不安。体育舞蹈在音乐伴奏下,通过人体美的形体展现人体的健和美的一种特殊健身运动,音乐可以调节人的心理,使人的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还能调节某些不健康的情绪和心态,如意气消沉和情绪沮丧等。调查表明参加体育舞蹈锻炼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不管工作有多累和多忙,学习有多紧张,生活中有多少烦恼,一踏进体育舞蹈这块天地,就如同到了一个奇特的、只有节奏和感觉的世界,生活中的一切烦恼都消失了,似乎全身心都注入了血液,可使身心在学习之余得到了愉快的休息和美的享受。
2.进行体育舞蹈学习和训练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身修养
体育舞蹈种类繁多,风格迥异,通过精心的组织编排融合不同的乐曲表演展现人体的健与美。因此,体育舞蹈不仅可以让学生欣赏到优美的舞曲,还可以在优美的舞步中领会人体的形体美和动作美,如华尔兹的婉转流畅,旋转起伏形似行云流水,探戈的刚劲顿挫,斗牛的潇洒奔放,动静交织,伦巴的缠绵抒情、舞姿妖媚,牛仔舞的轻松活泼、跳跃转动,充分展现当代高职生的青年活力,完美地体现出男性的阳刚之美和女人的娇柔之美,对提高高职生对美的认识和自我审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审美能力。通过体育舞蹈教育,学生可充分了解体育舞蹈的专业知识,并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对提高高职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艺术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3.体育舞蹈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体育舞蹈的专业知识
体育舞蹈是民间舞、土风舞、现代舞、古典舞、芭蕾舞、宫廷舞的集中体现,两大类十个舞种,通过对体育舞蹈的学习,学生就能既掌握华尔兹的华贵典雅、飘逸舒展,探戈的庄严豪放、刚劲平稳、顿挫有力,孤步的幅宽平滑、步态悠闲,又能掌握伦巴的缠绵深情、婀娜多姿、风格柔美,恰恰的利落花俏,诙谐俏皮,斗牛舞的雄壮威武、奔突迸发、剽悍兴奋,还可掌握最具民族特色的摇曳粗犷、激情豪放的桑巴,掌握不同舞蹈种不同节奏的音乐知识。这样学生就会不断地充实体育舞蹈的专业知识,并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理解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增加见识。
4.通过体育舞蹈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体育舞蹈是在生活劳动中形成发明的,因此体育舞蹈课,体育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启发学生运用自己和舞伴的肢体,用定格与流动造型的方式,加上节奏与动态的变化和连接,结合对音乐的理解,编排出许多富有创意的舞蹈造型,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积极和灵活性。几年来,体育舞蹈队越来越多,这些学生不仅参加本校的艺术表演,而且体育舞蹈中的音乐,都是选自世界名曲,在跳舞中逐渐体味旋律的内涵及思想感情和韵味,对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无疑是非常有益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舞蹈的韵味和舞蹈音乐的理解都可以激发和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引起学生对社会和生活的思考,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从而培养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建议
1.体育舞蹈运动在我国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前途,应该广泛开展和普及这项运动,让更多的人都参加到其中来,促进和提高我国体育舞蹈发展水平,为全民健身做出贡献。
2.体育舞蹈有极高的健身价值和素质教育价值,应该在高职院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让学生掌握几种基本的舞蹈技术和锻炼方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3.在课余生活中,要多开展一些关于体育舞蹈的活动和比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以及组织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健身锻炼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增进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熙芳,王怀玉.最新现代交谊舞教程[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9.
[2]李春文.体育舞蹈教程[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3]吴晓邦.新舞蹈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4]李娜,种金洛.体育舞蹈训练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3):110-114.
[5]胡美君.体育舞蹈概念[J].体育科技信息,1995(4).
[6]陈树德.论体育舞蹈的教学技巧[J].湖北体育科技,2000(1):73-75.
[7]陈秀华,徐宝轩.国际体育舞蹈在中国发展趋势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0(2):58-62.
[8]郑建华,马逾英.体育舞蹈特色论[J].成都有体育学院学报,1999(2):47-52.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舞蹈 价值
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是艺术与运动的高度结合,在高职院校开设体育舞蹈,既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实现学生健身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力途径。高职院校是我国人才培养和输送的重要基地。在高职院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可以普及体育舞蹈、提高学生对体育舞蹈的深刻认识和了解,更能传播体育舞蹈,加强对体育舞蹈的研究,提高体育舞蹈的整体水平。此外,通过在高职院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可以更好地达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审美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综合能力,使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也就是说,学生学会了体育舞蹈的知识后,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还掌握了一项受益终身的体育锻炼技巧。同时,他们步入社会后,还可带动全民体育运动的开展,提高全民的身体健康素质。总之,我们可以通过在高职院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扩大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树立现代体育发展的观念、提高体育能力、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本文主要就体育舞蹈在高职院校开展的价值进行探讨,并以多个角度对体育舞蹈在高职院校开展的必要性以及价值等问题进行初步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一、我国高职院校开展体育舞蹈的现状
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在很多方面受到前苏联模式的影响,有的甚至是前苏联模式的直接移植,形成了高职院校体育几十年不变的教育模式。学习的内容枯燥单一,教学的手段及方法缺新意,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学生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都是跑、跳、投以及一些简单的球类技术学习,长期重复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逐渐失去了体育课的兴趣,甚至形成了厌恶体育课的心理,再加上传统古板的教学方式,学生成为了教师在课堂上的附属品,严重背离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教育原则,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主动参与性不高的现象,失去了体育课“活动性课程、开放式教学”的特点和作用,从而影响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质量。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和聚集的发源地,高职生思想活泼,对新事物的鉴别、接受能力很强。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它集娱乐、艺术于一体,适应高职院校多层次学生的锻炼,而且体育舞蹈是一项参与性极强的运动项目,非常容易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避免了高职院校教学内容单一和长期男女分班制的弊端,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增加了新的教学内容,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是高职院校体育适应当代学生需求,加强加快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二、体育舞蹈在我国高职院校开设的必要性
1.体育舞蹈对高职生健康心理有促进作用
现代高职生任务繁重、学习紧张、竞争激烈,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日益严格,他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逆反心理强,社会交往能力弱,这种现状是我国高职院校正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舞蹈运动能消除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精神紧张和情绪不安。体育舞蹈在音乐伴奏下,通过人体美的形体展现人体的健和美的一种特殊健身运动,音乐可以调节人的心理,使人的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还能调节某些不健康的情绪和心态,如意气消沉和情绪沮丧等。调查表明参加体育舞蹈锻炼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不管工作有多累和多忙,学习有多紧张,生活中有多少烦恼,一踏进体育舞蹈这块天地,就如同到了一个奇特的、只有节奏和感觉的世界,生活中的一切烦恼都消失了,似乎全身心都注入了血液,可使身心在学习之余得到了愉快的休息和美的享受。
2.进行体育舞蹈学习和训练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身修养
体育舞蹈种类繁多,风格迥异,通过精心的组织编排融合不同的乐曲表演展现人体的健与美。因此,体育舞蹈不仅可以让学生欣赏到优美的舞曲,还可以在优美的舞步中领会人体的形体美和动作美,如华尔兹的婉转流畅,旋转起伏形似行云流水,探戈的刚劲顿挫,斗牛的潇洒奔放,动静交织,伦巴的缠绵抒情、舞姿妖媚,牛仔舞的轻松活泼、跳跃转动,充分展现当代高职生的青年活力,完美地体现出男性的阳刚之美和女人的娇柔之美,对提高高职生对美的认识和自我审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审美能力。通过体育舞蹈教育,学生可充分了解体育舞蹈的专业知识,并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对提高高职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艺术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3.体育舞蹈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体育舞蹈的专业知识
体育舞蹈是民间舞、土风舞、现代舞、古典舞、芭蕾舞、宫廷舞的集中体现,两大类十个舞种,通过对体育舞蹈的学习,学生就能既掌握华尔兹的华贵典雅、飘逸舒展,探戈的庄严豪放、刚劲平稳、顿挫有力,孤步的幅宽平滑、步态悠闲,又能掌握伦巴的缠绵深情、婀娜多姿、风格柔美,恰恰的利落花俏,诙谐俏皮,斗牛舞的雄壮威武、奔突迸发、剽悍兴奋,还可掌握最具民族特色的摇曳粗犷、激情豪放的桑巴,掌握不同舞蹈种不同节奏的音乐知识。这样学生就会不断地充实体育舞蹈的专业知识,并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理解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增加见识。
4.通过体育舞蹈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体育舞蹈是在生活劳动中形成发明的,因此体育舞蹈课,体育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启发学生运用自己和舞伴的肢体,用定格与流动造型的方式,加上节奏与动态的变化和连接,结合对音乐的理解,编排出许多富有创意的舞蹈造型,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积极和灵活性。几年来,体育舞蹈队越来越多,这些学生不仅参加本校的艺术表演,而且体育舞蹈中的音乐,都是选自世界名曲,在跳舞中逐渐体味旋律的内涵及思想感情和韵味,对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无疑是非常有益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舞蹈的韵味和舞蹈音乐的理解都可以激发和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引起学生对社会和生活的思考,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从而培养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建议
1.体育舞蹈运动在我国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前途,应该广泛开展和普及这项运动,让更多的人都参加到其中来,促进和提高我国体育舞蹈发展水平,为全民健身做出贡献。
2.体育舞蹈有极高的健身价值和素质教育价值,应该在高职院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让学生掌握几种基本的舞蹈技术和锻炼方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3.在课余生活中,要多开展一些关于体育舞蹈的活动和比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以及组织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健身锻炼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增进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熙芳,王怀玉.最新现代交谊舞教程[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9.
[2]李春文.体育舞蹈教程[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3]吴晓邦.新舞蹈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4]李娜,种金洛.体育舞蹈训练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3):110-114.
[5]胡美君.体育舞蹈概念[J].体育科技信息,1995(4).
[6]陈树德.论体育舞蹈的教学技巧[J].湖北体育科技,2000(1):73-75.
[7]陈秀华,徐宝轩.国际体育舞蹈在中国发展趋势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0(2):58-62.
[8]郑建华,马逾英.体育舞蹈特色论[J].成都有体育学院学报,1999(2):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