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高等院校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与旅游企业之间出现“供需错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毕业生缺乏职业素质,高等院校应采取多种渠道,通过入学指导、日常管理、理论教学、社会实践、课外活动、体能训练、就业指导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关键词:旅游管理;职业;素质
多年来,高等院校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与旅游企业之间一直存在着“供需错位”的现象,缺乏职业素质是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被旅游企业管理层拒之门外的主要原因。目前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仅在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涉及少量有关职业素质的内容,单凭有限的专业课课时和短期的实践教学是无法培养和造就出满足旅游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
职业素质是人们从事一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个体能力,它是由知识、技能、心理、道德等诸多要素所组成,它也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综合发挥作用。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应具有的职业素质包括端正的从业动机、良好的心理品质、扎实的专业基础、必备的职业能力、熟练的职业技能、强健的身体素质、正确的职业观念等。高等院校应采取多种渠道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并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中。具体做法如下:
一、 通过入学指导端正学生的从业动机
在选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中,许多学生职业意识不强,当被问及为何选择旅游管理业时,只是简单地回答“喜欢旅游”、“想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至于将来从事何种职业,大多数人承认“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这些学生单凭自身的爱好和愿望选择专业,缺乏对旅游专业的全面认识和端正的从业动机。在这种情况下,高等院校必须做好新生的入学指导工作,通过入学教育、专业介绍、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旅游企业等多种教育形式,使学生了解旅游行业,端正学生的从业动机,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迈好人生中关键的一步。
二、 通过日常管理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
旅游业是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包括热情友好、耐心细致、坚强乐观以及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些心理品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重在平时养成。高等院校应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工作,通过思想教育、目标鼓励、榜样示范、情感陶冶、心理咨询、品德评价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职业需要的良好的心理品质,成为合格人才。
三、 通过理论教学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
旅游企业管理者应具备广博的经营管理知识和丰富的旅游知识,而理论教学是获取这些知识的主要途径。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采用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旅游管理理论与职业眼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培养爱岗敬业合格人才。
四、 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高等院校在制订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加大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与教学力度,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应旅游就业岗位的职业素质培养,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学生通过校内模拟实训熟练掌握旅游服务操作技能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双休日到旅游企业进行社会实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见习、帮工、实习等形式安排学生参加工作,让学生在真实岗位上接受职业训练。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意识,使学生的应变能力、决策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业务开拓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职业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为学生顺利进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五、 通过课外活动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
课外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手段。高等院校可以根据旅游专业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旅游知识竞赛”、“导游技能比赛”、“服务技能比赛”、“旅游行业调查”等,通过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达到提高职业素质的目的。
六、 通过体能训练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强健的身体素质,因此,进行适度的体能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高等院校可以结合旅游专业的特点开展一些体能训练活动,如拉练、野营、爬山、攀岩、拓展、形体训练等,寓体能训练于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旅游活动形式当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七、 通过就业指导树立学生的职业观念
就业指导工作在高等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等院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年级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对于一年级的新生,可以采用专题报告的形式,使学生了解旅游行业的有关情况以及旅游行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初步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对二年级的学生,可以开展旅游专题教育活动,着重进行职业精神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采取职业咨询和职业分析的形式,与学生一起探讨旅游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情况,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准确的市场定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对于四年级的毕业生,可以进行具体的就业形势教育和职业形象教育,分别就“就业政策与形势”、“应聘面试的礼仪、技巧与方法”等方面开展一系列专题讲座,使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使学生的职业观念进一步理性化,提高面试的成功率。
总而言之,要解决旅游高等院校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与旅游企业之间存在的“供需错位”的现象,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已经势在必行。多渠道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是培养出旅游企业认可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刘志江. 关于旅游教育与旅游业发展的适应性问题[J]. 旅游学刊, 2003, (7).
[2] 李丰生, 周江林.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旅游人才[J].教育与职业, 2005,(32).
(惠州学院)
关键词:旅游管理;职业;素质
多年来,高等院校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与旅游企业之间一直存在着“供需错位”的现象,缺乏职业素质是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被旅游企业管理层拒之门外的主要原因。目前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仅在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涉及少量有关职业素质的内容,单凭有限的专业课课时和短期的实践教学是无法培养和造就出满足旅游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
职业素质是人们从事一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个体能力,它是由知识、技能、心理、道德等诸多要素所组成,它也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综合发挥作用。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应具有的职业素质包括端正的从业动机、良好的心理品质、扎实的专业基础、必备的职业能力、熟练的职业技能、强健的身体素质、正确的职业观念等。高等院校应采取多种渠道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并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中。具体做法如下:
一、 通过入学指导端正学生的从业动机
在选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中,许多学生职业意识不强,当被问及为何选择旅游管理业时,只是简单地回答“喜欢旅游”、“想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至于将来从事何种职业,大多数人承认“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这些学生单凭自身的爱好和愿望选择专业,缺乏对旅游专业的全面认识和端正的从业动机。在这种情况下,高等院校必须做好新生的入学指导工作,通过入学教育、专业介绍、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旅游企业等多种教育形式,使学生了解旅游行业,端正学生的从业动机,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迈好人生中关键的一步。
二、 通过日常管理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
旅游业是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包括热情友好、耐心细致、坚强乐观以及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些心理品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重在平时养成。高等院校应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工作,通过思想教育、目标鼓励、榜样示范、情感陶冶、心理咨询、品德评价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职业需要的良好的心理品质,成为合格人才。
三、 通过理论教学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
旅游企业管理者应具备广博的经营管理知识和丰富的旅游知识,而理论教学是获取这些知识的主要途径。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采用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旅游管理理论与职业眼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培养爱岗敬业合格人才。
四、 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高等院校在制订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加大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与教学力度,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应旅游就业岗位的职业素质培养,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学生通过校内模拟实训熟练掌握旅游服务操作技能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双休日到旅游企业进行社会实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见习、帮工、实习等形式安排学生参加工作,让学生在真实岗位上接受职业训练。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意识,使学生的应变能力、决策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业务开拓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职业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为学生顺利进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五、 通过课外活动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
课外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手段。高等院校可以根据旅游专业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旅游知识竞赛”、“导游技能比赛”、“服务技能比赛”、“旅游行业调查”等,通过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达到提高职业素质的目的。
六、 通过体能训练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强健的身体素质,因此,进行适度的体能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高等院校可以结合旅游专业的特点开展一些体能训练活动,如拉练、野营、爬山、攀岩、拓展、形体训练等,寓体能训练于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旅游活动形式当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七、 通过就业指导树立学生的职业观念
就业指导工作在高等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等院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年级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对于一年级的新生,可以采用专题报告的形式,使学生了解旅游行业的有关情况以及旅游行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初步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对二年级的学生,可以开展旅游专题教育活动,着重进行职业精神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采取职业咨询和职业分析的形式,与学生一起探讨旅游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情况,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准确的市场定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对于四年级的毕业生,可以进行具体的就业形势教育和职业形象教育,分别就“就业政策与形势”、“应聘面试的礼仪、技巧与方法”等方面开展一系列专题讲座,使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使学生的职业观念进一步理性化,提高面试的成功率。
总而言之,要解决旅游高等院校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与旅游企业之间存在的“供需错位”的现象,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已经势在必行。多渠道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是培养出旅游企业认可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刘志江. 关于旅游教育与旅游业发展的适应性问题[J]. 旅游学刊, 2003, (7).
[2] 李丰生, 周江林.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旅游人才[J].教育与职业, 2005,(32).
(惠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