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后的观察护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rui4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老年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和分析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我院一共收治了120例老年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对患者进行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成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下床活动时间、治愈人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老年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对患者实施必要的针对性护理,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提高治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和家属的压力以及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护理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内固定术;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老年人;护理
  临床上,股骨下段骨折是骨科中一种常见的症状[1]。在人体中,股骨干则是一种长管状骨,主要是因为人体各个部位因受到暴力或者牵拉而导致发生的不同类型畸形,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造成非常大的损害[2]。此外,血肿也非常容易导致患者的股中间肌发生粘连,进而使得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出现障碍。对于老年人来说,其的骨质比较疏松和质脆,在患者发生骨折之后,由于年龄等原因,患者会出现卧床时间长等情况,进而很容易使得患者发生并发症,严重的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为此,我院对此次收治的老年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在术后实施必要的护理,取得显著成效,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所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均实施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为我院在2011年12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其中男性患者为74例,女性患者为46例;年龄在52-80岁之间,平均为(65.0±1.5)岁;左侧骨折52例,右侧骨折54例,双侧骨折14例;开放性骨折89例,闭合性骨折31例;受伤原因:坠落伤40例、交通伤55例、摔伤25例。所有的患者均采用全麻,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成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受伤原因和麻醉方式以及手术类型等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
  1.2.2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如下:
  心理护理:对于老年人来说,突然发生骨折,对其的行动和生活会带来不便,同时也会产生剧烈的疼痛。有的患者会担心给家人带来麻烦,进而会产生恐惧和焦虑以及紧张等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耐心、详细地给讲解相关疾病的知识,同时告诉患者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消除患者心理的紧张和恐惧等情绪,同时在治疗和生活中给予患者必要的帮助和关心,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病情观察:患者在进入到病房之后,需要将患者的患肢保持为功能位置,也就是让患者的膝关节屈曲50°左右[3]。同时让患者的膝关节保持为中立位置,不能出现外翻或者内翻的情况,避免患者的踝关节出现强直,患者之后下床时,要避免其行走时出现疼痛。在其石膏没有完全干燥时,不能对患者的患肢移动,以免造成石膏断裂。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尿量以及意识等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同时在术后将患者的患肢抬高15-30°,在不影响患者骨折固定情况下,协助患者进行一些主动和被动的运动,这样对患者的静脉回流有一定的帮助,减轻患者患肢发生肿胀,防止发生并发症。
  预防褥疮护理:对于老年人来说,患者对疾病的反应会显得比较迟钝,因此需要对患者的面色和临床生命体征改变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患肢远端血液循环与运动情况进行观察,避免患者发生意外情况。此外,需要对患者的全身营养以及受压情况进行观察,对于一些突出性的受压部位则可以使用柔软的海绵进行包裹,进而能够减轻患者的局部受压情况,避免发生褥疮。每2h需要协助患者进行一次翻身,同时还可以对患者进行按摩和使用温水擦拭身体,对促进血液循环有一定的帮助。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在患者发生下肢骨折并实施手术之后,其血液流动会比较缓慢,同时患者的血管内膜会出现损伤以及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进而会导致患者发生DVT。因此,为了避免患者发生DVT,需要对患者进行以下护理: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加强手术后对患者进行早期锻炼,在不影响患者骨折内固定的情况下,对患者及早进行踝关节运动,进而加速患者静脉的回流速度。对于不能进行主动活动的患者,可以对患者进行定时的按摩,促进其静脉回流。避免在患者的膝下垫枕,防止其腘静脉受压,进而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避免患者血管内膜损伤,避免患者的下肢同一静脉出现反复穿刺输液情况。防止患者血液呈现为高凝状态,在手术之后,给患者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进而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
  健康教育: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后,患者的运动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因此很容易发生并发症。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进行早期功能训练,促进其血液循环,消除患者的局部肿胀情况,避免其肌肉出现萎缩,同时还需要保持患者关节的活动度,促进患者的康复。此外,患者还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严禁烟酒,多吃一些富含钙和维生素的食物。在患者出院之后,患者需要定期来医院进行复查,让患者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雨天和下雪天尽量不要出门,避免摔倒再次发生骨折。
  1.3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处理,采用X2或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下床活动时间、治愈人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讨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年化现象日益严重,此外,老年人参与的社会活动也逐渐增多,发生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也在不断增加。由于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长,患者需要长期卧床,进而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也会增加。如果对患者护理不当,则会导致患者发生严重性并发症,延长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给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我院对患者进行心理和并发症等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经过此次的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下床活动时间、治愈人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在临床上,对老年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对患者实施必要的针对性护理,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提高治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和家属的压力以及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护理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赵红.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30:623-624.
  [2]薛瑞敏.同種异体骨治疗跟骨关节粉碎性骨折的整体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2,08:354-355.
  [3]卢彩华.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肱骨头粉碎性骨折护理[J].右江医学,2012,06:906-907.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当代社会的日益发展,社会各方面和病人对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护理工作充满高压力,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处于持续高压力状态下的个体,容易出现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健康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护士的个人及其家庭生活质量,也影响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积极性。为了减轻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压力,让其更好的工作。需要医院、护理工作中的领导者在平时工作中积极采取措施减轻护士的压力
【摘要】目的对螺旋CT三期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51例胃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患者手术前,医护人员对其进行螺旋CT三期扫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实验中,51例患者CT检出率为100.0%;T分期与病理分期符合率为72.55%,N分期与病理分期符合率为52.94%。结论胃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性质的肝硬化腹膜炎患者治疗效果,以达到早期诊断,提前预防。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年6月到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肝硬化并发腹膜炎的患者36人的病例资料,36例并发腹膜炎患者中13例是继发性腹膜炎,23例并发腹膜炎的患者为自发性患者。继发性腹膜炎患者在紧急的手术治疗后进行抗感染治疗,自发性腹膜炎患者根据感染进行合理的抗感染治疗。结果 36例肝硬化患者,13例继发性腹膜炎患者中有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小儿感冒发热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给予尼美舒利分散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小儿退热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平均退热时间、治疗前后平均体温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小于对照组(78.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