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5
【摘要】目的 针对临床护士针刺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对临床护士的职业安全管理进行探讨。方法 通过问卷法的形式来针对我院某些病区的150名临床护士展开为期一年的针刺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具体调查临床护士的职称、针刺情况、护龄、操作情况和医疗垃圾处理情况以及针刺伤处理、上报等多个方面。结果 在150名临床护士当中,有82%的护士在过去的1年当中出现了针刺伤情况,而和针刺伤相关的具体操作主要有套针帽、分离针头以及处理针头等等。这些护士在发生针刺伤情况时,所采取的处理方式主要是消毒和挤压伤口。结论 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以及污染锐器处理不安全等问题的出现,要求医院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强化医护人员们的职业防护培训工作,并对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加以规范,以此来降低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出现针刺伤的情况,从而有效的保障其职业安全。
【关键词】 临床护士;针刺伤;职业安全管理
针刺伤是大多数临床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职业损伤,这种损伤很难避免,主要是由于医疗利器所导致,比如缝针、注射针头以及多种穿刺针等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都将造成皮肤深层损伤以及出血的情况[1]。通常临床护士被针刺伤后,很有可能会直接通过血液传播的方式,直接引发潜在的或者是非常严重的致病感染。近年来,针刺伤情况的危险性开始受到多数医院及各级卫生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临床护士针刺伤情况进行调查,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主要选择我院感染科、内科、儿科、妇科以及手术室等多个科室的150名临床护理人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此来进行为期一年的问卷调查。其中,主管护师有5名,护师50名,护士145名。
1.2方法
具体根据护理人员针刺伤调查表的形式,以无记名登记的方式展开问卷调查,所要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临床护士的职称、针刺情况、护龄、操作情况和医疗垃圾处理情况以及针刺上处理、上报等多个方面。问卷调查报告发放150份,回收150份,回收率100%。
2.结果
经过问卷调查得知:临床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过程中被针刺伤的情况高达119次,处理医疗废物的过程中被针刺伤的情况高达771次。其中,有118名护士曾经被刺伤过,占据总数的78%。而被刺伤没有上报的护理人员有87名护士,未上报率为74%。自觉上报的护士有31名,接受抽血检查的护士有26名,接受疫苗注射的护士有15名,自觉服药的护士有1名。
3.针刺伤原因调查
3.1 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
主要由于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过程中,回套针帽时,没有及时的加帽针头,特别是对那些不配合护理治疗的病人进行注射、拔针、配药以及处理医疗垃圾的过程中最容易产生针刺伤的情况,甚至有的护理人员不戴手套、不洗手,而直接接触到了病人的体液、血液以及排泄物和分泌物等等[2]。一般护龄越短的护士发生针刺伤的情况就越多,占据护士针刺伤发生率的100%。也即是在5年以内的护士都存在着被针刺伤的情况,而在10年以内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达90%,最后在15年以内护士针刺伤的情况为60%,因此可以看出,针刺伤的情况主要和护理人员们的基本功息息相关,主要是其技术操作不够熟练,实践经验严重不足等等。
3.2 护理人员防护意识不高
主要是由于大多数护理人员本身对于针刺伤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充分,目前我国大多数医护人员在进行职业培训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教育主要还是怎样保护好患者们的生命安全,并且大多数护士教育的课程都没有开设相应的职业防护类的课程,因此这也是造成护士防护意识不足的重要因素。
3.3 受到工作环境的影响
在病区内通常都存在着病床周转快、病人多的情况,这一情况的出现必然将给护理人员带来巨大的工作量,从而造成医院内部护理人力资源不足,通常一个护士平均需要护理18个病人,需要同时给病人输液、加药以及拔针,在整个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患者或者是医师或者是其他人员的干扰,像催缴欠费、解释清单以及接待新病人,对病人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以及应付医院的考试和检查等多个方面[3]。
4.职业安全管理措施
4.1 强化低护龄护士的技能训练,改善其不良操作习惯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严格的执行相应的操作规章制度,比如没有回套针帽、使用完的针头没有折弯或者折断、没有将针头及时的扔进利器盒当中,并且没有及时的更换利器盒,因为利器盒内的针头在装满三分之二时必须更换。应当严格要求护理人员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护措施,比如在进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套手套、防护面罩等,虽然这些措施无法有效防止针刺伤的情况,但是能够降低血液感染的机会。
4.2 强化教育培训,提升护理人员防护意识
需要加强针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培训工作,开展相应的护理感染、职业防护及安全的岗前培训工作,所以培训人员必须要通过考核才可直接上岗。并且上岗后的护理人员还必须要严格根据其科室的工作特点来进行有目的的,特别是那些最新上岗的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职业安全讲座,以此不断的深化安全防护的重要性,不断反复的强调针刺伤的危害及后续的处理程序,从而真正促使护理人员树立起高度严格的防护意识[4]。
4.3 完善职业防护管理
要求医院应当强化管理,相应的医院管理人员也必须要不断的完善护理人员方面的职业安全管理制度,以此来制定出职业危害紧急处理的流程,并且做好意外伤登记报告制度,并对一些高危的人群进行有效的预防接种,并定期的做好体质检查工作。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为护理人员提供整洁的工作环境,从而有效的降低护士护理的工作量,要求各个科室应做好相应的督查工作。
4.4 防护用品应配备齐全
这就要求各个科室都应当安装相应的感应式水龙头、消毒洗手液、烘干机,同时在每个治疗车上都应当配备利器盒、消毒液以及专业垃圾桶等等。护理人员在真正接触到病人时,应当及时的进行消毒,并对相应的医疗物品及时处理,以此来防止误伤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高秀娟. 临床护士针刺伤危险因素与防护的研究进展[J]. 微创医学,2014,06:770-773.
[2]孙健芳. 临床护士针刺伤调查及相关性因素分析[J]. 甘肃医药,2015,03:230-232.
[3]高祝英,孟灵,杨炀. 425名临床护士针刺伤原因分析及对策[J]. 卫生职业教育,2014,03:119-120.
[4]杜敏,谭小林. 临床护士针刺伤原因及防护措施的研究进展[J]. 中国伤残医学,2014,10:313-314.
【摘要】目的 针对临床护士针刺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对临床护士的职业安全管理进行探讨。方法 通过问卷法的形式来针对我院某些病区的150名临床护士展开为期一年的针刺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具体调查临床护士的职称、针刺情况、护龄、操作情况和医疗垃圾处理情况以及针刺伤处理、上报等多个方面。结果 在150名临床护士当中,有82%的护士在过去的1年当中出现了针刺伤情况,而和针刺伤相关的具体操作主要有套针帽、分离针头以及处理针头等等。这些护士在发生针刺伤情况时,所采取的处理方式主要是消毒和挤压伤口。结论 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以及污染锐器处理不安全等问题的出现,要求医院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强化医护人员们的职业防护培训工作,并对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加以规范,以此来降低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出现针刺伤的情况,从而有效的保障其职业安全。
【关键词】 临床护士;针刺伤;职业安全管理
针刺伤是大多数临床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职业损伤,这种损伤很难避免,主要是由于医疗利器所导致,比如缝针、注射针头以及多种穿刺针等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都将造成皮肤深层损伤以及出血的情况[1]。通常临床护士被针刺伤后,很有可能会直接通过血液传播的方式,直接引发潜在的或者是非常严重的致病感染。近年来,针刺伤情况的危险性开始受到多数医院及各级卫生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临床护士针刺伤情况进行调查,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主要选择我院感染科、内科、儿科、妇科以及手术室等多个科室的150名临床护理人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此来进行为期一年的问卷调查。其中,主管护师有5名,护师50名,护士145名。
1.2方法
具体根据护理人员针刺伤调查表的形式,以无记名登记的方式展开问卷调查,所要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临床护士的职称、针刺情况、护龄、操作情况和医疗垃圾处理情况以及针刺上处理、上报等多个方面。问卷调查报告发放150份,回收150份,回收率100%。
2.结果
经过问卷调查得知:临床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过程中被针刺伤的情况高达119次,处理医疗废物的过程中被针刺伤的情况高达771次。其中,有118名护士曾经被刺伤过,占据总数的78%。而被刺伤没有上报的护理人员有87名护士,未上报率为74%。自觉上报的护士有31名,接受抽血检查的护士有26名,接受疫苗注射的护士有15名,自觉服药的护士有1名。
3.针刺伤原因调查
3.1 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
主要由于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过程中,回套针帽时,没有及时的加帽针头,特别是对那些不配合护理治疗的病人进行注射、拔针、配药以及处理医疗垃圾的过程中最容易产生针刺伤的情况,甚至有的护理人员不戴手套、不洗手,而直接接触到了病人的体液、血液以及排泄物和分泌物等等[2]。一般护龄越短的护士发生针刺伤的情况就越多,占据护士针刺伤发生率的100%。也即是在5年以内的护士都存在着被针刺伤的情况,而在10年以内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达90%,最后在15年以内护士针刺伤的情况为60%,因此可以看出,针刺伤的情况主要和护理人员们的基本功息息相关,主要是其技术操作不够熟练,实践经验严重不足等等。
3.2 护理人员防护意识不高
主要是由于大多数护理人员本身对于针刺伤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充分,目前我国大多数医护人员在进行职业培训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教育主要还是怎样保护好患者们的生命安全,并且大多数护士教育的课程都没有开设相应的职业防护类的课程,因此这也是造成护士防护意识不足的重要因素。
3.3 受到工作环境的影响
在病区内通常都存在着病床周转快、病人多的情况,这一情况的出现必然将给护理人员带来巨大的工作量,从而造成医院内部护理人力资源不足,通常一个护士平均需要护理18个病人,需要同时给病人输液、加药以及拔针,在整个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患者或者是医师或者是其他人员的干扰,像催缴欠费、解释清单以及接待新病人,对病人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以及应付医院的考试和检查等多个方面[3]。
4.职业安全管理措施
4.1 强化低护龄护士的技能训练,改善其不良操作习惯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严格的执行相应的操作规章制度,比如没有回套针帽、使用完的针头没有折弯或者折断、没有将针头及时的扔进利器盒当中,并且没有及时的更换利器盒,因为利器盒内的针头在装满三分之二时必须更换。应当严格要求护理人员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护措施,比如在进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套手套、防护面罩等,虽然这些措施无法有效防止针刺伤的情况,但是能够降低血液感染的机会。
4.2 强化教育培训,提升护理人员防护意识
需要加强针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培训工作,开展相应的护理感染、职业防护及安全的岗前培训工作,所以培训人员必须要通过考核才可直接上岗。并且上岗后的护理人员还必须要严格根据其科室的工作特点来进行有目的的,特别是那些最新上岗的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职业安全讲座,以此不断的深化安全防护的重要性,不断反复的强调针刺伤的危害及后续的处理程序,从而真正促使护理人员树立起高度严格的防护意识[4]。
4.3 完善职业防护管理
要求医院应当强化管理,相应的医院管理人员也必须要不断的完善护理人员方面的职业安全管理制度,以此来制定出职业危害紧急处理的流程,并且做好意外伤登记报告制度,并对一些高危的人群进行有效的预防接种,并定期的做好体质检查工作。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为护理人员提供整洁的工作环境,从而有效的降低护士护理的工作量,要求各个科室应做好相应的督查工作。
4.4 防护用品应配备齐全
这就要求各个科室都应当安装相应的感应式水龙头、消毒洗手液、烘干机,同时在每个治疗车上都应当配备利器盒、消毒液以及专业垃圾桶等等。护理人员在真正接触到病人时,应当及时的进行消毒,并对相应的医疗物品及时处理,以此来防止误伤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高秀娟. 临床护士针刺伤危险因素与防护的研究进展[J]. 微创医学,2014,06:770-773.
[2]孙健芳. 临床护士针刺伤调查及相关性因素分析[J]. 甘肃医药,2015,03:230-232.
[3]高祝英,孟灵,杨炀. 425名临床护士针刺伤原因分析及对策[J]. 卫生职业教育,2014,03:119-120.
[4]杜敏,谭小林. 临床护士针刺伤原因及防护措施的研究进展[J]. 中国伤残医学,2014,10:31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