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庸》里有这样一段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从中我们可以探得教育的根本旨趣,那就是教化育心,引导受教育者的终极价值。教育教学活动要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为孩子的人生理想导航,为受教育者的未来打下坚实的精神底子。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精神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的熏染与培植。教育是蕴含着教育者主观意趣的引导活动,这种主观意趣内含着教育者的价值选择和价值预设——诸如:什么是理想的社会,什么是美好的人生,什么是幸福的生活,什么生命境界值得追求,等等。
但是,在对受教育者价值引导方面,许多教育者的行为却令人失望,致使教出的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练习题,对起码的社会公德要求缺乏敬畏,对自身缺乏应有的约束,目标、理想模糊。他们极有可能成为浮躁、功利、自私、精神空虚的一代。为什么会这样?这需要我们深刻反省。
一是教育者本身价值观的迷失。事实上,很多教师并不是真正的“读书人”。现实中很多教师读书少,文化涵养低,教学工作勉强胜任,最多是“经师”,离“人师”的要求相差甚远。在多元的世界里,这样的教师容易迷失方向,不知人生为何,教育为何。“应试教育”的倾向起到负面强化的作用,唯位分数教育,唯知教育成为他们的根本目的,为了学科考试成绩甚至做出了违背道德的行为,教学生作弊,不顾学生身体搞题海战术等。在价值观迷失的教师群体中,学生很难建立起合理的价值信仰。
二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无力。道德教育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道德教育仅从规范言行着手,“口号式”的道德教育并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甚至一些学校干脆放弃了这方面的努力,把道德教育目标仅仅定为“不出事就好了”。这项应该放在“首位”的工作在很多学校里只是摆设,是短腿,无目标、无措施、无落实,教师对此可以不闻不问。
三是片面夸大了心理辅导的作用。道德教育心理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为了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有意地将所有问题都归结为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确实解决了学生行为中的部分问题,但是由于过度夸大了它的作用,使得道德教育中价值引导的地位越来越低。有些孩子出了问题,可能以心理健康的形式表现出来了,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价值引导出了问题。当一个正在成长着的孩子缺乏方向时,往往就走向了理想的反面,积极的心理无处表达,消极的心理随之产生。植物都有向往阳光的倾向,如果我们给孩子以积极的价值引导,这就等于给予了其成长的阳光。
四是没有形成有利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标准。道德教育的口号经常神:变,从“五讲四美”到“四有新人”,变来变去仍是从抽象走向抽象,在教育实际中很难实施到位。到底用哪些价值观来引导学生,在这个价值多元的社会中,成为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中国人必须有中国人的价值观,全部西化是不对的,也是不可能的。以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主体,吸收、消化世界先进文化,形成引导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可能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要使教育者成为学生价值引导的重要人物,学校必须要有所作为。学校要营造积极向上的小环境,学校本身要成为价值引导的实体,要撑起价值引导这面大旗,坚决杜绝有违价值观的事。
少一点功利,多一点真诚。用功利的思想去指导办学,便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学校注重看得见的东西,以培养学生的显性成绩为主,忽视对学生隐性价值观的影响:办学的唯上倾向明显,是做给上级看的,是做给家长看的,信奉的不是“生本”,而是“官本”,以牺牲隐性价值引导为代价,换取社会片面的“好评价”。而真诚的教育指向学生整体成长,它不仅关心显性的成绩,更关注学生精神的成长。判断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志是人的成长,是学生品质的提升,是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符合这条原则的事就认真去做,违背学生成长原则的事则坚决抵制。要做到这一点,主要取决于校长、教师的观念、价值观。
少一点花哨,多一点朴实。教育没有新闻,教育有的是平静、平凡。人的成长在某些方面就如植物一样,是阳光、水份、肥力的慢慢作用,促成了日积月累的变化。凡是违背这个规律的“拔苗助长”都是对它的损害。因此,教育要耐得住寂寞,不应该像产品那样炒作,也不应像明星那样隆重推出。当学校以此为追求时,教师的心态才可能复归平和,而在平和的心态中,方有可能产生稳固的价值观,学生也随之会发生改变。
少一点浮躁,多一点修炼。学校的修炼在于坚持自己的办学思想,一以贯之长期执行。事实证明,学校可以有做到这一点。社会的变迁,社会的要求不会动摇教育的根本规律,教育可以适应社会的要求,但不能放弃自身的追求。当学校不会“初一、十五不一样”时,教师、学生心中才会有自己的持守。教师的修炼在于学习、实践、反思。教师必须不断地从书籍中吸收营养,从文化经典中明悟自己的价值观,做一个有思想、有操守的知识者。教师要在实践与反思中验证自己持守的信念,然后又以更大的热情投入自己的选择。
否认“价值引导”就是否认教育,就是消解教师的作用,就是放弃教师的责任,就是自然主义的教育观,教育将由此而产生更大的失误。
(责任编辑:张瑞芳)
但是,在对受教育者价值引导方面,许多教育者的行为却令人失望,致使教出的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练习题,对起码的社会公德要求缺乏敬畏,对自身缺乏应有的约束,目标、理想模糊。他们极有可能成为浮躁、功利、自私、精神空虚的一代。为什么会这样?这需要我们深刻反省。
一是教育者本身价值观的迷失。事实上,很多教师并不是真正的“读书人”。现实中很多教师读书少,文化涵养低,教学工作勉强胜任,最多是“经师”,离“人师”的要求相差甚远。在多元的世界里,这样的教师容易迷失方向,不知人生为何,教育为何。“应试教育”的倾向起到负面强化的作用,唯位分数教育,唯知教育成为他们的根本目的,为了学科考试成绩甚至做出了违背道德的行为,教学生作弊,不顾学生身体搞题海战术等。在价值观迷失的教师群体中,学生很难建立起合理的价值信仰。
二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无力。道德教育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道德教育仅从规范言行着手,“口号式”的道德教育并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甚至一些学校干脆放弃了这方面的努力,把道德教育目标仅仅定为“不出事就好了”。这项应该放在“首位”的工作在很多学校里只是摆设,是短腿,无目标、无措施、无落实,教师对此可以不闻不问。
三是片面夸大了心理辅导的作用。道德教育心理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为了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有意地将所有问题都归结为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确实解决了学生行为中的部分问题,但是由于过度夸大了它的作用,使得道德教育中价值引导的地位越来越低。有些孩子出了问题,可能以心理健康的形式表现出来了,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价值引导出了问题。当一个正在成长着的孩子缺乏方向时,往往就走向了理想的反面,积极的心理无处表达,消极的心理随之产生。植物都有向往阳光的倾向,如果我们给孩子以积极的价值引导,这就等于给予了其成长的阳光。
四是没有形成有利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标准。道德教育的口号经常神:变,从“五讲四美”到“四有新人”,变来变去仍是从抽象走向抽象,在教育实际中很难实施到位。到底用哪些价值观来引导学生,在这个价值多元的社会中,成为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中国人必须有中国人的价值观,全部西化是不对的,也是不可能的。以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主体,吸收、消化世界先进文化,形成引导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可能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要使教育者成为学生价值引导的重要人物,学校必须要有所作为。学校要营造积极向上的小环境,学校本身要成为价值引导的实体,要撑起价值引导这面大旗,坚决杜绝有违价值观的事。
少一点功利,多一点真诚。用功利的思想去指导办学,便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学校注重看得见的东西,以培养学生的显性成绩为主,忽视对学生隐性价值观的影响:办学的唯上倾向明显,是做给上级看的,是做给家长看的,信奉的不是“生本”,而是“官本”,以牺牲隐性价值引导为代价,换取社会片面的“好评价”。而真诚的教育指向学生整体成长,它不仅关心显性的成绩,更关注学生精神的成长。判断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志是人的成长,是学生品质的提升,是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符合这条原则的事就认真去做,违背学生成长原则的事则坚决抵制。要做到这一点,主要取决于校长、教师的观念、价值观。
少一点花哨,多一点朴实。教育没有新闻,教育有的是平静、平凡。人的成长在某些方面就如植物一样,是阳光、水份、肥力的慢慢作用,促成了日积月累的变化。凡是违背这个规律的“拔苗助长”都是对它的损害。因此,教育要耐得住寂寞,不应该像产品那样炒作,也不应像明星那样隆重推出。当学校以此为追求时,教师的心态才可能复归平和,而在平和的心态中,方有可能产生稳固的价值观,学生也随之会发生改变。
少一点浮躁,多一点修炼。学校的修炼在于坚持自己的办学思想,一以贯之长期执行。事实证明,学校可以有做到这一点。社会的变迁,社会的要求不会动摇教育的根本规律,教育可以适应社会的要求,但不能放弃自身的追求。当学校不会“初一、十五不一样”时,教师、学生心中才会有自己的持守。教师的修炼在于学习、实践、反思。教师必须不断地从书籍中吸收营养,从文化经典中明悟自己的价值观,做一个有思想、有操守的知识者。教师要在实践与反思中验证自己持守的信念,然后又以更大的热情投入自己的选择。
否认“价值引导”就是否认教育,就是消解教师的作用,就是放弃教师的责任,就是自然主义的教育观,教育将由此而产生更大的失误。
(责任编辑:张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