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针对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分析和阐述作文教学存在的弊端和不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阅读收获,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实施和策略。
【关键词】
认识 积累 阅读 自主表达 修改
《语文课程标准》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写作教学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用的表达方式写作。“如果学生能把积淀在心里的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感悟表达出来,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就是作文。作文就是个人心路历程的自我展现。”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感悟生活,从生活中挖掘素材,用一双明净的眼睛去发现,用一对灵敏的耳朵去倾听,用一颗温暖的心灵去感受,发现生活中种种美好的事物,从而写出“真善美”的文字,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
(一)在生活中认识事物,积累素材
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过程。学生认识事物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作文水平的高低。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指导学生由认识简单的事物到复杂的社会现象,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生活,更深地走进社会走入生活,激发起他们内心的情感和感触,我总是设身处地创造一些情景,让学生多一些机会认识事物,融入并感受,借此进行表达上的训练。
在教学中,我经常带领学生到实地观察,如三年级语文的一次习作要求是观察一种植物,要求有顺序地抓住特点来写。写作前,我先带学生到操场上观察芒果树,首先指导学生从整体来观察芒果树,再具体观察芒果树的枝干、叶子和花的形状、颜色等。通过眼看手摸,鼻子闻味道,让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的顺序来描写芒果树。学生增进了对这种植物的感性认识,他们看、摸、想、闻味道,加上他们曾在树下玩耍、做游戏,久而久之,芒果树成了他们生活中的老朋友,孩子们由衷地感到亲切。有了切身的体会,才能在文字里娓娓道来,既放飞了一颗颗童心,又引领他们体会了自然质朴而生动的美。
学生亲身经历,从实践中获得丰富的素材,产生真切的体验,老师再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让他们体会到文字的魅力,他们也会渐渐地爱上这种内敛而丰富的表达方式——写作。
(二)在阅读中感悟,以读促写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分不同学段提出了要求,并重点推荐了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的确,阅读教学只有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既要重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要引导学生课外学语文、用语文。只有坚持课内外阅读的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确实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为了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我着实颇费一番心思。如每天清晨的早读课坚持“日有所诵”,全班一起诵读经典美文,感受文字的优美和隽永;定期开展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利用课前5分钟让他们展示才华,可以介绍刚读过的一本书,或是朗读一首诗,一段名言……渐渐地,学生们的阅读活动在“量”的基础上,过渡到“质”上。我要求学生坚持每天一个小时的阅读,可以是名著、童话、科学、历史、人文等,内容上并没有限制,只要是和年龄相吻合的作品,都可以阅读。这样孩子的阅读水平在大量的阅读中随之提高了。
另外,在开展课外阅读时,我还注意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在这方面要求学生做到两条:一是每人备一本读书笔记,随身携带,对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词、成语格言等分别整理并在班内定期交流,相互观察;二是要求背诵精彩片段和警策语句,这样背得多了,作者的语言就成了学生自己的语言,运用时就得心应手。将写作的难度降低,分解到平时的阅读积累中,让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中,以读促写,让他们不仅学到知识,拓展视野,同时学到了写作的方法。对他们而言,表达不再是一件“抓耳挠腮”的事情,不再是一件“苦心积虑”的事情,而是“水到渠成”,“功到自然成”。
(三)鼓励自主写作,促进自由表达
课程标准让学生自主写作。第一学段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要求:“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其目的就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叶圣陶先生曾在《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中说过这样的话:“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惟初学作文,意在练习,不得已而采命题作文的方法。苟题意所含,非学生所克胜,勉强成篇,此于其兴味及推理力摧残殊甚。”
自主写作,其中包含“自由选材、自由立意、自由拟题、自由表达和自由修改”等方面的内容。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观点有别,性情也有差别,写出来的文字自然也是有灵性的,带着各自不可磨灭的印记。让学生练习作文,不宜呆板机械地规定写作内容,更适宜大致确定一个选材范围,让学生自由选取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来写。
所谓“自由立意”,就是依据个人的真实情感和认识能力确定写作目的,既不去迎合教师的愿望,也不勉强地拔高“立意”。作文指导时,在启发学生审题时,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点拨和确定立意。比如,六年级教材中有习作题是让学生“自由写”,可以写山川雨雪,可以写各种事物,可以写人物,还可以写心中的爱恨、烦恼、梦想等。当学生口述想写的内容时,教师在肯定他们所选题材的基础上,应该问一问,你为什么描写家乡的大山呀?你幻想飞进月球要做什么……这样,学生就能更明确作文目的,然后围绕中心选材布局,并在文中适当的地方画龙点睛。
在写作过程中,每个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都是不同的。教师应启发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写作方法,创造性地布局谋篇,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让学生在写作中体会到表达的乐趣,从而爱上作文。
(四)尝试作文自改,提高习作水平
课程标准从第二学段开始就要求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从第三学段又提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还提到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可事实上,我们一直习惯于学生写、教师批改写评语的模式,这种方法弊端很多:无疑是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写了许多的套话,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无补;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师写的评语他们可能不太理解。至于文章的优、缺点他们发现不了,无从发扬或改正。这样的批改更多的是敷衍,而学生的作文水平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因此,仅靠这种批改方式是不够的,在教师阅读学生作文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精批、少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可选出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分析讲解,或让学生互批,学习别人的优点,请人帮助找缺点,或让学生当众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发表议论,或有目的地面批,给学生作文以面对面的指导,督促其修改。对优秀的习作给予表扬或展出,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激励学生爱写乐写,写出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当学生具备一定的修改能力时,可采取自改、交换修改、小组讨论修改等形式。比如,语文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训练,强调“作文写好后先自己检查修改,再和同学们互相交换修改。”
在二十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感到作文教学的不易,但是知难而进,努力探究,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作文教学也越来越找到头绪了。我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方法很多,关键是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地阅读、思考,不断地感悟、积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愉快的作文氛围,让学生欢欢喜喜地写文章,始终保持积极的写作心态。最后达到——爱说爱写、想说想写、争说争写。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小有成绩了。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概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
【2】开启写作的成功窍门【M】.上海教育出版社
【3】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透视【M】.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针对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分析和阐述作文教学存在的弊端和不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阅读收获,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实施和策略。
【关键词】
认识 积累 阅读 自主表达 修改
《语文课程标准》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写作教学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用的表达方式写作。“如果学生能把积淀在心里的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感悟表达出来,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就是作文。作文就是个人心路历程的自我展现。”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感悟生活,从生活中挖掘素材,用一双明净的眼睛去发现,用一对灵敏的耳朵去倾听,用一颗温暖的心灵去感受,发现生活中种种美好的事物,从而写出“真善美”的文字,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
(一)在生活中认识事物,积累素材
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过程。学生认识事物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作文水平的高低。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指导学生由认识简单的事物到复杂的社会现象,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生活,更深地走进社会走入生活,激发起他们内心的情感和感触,我总是设身处地创造一些情景,让学生多一些机会认识事物,融入并感受,借此进行表达上的训练。
在教学中,我经常带领学生到实地观察,如三年级语文的一次习作要求是观察一种植物,要求有顺序地抓住特点来写。写作前,我先带学生到操场上观察芒果树,首先指导学生从整体来观察芒果树,再具体观察芒果树的枝干、叶子和花的形状、颜色等。通过眼看手摸,鼻子闻味道,让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的顺序来描写芒果树。学生增进了对这种植物的感性认识,他们看、摸、想、闻味道,加上他们曾在树下玩耍、做游戏,久而久之,芒果树成了他们生活中的老朋友,孩子们由衷地感到亲切。有了切身的体会,才能在文字里娓娓道来,既放飞了一颗颗童心,又引领他们体会了自然质朴而生动的美。
学生亲身经历,从实践中获得丰富的素材,产生真切的体验,老师再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让他们体会到文字的魅力,他们也会渐渐地爱上这种内敛而丰富的表达方式——写作。
(二)在阅读中感悟,以读促写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分不同学段提出了要求,并重点推荐了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的确,阅读教学只有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既要重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要引导学生课外学语文、用语文。只有坚持课内外阅读的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确实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为了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我着实颇费一番心思。如每天清晨的早读课坚持“日有所诵”,全班一起诵读经典美文,感受文字的优美和隽永;定期开展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利用课前5分钟让他们展示才华,可以介绍刚读过的一本书,或是朗读一首诗,一段名言……渐渐地,学生们的阅读活动在“量”的基础上,过渡到“质”上。我要求学生坚持每天一个小时的阅读,可以是名著、童话、科学、历史、人文等,内容上并没有限制,只要是和年龄相吻合的作品,都可以阅读。这样孩子的阅读水平在大量的阅读中随之提高了。
另外,在开展课外阅读时,我还注意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在这方面要求学生做到两条:一是每人备一本读书笔记,随身携带,对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词、成语格言等分别整理并在班内定期交流,相互观察;二是要求背诵精彩片段和警策语句,这样背得多了,作者的语言就成了学生自己的语言,运用时就得心应手。将写作的难度降低,分解到平时的阅读积累中,让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中,以读促写,让他们不仅学到知识,拓展视野,同时学到了写作的方法。对他们而言,表达不再是一件“抓耳挠腮”的事情,不再是一件“苦心积虑”的事情,而是“水到渠成”,“功到自然成”。
(三)鼓励自主写作,促进自由表达
课程标准让学生自主写作。第一学段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要求:“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其目的就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叶圣陶先生曾在《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中说过这样的话:“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惟初学作文,意在练习,不得已而采命题作文的方法。苟题意所含,非学生所克胜,勉强成篇,此于其兴味及推理力摧残殊甚。”
自主写作,其中包含“自由选材、自由立意、自由拟题、自由表达和自由修改”等方面的内容。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观点有别,性情也有差别,写出来的文字自然也是有灵性的,带着各自不可磨灭的印记。让学生练习作文,不宜呆板机械地规定写作内容,更适宜大致确定一个选材范围,让学生自由选取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来写。
所谓“自由立意”,就是依据个人的真实情感和认识能力确定写作目的,既不去迎合教师的愿望,也不勉强地拔高“立意”。作文指导时,在启发学生审题时,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点拨和确定立意。比如,六年级教材中有习作题是让学生“自由写”,可以写山川雨雪,可以写各种事物,可以写人物,还可以写心中的爱恨、烦恼、梦想等。当学生口述想写的内容时,教师在肯定他们所选题材的基础上,应该问一问,你为什么描写家乡的大山呀?你幻想飞进月球要做什么……这样,学生就能更明确作文目的,然后围绕中心选材布局,并在文中适当的地方画龙点睛。
在写作过程中,每个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都是不同的。教师应启发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写作方法,创造性地布局谋篇,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让学生在写作中体会到表达的乐趣,从而爱上作文。
(四)尝试作文自改,提高习作水平
课程标准从第二学段开始就要求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从第三学段又提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还提到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可事实上,我们一直习惯于学生写、教师批改写评语的模式,这种方法弊端很多:无疑是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写了许多的套话,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无补;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师写的评语他们可能不太理解。至于文章的优、缺点他们发现不了,无从发扬或改正。这样的批改更多的是敷衍,而学生的作文水平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因此,仅靠这种批改方式是不够的,在教师阅读学生作文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精批、少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可选出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分析讲解,或让学生互批,学习别人的优点,请人帮助找缺点,或让学生当众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发表议论,或有目的地面批,给学生作文以面对面的指导,督促其修改。对优秀的习作给予表扬或展出,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激励学生爱写乐写,写出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当学生具备一定的修改能力时,可采取自改、交换修改、小组讨论修改等形式。比如,语文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训练,强调“作文写好后先自己检查修改,再和同学们互相交换修改。”
在二十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感到作文教学的不易,但是知难而进,努力探究,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作文教学也越来越找到头绪了。我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方法很多,关键是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地阅读、思考,不断地感悟、积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愉快的作文氛围,让学生欢欢喜喜地写文章,始终保持积极的写作心态。最后达到——爱说爱写、想说想写、争说争写。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小有成绩了。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概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
【2】开启写作的成功窍门【M】.上海教育出版社
【3】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透视【M】.浙江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