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曾参与大大小小无数次的评课活动,当然这些活动有的称为教学研讨,有的称为教学沙龙,有的称为校本教研,并且,其中不乏精彩之作,甚至也有的让人受益匪浅。但一个重要的现象令人深思,这就是评教的重心都明确地指向课堂教师的教,对教师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语言、多媒体的运用、课堂评价,还有教学的基本功等都十分关注,或是大加褒扬,或是委婉建议,有的点面结合,理论加上实践;有的条分缕析,演绎加上概括,各具特色。但价值指向却统一于对教师“教”的评价,这样的“以教为本”的评课,究竟符合不符合我们的实际评课目的?评课,是评教还是评学?这值得我们深入地进行思考。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应是学生的“学堂”。一切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生成均应指向学生,为学生的发展而教,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理念。基于此,笔者认为,评课应是在学生“学”的角度上审视课堂、考查课堂,以学生的学来检验教师的教,改进教师的教,这才是评课的科学思维。所以,评课应有必要在观念上进行角度的彻底调整,这就是从以评教为主的“师本”模式转向以评学为主的“生本”模式。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的评课,才能对我们的各学科教学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也才能为改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发挥积极的影响。那么,以评学为理念指导下的评课,究竟该如何进行呢?笔者以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评学生的学习状态,反思教学预设是否面向学生
课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一节课上,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积极地读、说、议、写、问、答,大胆地展示、有效地互动,这些课堂中我们所期待的学习状态,源自教师从学生角度进行思考的教学预想。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想学生之所需,方法的选择、策略的整合,都应从学生的角度着眼,不为哗众取宠,吸引人眼球,不为教师个人个性挥洒,展示自身精彩,而是为促进学生的学习考虑。
所以在评课时,首先要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观察教师教学预设的成功与否。再先进的理念或是精致的教学流程,如果课堂上学生表现平平,甚至整节课死气沉沉,见不到学生的精彩投入,这样的课堂教学,绝不会是成功的课堂。由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课,对改进教师的教学大有裨益。只有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我们的教学预想才能去除浮华,回归真实。
二、评学生的学习时间,反思本体是否以生为本
课堂是学生放飞自我,展示个性,不断成长的特定时空。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这不是现代课堂教学论的理论说教,而是课堂实际意义所决定的。
怎样的课堂才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检验标准就是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学习时间。一节课上,如果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教师在读,或是在课件展示,是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作秀,学生游离于学科学习之外,或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时间损耗在与学生学习本身无关的繁华表象上,这样的课堂教学本体还不能做到以生为本,这样的课堂也是浪费学生生命的低效课堂。
评价学生学习时间多少,有助于从根本上明确课堂意义,让我们的教学更加简约,把教师的作用加以正确定位,要求教师对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最优化的整合,把时间最大化地还给学生,从而更加凸显学生才是课堂主人这一理念。
三、评学生的学习实效,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学有所得
当前,新思想、新模式层出不穷,各种教学风格也争相辉映。但不论课堂的形式有怎样的出新,但课堂的学科特点不容改变,一节课,学生在学,是在主动的学习实践过程中提高能力,同时提高素养,掌握学习方法,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的课体现着浓浓的学科味,也是为学生学科发展而教的。课堂上与学科有关的内容,或是关于学科的内容,这些并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学科能力的提升。评价学生的学科课堂学习实效,对我们把握学科课堂本质,进一步扎扎实实地推进学科教学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四、评学生的学习方式,反思教学引导是否授之以渔
学生是有待点燃的火把,而不是有待填满的容器。让学生能够由被动地接受走向主动地学习,关键在于学生对学习方法有无掌握。在评价一节课时,我们还应看到学生是在教师的牵引下和不断的讲解中接受学习,还是进行着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授之以渔“远比”授之以鱼“重要。怎样学习也与学习什么同样重要。因此,评课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教学理念的革新,以及课堂教学的创新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毕竟,只有学生能够学会学习,才是学生不断进步的重要保证。
以评学为指向的评课,有助于促进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得到真正的落实,实现改进教师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的最佳融合,也更加明确课堂教学一切为了学生服务的思想。这将有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研究以及评课研究向纵深发展。
(通渭县李店中学)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应是学生的“学堂”。一切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生成均应指向学生,为学生的发展而教,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理念。基于此,笔者认为,评课应是在学生“学”的角度上审视课堂、考查课堂,以学生的学来检验教师的教,改进教师的教,这才是评课的科学思维。所以,评课应有必要在观念上进行角度的彻底调整,这就是从以评教为主的“师本”模式转向以评学为主的“生本”模式。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的评课,才能对我们的各学科教学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也才能为改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发挥积极的影响。那么,以评学为理念指导下的评课,究竟该如何进行呢?笔者以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评学生的学习状态,反思教学预设是否面向学生
课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一节课上,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积极地读、说、议、写、问、答,大胆地展示、有效地互动,这些课堂中我们所期待的学习状态,源自教师从学生角度进行思考的教学预想。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想学生之所需,方法的选择、策略的整合,都应从学生的角度着眼,不为哗众取宠,吸引人眼球,不为教师个人个性挥洒,展示自身精彩,而是为促进学生的学习考虑。
所以在评课时,首先要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观察教师教学预设的成功与否。再先进的理念或是精致的教学流程,如果课堂上学生表现平平,甚至整节课死气沉沉,见不到学生的精彩投入,这样的课堂教学,绝不会是成功的课堂。由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课,对改进教师的教学大有裨益。只有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我们的教学预想才能去除浮华,回归真实。
二、评学生的学习时间,反思本体是否以生为本
课堂是学生放飞自我,展示个性,不断成长的特定时空。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这不是现代课堂教学论的理论说教,而是课堂实际意义所决定的。
怎样的课堂才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检验标准就是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学习时间。一节课上,如果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教师在读,或是在课件展示,是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作秀,学生游离于学科学习之外,或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时间损耗在与学生学习本身无关的繁华表象上,这样的课堂教学本体还不能做到以生为本,这样的课堂也是浪费学生生命的低效课堂。
评价学生学习时间多少,有助于从根本上明确课堂意义,让我们的教学更加简约,把教师的作用加以正确定位,要求教师对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最优化的整合,把时间最大化地还给学生,从而更加凸显学生才是课堂主人这一理念。
三、评学生的学习实效,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学有所得
当前,新思想、新模式层出不穷,各种教学风格也争相辉映。但不论课堂的形式有怎样的出新,但课堂的学科特点不容改变,一节课,学生在学,是在主动的学习实践过程中提高能力,同时提高素养,掌握学习方法,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的课体现着浓浓的学科味,也是为学生学科发展而教的。课堂上与学科有关的内容,或是关于学科的内容,这些并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学科能力的提升。评价学生的学科课堂学习实效,对我们把握学科课堂本质,进一步扎扎实实地推进学科教学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四、评学生的学习方式,反思教学引导是否授之以渔
学生是有待点燃的火把,而不是有待填满的容器。让学生能够由被动地接受走向主动地学习,关键在于学生对学习方法有无掌握。在评价一节课时,我们还应看到学生是在教师的牵引下和不断的讲解中接受学习,还是进行着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授之以渔“远比”授之以鱼“重要。怎样学习也与学习什么同样重要。因此,评课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教学理念的革新,以及课堂教学的创新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毕竟,只有学生能够学会学习,才是学生不断进步的重要保证。
以评学为指向的评课,有助于促进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得到真正的落实,实现改进教师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的最佳融合,也更加明确课堂教学一切为了学生服务的思想。这将有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研究以及评课研究向纵深发展。
(通渭县李店中学)